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打压李加诚!

作品:《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第552章 打压李加诚!
    码头这个东西,它不是单纯的商业资源,它还具备一定的国家属性。
    所以这玩意儿,需要很好的政商关系,才能做这一门生意。
    而在如今的港岛,所谓的政商关系,其实就是港督府。
    当然,李长河差的也不是跟港督府的关系,他现在面临的一个尴尬地点就是,目前葵涌那边的码头,都在包钰刚的手中。
    目前葵涌那边有五个码头,十个泊位,这其中,有三个在包钰刚的手中,而另外两个在李加诚的手中。
    包钰刚手中的码头泊位来自于九龙仓,也就是怡和集团,而李加诚手中的码头泊位来自于和记黄埔。
    现在的问题是,包钰刚拿着大部分码头泊位,李长河其实不好再介入。
    “目前葵青的码头,三个泊位在九龙仓手中,另外两个在和记黄埔手中。”
    “我们再申请,总督府那边未必会给我们。”
    “毕竟目前我也属于包氏的成员,如果独占了港岛的码头,包氏会一家独大。”
    “而港府那边,恐怕不会愿意看到这些。”
    李长河冷静的分析说道。
    韦理点点头:“boss,我要说的正是这个。”
    “其实,我们是可以跟九龙仓合作的。”
    “九龙仓旗下的现代箱货码头,事实上,九龙仓只持有百分之二十五点六的股份,余下的股份,在马士基公司,英国铁航轮船公司,汇丰银行,还有太古洋行,这几家手中。”
    “但是现在,据我所知,因为九龙仓归属了包氏,原本的股东,像马士基和英国铁航轮船公司,都有出手的意图。”
    “因为对他们来说,他们当初选定的合作方是怡和,而不是包氏。”
    “现在九龙仓归属了包氏,马士基跟铁航轮船都有出售股份的意图,因为从业务上,马士基跟铁轮都是航运为主,码头为辅。”
    “其次,他们也跟怡和有一样的担心,担心港岛的前途,担心这边会被大陆收回。”
    “据我所知,马士基和英轮已经跟其他股东提出了出手股份的想法。”
    “但是包氏那边,似乎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承接两家的股份。”
    韦理正色的说道。
    李长河点点头:“因为九龙仓,包氏现在欠了汇丰二十亿,汇丰现在也很难拿出钱继续支持它们。”
    “你的意思是,我们接手马士基和英轮的股份?”
    韦理笑着点点头:“对,boss,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接手,我知道您从银行贷了大笔的资金,这些资金与其闲置在银行账上,不如让它们动起来。”
    “我们单独承接港岛的码头,港督府那边未必会同意,但是如果我们入驻现代箱货,那就没问题了。”
    “只要接手了马士基和英轮公司的股份,我们就是第一大股东,到时候就可以根据我们的采购战略,全球扩张港口业务。”
    “现在,您只需要跟包先生那边谈妥就可以了。”
    看韦理自信满满的说完,李长河陷入了沉思。
    这老家伙看来是早就构思好了战略,连现代箱货幕后的股东都打听清楚了。
    不过从方向上来说,韦理这个思路确实没有问题。
    码头港口的运营,在未来是一件稳赚不赔的买卖,尤其是依托国内这个即将崛起的超级市场,海运和港口是绝对能第一个吃到肉的行业。
    “行,我明天去探探口风,看看九龙仓那边的态度如何。”
    “boss,我相信他们会乐意的,您接手马士基和英轮的股份,绝对比其他人接手更让他们放心。”
    “码头港口这个属于重资产投资,没有一定的资金实力,是很难入局的。”
    李长河有钱又是自己人,说实话,韦理想不出九龙仓那边拒绝的理由。
    毕竟在韦理看来,李长河是包钰刚的侄子,即便是两者的企业没有股权穿透,但是合作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李长河知道韦理想的简单了,不过他也没说什么。
    晚上,带着给包家人准备的礼物,李长河来到了包家的豪宅。
    别墅里,李长河刚到门口,就看到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往外走着。
    看到李长河,对方立刻热情的打起了招呼。
    “舅舅,你回来了?”
    眼前的青年,正是包钰刚长女跟苏海文的儿子,未来环球航运的执掌者包苏纹刚。
    这个小伙子,出乎意料的跟李长河投缘,或者说比较敬佩李长河,虽然李长河比他其实大不了几岁。
    “文刚,你要出去啊?”
    李长河其实也挺喜欢
    “本来约了几个朋友的,不过舅舅你回来了我就不出去了。”
    “外公,舅舅来了。”
    包苏文刚转过身,进了客厅,大声的喊道。
    目前的包苏文刚还说很得宠的,他是包钰刚这一家第三代唯一的男丁。
    当然,现在包钰刚也只有这一个外孙和一个外孙女,而外孙女正是如今九龙仓的掌权人吴光政的女儿,如今还是个两岁的小娃娃。
    “回来了?”
    客厅里,包钰刚看着李长河,温和的问了一声。
    “伯父,这是我给爷爷带的礼物!”
    李长河这时候从带来的箱子里,拿出了一个木盒子。
    “这是?”
    包钰刚看到这盒子,有些诧异。
    而李长河则是打开了盒子。
    “这是长白山那边一株百年老山参,已经阴干好了。”
    李长河从东北那边一共换来了三株百年老山参,费的价格并不低,尤其是后面两株,都是拿外汇券买下来的,价格并不便宜。
    毕竟这年代就算物价再低,百年老山参这种能救命的东西,价值也摆在那里,人是没有傻的,不会便宜出。
    两株李长河留在家里,父母和岳父岳母两边各一株,剩下的一株则是带到了港岛来了。
    “百年老山参?这可少见啊。”
    看着盒子里阴干的老山参,包钰刚有些惊讶。
    这玩意儿现在不好找,他倒是想找,但是一直没找到。
    主要这东西,现在就三个地方出,环绕着长白山和小兴安岭,分别是国内,朝鲜还有苏联。
    偏偏这三个地方,都属于有钱没处的地,甚至他们这些大富豪,去都很难去。
    而官方对外售卖的人参,基本上也就是短期的,那种五十年以上的都少见,更遑论百年老山参了。
    也因此,看到这个,包钰刚确实挺惊讶,心里也颇为感动。
    起码李长河送这个,是用了心了。
    “运气好,正好搞到了两株,一株我就给带过来了。”
    “当然,还有您跟伯母的礼物。”
    “我的呢?我的呢?舅舅,我也有礼物吧。”
    一旁的包苏文刚这时候焦急的说道。
    他虽然是混血,但是长年生活在港岛这边,对于很多华夏习俗是一清二楚的。
    “诺,我给你包了个大红包,偷偷藏起来,别被你妈拿走哈!”
    李长河这时候将一个红包拿出来,递给了包苏文刚。
    包苏文刚接过来,惊喜的打开一看,眼一下就直了。
    好家伙,里面放的竟然是一张支票。
    “谢谢舅舅。”
    包苏文刚说完,撒腿就往自己的房间跑去,这玩意儿可得藏好了,要不然回头就被妈妈收走了。
    “阿阳,你这还给他支票,太惯着他了。”
    包钰刚自然看到了红包里面的东西,笑着摇摇头。
    “伯父,时代不一样了,现在的年轻人,手里没钱可不行。”
    “再说我觉得文刚这孩子挺好的,没必要一味地管束的太严,适当的学会钱,以后出去留学了,才不会被外物所诱惑。”
    “要不然在咱们跟前是乖宝宝,但是一出去了就跟放飞的野马那样,那才危险。”
    李长河轻笑着说道。
    当然,他也就这么一说,人家以后爱怎么管孩子,跟他是没什么关系的。
    “你说的也有道理,现在时代变了,跟以前不一样了。”
    “我也想开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走吧,咱们先去吃饭。”
    今天晚上包家的人其实并不全,在家的女婿只有吴光政一个,三个人一并小酌了几杯,随后来到了楼顶的一处休闲书房。
    “最近你那边生意怎么样?你把公司业务都托付给经理人掌管,那账目可得看好了。”
    书房里,包钰刚这时候温和的冲着李长河问道。
    李长河笑着点点头:“我在米国那边组建了财务公司,会定期来这边审查,问题不大。”
    “伯父,倒是有一件事,我想要找你们商量一下。”
    “我听说,现代箱货集团那边,马士基公司和英轮公司,都打算退出,是嘛?”
    包钰刚听到李长河的话,笑着看向了他:“怎么,你想接手他们的股份?”
    吴光政这时候也诧异的看向李长河。
    现代箱货,严格来说,是目前他手下的公司,属于九龙仓集团旗下。
    “我本来没关注,但是韦理今天跟我聊起了这个,他想接手这些股份。”
    “韦理的意思是,我们两家联合,不但可以掌控现代箱货超过一半的股份,更重要的是,可以继续注资,把港口业务做宽到全世界。”
    “韦理的思路,主要是目前置地旗下的商超板块,接下来会汇聚全世界的一些产品资源,比如说南美洲的樱桃,米国的干果,牛肉这些。”
    “他觉得没有必要运作船队,但是可以跟现代箱货联合,顺势把港口业务推向全球,同时完善我们的供应链。”
    “不过我觉得这算是韦理的说辞,我觉得韦理本质的想法,还是想要借此打压李加诚。”
    李长河这时候笑着解释说道。
    “打压李加诚?”
    吴光政有些诧异,他对这里面的详情,知道的其实不算多。
    李长河旋即给他解释说道:“韦理之前是和记黄埔的大班,这你是知道的。”
    “和记黄埔在韦理的手下刚见到成色,就被汇丰卖给了李加诚,韦理心底是不服气的。”
    “而现在,李加诚又聘请了一个英国人马世民来到了和记黄埔,做和黄的新大班。”
    “我估计马世民把和黄下一步的战略,放在了码头港口上面,韦理打算借此机会,跟他竞争,或者说给他釜底抽薪,压制李加诚。”
    “毕竟和黄那边,其实有很多人,都是原来韦理的属下,被他招进去的。”
    “韦理现在想要把这些人拉回来,然后再组建一个公司,介入港口码头业务。”
    “他跟我说的是完善牛奶国际的全球供应链,不过我觉得他的目的更多的是想打压李加诚。”
    “不过韦理这个建议我觉得是很好的,即便是抛开牛奶公司的商业供应链不谈,单纯的从码头港口这个业务来说,我也看好它未来的发展。”
    “哦?你觉得,港口码头这块,会有大发展吗?”
    包钰刚这时候颇有兴致的问道。
    李长河点点头:“其实主要是我看好北边的改革,一旦他们改革成功,那么整个国家的发展,会需要大量的初级资源。”
    “而这些资源,肯定是从全世界往这边运输。”
    “如果等他们的消费市场再培育出来,那这需要的商品更是一个天量数据。”
    “大宗商品最合适的运输方式,依然是海路运输,而海路运输搭配的,自然就是港口生意。”
    “事实上不止是北边,包括米国,包括欧洲,甚至在东亚和东南亚,我觉得接下来都会有一股消费风暴爆发。”
    “里跟总统推行的经济理念我觉得很有意思,是源生与新自由主义思想的自由经济模式,我听说,英国那边哪位铁娘子也是这种经济理念。”
    “美英如果联手,那很容易在全世界形成一种新的经济理念模式,这种低监管模式,带来的一定是市场的活跃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
    “从长远来说,我是看好港口码头业务的前景的。”
    包钰刚听完,若有所思。
    李长河的话其实有些大而空,对未来的预期太明朗了,这种其实不见得是好事,毕竟谁能判断哪天国际形势不会发生变化?
    但是另一方面,李长河介入码头港口业务,似乎也有其他的目的,是出于北方的战略需要?
    还是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就是韦理单纯的想要打压李加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