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生产队的驴

作品:《穿在1977

    第684章 生产队的驴
    车子经过巷子口的时候,张玄松下车打了个电话,请人带着物料东西过去。
    随后便直奔还没挂牌的朝阳观。
    进了道观,霍先生还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两只眼睛左瞧瞧、右看看,嘴里嘀咕着,“真有新建的道观啊?”
    虽然这座道观还没有挂牌匾,可那门外的牌坊、房屋的格局,是做不了假的。而这院子也明显是新建成没多久,所以刚才陈凡说的,是半点虚假都没有。
    只不过,这年头怎么会有新建的道观呢?
    不合理啊。
    虽说他的嘀咕声很小,陈凡却听得清清楚楚,便转过身笑道,“建这座院子的时候,虽然所有人都知道是道观,可名义上却是三进的四合院民居。只要不明着把牌匾挂上,外面的牌坊上也不急着刻字,就没人会说什么。”
    霍先生恍然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
    刚才在小院里,陈凡说要给道观画壁画的时候,他还有些奇怪,难不成现在风向已经吹到了宗教界?
    却没想到,原来是行了瞒天过海之计。
    可下一秒,他就听见张玄松说道,“其实直接建道观也没事,谁谁谁说过,既然要搞统战,就不能还搞区别对待,这宗教界也是统战的对象,必须要一视同仁。
    只不过小凡说现在别家庙观都还没恢复,咱们行事不宜太过张扬,否则容易成为靶子,就这样遮掩了一下。”
    霍先生瞬间瞪大眼睛,这一刻,他什么都明白了。
    为什么陈凡能画仙莲图、还有个青莲道人的名号却没事。为什么说自己跟他走,什么问题都没有,那些陪同人员还这么放心。为什么这里会有座新建的道观,还不怕人知道。
    原来如此!
    嗯,这个理由就很合理。
    却没想到,陈凡还在继续说着,“其实我师父以前是道士、一直想重建道观的事,很多老领导都知道。只不过现在民间的风气还没转过来,为了少点麻烦,道观晚点挂牌也没关系。”
    他心里想着,既然特异功能都已经开始冒头,那么最晚再过个一年半载的,道协就可以正大光明重出江湖。
    至于民间烧香,估计只等报纸刊登相关新闻,就该恢复了吧。
    那时候朝阳观落成开光,不仅不会招来麻烦,反而极有可能“一炮而红”。
    哎?好像正殿前面的广场上还缺个香炉,去哪里淘个旧炉子呢,这样看上去才有历史的沉淀嘛。
    回头去淘宝的时候,顺便找一找,说不定文物商店里就有。
    几人在道观里边走边聊,张玄松兴致勃勃地给霍先生介绍。
    一重院的三清殿,二重院的玉皇殿、祖师殿、老君殿,三重院的藏经阁、房舍等等。
    直到四位穿着蓝色工作服、还戴着围裙的老师傅,带着一车原料过来,张玄松才意犹未尽地停下,随即便催着陈凡开工。
    陈凡先客客气气地跟几位老师傅打了声招呼,简单聊了几句。
    果然不出所料,他们都是故宫里的宫殿修复专家,主要负责檐廊等位置的彩绘修复,十几年前,也没少去宫观修复壁画,绝对的专业对口。
    他对这些老师傅有了信心,可师傅们却对他半信半疑。
    这些古建修复师跟书画界不是一个圈子,陈凡的名头也没传到他们耳朵里,只听单位安排,要来协助某人画壁画,结果来了一看,却是一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这不是瞎闹么?!
    就算是有天赋的,这个年纪能厉害到哪里去?
    只不过他们画了半辈子描绘,最能沉得住气,何况这里也不是什么文物古建,那就随他弄呗。
    面对这几位质疑的目光,陈凡也不多做解释,只是请他们帮忙调配颜料。
    一包包的矿石颜料被倒进颜料缸里,用多少份量、加多少水。这些都不用陈凡去管,他只需要报出想要的颜色,老师傅们很快就能调制好。
    等颜料调好,陈凡也不耽搁。
    他连草稿线条都不用描,拿着画笔便在墙上泼墨。
    道教的壁画也有讲究,最复杂的,莫过于天庭神仙图。玉皇大帝坐镇中央,周围密密麻麻的各种各样的大小神仙就有上百位,另有执扇的宫女、捧杯的仙娥、持枪握戟的天兵天将……
    就算陈凡眼疾手快、不用打草稿也不用修改,没有三天时间,也绝对画不完一副天庭神仙图。
    再说了,这座道观只是过渡用的,等90年代彻底放开之后,还要在四九城外另寻一片地方,建一座类似重阳宫那样的宫殿群,……当然没有重阳宫那么大,这不现实,但起码也要占地几百亩,那样才对得起全真教嵛山派朝阳观祖庭的称号不是。
    到时候再怎么大张旗鼓的都行。
    现在嘛,稍微简单一点,相信祖师爷不会介意滴。
    于是半个小时不到,一副太上老君图,便跃然壁上。
    霍先生在一旁从头看到尾,直到陈凡放好画笔,他还瞪着眼睛看得入神。
    只见洁白的墙壁上,老君白发白须、身着白色道袍,右手持拂尘、左手三宝玉如意,跨坐在一头大青牛上,身边有白云彩霞相伴,青牛蹄下生云,仿佛要从天边走出来一般。
    良久之后,他才猛地拍手,“好画!”
    这一声叫好,直接叫醒了院子里的其他人。
    等他们回过神来,便看见霍先生拉着陈凡的胳膊说道,“仙莲图让我大开眼界,娄山关更是叹为观止,但这一幅画,更是让我大受震撼呐!”
    陈凡呵呵笑道,“那是因为前两幅您只看到了画,没看我是怎么画的。现在从头到尾看我画完,感觉肯定不一样。”
    这时调配颜料的一位老师傅,忍不住上前两步,问道,“荣宝斋的仙莲图,是出自您之手?”
    陈凡闻言转身,对着他笑了笑,“正是。”
    他没说什么谦虚的话,用老话说,过度的谦虚就是虚伪,无数人都为之赞叹的青莲图,怎么就当不起夸?!
    见陈凡一口承认,老师傅倒抽一口凉气,赶紧拱了拱手,“原来是青莲先生当面,刚才有所得罪,还望见谅。”
    话刚说完,发现这个动作似乎有点不妥,便要换个姿势道歉,却被陈凡拦住。陈凡托着他的手臂,看了看旁边几人,笑道,“几位又没有得罪我,谈何道歉?若说心里有所怀疑,就要道歉的话,那未免也太过严苛了。”
    老师傅们终究没有再说道歉的话,反正此时已经被陈凡的画艺所折服,不仅工作更加勤勉,还趁着陈凡有空的时候,虚心向他请教。
    陈凡也不藏私,不管他们问到什么,他都能指点几句。
    只不过这几位老师傅更倾向于“匠”,他们修复壁画时,讲究一丝不苟,所以陈凡能教的也只有如何在细致方面下功夫,他最擅长的“赋灵”反倒没有了用武之地。
    这个赋灵当然不是玄幻里的赋予灵异,而是类似于“画龙点睛”,如何作画才能更有灵性。
    若是能学到几分,便能脱离画匠,成为画坛大师。
    画完太上老君图之后,陈凡又画了东华帝君图、教祖王重阳帝君图、宗祖丘处机真君图、中兴之祖王常月真人图。
    这便是全真五祖。
    嵛山派王处一的画像不在这里,而在祖师殿,专门单一供奉。
    画完五祖图,时间也到了下午1点,即便大家都吃过早餐,此时也是饥肠辘辘。
    话不多说,9个人挤一辆车,一车拉到东来顺。
    正好这里客流高峰正好过去,来了就有位置,一顿大吃之后,又回到观里继续。
    ……
    一连两天,在几位老师傅的辅助下,陈凡终于将观里需要的壁画全部画完。
    除了玉皇像有左右仙娥、仙童服伺,还有三清道祖是三人一体,其他都是单独作画。
    画完之后,即便以陈凡的体质,也不禁感觉有些疲惫。
    将四位协助的老师傅送走,一人送了一幅自己写的字表示感谢,陈凡便回到观里。
    张玄松从头到尾又转了一遍,对徒弟的作品感到非常满意,不由得拍拍陈凡肩膀,哈哈笑道,“阔以阔以,这个画都画好了,只差四座殿里的雕像啦。”
    陈凡有气无力地扭头看着他,“三师父,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抽哇,四座殿,三清殿三座、玉皇殿三座、祖师殿、老君殿各一座,加起来要八座雕像,你不会想让我一次弄完吧?!”
    张玄松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至于、那当然不至于。呃……”
    他扭头看了看玉皇殿正墙上的壁画,沉吟两秒,说道,“但也不能拖太久吧?”
    陈凡满脸无语,想了想说道,“本来我还想用木头雕刻,既然你这么着急,那我可就用泥巴糊弄了啊。”
    张玄松大惊失色,“不都是泥塑的神仙吗?干嘛要用木头?”
    陈凡嘴角微抽,这个道观不是你的心愿么,就这么没要求的吗?
    不过他算是听明白了,当即点了点头,“你要这么说的话,那你什么时候找齐合适的泥土,我一天就给你做好。”
    还是那句话,普通人做泥塑,几个月做一座都不稀奇。也就陈凡成竹在胸,连草稿都不用,刀法又精湛入微,几乎不用怎么修改,便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一天做完八座雕塑,也只有他才干得出来。
    不过这事儿跟壁画不一样,一口气画一幅画还算正常,一天做完八座泥塑就属于灵异事件了,说不定等特异功能的风刮起来,有人上门烧香,却不拜神仙拜陈凡,那可就真是要了老命。
    霍先生这两天也一直跟在旁边看着,此时听到他们的对话,便上前一步,笑道,“张老哥,你这个道观,我也想略尽绵薄之力,这几尊泥塑神像,不妨由我来捐赠如何?”
    张玄松看了看他,再看看陈凡,讪讪笑道,“老弟,我没别的意思,就是想问一下,你说的捐赠,是打算从外面买?”
    见霍先生点头,他又轻声问道,“那比小凡做的如何?”
    霍先生还没说话,陈凡便脸色一垮,“三师父,过分了啊!”
    张玄松见徒弟要发飙,不由得又是讪讪一笑,“你看看你,我又没催你,也没说让你很快弄完啊。只要在道观开光之前,一点点的弄完不就好了,你说是不是。”
    陈凡垮着脸,表示不想说话。
    霍先生则哈哈直笑,倒也没再说捐赠神像的话。
    就算不提那种虚空生物的直观感,陈凡的画作也有一股灵性,那可是画坛宗师才有的底蕴,就算他再自信,也不敢说买来的泥塑能比得上陈凡亲手所作,自然不好再提。
    这时张玄松又说道,“你这孩子,还不乐意了。这道观虽然是朝阳观,可连地皮带房子,包括这朝阳观,不都是你的吗。
    别忘了,你才是朝阳观的观主,……”
    旁边霍先生已经止不住脸上的惊讶,张大嘴问道,“小凡做观主?”
    张玄松转头看着他,“啊,我没说过吗?”
    一直陪在旁边的林远祥笑着解释,“老张是老干部,不适合当观主,况且他连道经都不会背,怎么跟道友交流?
    而且他只有小凡这一个徒弟,这个道观也是挂在小凡名下,以后肯定也是传给他的。所以这个观主只有小凡最合适。”
    李尚德在一旁点点头,“对。小凡可以先干一段时间,以后有了合适的人选,再退位还俗便是。”
    霍先生张着嘴合不拢来,扭头看了看陈凡。
    难怪看着有点超凡脱俗呢,原来还真的是奉旨做道士啊?!
    好说歹说,陈凡总算答应尽快把雕塑做出来。
    嗯,好像在三位师父面前,他也没什么反抗的余地?
    从道观出来,张玄松锁上门,嘴里还在念叨着,“泥土的事不着急,现在天寒地冻的,我也舍不得让你去弄那玩意儿。回头等春暖开,我再找人从南方弄些上等的泥土过来,那时候你再抽空过来弄好不迟。”
    陈凡点点头,正要说话,这时一个人从不远处跑过来,还在挥手喊道,“陈作家、陈作家。”
    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便认出是市城建委的李副主任。
    李副主任跑近,喘着气说道,“房子腾出来了,你什么时候去看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