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载入史册
作品:《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演讲统统结束以后,拥有投票权的众人开始拿起桌上用于投票的表格,要么打钩,要么画圈。
一个接一个把表格放入演讲台前的投票箱里,然后陆陆续续地离开会议厅。
杨潇、姚海军他们没有投票权,便率先走出会议中心,在门口静静地等候着方言。
不一会儿,就见他和阿西莫夫、海因莱因,以及《阿西莫夫科幻杂志》的编辑等人走了出来。
一路上,方言已经和他们约好在巴黎多逗遛几天,好好地聊一聊《三体》小说发表在《阿西莫夫科幻杂志》的诸多事宜,比如稿费,再比如《阿西莫夫科幻杂志》希望把三部曲一口气都签下。
当然这种谈判,自己无需亲自出马,等回到旅馆,就打电话让迈克这个经纪代理人来谈。
也顺便趁着这个等待的工夫,把带来的几本《三体》第一部英译本,交给阿西莫夫他们传阅。
众人聊得正欢,不成想门口早已聚集了众多想跟阿西莫夫等人套近乎的杂志编辑、媒体记者。
方言同样被记者团团包围,但碍于抛出的问题说的全是法语,当真是一个标点符号都听不懂。
可惜欧洲没有一个自己的秦始皇和汉高祖,最接近的也只有法国的拿破仑而已。
得亏李翻译出现得及时,第一时间地化解了语言交流不通的障碍,让自己能够回答记者的问题。
“科幻小说能带给人无穷无尽的想象,就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局限于已知,而想象力拥抱整个宇宙,可以创造出我们现实社会中所没有的世界。”
停顿片刻后,语气认真道,“恰恰科幻小说正是这样一种文学题材!”
“科幻是可能性文学,它把未来千万条道路照亮,让人类在黑暗森林中不致迷失!”
“方,你以后会专注于创作更多的科幻小说吗?”
自称“法新社”的女记者提问道。
“不,科幻文学领域只是我创作的其中一个方向。”
方言一本正经道:“尽量不要专业地去写科幻,要业余地去写,当你的生活因为专业地写科幻而变得有些吃力时,反而会熄灭科幻创作的热情,所以,最好把写科幻文学当做一种兴趣爱好。”
听到这话,站在人群外围的刘慈新心头不由地咯噔了下,这个问题同样困扰了自己很久。
到底是继续窝在娘子关发电厂,兼职着去写科幻小说,还是彻底地脱离出来,专职创作?
如今,方老师算是给自己解惑了!
先业余地去写,等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后,才变成专业的,毕竟,科幻创作需要自己不能把思想局限于生活这一亩三分地之中,而要把目光放得远大一些。
一个个的提问被回答后,《世界报》的记者突然提到,方言的《霸王别姬》入围了“巴黎里茨海明威奖”,也就是为了纪念美国作家海明威战后居住过巴黎里次旅馆而于1975年设立的。
由海明威的妻子创办,每年都会评选出一部最佳作品,让法国文化和通讯部长来亲自颁奖。
“那真的是我的荣幸。”
方言一问才知,同时入围这个“巴黎里茨海明威奖”的,竟然还有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
一下子,最终获奖的可能性几乎不多于一成,这跟《霸王别姬》和《情人》谁好谁坏没有任何关系,就像在tga年度最佳游戏上,明明可以从《黑神话悟空》、《最终幻想》几个游戏里选出其一。
却偏偏颁给了索尼《宇宙机器人》一样,毕竟,玛格丽特·杜拉斯可是地道的法国正白旗。
但自己也没多少异议,这本讲述杜拉斯自己给华裔少爷当情人的半自传小说,的确够资格拿奖!
见他结束了采访,从人群里挤出来,杨潇、姚海军等人跑上前去,兴冲冲地去接应。“方老师!”
“今天辛苦大家了,不如这样,我请你们吃法国大餐。”
方言让他们把顾虑和担心统统抛到脑后,痛痛快快地吃上一顿。
众人纷纷答应,该做的他们都做的,接下来再做什么也是无济于事,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到了第二天,投票的统计结果即将在大会上宣布。
包括方言、杨潇他们在内,但凡是申请承办世界科幻大会的代表团们,无不早早地到达现场。
整个会场里的人叽叽喳喳,议论纷纷,一直到组委会的委员们走上主席台,才渐渐地安静下来。
本届组委会的主席站了起来,按惯例地说了一通开场白,然后在众人的期盼下,拆开了包含着最终名单的信封,从左往右,又从右往左地扫视了一圈,一脸严肃地宣读起来:
“在我宣布投票结果之前,我想代表世界科幻协会组委会,以及世界科幻大会整个活动,感谢这次报名承办的这些个国家或地区,以及感谢这些候选国家的这些候选城市。”
“感谢他们做出的杰出工作和演讲,感谢他们为世界科幻文学所做出的一份力。”
“因为我们只能指定2个城市,但是其他人的成就也值得我们去认可和肯定。”
“下面,我要宣布投票结果,1987年世界科幻大会,意呆利圣马力诺!”
顷刻间,台下意呆利的代表们难以压制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忍不住地发出几声尖叫。
有人欢喜有人愁,其他候选国家代表团里,一个个脸色紧张,坐立不安。
甚至不安到刘慈新紧咬着指甲,姚海军双手抱胸,疯狂地抖着腿,来释放心中的压力和恐慌。
方言眉头微微一皱,就见组委会主席故意制造悬念,拖着长长的尾音说:
“1988年世界科幻大会的选址是……”
“华夏蓉城!”
这话一出,刘慈新、姚海军、叶永烈他们一下子从座位上蹦了起来。
见周围的人报以热烈的掌声,杨潇热烈盈眶,激动得大脑嗡嗡作响,一时空白。
“嗷嗷!”
“我们成功了!”
“方老师,我们成功了!”
刘慈新等人兴奋得不能自我,挨个地跟方言来一个结结实实的熊抱,否则难以宣泄心中的喜悦。
仅仅6人的代表团,第一次代表华夏参加世界科幻协会举办的盛会,就击败了波兰、日本、法国等国,为蓉城,为华夏,为华夏科幻文学,成功地争取到了1988年世界科幻大会的举办权。
不出意外的话,这一刻便是华夏科幻文学由崛起走向兴盛,与国际接轨的开始!
这一刻,足以载入华夏科幻文学的史册,甚至是华夏文学的历史!(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