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从BAT到OTA!

作品:《2003:从外贸开始

    第924章 从bat到ota!
    ps:上了个导读,求个月票~~!
    2009年底,帝都hd区的地上信息产业基地,正式投入的百度大厦是当时北漂青年最向往的地方。
    到了第二年,谷歌的退出更是给了百度一个天赐良机,搜索市场的市占率一度达到了70%以上,百度也在这一时间之内成为当之无愧的国内互联网老大。
    bat,b是无可争议的第一。
    十个年头过去,阿狸的营收从200亿元增加至3500亿元以上,腾迅则从285亿元增至3000亿元,同时期的百度,营收仅仅从145亿元勉强增至千亿关口,大幅落后于阿狸以及腾迅。
    十年时间,物是人非。
    早在2016年,bat替换成ota的言论就已有之,到了2018年这个呼声越来越大了。
    o是巨量引擎(ocean engine),也是橙子科技(ootl)。
    从贴吧事件之后,百度的口碑就跌入冰点,虽然后续做了不少公关危机,但整体的口碑基本已经很难挽回了,这一切实际早在2009年6月30日就已经注定了。
    与张晓龙齐称“南张北余”的贴吧之父余军从百度离职,这个曾一手理顺探索,创立贴吧的传奇经理人,临别之时留下了不少的建议。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要给用户不想要的东西。”
    他给百度的12条建议都是从用户的角度考虑的,可惜百度一条都没有采纳,用杀鸡取卵的方式把各个贴吧一个个的外包出去,直到发生无法挽回的舆论危机。
    顺带着说一句,余军现在在橙子工作,陆齐上任之后迅速招揽了余军,这位以用户为基调为理念的职业经理人,非常适合于檀锦程以用户为主的经营思路。
    当一家企业的口碑已经无法挽回之时,哪怕他们的产品或者技术再好,想要推广起来也是困难重重,更何况百度的没落实际是从2012年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时就已经发生了。
    贴吧事件不过是压死骆驼的一根稻草而已。
    在陆齐的争夺当中,百度输给了橙子,也就没有出现前世那种市值一年之间的飙升,倒是橙子集团在陆齐的主导之下市值一天高过一天,与百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市值相当,营收被整合之后橙子超越,百度现在除了顶着全球前十人工智能公司的名头之外,似乎得不到多少美誉。
    同样是致力于开放的人工智能服务平台,同样是主打汽车赛道的研发,橙子集团虽较百度起步稍晚,在技术上也不如百度,但资本市场对于橙子反而是更加看好一些。
    当百度的无人驾驶发布,李艳宏在帝都高架上行驶之时,消费者的第一反应是“这玩意儿不会开着开头要充会员吧?会不会给你限速?”
    竞争对手明明有着先进的技术,是国内当之无愧的人工智能第一,但消费者的反应是这样的,作为追赶者的橙子真是做梦都能笑醒。
    这可不是橙子的“黑公关”玩的,纯纯就是网友自发的调侃,可见百度的标签与印象已经深到几乎难以改变的地步。
    目前国内ai,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bat,菊厂,科大讯飞,橙子等公司位列全国前十,而把重点放在汽车方面的就是橙子跟百度这两家。
    技术方面,橙子要落后一些,但如果说体系的话橙子的研发是较百度更有优势的;无他,从软件到硬件,橙子尉来以及魅族三家的协作,可以有一个完整的闭环。
    至于说技术落后一些,这点对于目前的橙子集团来说并不觉得有什么可自卑的,人工智能的研发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后期慢慢追赶就行。
    除了汽车以及手机产品,橙子弄出来技术还可以应用在两轮电动车,甚至是在老头乐上做试验呢,这种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是其他人工智能公司所不具备的。
    “哈哈,我可不是你们互联网圈子的人啊,你可别给我挖坑,哥们儿是打螺丝的呢。”
    小马哥醉没醉的他当然清楚,他自己都没有醉呢,这帮人又怎么可能会醉。
    bat到ota,今年开始的呼声越来越高了,无非是檀锦程通过巨量引擎的各种布局已经慢慢体现出来,到了今年更是呈现一个爆发之势。
    第一家跟巨量或者说檀锦程有着很深关系的小米集团已经在7月9日上市了。
    只不过,小米的上市表现没有那么的好。
    截止到目前为止,股价最高冲至22.2港币的小米集团已经跌至18.3港币,连续六个交易日的下跌,让小米的股价距离17港币的发行价越来越近了。
    又一次面临破发。
    作为全球科技行业备受瞩目的ipo项目,港交所首家同股不同权的创新争议以及雷布斯还有小米高层对于估值过高的需求争议,让小米ipo产生了大量的话题。
    上市前期到现在甚至有所谓的“米粉的第一支股票”这样的热词,能出现这种宣传方式,很大原因也是小米融资过程当中的无奈。
    实际上小米的上市融资过程非常的不顺利,雷布斯对于小米的估值是1000亿美刀,而投资机构对于这个估值是非常不认可的,甚至于对小米的定位都不认可。
    虽然雷布斯一直宣称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资本市场一直把小米看成是一家硬件公司,甚至是一家毛利润很低的硬件公司。
    在正式上市前的一个月,小米原计划是在国人发行cdr,并且已经在证监会网站上公布了cdr招股说明书,按当时各大机构分析师给出的超800亿美刀的市值来计算,cdr融资额度可能超过56亿美刀。
    但是可能作为cdr第一股的小米却遭遇了证监会的最严问询,最终小米取消了cdr,这一笔融资也就自然而然的流产了。
    证监会的84问,可谓是刀刀见血,让一向自信满满的雷布斯都怂了。
    暂停cdr发行,让小米的估值受到了极大的质疑,面对一大堆分析师以及投资人的质疑,雷布斯赌气的说出了那句小米的估值模型是苹果与腾迅的结合。
    这话,大家都当是个笑话来看了。
    最终小米的ipo也仅仅只是在港交所,定价17港币,募资约240亿港币,上市当日报收16.8港币,市值折合成美刀的话大概在484.7亿美刀。
    上市当日的表现让雷布斯以及林兵压力巨大,甚至一度不敢面对媒体而躲到交通过道里。
    485亿美刀都不到的市值,显然是无法让投资者,尤其是那些财务投资者满意,要知道小米在2014年最后一轮融资之时的估值就达到了500亿美刀了。
    四年过去,正式登陆资本市场的表现如此拉胯,让他们基本没什么赚头,也因此小米自上市以来就一直承受着减持带来的压力。
    股价但凡涨点儿,就有一批股东们急着套现。
    小米股价也就在这种情况之下一直承受着压力,甚至有一些基石投资者都开始减持了。
    上市当日,智东西的记者从营收,利润,技术储备,生态链隐忧,股价以及估值等等维度对小米公司进行了深度的拆解,还原出小米层层盔甲之下的六大隐忧。
    其中就有一条关于目前在小米持股比例高达17.2%的基石投资者巨量引擎之间的关系的变化。
    以巨量引擎为主体的檀锦程,在今年互联网公司大规模上市,某音爆火与某手形成正式的竞争之后,越发的受人重视,从pc时代末期到移动互联网再到现在的短视频时代,这位一直号称自己是实体人的传奇八零后,几乎每一个大时代都赶上了。
    对比起百度的一步慢,步步慢,这位真的是在每一个转型的时期都做得非常好,如今他本人在某音的粉丝高达千万,在微博上也有几百万级别的粉丝。
    全网的粉丝大致的估算应该是在2000万以上,按照他每发出去的一条视频或者动态下面的评论以及点赞度来分析,这2000万的粉丝大概率是真实粉丝数量。
    没有像明星那样疯狂的买粉,像是今年四月份芒果台的那位女主持,号称全网第一个微博粉丝破亿,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粉丝的水份量大到没边的。
    从风投轮开始,檀锦程就一直是小米最坚定的投资者,除了有几轮为了小米的发展稀释了一部分股份之外,其余但凡是小米有需要,檀锦程与他的巨量引擎都有跟投。
    甚至于在这个ipo遇冷的情况下还拿出高达1.5亿美刀认购小米股份,檀锦程本人也一直担任着小米董事一职。
    在雷布斯以及林兵压力极大的情况下,上市当日身在现场的檀锦程站了出来,表现他跟他的巨量引擎坚定看好小米的未来,并且当场做出承诺,将手里股份的禁售期再延长12个月。
    为了稳定小米的股价,这位获利巨大的年轻人真的是做出了不少的努力。
    但是,并没有什么卵用,跟他的橙子集团备受港股投资者青睐不同,香江的投资者似乎非常不看好小米。
    投资者不看好,里面大大小小的股东急着减持,谁都知道小米的再次破发只是时间问题,或者根本就不需要等多久,按照现在走势以及地缘zz的原因,小米的股价能在上市当月支持住不破发就已经是市场给面子了。
    雷布斯最近可谓是焦头烂额。
    在智东西的分析当中,小米的体系加上橙子集团以及尉来这三家,从小家电到手机,到互联网电商再到汽车,这就是一个非常完整的闭环。
    原本这三家也一直是战略合作关系,小米有尉来以及橙子集团所没有的手机硬件短板,而尉来又能够给小米的体系带来更多的应用场景。
    双方以资金,人脉以及业务等等方式形成一个产业互补,可以说是三赢,也一直是大伙儿看好小米的原因之一。
    一定程度上来说,小米之前能够喊出1000亿美刀估值,很大原因是因为檀锦程的存在,虽然把手里的投票权全权委托给了雷布斯,檀锦程个人董事的职位也只是象征性的,并不干涉小米的运营。
    但是不得不说,资本市场要的就是这种想象力。
    而这一切,自从檀锦程以闪电战的方式收购魅族之后就变了,虽然依旧还跟小米保持着紧密的合作,檀锦程也在各种场合给小米站台。
    但所有的人心里都清楚,小米在檀锦程心目中的地位已经下降了很多,原来委托小米设计的尉来品牌手机直接取消,团队并入魅族。
    檀锦程本人在公开场合拿出的手机也从之前的小米换成了魅族当年的新款。
    魅族的体量确实是没有小米大,但这个体量对于尉来完全是够了的,再说了魅族线下的门店相对于一直致力于电商的小米还要多呢。
    仅仅这两点就完全满足了尉来在手机产业链上的需求,不得不说檀老板闪击战收购魅族真的是抓住了一个非常好的时间节点,补充了尉来体系在手机方面的短板。
    小米失去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补充伙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原本资本市场就不看好他们的模式,在失去了一条想象力之后就更不看好了,除非他们能够自己造汽车。
    “你不承认也没用啊,橙子集团的市值超过百度应该也就是时间的问题了,不过ota叫法只是好听一些,你要超过我们两家还有点难哦。”
    檀锦程白了他一眼道:“你想太多了,我从来都没想过橙子的市值能超过你们两家,要说尉来有这方面的野望倒是有可能。”
    “那我可不信,当年你还说橙子要做小而美呢,有300亿美刀的小而美?”
    没错,檀锦程现在手握两家巨型上市公司,一家市值300亿美刀,一家市值400亿美刀,互联网+实体的结合成为国内所有企业的典范。
    在网贷人人喊打的时期,rm日报甚至公开拿橙子集团来做正面例子,互联网企业不需要搞贷款,与实体完美的结合也能够活得很好,这简直就是打了所有互联网老板们的脸。
    腾迅对于拼夕夕的重视程度非常之高,给了很多的流量入口扶持,京冬+拼夕夕+橙品会的组合是小马哥的电商梦,这三家与腾迅之间都是相互交叉持股的。
    相比起京冬以及拼夕夕,小马哥唯一不能确定的就是檀锦程的野心,趁着喝了点酒正好可以试探一下。
    檀锦程摇了摇头:“泡沫化太大了,这个市值是虚高的,我真没认为橙子够得上这个市值。”
    橙子集团现在的营收主要是四大块,橙品会,游戏,高德以及丁丁,后两者的营收加起来对整个集团的营收影响较小,主要的营收来自于前两项。
    按照q1以及q2季度的财报分析,机构给出的橙子集团在2018年度的营收大概在1300亿元左右,高于百度的1000亿预测,但目前百度的市值是接近于小米的。
    说起来百度也挺惨的,随着新兴经济体一个个的上市,原来国内市值最高的互联网企业,一个个的被后来者超越,七月份是小米。
    过不了多久拼夕夕,以及即将上市的某团都会一个个的超越他。
    “另外,你也不用试探了,我的工作重心永远是在尉来这边的,互联网企业是一个补充,但我更喜欢汽车,我的标签也永远是实体人。”
    “跟腾迅之间的合作还是一如既往;当然,如果你不放心的话,橙子可以定向向腾迅融资的。”
    所谓的定向融资,是融资的一种方式,简单来说就是檀锦程把他现在持有的股份先出借给橙子集团,橙子集团再把这些股份转让给定向增发的对象。
    之后橙子集团再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把这些股份还给檀锦程,从而达到融资的目的。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程序时间短,企业可以快速拿到需要的资金,橙子集团目前是不缺钱的,不过檀锦程也不介意在目前高位阶段做出一次融资,为企业增加一些现金储备。
    后面还有好几年苦日子过呢,再说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还是挺大的,这玩意儿现在也几乎没有什么营收可言,全是投入。
    小马哥的试探他又怎么听不懂,无非是ota的呼声越来越高,檀锦程的产业又如此的特殊,就是老马这么嚣张的人都不敢轻易在他面前装腔作势。
    真要是双方在业务上发生了什么冲突,以上面对这小子的看重还有他的做事风格,他确实是有些头痛。
    拿拼夕夕来说,腾迅是第二大股东,有着不小的话语权,但同时檀锦程以及他的橙子集团同样也是拼夕夕的第三大股东,同样有着一定的话语权啊。
    更何况拼夕夕幕后的重要投资人孙同雨,他可是檀锦程这边的人,这位是能够影响到黄争决定的人呢。
    “你不是说现在的估值泡沫大么,你还找我融资,这不是坑我么?”
    “你钱这么多给点我怎么了?”
    “靠,有你这么说话的么,什么叫我钱多给点你,我还能有你钱多?”
    虽然从六月份之后尉来,闪驰,橙子集团的股份受全世界范围的地缘zz影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全国范围内富豪榜上的各位大佬们的身家都缩水严重。
    但是这可不包括檀锦程,从六月中旬的宁得时代,再到这个月的小米以及拼夕夕,仅仅这三家公司的上市,就给檀锦程带来了接近于120亿美刀的身家。
    这可是实打实的市值,到期就可以减持套现的,跟估值完全不一样。
    三家公司上市,两家公司表现完美,一家虽然不怎么样,但他投资那么早,真就是闭眼卖了,这个月说谁有钱,还真没几个能比得了他的。
    “少装了,你就说你要不要吧。”
    小马哥尴尬的一笑:“要,当然要,我回去之后就派人去跟巨量还有橙子谈。”
    “这就对了嘛,大家这么多年的朋友了,装什么呢,虽然你们经常说我狗里狗气的,但是我在重大决策上说话一直算数的好吧。”
    这老小子的心思在刚刚喝酒的时候他就已经看出来了,无非是想在橙子集团多拿一些股份,增加一些话话权的同时也算是一个财务投资。
    与其说腾迅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不如说他是一家投资公司,从现在开始即便是他的主营业务全部崩了,靠着卖投资公司的股份也足以支撑起腾迅很长一段时间了。
    就像是手机玩不下去了的诺基亚一样。
    檀锦程在橙子集团的股份比例很高,但是他也没想过这种高比例的股份会一直这么维持下去,之所以当初拿那么高的占股比,无非就是面对现在这种情况他有底气。
    还是那句话,人工智能是一个长期的投入项目,2016年至2018年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高达300亿元,阿狸差不多是200亿元。
    橙子集团前几年也都是几十亿的投入,后续想要追赶上头部玩家,每年的投入也都是百亿级的。
    这钱肯定不是他来出的,橙子集团自身以及融资方就是其中的大头,通过不断的稀释自身占股比,可以拿到更多的投资。
    例如像是小马哥这样的,钱对他来说就是个数字,他一年挣那么多,倒不如给点橙子集团,也算是为科技做点贡献了。
    “这倒是;你小子在大事上确实是比较靠谱的;行,那就这样说定了啊,你记得跟下面的说一声啊,别等到我派人去对接他们不知道啊。”
    小马哥确实不在乎泡沫不泡沫的,能拿到他想要的东西就行,腾迅的投资有些是财务上的,有些是战略上的,对于橙子的投资就是战略上的。
    刚刚他也问过了,檀锦程接下来要去一趟张家港,那边他们与宝马合资的工厂要封顶了,接下来就是机器进厂调试生产,争取在2019年一月份量产mini cooper。
    这可是一件大事,真就是跟他说的那样,他可没有什么心思用在橙子的融资身上,这是公司的内部事宜。
    “放心吧,我没喝醉,走了哈。”
    “这就走了?不在沪市呆一晚?”
    “不了,去那边睡也是一样,反正也没多远。”
    眼瞅着檀锦程上了车,目送着离开的小马哥眯起了眼睛,站立了半分钟左右,小马哥嘴角挂着笑意朝一个角落处挥了挥手。
    在小马哥看来,通过这次拼夕夕上市的契机,他跟檀锦程达成了双方都想要的协议,他出钱注资给橙子集团得到一定的股份。
    而檀锦程也通过这种稀释股份的方式为橙子集团拉来了一笔不菲的现金储备,为橙子集团更好的发展打下基础。
    双方各取所需。
    只不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两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从橙子归属于腾迅系,变成了这种平等的关系呢?
    橙品会虽然目前依旧还比较依赖腾迅的流量入口,但是已经形成了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小体系了。
    橙品会+丁丁+高德地图,再搭配上年出货量在1500万台至2000万台之间的手机硬件商,不计算人工智能的前景,这不就是缩小版的小米集团嘛。
    “泡沫?不见得吧。”
    回酒店的路上,小马哥低语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