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633意外来信

作品:《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634章 633意外来信
    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星期日。
    昨天晚上刮了一宿的南风,风力还不弱,在屋里听着风经过树梢、屋脊时发出的动静,犹如鸣音烧水壶发出的动静,单调、持续,有些枯燥。
    在北方来讲,刮北风意味着降温,刮南风代表着升温。
    今天天气暖了一些,张桂芳就盘算着将自家厕所给掏一下,把粪掏出来积肥。
    其他省份饿肚子的事情已经传遍了整个四九城,除了装聋作哑的,其他已经都知道年景不好了。
    小老百姓也有危机意识,手里有粮,心里才能不慌,怎奈现在的定量也就刚刚够吃,压根攒不下。
    手里有几个闲钱的,还能去外面找补一点,但也不容易,因为大多卖吃食的地方都需要排队,唯一一个不排队的大概只有集市或者黑市了。
    今天一大早,张桂芳去水站接水时,听了一句闲话,酸酸的、带点眼红的那种。
    “桉子他娘,你家起来喽。”话是好话,但要看从谁嘴里用什么语气去说。
    有个嘴长的大妈见了张桂芳就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阴阳怪气。
    “孩子提了干,赚得多了。”大庭广众的,张桂芳又不是嚣张跋扈的人,只是不软不硬的怼了一句。
    “哎呀,你知道吗?这年头鸡可值钱了,西边那谁谁谁家的小子,媳妇坐月子没奶水,他跑市场上买了一只鸡,你猜多少钱?”这位仿佛看不见张桂芳的疏离,硬是继续说道。
    张桂芳在一旁笑笑,不接茬。
    张桂芳不接茬,但有其他人捧场:“多少钱?”
    “五十!一只鸡五十块钱!俺滴老天爷,都赶上一家人两个月的开销了。”有了接茬的,这位表情夸张的神展开手臂,一只巴掌伸开来回翻动,表达着自己的震惊。
    “这么贵?!早知道就养两只鸡了。”旁边有人懊恼道。
    “桉子家好几只呢!对吧,桉子妈?光卖鸡就好大一笔钱,能买辆自行车了。”这人图穷匕见,自顾自的说道。
    “这哪能卖?还要留着下蛋呢。”家里养的都是母鸡,其实没多大动静,为的就是不让人发现,但这种事没有不透风的墙。
    张桂芳有些腻歪,说罢,担起接满水的水桶回了家,留下一帮人在身后叽叽喳喳。
    回到家,倒下水,尽管水缸还没有满,但张桂芳没了挑水的兴致,打算先把茅坑给清出来。
    今儿不上班,唐植桐稍微睡了会懒觉,出门就闻见了味道。
    茅坑平常还好,张桂芳时不时的往里面垫层土,遮遮味,只要一翻,那味道隔着两条街都能闻见。
    “妈,您歇着,我来弄。”唐植桐撸撸袖子走上前,总不能当儿子的看着,让当妈的干这种脏活累活吧?
    “我来吧,你再粘一身味儿。”张桂芳摇摇头,拒绝道。
    “嗐,您弄也是一身味,我小心着点。”唐植桐过去,从张桂芳手里接过掏粪工具,铁了心要做一回掏粪工。
    “你这孩子……”儿子孝顺,张桂芳笑着说了一句,也就让出了位置。
    “妈,今年这粪掏的早了点啊。”唐植桐一边小心翼翼的往外面掏,一边跟张桂芳聊着天。
    “眼瞅着天就暖了,现掏出来积肥,过两天翻翻地,一块撒进去。”张桂芳说了自己的盘算。
    “成,您去忙吧,我自个来。咱家有一个人臭就行了,别让味儿粘上两个人。”唐植桐掏了几勺,开始赶人。
    待张桂芳走远,唐植桐就开了作弊器,排泄物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发酵,那味道比豆汁儿还提神醒脑。
    其实这活完全可以交由掏粪工来做,无论是胡同里的公厕,还是个人院子里的厕所,掏粪工都是免费给掏,但有一条,掏出来的排泄物是不会交给个人,而是由掏粪工带走。
    经相关单位晒干后,再分配给附近的农场、公社等。
    庄稼一枝,全靠粪当家。
    由于自家院子里种菜,需要肥料,所以张桂芳舍不得那点大粪。
    在外挂的协助下,唐植桐一边掏粪坑,一边将那股味道扔到了六十米外的高空,让其随着南风吹向远方……
    这年头是有化肥的,但产量感人,别说唐植桐家,就连公社都不一定能分到。
    为了让自家院子的蔬菜生长的更旺盛,唐植桐在掏粪的同时,偷偷的将在工地时收集的草木灰、粪便掺在了里面。
    当然了,唐植桐也没有老老实实干,用外挂解决了大部分工作量,并将掏出来的原始肥料堆成了一个谷堆的模样。
    最后,唐植桐又和了泥巴,然后将泥均匀的涂抹在堆起来的粪堆上。
    在农村干过的都知道,这叫堆肥,糊泥是为了让里面的微生物肆意的去繁衍,把排泄物分解为有机肥,以便于达到肥效长效、缓释的目的。
    “干得不错。”张桂芳再次出来的时候,就看到被儿子堆得整整齐齐如同坟头般的大粪堆,夸赞道。
    “这活还得是我来干吧?您以后说一声,不用自己动手。”唐植桐擦擦额头上的细汗,呲着牙说道。
    “这不是担心累着你吗,坑里你看了吗,需要重新挖吗?”张桂芳站在茅坑边往里面张望。
    “看了,不用,待会我往里撒层土就成。”唐植桐在一旁接茬道。
    无论是胡同里的公厕,还是院子里的茅坑,都是采用土渗式的,当使用到一定程度,排泄物里的水份不再往下渗时,就意味着该换地方了。
    “一会干完换身衣服,把这身放院子里挂起来晒晒。”张桂芳听唐植桐这么说,也没有坚持,掉头回去忙自己的了,压根没跟儿子提刚才担水发生的事情。
    换了身衣服,吃了早饭,唐植桐跟着小王同学一同去了椿树胡同,昨儿小王同学送静莹的时候,叶志娟让小两口今天过去一趟。“咱妈没说啥事?”路上的时候,唐植桐问道。
    “没说,应该也不是啥大事,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小王同学惬意的蹬着自行车,从市到椿树胡同大概方向是由南往北,有南风吹着,骑起来并没有太费力。
    “行吧。”唐植桐心里没底,心里盘算着,若是因为鼓捣的鸣音烧水壶没有外汇市场的话,就再把双向开关拿出来交差。
    小孩子的矛盾就如同六月的天,阴的快,晴的也快。
    当唐植桐两口子到妇联宿舍时,敬民正跟前阵子吵架的那帮孩子在院子里玩的欢。
    “姐夫!”敬民在看到唐植桐和大姐后,跑过来打招呼,前前后后打量了个遍,没发现能吃的东西,脸上就有些失望。
    “在这玩吧,别吵架。”唐植桐摸摸小舅子的脑瓜,也不管他作何感想,拉着小王同学往上走。
    敬民没有喊“大姐”,再加上那鬼鬼祟祟的眼神,让小王同学很不爽,眉头都皱起来了,若再不拉走,说不准“小小司令员”的面子就掉地上了。
    “来了?这次武汉之行感觉怎么样?”叶志娟见女儿、女婿进屋,亲切的问道。
    “挺好的,工作之余不仅见到了长江大桥,还逛了逛月湖。”唐植桐乐呵呵的回道。
    “那边的粮食供应怎么样?”叶志娟点点头,有侧重点的追问道。
    “挺低的,我看当地市局的同志都有水肿的了。”唐植桐一愣,没瞒着,选择了实话实说。
    “唉,以前光觉得外地有饥荒,会饿一点,但没想到到这步田地。”叶志娟听完,脸上的笑容就淡了,叹了口气。
    唐植桐没有吭声,都是自己人,在这种事情如果还瞒着就没意思了。
    “谢谢你前两天带来的刀鱼,很好吃。这种鱼那边多吗?”叶志娟深呼一口气,道谢的同时脸上又带了一丝笑容。
    “这个季节不多,还要再等等才会逆流而上,说不定到那时能缓解一下。”唐植桐想着乘船时跟渔家的聊天内容,回复道。
    渔家对长江里的各种鱼如数家珍,明确的告诉了唐植桐刀鱼什么时候多。
    当地人称呼长江刀鱼为“江刀”,并言明这种鱼到了季节非常多,一网下去几乎全是江刀,而且在去年以前,江刀根本卖不上价。
    虽然江刀的肉质细嫩鲜美,但浑身上下全是刺,加上个头不大,肉也不多,就有了“在刺里找肉”一说。
    再好吃、再美味的东西,只要一跟吃起来麻烦搭了边,那就不是食物的首选了。
    按照渔家的说法,江刀这玩意以前“贱如泥”,压根没有人觉得这种鱼有多好,但捞上来了,就不能浪费,所以才会有穷人勉为其难的去吃它,即便如此,捞上来的江刀也卖不完,最后只能喂猫。
    一切都只是过往,这两年吃的少了,江刀也成了好东西,身价翻了翻的往上涨,但谁又能想到几十年后,江刀能卖到大几千一斤呢?
    听了唐植桐的话,叶志娟有那么几秒失神,没有出声。
    “妈……”小王同学在旁边喊了一声。
    “哦。”叶志娟回过神来,指指沙发:“来,坐下说。”
    “自打桉子搞的发明创了汇,我就沾了光,职位往上迈了一步……”叶志娟在小夫妻二人坐下后缓缓道来。
    “妈,您那资历在台面上摆着呢,跟我可没啥关系。要我说,那些发明是借了您的光,要不是您出面,那些东西还停留在纸面上呢。”唐植桐知道打断叶志娟的话不太礼貌,但任凭丈母娘这么说下去,自己也有些托大。
    “你呀,我心里有数。”叶志娟笑笑,接着说道:“春节的时候你们也看见了,有过来拜年的。其实静莹、敬民跟你们走后,过来的更多。”
    “他们为什么过来,我心里有数,已经赚着外汇的,无非是想再多赚点,还没有赚着外汇的,就想着让我帮着出点主意,做点能创汇的东西。”
    “前阵子,有个地方上的渔业公司更是直接给妇联送了些带鱼、鲅鱼,话里话外也是奔着外汇去的。”
    “送鱼当然不符合规矩,李大姐批评了他们,渔业公司接受了批评,但他们也有难处。”
    “冬天还好些,鱼打上来,哪怕是扔户外也能冻上,然后运往全国各地。天一暖和,就不能这么办了,同时冷库的容量也有限,即便是冷冻过,也无法长途运输,只能在当地处理掉。”
    “在当地处理也行啊,只要是吃下肚去,就不算浪费。能不能调整下饮食结构,从当地节省出部分粮食,调剂到其他地方?”小王同学试探的问了一句。
    “没那么简单,当地的定量已经够低了,如果再把定量往下调,会有民愤的。再说,春天马上就要到了,比起不要钱的野菜、槐、榆钱,百姓选择鱼的就更少了。”叶志娟摇头,自己闺女有些想当然了,这也难怪,毕竟闺女从小到大没有受到过什么为难。
    “那需要我做些什么?”唐植桐在一旁问道,叶志娟说了这么多,那找自己来肯定就与这个有关了。
    “你去武汉之前,不是拿过来一些五香鱼吗?我带了一些去单位,你们李姨直夸你手艺好。”说到这里,叶志娟脸上带了笑。
    “我有些明白了。李姨是想做成罐头?”唐植桐脑海里划过一道闪电,福灵心至,遂脱口而出。
    “对喽,你们李姨就是这个意思。能出口创汇固然是好的,如果国外没有市场,也不算白做,可以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投入市场应急。
    虽然投入会有些高,但没有更好的办法。
    你们罗叔叔前阵子收到了一封信,唉!”叶志娟话没说完,先是重重的叹了口气,眼神一时间非常复杂。
    “静莹,你先回屋。”叶志娟把二女儿赶回卧室,心情很沉重,声音也不大:“桉子,你也是编委会的一员,你也有权力知道。
    我不瞒着你,但出去别说。
    你们罗叔叔收到的那封信里有照片,我和你们罗叔叔老家受灾严重,没吃的,很多人得了肝病,水肿、子宫脱垂,甚至……死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