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光耀万古

作品:《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590章 光耀万古
    尽管大日已经完全西垂,但是在百家道统加持下,那一寸寸增长的天王金身就像是一枚在洛河之上升起的新日,纯粹的佛性金光照耀洛河上下三千里地界,覆盖文武河津渡。
    忽然天王睁眼,赤色国运沸腾,形成灿烂到极致的云霞,云霞与士兵血气融合,搭建成一座通天云台,云台以金身为基,以八卦为墙,宛若一座漂浮在空中的赤德雄城。
    百家一位位三品,二品,一品的修行者,都开始加持这座雄城,法家增加其稳固,墨家平衡其内外,公输家为其搭建驰道······
    随后整座雄城就似缓实快,如同天空中的云层,压向洛水之畔驻扎的魏国大军。
    一位位魏国降临一边指挥属下,结成阵法,一边眺望这座压过来的雄城。
    他们眯起眼睛,只见目光所及,万里山河,从远处青冥的点点星光,逐渐向中汇聚,形成赤红色如同日珥般的霞光,霞光最中心,则是几乎无法直视的天王金光,那金光所及之处,大地从苍茫之色化为灿金之色。
    一位位百家的高人们,他们虚幻的道统如同流苏飘带,又如同宝盖金,从如同须弥山峰一样的天王金身上垂下,从现在续接到未来,仿佛永恒不变。
    “此等伟力,当真是让天地变色,非人力所能及。”
    徐驰领了监军之令,虽然他被河洛军忌惮,但也能够出营观战,当看到这一幕,饶是他见过不少大世面,但也微微咂舌。
    “徐将军莫不是在涨他人威风?!殊不知我魏国河洛大阵的厉害!”
    秦廷夑作为姜太一的副将,此时主帅不在,完全担任起了指挥大军的职责。
    他首先拿起一面令牌,这令牌以五金熔铸,正面写一‘令’字,背面则写‘太一’二字。
    “河洛水神听令,速调八纮九野之水来此剿灭火德,不得延误!”
    那号令声一响,面前这条横贯万里的长河之中,一尊尊水神之像随着波涛浮现,既然也有百数,皆俯身说道,“小神领命!”
    五国之时,神道复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五国都在寻找借用神力的方法,诸葛丹想要借助天一道统以道统神,而魏国则更加直接,无论是魏武帝还是姜太一,都直接号令众神。
    特别是姜太一,凭借他对水脉的掌握,沿洛水,黄河,册封了百位水神,早就在神道之中割据一方,虽然尚不能够真正算是八纮九野之水,但统治整个河洛平原五州之地是绰绰有余。
    此时这百位水神同时出手,从更高的地方俯视整个大地,只见那如同树状网络般遍布河洛平原的水脉在一瞬间都低了三寸。
    而这三寸之水,从整个平原中汇聚,来到魏国军营之前。
    一时间形成一波接着一波浪潮,这些浪潮轻易就高过几丈,足以淹没人世间一切的城池,让眼前的河道瞬间向着江对岸扩宽了十几里,洪波与玄黑色的土地交融,形成玄黄二色,整个洛河这一段水道就像是一条吞了山峰的巴蛇,既滑稽搞笑,又雄伟壮阔。
    漆黑的大牢之中,姜太一轻笑一声,“本来还有更多时间听听未来的事情,看来现在只能够亲自去看看未来了。”
    然后他不等高文灿说话,衣袖一挥,将高文灿收入袖中,下一刻,他一步踏出,立于天地之间。
    姜太一高瘦的身影挡在了行进的巨大赤德城池之前,相比于那光辉能够照耀三千里山河的城池,他就像是一个黑点一样微不可见。
    但下一刻,他对着下方洛水一抓。
    整个河洛平原被调集而来的三寸之水落入他的手心之中。
    天与地之间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吸引力,滔天如同巴蛇的洪峰被牵引而上,顺着天与地的无形天柱盘旋,滔天的水汽聚集在天上,如同倾倒的墨水,将被赤德光辉点燃的天空覆盖,形成一道玄黑色的浓云,随着洪峰的盘旋,狂风以姜太一为中心向四面八方狂涌,一时间吹得那如同晚霞的赤德云气形成一道静止锋的锋面。
    锋面的那一端光辉灿烂,从河洛平原向南,以金色的天王金身为中心,笼罩一座座高山,覆盖天下三十八州的广袤之地。
    而锋面的这一段墨黑一片,从河洛平原向北,以姜太一为中心,跨过一条条长河,覆盖天下十一州之地。
    这是决定天下的一战,自然让整个天下都倾尽全力。
    诸葛丹立于赤德城墙之上,看向姜太一,先是拱手道,“丹今日来此破阵。”
    而后他手中羽扇向前,如同一柄利剑挥斩。
    “乾开!”
    天王金身内,孙乘龙将邓学虎和梅俊苍拉到自己身边,这里是最安全的地方,当诸葛丹说出开这个字的时候,通过八卦阵的变化,他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正在被调动,他也立马开始配合。
    虽然整个天王金身以他为中心凝聚,但是他也只是一个根基,要说对力量的运用,对整个战局的把握,他远远不及这些绝世一品们,自然不敢如同小孩耍大锤一样挥舞这些力量。
    但这些力量在诸葛丹手中又是另外一回事。
    如同大日般的天王金身抬起手掌,无量之光汇聚成为一线,向着面前的天地一斩,大日如火,洞穿了汇聚而来的墨云,在整颗星球表面留下一道白痕,随后夜晚浩瀚灿烂的星河顺着白痕落下。
    那是真正灿烂到极致的星河,天空干净得如同一块玻璃,万顷星光如同雨下。
    “锁。”
    坠下的星光不仅灿烂,同时也是阴阳家最强的镇压手段,阴阳家三品,观星。
    一根根星光锁链盘旋,以缚住蟒龙的态势缠绕向姜太一,势要将他这头世间恶龙给困住。
    与此同时,赤德城墙突破了姜太一形成的静止锋,光辉进一步跨过洛水,势要将河对岸的三十万魏国大军完全笼罩。
    在双方皆有绝世大阵的时候,如同一方将另外一方笼罩,在大阵之中形成自己的道理,那么就会占据极大的优势。
    而如何能够让自己的阵法笼罩对方,这就要看双方主将的实力和对阵法的应用了。
    面对缠绕向自己的星光锁链,姜太一仍然静止不动,他目光甚至没有看向诸葛丹,而是看向下方水脉。
    在刚刚调集水脉的过程中,他就明显感知到了一件事,那就是他麾下百位水神调集的水脉之力远远超过了祂们的极限。
    不然以自己麾下百位水神调集的水脉,是无法做到与诸子百家聚集的赤德国运平分秋色的地步。
    所以他容易就得出了一个结论。
    神道出手了,而且是在帮自己。
    根据诸葛丹,徐驰和高文灿的反馈来看,‘未来’的天下想要解封这段被封印的历史,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势力。
    既然人道众多势力都想办法进来了,那么‘未来’那个时间点,最神秘的荒古九神已经复苏,神道肯定也想办法进来,所以他们一定会出手。
    而判断出神道会出手的结论,那么结合高文灿说的历史,就可以判断出另外一件事,神道肯定想要自己活着,因为自己活着,祸乱天下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姜太一当然不会直接和诸葛丹拼命,他要先将隐藏的神道逼出来,不然他宁愿直接入灭,以另外一种特殊的方式继续循环这段历史,让没有封禁物的诸葛丹解不开这段历史,陪他一起轮回下去。
    诸葛丹虽然厉害,但毕竟不是亚圣,他还不懂亚圣和一品本质上的区别。
    就在巍峨的赤德城池即将包裹下方的魏国大军,即将让所有人都落入【先天八卦阵】中的时候,一声嘹亮的龙吟声从远处的天际传了过来。
    巨大的金色的龙目由开闭合,下一刻天下皆暗。
    夜幕如同一层纱衣,笼罩群星光辉,笼罩灿烂的天王金身。
    这是这个时代的‘龙祭司’出手了,幻祭司和诸葛丹一同进入此地,诸葛丹了一天的时间说服百家一起出手,幻祭司也了一天的时间说服此时的神道支持姜太一。
    这个时候的神道比周铁衣的时代更强,因为整个神道没有被大夏太祖犁地一遍,龙祭司掌握着的苍龙之力在诸神的加持下,短时间完全挡住了诸子百家的光辉,逆转了整个战场的天时。
    星光和佛光虽然依旧璀璨,但是朦朦胧胧,隔着夜幕拢下,让诸子百家的道统和力量也仿佛隔着一层夜幕,无法直接影响天地。
    这层夜幕极为轻薄,仿佛轻轻一拉,就能够看见后面的太阳,但是拉开需要时间,这就是姜太一等待的机会。
    姜太一伸手,一杆玄黑色的大旗出现在手中,他手持大旗,迎风一展,大旗旗尾飘扬,与三十万魏国的士兵血气融合,形成一座黑色的玄妙大阵。
    而此时赤德城池刚好半笼罩下方的魏国士兵,反过来也就是魏国士兵笼罩了赤德城池。
    天时陡转,阴盛阳衰,战场也瞬息万变。
    【河洛大阵】如同墨色的洪波,覆盖了三十万齐国士兵。
    在孙乘龙身边,梅俊苍只觉得天空一下子就暗了下来,更为恐怖的是,这黑暗寂寥,仿若无边无际,无根无源,明明上一刻他还处在大阵中央,被无数人包裹着,但下一刻,他仿佛孤身在茫茫天地之中,甚至连周围人的呼吸声都感知不到。
    因为之前诸葛丹大帐之中,诸子百家的高人们讲解过【河洛大阵】的‘分’,此时恐怖的压力随着黑暗从四面八方传来,让他的力量迅速衰弱,不过一两息的时间,就仿佛要从四品修行者退回到了普通人阶段,更为惊人的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力量为什么会消失。
    随着力量的消失,更加骇人的是生命力的流逝,每一息在黑暗之中都像是在现实世界中过了十年,而普通人的一生,也不过百年时间,对应的就是十息自救的时间。
    这个时间,对于任何一个失去一切修行手段的人来说,也就唯有念几句经文罢了。
    但这正是佛家厉害的地方。
    于是寂静的黑暗之中,传来经文之声。
    “如是我闻,十方佛土,有世间天王降世,独不取佛果,所居宝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念诵其名,自得安乐。”
    “如是我闻,万劫之劫,有世间天王降世,独不取佛果,金身不坏,能度无量量劫,念诵其名,自得安康。”
    “如是我闻,亿万众生,有世间天王降世,独不取佛果,所持威德,能降无量灾厄,念诵其名,自得安泰。”
    这经文声初始的时候,如同蚊蝇,但两息之后,当千百诵念的声音汇聚,这经文便如同了雷音。
    凡念诵此名,皆得安乐,安康,安泰,不惧量劫,不惧灾厄。
    一尊巨大的天王金身在诵念声中立于黑暗之中,天王金身灿烂,永恒不变,即使是周围无穷无尽的黑暗,也无法侵染丝毫。
    当别人念诵经文的时候,孙乘龙也感受到了别人,他先是伸出手掌,在黑暗之中跨越距离,将自己的师兄师弟托住,放在身边,而后以手撑天。
    “若我证得无上正觉,独不取佛果,愿为世间天王,常驻于世。”
    “若我证得无上正觉,独不取佛果,愿为自在天王,不束于世。”
    “若我证得无上正觉,独不取佛果,愿为威德天王,震慑于世。”
    “若我证得无上正觉,独不取佛果,愿为护持天王,太平于世。”
    那天王每颂一愿,则生出一头双臂,当颂了四愿,已经生出了四首八臂,一根根手臂托天而起,就像是支撑整个天穹的高山,八只手臂托起,就支撑起了天地八方。
    于是黑暗之中再次有了空间之感,光辉以天王为中心,向着天地八方拓展开来。
    身处黑暗之中,此时没有了外界万物的干扰,姜太一看向那巨大的天王金身,在他的眼中即使是天地八方,也只是一点,天地八方两侧,过去之时,一尊神祇身穿十二章五彩,未来之时,一位青年身穿星河道衣,两者一过去,一未来,道统皆光耀万古,这才是这天王金身存在的根基,构成完整的十方世界。
    此时他看到了对方,对方也看到了他,笑着道,“见过太一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