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新加坡之政治机遇
作品:《金钱玩家》 “天地会参与本地争地盘的才是义兴会,金兰庙供奉清水祖师,闭关不对外开放,好像叫祖师公会。”“哦,就是看不上新加坡这片小地盘,还想着逐鹿中原那些人。”
“咦,天地会不是反清复明吗?”
“这只是宣传口号,假如天地会打下地盘,你以为他们真会捧一个姓朱的当皇帝?”
“谁会那么傻给别人做嫁衣。”
“是啊。”冼耀文手指金兰庙的大门,“报纸上说现在的金兰庙不是原来的金兰庙?”
“光绪年间,祖师公会的人死的死,散的散,富商章明云出钱重修了金兰庙,开放给大众膜拜,现在的金兰庙就是一座普通寺庙。”
“章明云?我没听过这个名字。”
“章明云就是章芳林。”
“哦,卖鸦片的那个?”
“嗯。我们要不要进去拜拜?这里有捧大佛,很灵验的。”
“什么是捧大佛?”
“庙里有一尊摆在供案上的小佛像,假如与佛有缘,就能把佛像捧起来,无缘大佛纹丝不动,必须求神转运。”
冼耀文淡笑道:“转运要捐点香火钱是吧?”
“对呀。”
“那就不用进去拜了,下回我带你去英国给威廉·吉尔伯特拜山,他曾经发表了《磁石论》,这里的佛大概是靠他老人家的理论吃饭的。”
“供案上有机关?”水仙恍然大悟。
“不然呢?佛是死的,人是活的,世间即使有大神通者,也不可能是佛,佛和鸦片同一路数,是一种具备高附加值的商品,塑佛的工匠和种鸦片的农民只能求得三餐温饱,只有卖的人才能赚得盆满钵溢。
然而,卖的人会说自己大慈大悲,是他们养活了工匠、农民,嗯,说错了,应该是普度众生。
卖鸦片的修庙,大烟鬼家的家属来这里膜拜,祈求佛祖让大烟鬼迷途知返,家徒四壁还得再出一笔香火钱。这钱一出,妇为了喂饱孺,也该去章家的地界当阿姑了。”
冼耀文啧啧两声,“这生意做的,完美闭环。”
水仙轻拍冼耀文,“老爷,章家哪有你说得这么狠,修庙无非就是图个心安。”
“呵呵,开个玩笑。不过呀,信佛不如信耶稣,起码耶稣知道回馈客户,传教士实打实做了一些善事。我小时候最喜欢遇见传教士,他们为了传教,会给信徒发吃的,有时候也发果。”
“小鬼子还发果呢,他们是好人?”
“还不错,有那么几年,我在小鬼子的学校念书,吃喝拉撒都是小鬼子给的,如果不是光复行动开始,我要给游击队带路杀鬼子,可能就被小鬼子送去东京进修,没准现在还在东大念书。”
“你是小鬼子学校的良民?”
“我山本文雄是大大滴良民,每个学期都拿奖励,我曾经写过一篇作文《爹亲娘亲不如天皇亲》,被作为优秀作文在汪伪控制区的学校传阅。”
水仙呵呵一笑,“你怎么没被当做汉奸抓起来?”
“读书人识时务,后来我又写了一篇《蒋委员长,不是亲爹胜似亲爹》,什么事没有,公费念高中去了。”
“哈哈哈。”水仙捧腹大笑。
等她笑够了,两人继续逛丹戎巴葛,冼耀文时而登高眺远,将观察到的空地一一标注在地图上。
两人路过已被改为妇孺诊疗所的原车牌馆,到了丹戎巴葛火车总站。
逛了一圈设计灵感来自芬兰赫尔辛基火车站的车站,两人再度登上高地,眺望整个车站及铁路沿线。
一边眺望,冼耀文一边在地图上标注沿线的建筑分布。
“老爷,铁路有什么好看的,难道你想经营铁路?”
“一般铁路的产权包含铁路两侧几码到几十码远的地皮。”冼耀文指了指铁路,“你看那些房子,将来产权容易引起纠纷。”
“为什么?”
“这条铁路属于马来联邦铁路和马来亚铁道管理局,现在马来亚和新加坡都是英国佬说了算,不会出什么问题,将来要是马来亚独立,这条铁路会归属新马来亚政府。”
“马来亚?为什么不是新加坡?”水仙诧异道:“老爷是觉得马来亚假如独立,新加坡会加入马来亚新政府?”
“大树底下好乘凉,新加坡并入马来亚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表面上?”
冼耀文颔了颔首,“对,仅仅是表面上。”
“为什么只是表面上?”
冼耀文转身指了指达士敦路的方向,“那一片住着什么人?”
水仙看了一眼,说道:“惠安人,张何庄三大姓,还有江黄叶三个姓。”
“嗯。”冼耀文颔了颔首,“泉漳人、潮州人、广府人、客家人、海南人、福州人、兴化人以及江浙人和福清人构成了新加坡的华人群体,福建佬在新加坡华人中占大多数,华人在新加坡又占大多数。
这里是英国佬的天下,也是华人的天下,英国佬一走,这里就是华人的天下。”
冼耀文顿了顿,说道:“英国的势力于1785年进入马来半岛,东印度公司向吉打苏丹租借槟城,不久,英国计夺槟城。1819年又从柔佛夺取新加坡管理权,与荷兰比拼。
1824年,英国与荷兰签订了《英荷条约》,最终确定英国对马来亚的统治,荷兰被迫撤出马六甲并放弃所有在马来亚的利益,但英国也要承认荷兰对荷属东印度(印尼)的利益。
自从进入马来亚,英国佬担心马来亚人闹独立,将大量华人和印度人引入马来半岛。靠着让马来人、印度人与华人三大族群不过半的布局,英国佬确实稳住了对马来半岛的控制。
虽然三方都有各自的民族运动在进行,但印度裔为之奋斗的祖国是印度,信奉伊斯兰教义的马来人在英国佬默许下保有政治特权,但在他们之间主张与印尼合作驱逐欧洲人,建立一个大伊斯兰国家的声音也始终存在。
分而治之的统驭艺术与庞大的皇家海军,确保了大英帝国对东南亚的统治根基。
至于华人,彼时陷入了保皇派、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党派之争,保皇派要保的是清朝的皇帝,维新派想推动清朝的现代化改革,革命派则是要革清朝的命。
三方虽互不相让,但心系的却是故国。
直到1911年满清被推翻,保皇派和维新派相继走入历史,由革命派演变而来的国民党获得了星马华人压倒性的拥护。
南洋华侨虽踊跃支持辛亥革命和北伐,却没人想过有一天中国应该并吞马来半岛。华人与马来人、印度人同属遭到西方殖民的被压迫民族,彼此之间虽不能说没有冲突,却也没有刻骨铭心的矛盾。
三大民族之间或许互不往来,其实也互不侵犯。
国民党早于1912年就在新加坡注册分支机构,虽也曾遭受殖民当局取缔,但他们的目标并不是推翻英国佬对马来半岛的统治。
然而这一切,却在孙中山采取联俄容共政策,将苏联与中共势力引进国民党之后有了改变。
改组后的国民党南洋总支部于1924年在新加坡成立,很快就被英国佬视为共产国际的东南亚分支机构看待。
1925年省港大罢工后,英国和国民党的对立升高,从而加强了对国民党南洋总支部的打压力道。
左派把持的国民党把矛头对准‘帝国主义’势力之后,南洋国民党内思想左倾的激进派也产生了推翻英国对马来半岛殖民统治的想法。
因为马来亚的国民党激进派不只是民族主义者,同时还是信仰马列主义的共产主义者,主张华人、马来人与印度人等弱小民族团结起来打败欧美殖民列强。
在这样的情况下,从英国手中独立出来的马来半岛是应该要成为共产国际的一员,实施无产阶级专政的多种族国家。
此种国际主义的主张,并不为南洋国民党内保守的稳健派接受,双方爆发激烈冲突。
为了协助激进派夺下南洋国民党的控制权,中共还另于1926年成立由何炎之担任委员长的中共南洋临时委员会。
1927年,也就是老蒋在上海下令清党的一个月以前,南洋国民党内的保守派和激进派便先在牛车水大打出手。
激进派在这场暴力事件后退出国民党,与中共南洋临时委员会合并并改名为南洋共产党。随后根据共产国际一国一党的原则,以马来半岛为主要活动据点的南洋共产党于1930年改组为马共。
马共虽是在胡志明的见证下宣告成立,并由中越混血儿莱特领导,可党员却有将近九成由华人所组成,几乎不可能将马来人和印度人团结到自己的阵营。
印度人要革的是印度自己的命,马来亚未来的走向他们不关心,马来人要的是和印尼人合组一个大印度尼西亚的新国家,马来人和印尼人同样排斥在他们故土上享有经济特权的华人,并基于共同的穆斯林信仰排斥无神论的共产主义。
即便是左翼的马来革命家,大多也加入名为‘马来青年同盟’的组织,拒绝加入以华人为主的马共。此一现象,导致马共虽名为马共,实际上却更像是中共在马来半岛的分支机构。
看在马共领导人眼中,马来苏丹在英国人扶持下享有政治特权,不只是封建主义的象征,且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同样是需要革命的对象。
只是以华人为主体的马共,显然还是把关注的重心投射到被小鬼子侵略的祖国身上。
马共和国民党南洋总支部分家后,立即取代后者成为英国殖民当局的首要搜捕对象。老蒋领导的国府,则在清党后重新采取亲近英美的政策,以准备应对苏联和东洋的挑战。
从老蒋的立场出发,若以华人为主体的共产革命在星马地区爆发,不只将使共产国际的影响范围投射到东南亚,还会切断侨胞与国府之间的经贸往来,显然挑战英国对马来半岛的殖民统治颇为不智。
直到二战爆发,国府和中共对马来半岛从未有过领土主张,反而是汪精卫对马来半岛有野心。”
冼耀文点上雪茄,吸了一口,继续说道:“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的汪精卫,虽成立了亲日的汪伪政权,但他骨子里大概是一个大中华民族主义者。
汪精卫明了和东洋合作的代价,是他必须承认小鬼子在东北扶持的满洲国是和汪伪政权互不隶属的主权独立国家。
满洲国的领袖不是别人,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这对曾经刺杀摄政王载沣的他而言,想必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决定。
遭到千夫所指的汪精卫,为了重振国人和侨胞信心,不只要求东洋协助汪伪政权夺回欧美在华租界与驻外法权,还希望汪伪政权能获得海外领土。
希特勒以苏台德地区主要居民是日耳曼人为理由,强行派兵将其从捷克斯洛伐克手中并吞的手法,为二战期间好几个试图领土扩张的国家树立了典范。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加入轴心国的泰国,就以此为理由并吞吉打、玻璃市、吉兰丹和登嘉楼等英属马来亚北部的四个州。
这是东洋对泰国协助出兵缅甸的回报,但立基点还是这四个州曾经被暹罗王朝统治,并且有相当数量的泰族同胞定居。
割舍这四个州后,华人一跃成为马来亚数量最多的民族,占总人口47%,马来人则仅有34%,印度与其他民族加起来也不过18%。
外加林文庆和张永福等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派元老,都认可汪伪政权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在小鬼子出兵马来半岛后出面组织亲日的华侨协会,都强化了汪精卫对东南亚的影响力。
小鬼子攻陷新加坡时,汪精卫找小鬼子进行过协商,将南洋纳入汪伪政权的统治范围,以此为条件,汪伪政权对英美宣战,帮助东洋实现大东亚共荣圈。
但这个讨论最终胎死腹中,不是因为汪伪政权没有能力将政治影响力投射到马来半岛,而是占领马来半岛的小鬼子对华人从根本上不信任。
星马华人在抗战爆发之初,就透过捐钱以及回国参军的方式协助国府抗日,是小鬼子极为仇视的对象。
也是出于这种不信任,东洋否决了汪伪政权在1941年对英美宣战的要求,硬是将时间推迟到1943年1月9日。
毕竟在华人人口远高于东洋人的情况下,贸然让汪伪政权在东南亚站稳脚跟,迟早有一天大东亚共荣圈将变成大中华共荣圈,等同东洋出兵为中国开疆辟土,这是东洋不愿意看到的。”
一边说着,冼耀文一边在地图上标了几个点,“小鬼子占领马来半岛后,除了放下武器的英联邦战俘之外,首先整肃的目标就是星马华人。
总计将近5万华人在1942年2月至3月的不到半个月时间内,死于小鬼子的肃清大屠杀。
可肃清大屠杀,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小鬼子对华人抗日力量的屠杀,还是一场有马来人、印度人参与的种族屠杀。
进攻东南亚的小鬼子,在马来半岛上被马来人和印度人视为解放者看待,他们真诚地相信,小鬼子的到来将帮助自己从英国殖民统治者手中独立。
马来青年同盟虽是一个信奉社会主义的左派团体,却仍然做出和小鬼子合作驱逐英军的决定。小鬼子将华人视为除盟军之外的第二大敌人,也竭尽所能挑拨马来人和印度人仇视华人。
英国和马共从‘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角度出发,暂时放下意识形态的纠葛,成为共同抗日的盟友。马共的武装力量‘人民抗日军’,更成为小鬼子统治马来半岛的头号威胁。
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下,就是许多不是马共的华人,包括私会党和国民党员也纷纷加入人民抗日军。
人民抗日军高举的红色旗帜上,有着象征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的三颗黄色五角星,可实际上参与人民抗日军的军官和士兵,有85%以上来自广东与福建的华人。
虽然不能排除少数志愿加入的马来人和印度人,但绝大多数人民抗日军的非华人都是被强制征兵。而英军对人民抗日军的支持,则进一步扩大了三大族群之间的裂痕。
最初时,马共的斗争纲领声称,要和马来人、印度人共同赶走英国佬,建立一个没有族群与宗教之分的马来亚人民共和国。
可如今马共自毁承诺,和过去誓言要打倒的英国殖民主义者站在一起,自然增加了马来人和印度人对华人的仇视。所以在小鬼子昭南宪兵队的号召下,马来警察和巡捕大量投入于搜捕马共的斗争之中。
印度的‘国家英雄’苏巴斯·钱德拉·鲍斯更是以新加坡为据点建立了自由印度政权,准备配合小鬼子一起打回印度。
其组织的印度国民军装备精良且训练有素,是人民抗日军所不敢轻易招惹的武装力量。马共唯一敢做的,是对那些与小鬼子合作的个别华人、马来人以及印度人精英施以暗杀制裁。
在人民抗日军战斗过程中,英国佬经由136部队送了不少先进武器到马来亚,但人民抗日军将英军空投的先进武器偷偷藏匿,继续以战争初期于丛林中捡拾的英军残留武器和小鬼子周旋。
很显然,当时的马共已经将抗日视为一场秀,做给马来半岛上的人们看,也做给英国佬看。
事实上,小鬼子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加入同盟国已成定局,小鬼子的失败亦指日可待,亚洲各地的抗日力量都已经将目光瞄准了小鬼子投降后的地盘之争、政权之争。”
冼耀文轻蔑一笑,“抗日只是征兵的一个由头,战场也成了练兵场,新兵练成见过血的老兵,保持蓄势待发,管它什么狗屁主义,最关键是夺得政权,获得可以收税的地盘。
但要夺取政权,对马共而言,首先必须消灭英军回归之前的头号敌人,不是小鬼子,而是替小鬼子服务的马来人、印度人以及反对马共的华人。
1945年1月,马尼拉战役爆发,谁都能看出来美国打败小鬼子指日可待,马共知道他们的夺取政权战役该打响了,人民抗日军针对马来人和印度人展开血腥报复,潘多拉魔盒被打开。
印度国民军虽然在进攻英帕尔的战争中落败,却仍在新加坡保持相对强大的兵力存在,甚至还有小鬼子提供给他们的战车,所以马共明智地避其锋芒,柿子挑软的捏,矛头指向马来人。
进入1945年,小鬼子逐渐将兵力从马来半岛的中小型城镇和乡村撤出,以应对英军可能发起的两栖登陆并保卫大型城市。
于是人民抗日军逮到了挺进这些真空地带的机会,并陆续建立起红色政权。红色政权一成立,他们便开始以各种理由为借口对马来人实施报复。
人民抗日军要求马来人向红色政权缴税,并提供物资和情报援助,凡是不愿意配合的马来村庄里长,都会立即遭受杀无赦的命运。
只要你是马来人,只要有稍微一丁点不配合,随时会凭空消失。
马来警察、公务员和里长因为过去都是由小鬼子指派,往往成为报复的首要目标,在惨遭杀害以前,他们往往会先领教一次马共发明的酷刑。
许多马来妇女被人民抗日军强迫到军营做饭,有些比较不幸的则遭到调戏或强暴。
为马共激怒的马来人,纷纷要求小鬼子协助训练马来人的武装来抵御华人。于是小鬼子仿效在印尼的做法,协助马来亚各马来村落训练名为‘乡土防卫义勇军’的民兵武装抵御人民抗日军的侵扰。
华人和马来人的武装冲突,于1945年4月进入白热化阶段。小鬼子将下乡扫荡的工作统统交给乡土防卫义勇军处理,让华人和马来人进攻彼此的时间大幅增加。
……
华人和马来人的相互伤害,从小鬼子投降的8月15日到皇家海军舰队重返新加坡的9月4日这段时间,更是因为整个马来半岛陷入无政府状态而进入高峰。
自视为汉民族代表的马共,忽然被‘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时代的老同盟会上身,高举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猛烈报复和清算马来人。
过去国际主义的左翼主张已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捍卫华人利益的极右翼民族主义信仰,而且表现得比国民党本身还要夸张。
事实上,到了这个阶段,无论是抗日还是亲日,支持国民党还是支持马共的华人,都只剩下人民抗日军可以依靠。
直到英军返回马来半岛,重新恢复秩序以前,华人和马来人的种族战争就如同二战时的南斯拉夫战场,人民抗日军如同塞尔维亚的切特尼克,圣战红军则一如克罗埃西亚的乌斯塔沙,双方的杀戮手段都可以用毫无底线来形容。
英军的重新到来,虽让双方暂时停止了武装冲突,却为另外一场更漫长血腥的战争埋下伏笔。”
冼耀文看向水仙,“庆祝抗战胜利的游行你参加了吗?”
水仙点点头,“参加了。”
“小鬼子占领新加坡三年半,你吃了不少苦吧?”
水仙摇了摇头,“小鬼子没上岸之前,妈姐已经解散了琵琶馆,带着我们躲了起来,躲过了最乱的那段时间,我们靠积蓄和做红头巾撑了下来。”
“你们运气好,偷袭珍珠港之后,小鬼子军队里不少人都已经预料到他们最终会失败,怕被清算报复得太厉害,做事收敛了许多。
而且,因为战线拉得太长,兵力吃紧,在占领地没条件驻兵太多,于是采取了怀柔手段。
如果早些日子……”
冼耀文摇摇头,没往下说,只是搂紧水仙。
“老爷,都过去了。”
冼耀文在水仙的秀发上亲了一口,接着说道:“对于绝大多数经历二战的马来华人而言,战争最后一年的种族冲突或许是一段比肃清大屠杀还要更恐怖的记忆。
小鬼子固然屠杀华人,但还是希望华人能捐钱支持‘大东亚战争’,所以肃清大屠杀在林文庆出面组织华侨协会,替小鬼子统筹粮饷之后宣告落幕。
……
华人则认为,国府既然已经是二战战胜国,且马来人和印度人在战时扮演的角色又是小鬼子帮凶,所以战后马来半岛的命运,理所当然是要由华人来决定。
马共则自认是华人抗日的中流砥柱,自然比其他华人更有资格决定独立的马来亚该走向何方。
不论支持的是国民党还是马共,打造一个华人主导的南洋秩序此刻已经成为马来华人的共同心愿。
这也是为什么当英军返回新加坡时,在街道上看到青天白日满地红数量超过米字旗的原因。
但国府对马来半岛并没有领土野心,与主张共产主义的马共关系更是水火不容。
不过在美国的鼓励下,老蒋确实也有强化国府对东南亚华人影响力,进而动摇英国殖民统治的想法。
国府海军于1946年11月收复南海诸岛,是在为挺进东南亚做准备。只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瓦解,还有解放战争的打响,都让原本团结一心支持国府的马来亚华人再度分裂。
1948年起,马共再度走入丛林发起武装斗争,这次他们要推翻的对象是英国殖民统治者。效忠国府的华人,则追随国府的立场支持英联邦围剿马共。
在此过程中,源自南洋国民党的马共正式接替了国民党,成为在南洋推广大中华主义的主导力量。”
冼耀文顿了顿,说道:“时间返回到1942年,马来人当中以东古·阿卜杜勒·拉赫曼为代表的精英,不见得认同小鬼子进攻马来半岛的侵略行为,但仍为东方人在战场上击败西方人的画面所震撼。
他们的民族主义被彻底唤醒,开始相信马来人可以在马来半岛建立属于马来人自己的国家。马来精英为了确保自己的种族优势地位,不惜配合小鬼子迫害盟军战俘和华人抗日分子。
由英国136部队派遣到马来半岛的国府地下工作者,虽并不认同人民抗日军推动的共产主义革命,但他们仍基于同为华人的民族情绪,对马共的种族斗争采取不干预的态度。
此态度让马来人十分恐惧,生怕等英国佬回到马来半岛,就将扶持国共游击队建立华人的马来国家,甚至于直接让星马地区并入国府。
挟抗战之胜利,国府成为世界四强,且从新加坡至吉隆坡街道上都能看见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的情况下,战时和小鬼子合作的马来人是发自内心担心自己将失去一切政治权力,甚至遭受马共的新一波清洗。
尤其在四州割让泰国后,华人成为马来半岛人口最多的族群,外加国府拥有来自美国的强力支持,国府吞并星马地区的可能性在1945年是挺高的。
不过,英国佬的搅屎棍之名不是白来的,英国比任何国家更懂得玩权力平衡的游戏。
当英军回归马来半岛,并于1945年9月12日建立英属马来亚军政府,英国立即调整了马来亚的族群政策……”(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