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伐交部署
作品:《我父刘玄德》 第502章 伐交部署
堂上众人皆是一片沉默,倒不是他们不想为刘封出主意,而是一个个都极其慎重,想要在刘封面前一鸣惊人,以期得到刘封更大的重视和青睐。
片刻之后,刘巴竟然第一个发言,大大出乎了刘封的意料。
刘巴此人性情高傲,清高狷介,但内心深处却颇有些分寸。原时空中,即便投效到刘备麾下,却始终只谈公事,不说私言,以自己为后进之人,兢兢业业,从不结党营私。
因此,刘封怎么都没想到刘巴会这么主动。
“主公,眼下士家一门四太守,尤其是士威彦,虽无州牧之名,却有方伯之实。苍梧士家如今可谓是团锦簇,大有烈火烹油之势。”
刘封缓缓颔首,目光落在刘巴身上,后者感受到他的认可,神情更为振奋起来,接着说了下去。
“然万事物极必反,所谓月盈则亏,盛极而衰。如今士家看似兴旺已极,可实际上,却是危机四伏。”
刘巴面露冷笑道:“士家根基于苍梧,然这十余年间,族中子弟不断被抽调去了交趾,去年交州大乱,朱符身死,主公谋断荆襄,无瑕分神于交州,这才有了士威彦一日而举三弟,交南地旦夕而获四郡之事。可三郡之地,如何这般好得?士威彦整理交趾一郡,可是以士家一族之力,经营十年有余,这才有了如今据郡自有的情势。”
刘巴话没说完,可在场不少人如刘封,虞翻、步骘、蒋琬等人俱已醒觉过来。
士燮以及其兄弟都已经出仕,并在交州这四个郡国中担任太守,自然需要大量的爪牙。
士家之中,别说得力的子弟了,就连那些无能草包,膏粱纨绔之辈,也大多被带去了各郡充任要职,否则,光凭一个太守的名位,在这个乱世可派不上太大的用场。
如此一来,苍梧广信县中,士家的族地反而空虚了啊。
况且此处的太守一直不是士家之人,士家还特地谢绝了史璜征辟其族人出任功曹的邀请。原因既是因为避嫌,也是因为士家的鼎盛引起了苍梧其他家族的嫉妒、不满和忌惮。
如此看来的话,刘封真的首选苍梧郡下手,恐怕还会多出一个额外的好处来,那就是挟人之要害。
一旦成功拿下苍梧郡之后,即便士燮几个的妻妾子女会跟在身边,但大部分士家子弟的老弱妇孺以及士家祖地都将会落入刘封之手。
到那时候,这必然会成为一张能够用来钳制,甚至劝降士燮的好牌。
“子初此言有理,妙不可言。”
潘仁冲着刘巴拱了拱手,论辈分,他父亲同刘祥同辈相交,因此他自然是和刘巴同辈论交,而潘濬、蒋琬、刘敏可都得恭恭敬敬尊称刘巴一声世叔的。
面对乡党,刘巴倒并没有如对待外人那般冷漠,不过也仅仅只是露出了一丝笑意,并无商业互吹的迹象。
刘封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暗笑,难怪刘巴到哪里都混不开了,这性格还真就不是一般主公能够吃得消的,更重要的是,当主公的还得护着他,否则以刘巴那毒舌,迟早会引来小人算计坑害。
等到众人都反应过来后,刘巴才继续说道:“零陵与苍梧比邻而居,两地士子多有交流,家族之间也颇多联姻。巴为人寡淡,素好清议,与苍梧郡中名士牟融颇有往来,其人自幼博览群书,博学多才,精通诸子百家,更兼心向汉室,定然不会与士家沆瀣一气,主公当可引以为援,巴愿为主公引荐。”
刘巴的话仿佛开启了什么按钮似的,潘仁、蒋昕、刘敏等零陵士族魁首纷纷开口进言,皆是推荐自己认识的苍梧士族豪强。
其中有苍梧大族,原本实力与士家不分伯仲的邓氏子弟邓盛,如今正任苍梧长史一职,深得史璜信任。如今史璜重病在身,卧床不起,郡中诸事已经尽数托付给了邓盛。
又有陈氏家族子弟陈茂,其祖上是王莽年间逃难至苍梧的陈钦、陈元父子俩,其在苍梧所传之家,与士家时间相当。
牟姓、邓姓、陈姓三家本与士家一同位列苍梧四清,不过如今势头却是被后者远远甩开,三家子弟纵使加在一起,都比不过士家一族来的强盛了。
除了苍梧四清外,还有吴氏、黄氏、李氏、赵氏等次一级的士族,皆有零陵士人举荐其族中子弟。
刘封欣然笑了起来,开口谢道:“有零陵诸贤襄助,何愁大事不定。”
随后众人又商议了起来,并听取了被后唤而来的将领们的意见。
太史慈、孙策、张辽、徐晃、徐盛、周道、吕范,于兹等人尽皆列席。
商议之后,刘封做出决断,去史璜苍梧太守之职,去张羡长沙太守之职,赐药赠医,待身体康复之后,入朝为官。
随后,表奏蒯越为交州刺史,总揽交州诸事,驻跸苍梧广信。
表奏虞翻为苍梧太守,接替史璜。表奏孙策为苍梧都尉,从长沙孙坚旧部中拣选六千精锐,分做三校,充为苍梧郡兵。
表奏步骘为南海太守,接替士武,表奏士武为长沙太守,即日赴任,表奏文聘为南海都尉,精选荆州部曲六千人,分作三校,充为南海郡兵。
表奏吕岱为合浦太守,接替士壹,表奏士壹为武陵太守,即日赴任,表奏辅匡为合浦都尉,精选荆州部曲六千人,分作三校,充作合浦郡兵。
表奏赖恭为郁林太守,表奏刘敏为郁林都尉,拣选荆州部曲六千人,分作三校,充为郁林郡兵。
蒯越为交州刺史,辖制交州诸郡太守并都尉,方面总揽诸军事,调魏延任交州军中护军,贴身保护蒯越,并统领四千亲军。
如此一来,整个交州共征调水陆兵马两万八千人,近三万大军。
同时,刘封还会传令会稽郡南,以及荆南四郡,尤其是最南端的零陵、桂阳两郡,尽为交州军后援。
其中原会稽郡南,现为南平郡的太守贺齐,不但麾下有拣选自山越降兵,已增数至四千的精锐部曲,更有高顺所部两万人,以及薛州、郑宝两部万余水军。
这三万余大军,近在咫尺之间,而且还处于战备状态,随时可以增援交州。
如此一来,明面上刘封只是动用了两万余人马,分入四郡之中,可实际上却是准备了足足十万大军。
士燮不反则已,若是敢反,那相信刘封麾下的那些能臣猛将们会很高兴的,毕竟以如今士家的势力分量,可真算得上不小的战功了。
虽远不如荆州之重,也足以让众人吃个饱了。
眼下正值夏末,天气酷热,水道丰沛,正是运输调配兵力物资的好时间。
刘封下令,调度各地船只进行整军,调拨拣选兵马南下。
蒯越所部本就不曾打乱,只是抽调了部分兵力补充扬州军的损耗。
此时,只需抽调长沙兵力进行补充,立时就是一支可战之军,分派入蒯越、黄忠、文聘等诸将的麾下。
商议一番之后,刘封最后决定,出兵计划定在十月,大军分从三路进发。
一路自零陵,沿漓水入苍梧,这条路最为好走,又有水路补给,最为适合先声夺人,拿下苍梧以及士家基业之地。
这一路人马以蒯越为主将,虞翻、孙策为副将,统领交州兵以及苍梧郡兵为主力。
第二路则是自零陵郡出发,走潭水南下,沿官道过潭中、桂林、最终抵达郁林郡郡治所在的布山县。布山县与广信县相隔仅有两三百里,且有郁水连接,若是能同时占领,则能呈相互支援,互为犄角之势,故而不能放弃。
这一路则是以赖恭为主将,刘敏为副将,统领郁林郡兵为主力。
再一路,则是从桂阳郡、赣郡和南平郡分兵出击,以减轻后勤压力,两部大队人马在南海郡治番禺县与海路的薛州、郑宝水军会师,然后吕岱所部登船出海,自海路前往合浦湾登陆,进驻合浦。
薛州、郑宝完成运送任务后,暂时驻扎于番禺,等候蒯越调用。
各部皆有作战计划,若是士家起兵抵抗,自然是全力镇压。
不过刘封倒是提醒合浦郡的吕岱,一来合浦的位置并不临海,虽然有合浦湾,可合浦城却建在距离海湾二十里处,而且位置更靠近交趾郡,有些过于突出。
若是能够轻松拿下合浦县,那自然有城可倚。
可万一顿兵城下,那可就有些危险了。
所以薛州、郑宝必须等到合浦有切实消息之后,再做进退。
好在大体上危险并不大,士燮的老巢交趾郡暂且不提,整个东四郡拢共兵力大概是两万人左右。
张津数次北伐荆州,凑出来的兵力不过一万余人,即便加上守家的兵力,那也当在两万左右,不会超过太多。
这还是张津赴任之后,为了北伐荆州而大肆扩军后的结果。
眼下朱符才死了一年,士燮才刚刚把自家几个兄弟推到太守位置上,应该还没有什么余力扩充军力。
布置完这一番任务之后,秉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又做了诸多隐藏后手之后,刘封将交州诸事尽皆托付给了蒯越。
蒯越当即感激涕零,即便从这份人事任免上足以见证刘封的影响力,可蒯越却丝毫不觉得刘封不信任他。
相反,蒯越对刘封可谓是赞不绝口,频频以刘封来教导自家子侄蒯祺。
尤其是拿刘表与刘封相比,两人之间差距实在过大。
刘表空有宽宏雅量之名,可行事却诸多猜忌,任人唯亲。若不是他们荆州四家在本地根深蒂固,刘表未必就真舍得退让这么多来换取他们的合作了。
宜城宗贼之事不就很明显了吗?
蒯越背了骂名,苦苦劝说刘表只诛首恶,可刘表却根本不听,执意全部杀光。
刘表当真只是因为担心宗贼反复?
蒯越这么个地头蛇都打包票只诛首恶了,难道蒯越自己就不担心被这些宗贼们秋后算账?
本质上还是刘表觉得全杀了有利可图,既能扫平隐患,侵吞宗贼的家财,部曲,人口,土地。同时还能打压蒯越。
没错,就是为了打压蒯越,因为这个计策就是蒯越出的。
刘表投奔蒯越,恳求蒯越帮忙,最后却又捅了蒯越一刀。而与之相比,刘封待蒯越一片赤诚,时刻持晚辈礼节,又表奏蒯越为交州刺史,并且将整个交州诸事尽数托付给他。
征伐交州这可不仅仅是交州事,周围荆南四郡,扬西的赣、豫章、南平、会稽等诸郡也都要听从蒯越调遣。
这十万之众,十数郡国,悉数交到了蒯越的手里,这份信任刘表如何能及?
当然了,这要是被刘封听到,恐怕会哑然失笑。
刘表之所以畏惧蒯越,是因为蒯越真的有能力,有实力掀翻他,自己当老大的。
刘表苦心经营荆州近十年,嫡系部队也不过五万多人,都不到荆州总兵力的半数,还要拉着姻亲蔡瑁联手,才能稳坐钓鱼台。
可刘封呢?
整个扬州,以及扬州军,甚至刘备麾下的部分州郡军队都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
各地的郡县官吏,皆是他一手提拔,各州士族豪强,皆有精英子弟为他效力。
这种情况下,蒯越想造反?
恐怕连他自己的中护军这一关都过不去。
更别提蒯家一门可还在襄阳城里待着呢。
既然如此,那刘封自然乐得做出大度姿态,既能笼络人心,又能名扬天下,何乐而不为呢?
甚至可能蒯越如此一说,恐怕也半是感慨,半是投桃报李,故意为刘封扬名呢。
刘封将交州诸事交付给了蒯越,随后又特地去探望了张羡。
在樊阿、张机等人的联手诊疗之下,再加上刘表兵败逃亡,临湘转危为安。
张羡心中的郁气已经悉数消解,又得到刘封给自家儿子的孝廉保证,喜悦之下,身体倒是一天天的好转了起来。
刘封探望了张羡后,再次和对方确定今年年内,将会举荐张怿孝廉,并推荐其出任地方县长。
张羡感恩戴德,喜极而泣。
身体虽然有所好转,可张羡却依旧不敢指望出任九卿这种事情,因此,他的全部希望都在儿子张怿身上。
刘封临走之前,为了安他的心,竟特地再度上门担保,这让张羡既喜悦,又欣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