锦绣的科举日常 第210节

作品:《锦绣的科举日常

    可看那几位王府来人对锦绣这番作态也没有一丝恼怒的样子,众人便对锦绣和几位王爷的关系往更加深不可测的方向上想。
    甚至有人暗戳戳的把锦绣列为完全不能得罪的那种人,打算这辈子没有意外就别和这位拧着干,实在是这位背后的大腿看起来过于粗壮,不是自家这种小胳膊小腿能拧过的。
    锦绣完全不知道他的行为给今天来贺喜的人造成了这般困扰,不过就算他知道也不会多说什么,只会欣喜于现在的局面,几位王爷不知道想利用他想达成什么目,因此他也不介意狐假虎威一把,借几位王爷的势扯虎皮,给自己添砖加瓦。
    皇帝的神来之笔和几位王爷以及太子殿下莫名其妙送来的贺礼,将整个宴会推向了高/潮,但真正给今天宴会制造氛围的,还是明安府的父老乡亲,以及元家的各路掌柜。
    明安府的父老乡亲对锦绣的感谢溢于言表,他们实在不知道还能为锦绣做些什么,只能用朴素的行动,极力表达他们内心的感激。
    至于元家的各路掌柜,那才是真正的元家人。
    想上一次各路管事齐聚一堂,不计路途遥远,不计奔波劳累的出现在锦绣跟前,还是锦绣中了状元,真正迈入了士族阶层,让元家更上一层楼,彻底改换了元家门庭回老家祭祖的时候。
    便是他成亲的时候,也没有今天这份热闹。
    等忙碌了一天,将所有的客人们打发走,院子里的下人们忙忙碌碌,却忙而不乱,井然有序地收拾客人们留下的残羹冷炙,桌椅板凳。这些掌柜们也毫不见外的指挥着手底下的小伙子们帮着干活。
    白天虽说他们也是客人,但更多的是自家人,是能帮着锦绣一起招待客人的自家人。等客人全都走了,这些人却是要留下来和元老爷,和锦绣继续说一说元家的下一个五年计划。
    上一次回乡祭祖的时候,元老爷和锦绣亲口对众人承诺,未来元家的所有事物都交给寿管家打理,从那以后,里里外外所有的事情基本上都由寿管家出面联络。
    寿管家在元家有着举足轻重,非同一般的地位,所有人都知道元老爷将寿管家当成自己的老兄弟,而锦绣将他当成自己尊敬的长辈。
    只有寿管家自己守着规矩,觉得他是元家的一个下人,要一心一意的伺候好元老爷和锦绣。
    谁都无法忽视这个总是站在元老爷和锦绣身后的老人,因此这次的会议便是在寿管家的主持中开始的。
    元老爷和锦绣都未出面,寿管家怀里抱着呼呼大睡的元承明,红色襁褓在他怀里安静躺着,时不时轻轻摇晃两下,便能听到婴儿的嘤咛声,管家视线对上怀里白白胖胖的小孩,眼神瞬间变得温柔无比。
    下面的掌柜们,则十分激动。
    说实话,这些年元家的生意蒸蒸日上,一日千里。因为朝中有人的原因,元家便不再顾忌种种,放开手脚认真做生意,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场的这些掌柜们可以拍着胸口表示他们元家已经是整个天下数一数二的有钱人家。
    说一句真正的富商大贾毫不夸张。
    这些年生意没少做,修桥铺路施粥的好事更没有少做。
    一个个赚的盆满钵满,让家里的妻子儿女都过上了好日子,好些个掌柜在当地也是有头有脸的老爷,家里奴仆成群,动辄呼奴唤婢,穿金戴银。
    可到了寿管家这里一个个神情谦卑,恭谨有加。
    在场人心知肚明的一点,他们能有如今的成就,全都是因为锦绣的存在,因为锦绣在官场上的人脉,能力,还有成就。
    若没有锦绣的存在,他们便做不到现如今这样。
    前些年是元老爷没有经商的天赋?还是这些人没有经商的能力,不能将元家的生意扩大?
    都不是。
    是因为元家背后没有一个足够可靠的靠山,在这年头如果手里没实权,不管你赚了多少钱,最后都是为别人做嫁衣,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就像当年元老爷的实力明明不止一个城关镇首富这般简单,但他还是尽力低调,只做出一副安居乐业,十分满足城关镇首富这个名号的样子,丝毫不敢扩张,每年光是给各衙门给送去的打点银子就数以万计。
    手捧银子陪着笑脸找关系搭人情做生意的事情,在场的诸位谁没有经历过呢?那样的日子难吗?
    难!
    可要真说起来,他们已经是有门道,有能力将生意做大的一批人了,那些底层的小生意人才是真正被盘剥,被为难的一批。
    就在那样的情况下,他们亲眼见证了无数将生意做大做强的人家表面上风光,实则一夜之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为何?
    就是因为他们家里银子太多了,却没有足够保护他们手里银子的权利,一旦被上头的某些人盯上,便有无数人像苍蝇一样扒在他们身上吸血,直到将他们全身的价值榨干。
    一开始他们在元老爷的带领下,也不是没有吃过这个暗亏,后来渐渐地学乖了,学会了隐藏自己锋芒,学会了明明有十分的本事,做十分的生意,赚十分的钱,却要做出只有五方能耐,做四分生意,赚三分钱的样子。
    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为了让他们的日子好过一点,不要让上头的人盯上他们。
    也就是锦绣进了翰林院娶了将军府的小姐,这几年元家的掌柜们才觉得像是真正过日子。
    身后有了支撑的人,他们便能毫无后顾之忧的放开手脚施为,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生意,不故意挤压同行,不恶意侵占市场。
    才短短几年,他们便将原来只驻扎在三个州府内的生意,做到了全大周,甚至做到了外邦。将本朝不值钱的东西,想方设法的运到外邦,将外邦牛羊马匹毛毡等等运来本朝。过程虽然辛苦,但是价值同样不菲,值得这样的辛苦。
    这样做生意才是真的让人心里感到痛快,才让人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生意人。而不是三六九等中的下等人。
    像是什么人口买卖皮肉生意,他们元家是从来都不沾手的,有伤天和,这是原则。
    哪个掌柜在赚了钱后没有在当地寺庙捐过善款?没有为当地百姓修过路,建过桥呢?
    这样的好日子才刚开始,便想十年百年的延续下去,让子孙后代更上一层楼,能看见希望的人生,才是活了一回人。
    他们都在心里期盼上天开眼,让元家有下一代。若是锦绣有了下一代,他们便能依靠的元家这棵大树上继续生活。
    千盼万盼,终于在众人的期盼声中,元家有了小少爷。
    寿管家知道这些人心里在想什么,于是轻手轻脚的抱着小少爷在这些人面前走了一圈,让大家都亲眼瞧瞧元家未来的掌权人。
    虽然他现在还是一个整天傻吃傻睡什么都不知道只会窝在人怀里吐泡泡的婴儿。但过上十几年后,这个婴儿便是在场诸人,甚至在场诸人后辈的领袖。是他们的主心骨,是他们的主子。
    他白白胖胖,懒洋洋的眯着眼打瞌睡,瞧着便是十分健康,惹人疼爱,这些人见到元承明的一瞬间,不知为何,提了好几年的心,终于落地,心里忍不住为自己开心的同时莫名的心酸。
    等人都亲眼瞧过了,寿管家轻轻抱着怀里的襁褓,一只手在襁褓上有节奏耐心的打着拍子,让襁褓里的孩子睡得更加安稳些,说话的声音十分轻柔。
    谁也不知道在这般轻柔的说话声中他们又定下了怎样一个五年发展计划。这个计划又是何等的宏伟,给整个天下商业开辟出了怎样一条新的道路,给后世带来了如何的影响。
    外间院子里,锦绣和老爷子相对而坐,中间摆着一盘毫无章法的黑白棋子,锦绣和老爷子谁都没有认真下棋的意思,俩人像是小孩儿随意玩弄一般,俩人把棋子随手摆在棋盘上,也不管摆在了何处,造成了何等影响,只不过是打发时间而已。
    老爷子不满地看了一眼前院的地方,冷哼一声。
    “你瞧瞧外面都这个时辰了,还不将孩子送回来,这是打算做什么?黎黎每晚这个时辰要在我怀里才能入睡,若是在外人面前休息不好,夜间便要闹不止,哭坏了嗓子多让人心疼!
    你们这些做人父母长辈的一点都不尽心!叫我一个半截身子埋黄土的老头子操碎了心,你们于心何忍?”
    锦绣都无语了。
    说的好像他们做父母的,做爷爷奶奶的都不关心孩子一样。
    亲爹元老爷子,还有亲娘元夫人,以及元家的几位姨娘,谁不是将黎黎当成心肝宝贝似的疼着?那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带在自己身边,放在眼皮子底下才能安心。
    可问题是您老人家让吗?
    根本就不让好吗!
    孩子一天到晚待在您老人家身边,除了奶娘喂奶的时候,其余时间我们想瞧一眼,哪个没有遭过您老人家的白眼?
    好像我们做亲爹娘的会害了孩子一般,真是没有天理了。我们不就是想跟孩子单独相处一段时间吗?怎么就这么难呢?
    元老爷和元夫人为了和亲孙子相处,已经和老爷子用上了《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什么瞒天过海,釜底抽薪,草船借箭,各种办法都想了,搞得跟打仗似的,自家后院自从有了黎黎之,就跟街上的菜市场一样,热闹的不行。
    要不是锦绣瞧老爷子心里有数,是个极有分寸的人,虽然嘴上嫌弃大家见黎黎,但哪一天要是这些做父母,爷爷奶奶的,真的没有去亲眼瞧一眼,他老人家反倒是要心里不开心的。
    有时候锦绣实在太忙,顾不上去瞧儿子,老爷子便晚饭之前打发人喊锦绣过去,非要让锦绣带着孩子说说话,或者抱着孩这在院子里走两圈。
    一定要让锦绣和孩子培养亲近关系。
    说白了就是傲娇呗,就觉得他家孩子谁都不能嫌弃。老爷子自己都觉得千好万好的孩子,别人凭什么嫌弃啊,就是做父母的嫌弃两句,老爷子也不爱听。
    正反都是他有理,瞧这倒打一耙用的熟练的,锦绣都懒得和他细细扳扯。
    不过眼下老爷子嘴上虽然这般抱怨,但实际上也仅仅是抱怨而已,并不会让人去催寿管家,因为他知道寿管家带着黎黎是去做什么去了。
    两人在这边有一搭没一搭的打发时间,一直等到两个时辰后,寿管家才在一众下人的拥护下小心翼翼的抱着孩子回来。
    老爷子自打瞧见寿管家怀里的襁褓起,锦绣这个曾经最疼爱的小徒弟便搁置在一边,眼里心里再也没有了旁人。
    也不知道是怎么行动的,嗖一下就站到了寿管家面前,接过他怀里的襁褓,看了一眼,里面呼呼大睡的孩子调整了一个十分舒服的位置,这才摆手打发锦绣,自顾带着孩子进了院子,留下锦绣和寿管家一众人等无奈的摇头。
    面上无奈,离开院子的时候,几人却是脚步轻轻,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这种事情经历的多了,都有了经验。若是他们弄出动静,孩子还没怎样,老爷子肯定是要爆炸的。
    上一个敢于正面挑战老爷子权威的定王殿下,已经被老爷子直接从元家院子扔到了隔壁的定王府,速度之快,之精准,不愧他大内高手的名号。
    见了那般凶残的场景后,一般人是坚决不敢尝试去挑战老爷子耐心的。
    亲眼见过傻吃啥睡的儿子,便要处理大人间的事情。会议可以由寿管家主持召开,但锦绣作为元家的当家人,对各路掌柜的到来不能没有任何表示,因此接下来的几天锦绣挨个接见了这些掌柜。
    见过锦绣的掌柜们,也不忘给元老爷这个老东家请安,元老爷彼时正和老爷子在院中逗小孙儿玩儿,闻言只是摆摆手。
    “家里的事情现在全部交给锦绣,我这做父亲的相信锦绣能做好一切,有什么需要都去找锦绣吧,不用再来打扰我这个老头子的清净了。”
    话虽如此,但诸位掌柜们和元老爷的情分到底是不一样的,虽元老爷说他喜欢清静,不希望被人打扰,可这些人终究还是去元老爷的院外给他磕个头再离开。
    都是一番心意。
    忙忙碌碌又是小半个月过去,把所有人都送走后锦绣再次见到自家儿子,发现这小子长的是真快,一出生红彤彤皱巴巴的小家伙,现在白白嫩嫩,那手臂就跟莲藕似,一节一节。老爷子戴在他手腕上的镯子,看起来都紧了两分。
    还有刚开始成天成夜的睁不开眼,不是闭着眼呼呼大睡,就是闭着眼吐泡泡呼呼大睡,醒来的时候除了吃奶便再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现在整个人都活泼有劲儿多了,乌溜溜的大眼睛瞧着周围来来往往的人,小胳膊小腿儿挣扎着要往外面爬。
    再瞧瞧这小家伙的长相,完全是乐死丈母娘的长相,也叫做母亲的心酸。
    完全是锦绣的缩小版,这连元老爷元夫人都说黎黎这孩子长的跟锦绣小时候模一样。
    漂亮。
    是真真正正的漂亮。就跟天上童子下凡似的。
    怎能不叫姜良缘这做母亲的心酸?自个儿辛辛苦苦生了一回,结果儿子从头到脚就没有一处长的跟自己像的地方。
    锦绣虽然不知道自个儿媳妇儿是怎么想的,但他每回听见家里人夸儿子跟他小时候长的一模一样的时候,总是悄咪咪的跟媳妇儿说。
    “我瞅着咱儿子这性格应该像你。我小时候可是个傻子,三岁之前那是话都不会说,可把一家人给愁坏了,就担心我这辈子都痴痴傻傻的过下去。
    可没有咱儿子这般灵动活泼,咱家这小子是一刻钟都闲不住,自从能睁开眼睛活动胳膊腿儿了,你瞅瞅身边跟着三个奶娘,一天到晚都给累个够呛,也就只有老爷子体力好,还私心重,一点儿不觉得这小子累人,还觉得这小子健康活泼得他心意。”
    其实锦绣真正想说的是他小时候看似成熟稳重,其实整个人非常尖锐,谁碰一下他的逆鳞就扎谁手,因此和许多人关系淡淡,人缘远不如周文来的好。现在有了身边这些人,已然好了太多。
    不过这些事自己心里想想也就罢了,没必要跟家人说,当然说也说不清楚。
    现在老爷子一大半精力要放在书院,因此没有太多时间和小徒孙腻歪,元老爷和元夫人终于得到机会和自家小孙子亲近,那真是怎么看都不够。
    老两口带着几个姨娘们,整天围着元承明打转,瞬间像是没了私生活的空巢老人,锦绣叫人带他们出去散心,人家还不领情,非说舍不得孙子。
    锦绣也算是看明白了,他儿子不管在宁亲王老爷子手里,还是在亲爹手里,反正都没有他的份儿,有这些人在的时候他还是少插嘴免得找不自在。
    其这些人心里有数人,知道怎么样才对孩子好。
    不知宁亲王老爷子怎么和他们交流的,这些人竟然完全接受了老爷子的教育理念,亲子陪伴便是其中重要一条,若是锦绣和夫人哪天忙得很了,没空去亲眼瞧一瞧儿子,这些长辈们还不乐意,非要打发人将他们夫妻二人请过去。
    保证每天至少半个时辰的亲子时间。
    或者见这两人实在忙的顾不过来,几位长辈也很善解人意,体贴的将孩子抱过去,让孩子呆在他们身边,独自玩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