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武安 【求月票!】

作品:《仙官有令

    第474章 武安 【求月票!】
    “陛下,武安堂议事的结果出来了。”
    曹无咎赶回宫中之后,第一时间就来到了勤政殿,见到了面色沉凝的牧北帝。
    牧北帝面前还坐着沈归藏,后者朝曹无咎恭敬施了一礼,“曹公公。”
    “沈先生。”曹无咎回礼,之后朝牧北帝禀报道:“唐嵬出现之后,支持齐昆仑的有……八人。”
    “果然。”沈归藏微微一笑。
    牧北帝则是目光瞥向桌案,上面摆着一张白纸,上面写着十八个名字,分别在两排,一排写了十个、一排写了八个。
    那是沈归藏的预测。
    武安堂中的每一句话,都有人第一时间传到牧北帝耳中,当唐嵬出现的那一刻,沈归藏就料定齐昆仑下台已成定局。
    牧北帝起初并不这样觉得,因为经过梳理之后,武安堂里可能支持唐嵬的有八人,而坚定的齐家派和皇家派也是八人,这八人绝对不可能反水。
    也就是说算上齐昆仑和唐嵬自己,最多也就是九比九。
    若是这样,那最终结果还是要由皇帝定夺。牧北帝即使放任齐家势力继续存在,也不希望唐嵬出山。
    可是沈归藏却摇摇头,在反对齐昆仑的那一边多写了一个名字。
    曹无咎看着纸上的名单,略微惊异,之后道:“沈先生预料的分毫不差,果真厉害。当时我在场间怎么都没想到,最后站出来反对齐昆仑的,居然是……”
    “他自己。”
    原来就在片刻之前,武安堂内那一场剑拔弩张的对峙之中,双方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
    以姜镇业、李虎禅为首的皇家派,向来铁血效忠皇族,既然是姜镇业领头,自然是极度反对梁辅国。在皇帝没有表态而是要他们自己拿主意的情况下,秉承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一原则,那齐老就是他要坚定支持的。
    而齐昆仑以及齐量海为首的齐家一派,还有几名他的亲传弟子,向来是以镇国尚书马首是瞻,不可能另有心思。
    这两派加起来就已经占了九人。
    其余几人中虽然多与唐嵬有旧,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一定就会支持他。
    不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武安堂神将之中资历较浅、排名靠后。这些人肯定都是渴望再有一场大战,能让他们积累功勋,上谋王侯之位。
    最终事实证明果然如此,双方站成了一边九人的态势。
    唐嵬纵使已经闭门十余年,此次毫无征兆骤然出山,就能在武安堂拿下半壁江山,而且是在齐昆仑的对立面,这已经足以说明他的威望。
    但还是不够。
    就在曹无咎想要起身说,既然武安堂两种声音内势均力敌,此事还是交由陛下定夺的时候……
    齐昆仑忽然哈哈一笑,“不愧是我最看好的弟子,十余年不出,依旧能一鸣惊人。看来我,果然是老了。”
    “师父……”唐嵬面有愧色,眼神颇为无奈。
    “若是你早些出山,为师又哪里会贪恋权位?只是除你之外,再无第二人选能让我放心隐退罢了。”齐昆仑伸手从桌案下一掏,掏出一枚虎贲大印,嘭然砸在桌上。
    “武安堂的大印就在这里,今天我就把它卸下了,至于能做到什么程度,就看你的造化。”体格雄壮的老人站直身子,眼望武安堂外的高天,“相信你此次出山不会是贸然之举,若是搞不出一番名堂,那就是为师看走眼了。”
    “你无需多言,只要记住一件事。”齐昆仑见唐嵬欲言又止,挥手打断了他的话,“武安堂的宗旨,是要我辈将士以武安国。我们要守的不是功名利禄、亦不是王侯公卿,而是九州万民,天下太平!”
    “……”曹无咎复述了一遍武安堂中的发生的事情,牧北帝听罢,面色阴晴难测,口中轻笑道:“镇国尚书……好洒脱呀,就这样走了……”
    “若不是当初唐嵬退出朝堂,可能齐老十几年前就想隐退了。”沈归藏依旧轻笑着,“只是除了这个爱徒之外,他不放心将武安堂交到任何一个人的手里,这才会又坚持这么久。如今唐嵬出山,他自然就想隐退了。”
    “唐嵬。”提起这个名字,牧北帝的心情十分复杂,“若他真如齐老一般,朕又岂会……”
    齐昆仑和唐嵬最大的区别,第一是他很老,第二是出身世家。
    从某种意义上讲,神都世家与皇族共治天下,就算将天下兵马大权全部都交给齐昆仑,本质上权力依旧是在秩序内流通,他知道该怎么去维护这个秩序。
    对于宋齐梁陈这种大世家来说,未必会想跃升为皇族。毕竟王朝会灭、皇族会死,可是这种世家可以传承得更久。
    何况齐昆仑已经百余岁,是靠多年积累的威望才有如今地位,到了这把年纪很多欲念都会淡了。
    而唐嵬当年不过三十许岁,就纵横天下、战无不胜,彼时他甚至还未娶妻,纯粹的无牵无挂。而且他也不爱财、也不好色,看起来只想打仗。
    人人都说他没有夺权之心,不可能会造反,可万一哪天他想了,就是一拍板的事情。
    这样的人就算他造反失败,也只有烂命一条,没有什么好失去的。
    所以朝中诸多人物,真正让牧北帝忌惮的,只有一个唐嵬。他不能拿自家的江山社稷,去赌这人永远愿意当忠臣不变卦。
    齐昆仑能轻易将权柄托付出去,还是因为皇位不是他家的,他考虑得没有那么沉重,愿意和徒弟真心换真心。
    牧北帝想得多,是因为他真有个皇位。
    “陛下。”沈归藏的语气轻松,淡淡说道:“唐嵬虽然用兵如神,可他也只会打仗。只要朝中没有助力,他翻不了天的。”
    “他在朝中的助力,可从来都没掩饰过。”牧北帝说道。
    梁辅国之前去霸山侯府,都是大摇大摆从正门进的,朝中谁人不知?
    “所以我之前与陛下说的那件事,也该是时候了。”沈归藏继续道:“唐嵬带兵可以,他出城之日,就是决断之时。”
    牧北帝深深凝眉,叹息一声:“唉。”
    ……
    “来啦。”
    文安堂丙字库内,典书郎刘文阳打了声招呼,将手中一沓书册递给梁鹏。
    每次他夜里当值,梁鹏都会早些来,让他能早点回去休息。相处日子久了,刘文阳觉得这个新来的年轻人还不错。
    做事思维敏捷,面面俱到,几乎没什么缺点。
    不止是他,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整个文安堂内对梁鹏的评价都不错。
    背后普遍都在说,要不是家里人都有点讨人厌,这个儒雅随和的少年郎实在是挺好,大家都愿意给予他朝堂内的最高认可——介绍亲事。
    只是因为梁辅国和梁岳的缘故,这俩人仇敌无数,谁敢和他们家结亲家,那可要遭老罪了。
    “扫探一下吧。”刘文阳似乎有些疲惫,笑容不大自然,“清点完我就走了。”
    梁鹏带着淡淡笑意,“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