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1067三七

作品:《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第1076章 1067.三七
    李叔每说一条,尹浩和薄志鸿的嘴就张大一分,到后来都闭不拢了。
    震惊的无以复加。
    骆一航被说的……哎呀,真是有点不好意思啊,怪难为情的。
    又是摆手又是摇头,“您说那些都是投资。后面大把大把进钱的啊。说的跟我在做奉献似的,我别的产业挣钱着呢。”
    李叔撇撇嘴,冷哼一声,“你自己信么?”
    李叔简直是太宠着骆一航了
    尹浩他俩也特配合,都跟着摇头
    怎么程道长你也摇头了?
    程道长可算是明白了其中关节。
    为啥这个年纪轻轻的小骆总出点事,上面那么重视。
    专门派专机大老远把他们几个送过来,一路上还总在强调什么重要性、什么关系重大,话里话外就是有求必应,全听骆总的意思。
    而今天这位李主任,每一句话都是在吹捧,这就是点他们呢,生怕不尽心啊……
    他点头就是这个意思。
    ——
    这边聊得火热,但施老一直没有开口。
    施老很忙,忙着吃呢。
    在果盘中间那个小格子里,还有一小盘坚果。
    是银杏果,也叫白果。
    外表看着不咋样,炭烤的白果外皮烧的焦黑。
    但拿手轻轻一捏,露出里面的果肉是淡金色的。
    吃进嘴里软糯香甜,还有一丝丝苦味儿。
    施老没跟任何人分,就他自己,一颗一颗都给拣完了,一粒白果一口茶,那叫一个美滋滋。
    咽下最后一颗果肉,施老拍了拍手。
    突然问骆一航说道:“骆小哥,,这白果也是你家的?”
    骆一航赶紧点头,回答道:“是我这边自家的树上摘的。”
    “这白果卖的还是不卖的?”施老紧接着追问道。
    骆一航再次点点头,又摇摇头,回答道:“最开始是卖的,后来就不卖了。”
    “怎么个说法?”施老继续追问。
    问的还挺勤。
    骆一航只好解释了一下。
    “我这儿的银杏树是我爷爷种的,就只有一小片,每年也就打个几百斤果子,给家人长辈们分分,还有我父亲的一些钓友。分一些也就没了。”
    “我们市医院的中医大夫说,这白果能降血脂,还能开发小孩智力什么的。所以他们也会要走一批。”
    “送来送去的也剩不下多少,索性就不卖了,自己留着当茶点也不错。”
    “我再给您拿点?”
    这位施老是真喜欢白果啊,身前茶几上剥下的壳都堆成小山了。
    施老笑着摆摆手,“白果食用不宜过多,今日已经过量。”
    话是这么说,他的笑容里,怎么带着一丝失落啊。
    停顿一下,施老接着说道:“白果性平,味甘、苦、涩,归肺、肾经,有敛肺定喘,化痰止咳,止带缩尿,固肾固精,活血通络,通脉舒筋之功效,老人食之确有良效。更何况。你这白果……”
    施老又停顿一下,感叹道:“好之又好啊……”
    听到施老这么说。李叔狠狠的瞪了骆一航一眼,张嘴对口型没出声。
    意思看得懂,‘你个抠门的小子。’
    打脸了,刚还说每次来都尽心招待呢。
    但白果好像是真没给李叔上过。
    主要是他每次来都忙忙叨叨,不咋喝茶,就爱喝酒来着。
    骆一航指指电视机下面的酒柜,伸出两根手指。
    李叔眉开眼笑,满意了。
    收买成功。
    骆一航这才转头跟施老说:“效果确实挺好,我爷爷本来血脂高,现在都降下来了,血压也稳定了。”
    “还有洞阳宫的覃彦清老道长,也觉着不错,时不时的让我带些,当初我拿的拜师礼,就是几斤白果。”
    施老呵呵笑笑,开个玩笑,“你这个徒弟收的真划算。”
    程道长张了张嘴,刚想再问。
    施老却没给他留空,又问道:“骆小哥你这既然有白果,那肯定有银杏叶吧,银杏叶也是自留?”
    这两样都是药材。
    骆一航知道,摆摆手说:“这倒是没有,银杏叶每年都让我们这边的药材厂收走,到秋天的时候能收两茬……”
    话还没说完,施老突然一伸手,“等等,你们这里的药材厂……”
    没等骆一航回答,施老皱着眉头,一脸严肃,掰着手指头开始合计,“这里,天汉,陕省……”
    施老突然抬头,声音下意识提高了许多,冲着骆一航问道:“德润堂金脉养元丹,是不是你的?”
    “金脉养元丹?德润堂?”这两个名字都挺陌生,骆一航摇摇头,表示不知。
    施老见状又皱皱眉头,给介绍说:“德润堂是陕省的老药房,四百多年了,不过在长安左近知名。金脉是银杏叶的古称,寓意疏通经络、滋养生命之脉。近两年德润堂出的这个金脉养元丹。疗效极好,千金难求。”
    “你这有这白果,银杏叶肯定也不差,我怀疑就是你这的……”
    骆一航摊摊手,“我都是直接卖给药材厂,药材厂再卖给谁我也不知道啊。”
    话刚说完,施老突然又问道:“你这是不是还有猪苓?”
    真神了啊。
    骆一航点点头,“对,我后面山上种着猪苓,那是我起家的东西,同样卖给药材厂的。他们也做成丸剂啦?”
    先是银杏叶,又是猪苓,施老联系的这么快,很好推断。
    也让骆一航猜着了。
    “唉,是了。”施老一声苦笑,捋着胡须叹口气,“还是德润堂,茯泻清源三焦通,茯泻就是猪苓的别称。好东西啊。本意利水消肿,挑理水液,疏通三焦。却被传的能补肾养精,利尿治前列腺,比金脉养元丹还难抢。”
    呃……这就对上了。
    李叔听完,哈哈大笑,插口道:“肯定是他这儿的,这小子的东西都难抢,随根。”
    “应该都是我这儿的。”骆一航也跟着答道。
    又有银杏叶又有猪苓,还就是这两年出来的,也太巧了吧。
    怪不得严师傅现在隔三差五就打个电话,秋冬的时候恨不得提前仨月就把东西收走呢,而且还年年提价,原来是有俏货啊。
    “唉,唉。”施老连连叹气。
    叹了两声,眼睛一亮,急急问道:“那你这儿还有什么其他药材。”
    “还有些白芷。”骆一航答道,但紧跟着又强调,“不过我的白芷有用,要做泡脚药包,销量很好,也要抢的。”
    施老的眼神一下子就暗淡下去。
    骆一航明白,良医嘛,肯定是喜欢好药材,这是见了白果,心痒痒了。
    不能让老人家失望啊。
    又伸手往后山划拉了一下,“后面那一大片山,八平方公里,都是我的,山上应该有药材,我们不懂,也没采过。”
    说到这里,骆一航突然想起来什么,一拍大腿,“对了,我还有三七,就在后面山上林子里,种下三年了,正好长成。”
    那还是跟白芷一起种下的呢,过了这么多年,骆一航这边早就不靠卖药材活着了,那三千六百株三七,种下之后就没怎么管。
    原先需要那片的聚灵阵当充电宝的时候还经常去看看。
    在有了香石聚灵阵之后,那边去的也少了。
    也就每年收猪苓的时候去看看,活的好好的,也就那样了。
    最主要的是严师傅好像把这茬给忘了,自从那年之后就没提过。
    所以留到了现在,正好给施老当人情。
    “三七!”施老闻言,腾就站起来了,“那还等什么,赶紧去看看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