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走哪死那,有点玄乎!

作品:《朕就是万历帝

    第886章 走哪死那,有点玄乎!
    沈万象和王用汲的使节团在伊斯坦布尔一直待到万历七年的春三月,谈定和签署了《明奥关于黑海地区友好合作协议》,以及奥斯曼商人们最期盼的《明奥互相授予对方贸易最优惠国待遇协议》。
    威尼斯也腆着脸,学着模样,希望跟奥斯曼签署贸易最优惠国待遇协议,当即被索库鲁为代表的中央官僚实权派,以及拉拉帕西为代表的地方贵族实权派联手拒绝了。
    开玩笑,我们奥斯曼就是一个二道贩子,赚的就是差价,还给你最优惠国待遇,合计着我们就赚个跑腿辛苦钱,大头全让你拿?
    你谁啊!
    你们威尼斯不就靠着我们奥斯曼提供货源,然后满欧洲到处卖,赚得盆满钵满。
    金币赚多了,飘了是吗?
    不知道控制货源的衣食父母是谁?
    阿拉伯商人在跟大明商人打交道后,学到了许多“先进”的商贸意识,视野也一下子被打开。
    目前我垄断着东方货品的货源,当然要吃到丰厚的利润。你威尼斯老老实实做好下游分销商的工作,不要瞎鸡儿胡思乱想!
    不想做,那你威尼斯有本事从我奥斯曼的疆域飞过去,直接找明国商人进货去。
    现在明国的商贸方略很清晰。大量的货品运到大南洋的高朗港,以那里为中转港之一,转运各地。
    阿拉伯商人把货物运到巴士拉港,通过驼队运到地中海东岸港口,再海路转运到伊斯坦布尔,然后在那里批发。
    你威尼斯只是我奥斯曼的下游渠道商之一,除了你还有热那亚、西西里、法兰西,甚至教廷和西班牙控制的那不勒斯等港口商人,也会打着城市自治的旗号来进货。
    赚钱嘛,不寒碜。
    这样的情况下,你说说,我奥斯曼为什么还要和你威尼斯签订最优惠国待遇,把大把的好处让给你们?
    一直力挺威尼斯势力的奥斯曼太后,努尔巴努苏丹出乎意料地保持着沉默,没有为威尼斯出声。
    努尔巴努分得很清楚,她是威尼斯人,跟威尼斯贵族和巨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她现在是奥斯曼的王太后,奥斯曼苏丹是她亲儿子!
    很多事情不能做得过分。
    东西方商贸,不仅关系到奥斯曼王室的钱库,也跟许多贵族和地方实力派的利益息息相关。
    把大部分好处给到威尼斯,王室收入减少,怎么养兵?
    没有兵马,怎么压得住国内的各方势力?
    把明国货品从大南洋地区运过来,再转到地中海,这条商路关乎着阿曼地区、两河地区、小亚细亚地区,以及伊斯坦布尔地区诸多贵族和世家的利益。
    分大头给你威尼斯,就是抢他们口袋里的钱。
    引发众怒,这些人连苏丹都敢动,何况努尔巴努只是后宫的太后。
    但是努尔巴努的沉默却引起了威尼斯贵族和巨商们的愤怒,他们觉得努尔巴努背叛了自己。
    努尔巴努苏丹依然在奥斯曼和威尼斯之间保持着平衡。大多数倾向威尼斯,但关键时刻还是站在奥斯曼这边。
    这更加让贪得无厌的威尼斯贵族和巨商们愤怒!
    忘恩负义!
    背信弃义!
    两年后,“忍无可忍”的威尼斯贵族和巨商们,收买侍女,毒杀了努尔巴努。
    明国驻伊斯坦布尔代办处“无意”间发现这一阴谋,向奥斯曼朝廷举报。
    奥斯曼与威尼斯彻底翻脸。
    威尼斯也十分硬气,宣布与奥斯曼断绝往来,重投主的怀抱。
    但是教廷和西班牙等国,对这个墙头草一点都不放心。
    把新大陆丢得干干净净,想抢又有心无力的西班牙,干脆把重心全部在地中海和大西洋商贸上,也专心做起二道贩子,于是很默契地与奥斯曼打配合,把威尼斯的势力封锁在亚得里亚海地区,联手瓜分了地中海商贸圈.
    威尼斯自此开始走下坡路,从地中海总代,慢慢变成二级区域分销商.
    总之,明国与葡萄牙和奥斯曼的多项协议的签订,给欧洲诸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万历七年五月十六日清晨,沈万象和王用汲在伊斯坦布尔港口送吴关海、朱璟法率领的护卫舰队,以及赵士祯为首的科考队。
    “吴统领、朱舰长,常吉,你们此去巽洲,一路顺风,多多保重。”
    吴关海笑着说道:“沈正使、王副使,你们也要保重!
    你们走陆路向东,我们走海路向西,分道而驰,两三年后定会相聚在京师。”
    沈万象和王用汲自信地笑了。
    一东一西,不管是陆路还是海路,都路途遥远,途中凶险无数。
    是凶是吉,难以预测。
    但两人信心满满,不管前路多么艰辛难测,他们都自信能走完。
    因为大明国运,煌煌如日月!
    就算自己倒在了路上,也会有人接着向前走。而自己也会以先驱者的名字,刻在历史的石碑上,永存青史!
    赵士祯在旁边兴奋地说:“我们先回里斯本,木槿号和棠湖号载着我们科考队收集的书籍和艺术品,还有部分欧洲学者,直接南下,沿着我们来时的路,回好望角和朱雀港,稍作休息再斜穿大南洋,回离炎港(雅加达)。
    吴统领和朱舰长带着我们科考队,直接向蓐收海地区航行。想必句芒郡东部的春木港,已经修建好了。
    我们在那里休息,再由青龙舰队的同僚带路,沿着巽洲东海岸、平安角绕到句芒港.然后再横穿太平洋回到直沽港。
    沈正使、王副使,等我们再相会时,我们就成了大明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船队!”
    沈万象和王用汲哈哈大笑:“好,到那时,我们为你庆功!西夷人能环球航行,我大明也能环球航行。”
    赵士祯说,“说到环球航行,我猛地想起,我大明疆域遍布全世界,按照地理和天文学的说法,一天二十四时,我大明疆域或艳阳高照,或皓月当空,真正的是煌煌大明,永耀日月!”
    众人面面相觑,脸上全是欣喜和兴奋。
    对啊,赵士祯说得没错!
    我大明的疆域遍及全世界,日月永耀!
    沈万象感慨万千:“幸哉!吾等何等幸哉!能生于圣天子开创的浩浩新时代!成为滚滚大潮中的一朵小小浪。”
    王用汲双眼噙着泪光,大声喊道:“吾等幸哉!大明幸哉!华夏幸哉!”
    一行人在岸上,一列人在船舷上,相对叉手长揖。
    朝阳照在后面的伊斯坦布尔,给这座古老而雄伟的城市抹上一层金色。
    清真寺的礼拜声,还有更远处东正教教堂的钟声,穿过历史的晨霭,悠悠地传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的诗句在钟声和礼拜声中格外响亮,融入一跃而起的朝阳,化作无数的粼粼金光,在无边无际的海面上跳跃闪烁。
    万历七年七月,一路上走走停停,沈万象一行人终于来到位于里海南岸,离高加索和两河前线都很近的的波斯萨法维王朝的首都,加兹温。
    很不幸,使节团到加兹温时,波斯萨法维王朝沙赫(皇帝)塔赫马斯普一世刚病逝不到两个月。
    曾经出使明国的波斯正副使科达班和奥斯塔古前来迎接,此时,沈万象和王用汲这才得知,科达班本名穆罕德.科达班达,他是塔赫马斯普一世的长子。但是因为先天性近视,加上母亲是土库曼人,从小被父亲塔赫马斯普一世轻视。
    塔赫马斯普一世去世,宫廷和朝中大臣们拥戴他的二子伊斯玛仪二世即位。
    沈万象和王用汲很震惊,也很好奇,这是为什么?
    出使这么久,他们非常清楚,奥斯曼和波斯一样,没有什么嫡庶之分,哪个儿子即位,君主强势就看他的旨意。君主不强势,就看谁兵强马壮。
    科达班讪讪一笑,奥斯塔古在一旁解释。
    波斯萨法维王朝的军事柱石就是基齐勒巴什,分散在波斯各地的土库曼部落军事集团。为了压制势力太强大的基齐勒巴什,平衡萨法维王朝的宫廷和地方权力,塔赫马斯普一世故意轻视其母为土库曼人的长子科达班,扶植老二伊斯玛仪二世。
    沈万象和王用汲对视一眼,有些无可奈何。
    怎么我们使节团走到哪国,那国的君主就会出事?
    不对!
    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昂一世就没事,活蹦乱跳的。
    奥斯古塔话里的意思也听出。
    现在波斯国内局势暗潮汹涌。
    波斯萨法维王朝跟奥斯曼一样,宫廷代表着中央集权,自有一群官僚和贵族附庸其麾下,与把持地方的基齐勒巴什集团争锋相对。
    现在波斯宫廷推举伊斯玛仪二世继承沙赫之位,基齐勒巴什集团肯定心怀不满,准备推举科达班出来抢沙赫宝座。
    现在他俩干巴巴地跑来,就是希望得到明国的支持。
    现在明国和奥斯曼,一东一西,成了压在波斯心头上最大的两块石头。
    不过明国所在的东线离波斯腹地远,威胁不大。
    奥斯曼所在的西线离波斯腹地近,威胁很大。
    这也是科达班希望得到明国支持的原委之一。
    什么个意思,我们出使贵国,还要帮着你们抢王位?
    这有点强人所难了吧!
    沈万象和王用汲一脸的严守中立,嘴里说着推辞的话,但心里却在跃跃欲试。
    我中华历史,随便翻一页,都能找到类似的戏码。
    我们饱读史书,这一套权谋斗争熟记于心,想不到来到波斯,居然有学以致用的机会。
    再想深一点,要是大明能够影响波斯沙赫的废立,拥戴一位倒向自己这一边的沙赫,外交工作就好做多了。
    沈万象和王用汲出使三国,通政司专门请他们到资政局开过会,把大明未来五到十年的对外方向告知他们。
    大明未来五到十年,在西线的策略是守住河中一线,消化整个西域和钦察草原地区。对再进一步没有任何兴趣。
    大明在大南洋有锡兰岛,有安蛮群岛,有炎州西岛和中岛,还有正在有计划占领的大南洋中部的岛屿,有足够多的据点和通道,不需要从阿富汗和旁遮普地区找出海口,所以不必去阿富汗和波斯这两个大马蜂里炸窝凑热闹。
    大明在西线的策略,重点在于继续向西推进。
    莫斯科公国,被西苑的皇上画了一个圈。
    统一且强有力的国家,大明的周围不允许有这么牛笔的存在!
    有潜力的也不行。
    莫斯科公国这些年一直致力于摧毁金帐汗国、驱赶鞑靼人,抢占了大片土地,收拢了大批东斯拉夫人,周围又没有强大的国家。
    波兰、立陶宛大公国、瑞典等国,要么昙一现,要么战争潜力喜人,唯一能打爆它的奥斯曼国,又隔着黑海,主力无法直接从陆路与莫斯科公国开战,只能扶植克里米亚等汗国跟它打代理人战争,结果这些年越打越拉跨。
    反而莫斯科公国越打越强,越来越有潜力成为一个强大的陆上强国。
    既然如此,那就把它摁死在襁褓里!
    大明西线的重心在北边,那么南边最好能够平安无事,少投入兵力。
    波斯是中亚的老牌霸主,祖上非常阔过,实际影响力比明国要大。
    要是能够与明国携手,肯定能按住中亚那些乌兹比克人、吉尔吉斯人和土库曼人,让他们没事少折腾。
    真要闲不住,可以去东边打天竺人玩。
    沈万象和王用汲对视一眼,这事对大明有好处,可以出手帮一把。
    可是怎么帮呢?
    沈万象想了一会,开口说:“子不闻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
    懂一些汉语的科达班和奥斯塔古一脸懵圈,你说了个啥?
    通译也是一脸的便秘,你叫我怎么翻译?从哪里开始翻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