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在商言商

作品:《穿在1977

    第756章 在商言商
    “老弟,想死我啦。”
    人未到,声先至。
    没等汽车停稳,周亚丽便甩开行李箱,张开双臂扑了过来。
    陈凡推门下车,伸出手臂,一根手指头顶在她额头上,顺利拒敌于国门之外,随即好奇地问道,“你上次不是说5月份才过来么,怎么今天就到了?而且还就你一个人?”
    周亚丽往前试着顶了顶,没顶动,瞬间不服气,逐渐加大力气,跟顶牛似的往前拱,不自觉牙根紧咬,“今天就是5月份啊。老爹在广州谈公事,其他工人去了办事处,我、自己、就、来、这……”
    后面跟着下车的姜甜甜和姜丽丽见状,赶紧跑上前,一边一个拽住她的胳膊往后拉。
    姜丽丽,“表姐不要跟他顶啦,你顶不过他的。”
    姜甜甜则隐蔽地瞪了一眼陈凡,示意他赶紧松开。
    陈凡立刻收回手指,放在嘴前吹了一口,视线瞟了某人一眼,小样儿,让你坏我好事。
    周亚丽被两人拉着,还很是不服气,“再来,我就不信斗不过你一根手指头。”
    嘿,还不服气?
    陈凡还想弹她一个脑瓜崩,不过看见两姐妹的眼神,讪讪笑了笑,掏出钥匙跑去开门。
    推开院门,姜丽丽立刻拉着周亚丽往里走,“表姐表姐,你什么时候到的上海?是坐飞机吗,吃了饭没有?”
    周亚丽挣了两下没挣脱,只能嘟着嘴说道,“对啊,一个小时前刚下飞机,从香港入境,再从广州飞过来的。现在航班太少了,香港一个星期都不一定有一班飞机,都是临时排机,人凑够了才开航,没办法,只能从广州转机,我一下飞机,安排好工作就过来了。”
    说着还回头看了一眼,正要吐槽,却看见陈凡已经坐进驾驶室,缓缓开着车进来,于是立刻提高音量,“你还欺负我!”
    陈凡动了动手指头,再看看两姐妹投来的眼神,乖巧地咧嘴微笑,“待会儿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周亚丽立刻伸出一个巴掌,“没有5道硬菜,这一关我过不去!”
    陈凡停好车,推门下来,再关上院门,同时说道,“前些天朝阳观开观,我创新了一桌道家菜,反响还不错,今天就给你做个五行宴怎么样。”
    周亚丽眨眨眼,蹬掉鞋子,换上姜丽丽丢到脚边的拖鞋,说道,“这个道家菜一共有多少?”
    陈凡接过姜甜甜手里的行李箱,没好气地说道,“三十六道,你还想一口气吃完不成?”
    周亚丽咧嘴直笑,“那不用,反正来日方长,这次我打算直接待到9月份开学,你慢慢给我做就行。”
    “什么?9月份?”
    陈凡一阵惊慌,行李箱掉落在地,他也没去管,瞪着周亚丽问道,“怎么这么长时间?”
    周亚丽两手一摊,往沙发走去,说道,“有工作要忙啊。而且学校也批准了的。”
    陈凡见姜甜甜拎着行李箱上楼,便不再去管,反正两姐妹跟着他练武功,不说本事有多高明,最起码对付三五个经常打架的该溜子还是没问题的,也就不是什么娇滴滴的小姑娘,拎行李箱这种小事不过是举手之劳。
    他直接走到周亚丽旁边坐下,不解地问道,“就算美国的大学可以申请提前实习,只参加考试得学分,可你请这么长时间,他们会同意?”
    周亚丽耸耸肩,笑道,“我跟老师说,我要来中国学习考察,尤其是调研这里的进出口专营模式,老师当时就一口答应了。”
    陈凡嘴角微抽,原来是利用了西方的猎奇心理。不过别说,今年两国建交,尤其是年初老政委访美之后,西方便兴起了一股“东方热潮”,几乎各行各业都对中国感兴趣。
    虽然只是一种猎奇心理,真正付诸行动的很少很少,但是如果周亚丽以此为理由提出请假,学校放行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顿了一下,他又问道,“那你这次过来,主要是为了通信公司的事?”
    周亚丽连连点头,这时姜丽丽给她送来一瓶汽水,她赶紧双手接过,笑眯眯的说了声谢谢,才转头对着陈凡说道,“通信公司的事确实很重要,不过我负责的部分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后续事务自然有运维公司的经理负责跟进。
    这一次来内地,最主要的,是我和老爸打算将一部分工厂放到内地来。”
    陈凡眉头微皱,看着她问道,“蛇口?”
    现在国内还没有经济特区的概念,就在上个月,老政委刚刚提出要办我们自己的“出口特区”。要等到明年8月份,才会通过第一批特区的审批,名字也从出口特区改为经济特区。
    事实上就是将试验范围又放大了一些,虽然刚开始还是以出口经济为主,但同时也为后续的经济改革提供了法理依据。
    而现在唯一可能允许外资投办工厂的,只有蛇口工业区。
    这个工业区设立之后,第一批入驻的,也基本上是国资背景的大企业,比如招商局,华润、中银等等。
    现在周亚丽说想把工厂放到内地,只能是蛇口。
    果不其然,周亚丽轻轻点了点头,咬住吸管喝了一口饮料,随即说道,“我爸去了广州,一方面是为了安装程控交换机的事。
    本来说好是下半年给他们安装,可那边突然提出要提前安装,说是要为蛇口工业区服务,方便内地与国际的通信交流,并且他们主动提出可以先支付一笔订金,既然他们都这么主动,我爸就同意了呗。
    另外一个就是询问入驻蛇口工业区的事。”
    陈凡眉头轻挑,看着她笑道,“据我所知,现在海外对这个工业区都持怀疑态度,为什么老舅会这么积极主动呢?”
    事实上,何止是持怀疑态度,根本就没几个人相信国内会办什么工业特区。
    尤其是还有那边不断在鼓吹,说什么“引进来杀”之类的话,更是让绝大部分老板都心中忐忑,没人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是后来先由国资背景的香港企业带头,然后不断给几位有影响力的爱国港商做思想工作,这才从一笔笔的小投资开始做起,慢慢将特区做起来。
    当然,这里说的是深圳。
    相比深圳,反倒汕头发展一马当先,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潮汕籍的港商多,而且实力强,加上潮汕人有很重的乡土情结,哪怕不回去投资,也乐意给老家的亲戚一笔钱,让他们去办厂,发展自然迅速。
    事实上,早在设立特区之前,从6、70年代开始,就有不少快艇往来汕头和香港两地,以大洋和黄金结算做生意。
    其中有一些胆子大的,还办起了加工厂,原材料从香港来,工人都是同村的亲戚,队里开证明打掩护,一部分产品返销香港,一部分拿着生产队的证明销往内地,这种民间经济,比温州还要早得多。
    不过发展再快也没用,乡土情结重的地方,一般都比较排外,外地人很难在那里发展起来。
    听到陈凡的疑问,周亚丽抿嘴一笑,指了指他,“因为你呗。”
    陈凡眉角轻扬,“关我什么事?”
    周亚丽幽幽叹了口气,说道,“要是你肯跟我们去美国,虽然我们会继续坚定投资内地,可也不会一下子把所有牌都压上,而是一步步来。
    可你就是不肯走,虽然我们不知道原因,但你既然做了决定,那我和老爸也只能支持你。
    我爸说了,既然做了决定,你又坚定不出国去生活,那就不如直接下重注,尽早将内地相关的部分迁进来,还能在上级面前挣一份好印象。”
    陈凡呵呵笑了笑,看着她问道,“你们就不怕赔了?”
    周亚丽笑着摇头,“不怕。”
    她看了看坐在陈凡身边的姜丽丽,继续说道,“反正你在美国还有一大笔资产,同时借你的光,周家现在的生意好得不得了,资产增长了将近一半,就算舍掉内地的部分,对于周家来说,还是爆赚。”
    顿了一下,她又笑道,“而且,我爸说了,只要政策稳定,保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不变,我们就不可能亏。”
    她放下饮料瓶,嘿嘿笑道,“我们请专业的会计师核算过,以内地的物价和工资标准,哪怕增加10倍的成本,也比在美国本土生产节省一半以上,根本就不可能亏。
    至于政策会不会变。”
    她说着又指了指陈凡,“你不是最有信心吗,你有信心,那我们就有信心,所以说,我爸决定将工厂设在内地,最终原因还是因为你。”
    陈凡抿着嘴缓缓点了点头,摸了一把脑袋,笑道,“我只能这样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虽然开头难了点,但只要坚持下去,还是很有希望滴。”
    听到这话,周亚丽顿时愣了,“什么意思?你是说,现在还没到投资工厂的时候?”
    每次陈凡和人谈正事的时候,姜丽丽要么不在,要么坐着不说话,此时她便是如此,尽管心里很是好奇,却依然一声不吭,只是眼巴巴地望着他。
    陈凡先是摇摇头,又点了点头,顿了两秒,他转头看着周亚丽,正色说道,“一个工厂,并不只是简单的生产、销售出厂就完了的,他里面会涉及到很多很多的行业,还有一些资源整合方面的东西。
    比如供应链,周边是否具备足够多的原材料工厂,可以提供生产所需的各种生产材料。
    还有物流,当地的交通环境如何、货运反应速度怎么样,可到达港口或城市有哪些,这些都是需要提前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不可否认,就现在的社会情况来说,美国无疑是工业最发达的地方之一,再不济还有小本子、台弯、新加坡和香港等地方。
    你们要把工厂设在内地,对于内地、尤其是蛇口工业区来说,自然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好消息,那里现在就是一片荒地,别说供应链,就连物流都是个大问题,他们当然欢迎有工厂入驻,可把工厂放在那里,你们能得到什么?”
    说到这里,他忽然顿了一下,看着周亚丽问道,“对了,你们要办什么工厂?”
    周亚丽正在思考他说的话,听到这个问题,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说道,“主要是汉卡制造、还有计算机组装,我打算试着生产我们自己品牌的计算机,……”
    没等她说完,陈凡便摇头笑道,“你要说汉卡勉勉强强还可以,计算机就算了吧,这东西没那么好做,最少也要等几年之后,看看美国的计算机行业发展状况怎么样,再决定要不要做自己的计算机,以及到底把工厂设在哪里。”
    个人计算机真正发展起来,还是ibm开放技术标准之后的事,现在就不要想太多了。真想玩自主研发,凭现在的万木春公司,还远远不够。
    周亚丽眉头紧皱,看着他说道,“老弟,怎么感觉你不同意我们在内地办厂呀?”
    听到这话,姜丽丽立刻将目光从她身上转移到陈凡脸上,想听他怎么说。
    陈凡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来,笑道,“不是不同意,是要看什么样的工厂,比如你之前不是想投资办家电公司么,这个行业就不错啊,没有太高的科技含量,部分原材料内地就可以提供,工人也好培养,只要能在美国或小本子买到生产线……”
    没等他说完,周亚丽就一直点头一直点头,“对对对,我刚想说还有家电厂的,被你打断了。另外还有服装厂,我去过卢家湾,他们的工厂太小了,如果我们一旦达成合作,以他们的工厂规模,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所以办一家自己的服装厂很有必要。
    大概就这么几个吧,至于其他的,比如通信,我想等把这个行业做熟了再说。说不定以后也会生产我们自己的程控交换机,还有电话机什么的。”
    陈凡点点头,“一步步走才是对的,你可以先把家电厂和服装厂办起来,其他方面的,以后再说。”
    随即身体前倾,看着她说道,“在商言商,我知道你们有表态度的意思在里面,但是该争取的东西,还是要争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