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射杀子坤?

作品:《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默契只是一时的,也是必然会被打破的。
    就看谁能在默契被打破之时,能够获得更大的好处。
    “五到六天……”
    诸葛亮并不怀疑李基的判断,而是顺着李基的思路将目光投在沙盘上思索了起来,道。
    “就是不知曹操会如何打破与老师的默契。”
    眼下,以官渡为东西分界线,西侧打成了一锅粥,东侧则是平静得不行,宛如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一般。
    单纯的调兵前去支援吕布那一边的防线,显然不会是曹操的作风。
    更大的可能,或是攻敌所必救之处,以图重创汉军……
    一念至此,诸葛亮脱口而出地说道。“莫非曹军会袭击中牟粮仓?”
    “不会。”
    李基摇了摇头,并不认同诸葛亮的猜测。
    且不说曹操能不能准确探查到粮仓所在,关键在于,北伐大军所布置的防线甚是紧密的情况下,想要绕后袭击粮仓可不是什么轻而易举的事情。
    除非有对北伐大军各种军事布置一清二楚的内鬼泄密……
    不过,李基也早就考虑到这一点,对于北伐大军在官渡南岸的巡逻路线一清二楚的,除了李基之外,惟有负责了大量军务的诸葛亮。
    所以,当真有人泄密的话。
    李基盯了盯诸葛亮,感觉诸葛亮泄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么内鬼只有……
    在诸葛亮有些不明所以的目光中,李基轻笑了一声,然后问道。“孔明对于这数日来为师所奏曲子,可曾学会了?”
    以琴艺而论,李基、周瑜、蔡邕、蔡昭姬都可谓是当世一流的水准。
    诸葛亮对于琴艺的兴趣并不浓郁,闲暇学过一些,权当陶冶情操,舒缓心绪所用,但也至登堂入室的水准。
    而在李基的要求下,这几日诸葛亮不忘每日抽空练习李基所弹曲目,倒也能模仿得八九不离十。
    当然,诸葛亮不知李基追问之意,习惯性地谦虚道。
    “略懂略懂。”
    李基继续盯着沙盘之余,答道。“略懂可不行,须得学得形神具备,以假乱真。”
    诸葛亮闻弦歌而知雅意,或许李基所言尚且流于表面,但诸葛亮却隐隐抓住了些许脉络,神色微动后,答道。
    “是,老师。”
    “且忙去吧。”
    李基挥了挥手,诸葛亮拱手行礼退下后,也便返回到自己的军帐中继续处理各项文书,将七十余万大军的后勤辎重安排得井井有条。
    直至夜深将寝之时,诸葛亮方才活动了一下有些酸痛的筋骨,从床榻下抽出七弦琴,准备在睡前浅练一番。
    与之前不同的是,现下诸葛亮将这当成了一个任务对待,态度也是认真了些许,且刻意地回忆着李基弹奏之时的诸多细节进行模仿。
    ……
    翌日。
    李基如常般继续前往着对岸奏曲,曹操一如既往以鼓声和之,就似是一对立场不同而不得不刀兵相向的知己挚友在以乐声交流一般。
    这琴鼓和鸣,依然是持续了半个时辰。
    李基如常离去,曹操也是挥毫写下《官渡奏·其七》。
    此番随行曹操左右在旁侯着的夏侯渊忍不住以手肘撞了撞夏侯惇,嘀咕道。
    “大兄对待李子坤的态度当真是十余年不改,这般求贤若渴的态度,当真是太让人感动,我决定今日给麾下那群兔崽子们加练两回,定要早日给大兄把李子坤擒来。”
    如今已渐渐适应了这种一眼看得到头的视野的夏侯惇,反倒是忍不住感慨了起来。
    “大兄再这般一日一篇地写下去,用不了多久就能出一本与李基有关的诗集了。”
    不过,曹操显然没有注意到夏侯惇与夏侯渊,捧着笔墨未干的新诗甚是满意地念诵了一遍后,赞叹道。
    “甚好甚好……”
    对此,莫说是夏侯惇与夏侯渊,就连周边的士卒都有些见怪不怪的了。
    起了大早,应了约定俗成邀约的曹操,一如既往地离去了。
    接下来的几日里,这一幕仍是如常发生,曹操每日一篇的《官渡奏》都已经排序到了“其十”。
    这一日待李基依然一言不发地奏曲完毕便离开后,曹操将这十篇《官渡奏》都整理了一下,然后派遣一亲卫拿着往汉军营寨送去的同时,还不忘递上一句,让李基点评一下。
    不过,当满脸笑意的曹操带着夏侯惇与夏侯渊回到自己的军帐,夏侯惇与夏侯渊正准备退下之时。
    曹操却是做了个手势,然后小声道。
    “元让、妙才,且慢……”
    夏侯惇与夏侯渊有些没能反应过来,直至曹操继续开口道。
    “刘大耳手中锦衣司无孔不入,军中也必然有其细作,且一些将领说不得会暗通汉军,密谋大计不得不谨慎为上。”
    当即,夏侯惇与夏侯渊的精神随之一震,急问道。
    “不知是何大计?”
    尚有几分昏暗的军帐之内,曹操的表情明灭不定地缓缓开口道。
    “妙才箭术乃我军魁首,罕有人能及,故而,孤欲让妙才射杀……子坤。”
    “子坤为大汉丞相,北伐大都督,子坤一死,则北伐大军必退,大汉内部也必将大乱。”
    夏侯渊的表情一变,先是流露出几分激动,然后就化作了为难之色,道。
    “若能为大魏立下寸功,末将便是粉身碎骨亦是不惧,然李子坤安坐对岸,与营寨相隔何止二百丈之遥,实非箭术所能及也。”
    能百步穿杨者,已称得上神射。
    这两百丈的距离都超过了三百步,夏侯渊实在是不敢硬着头皮应承下来这等异想天开之事。
    曹操闻言,开口解释道。
    “自不是让妙才在营寨射子坤……”
    顿了顿,曹操的细眸一眯,问道。“元让、妙才莫不是当真以为孤每日以鼓声与子坤合奏,纯粹是私交所致?”
    夏侯渊连忙道。“大王行事,必有深意。”
    “就是就是……”
    夏侯惇也跟着附和。
    曹操双手背在身后,摇了摇头,开口道。
    “子坤乃是不世奇才,得之便无异于得天下,孤对其甚是喜爱啊,可惜……不为孤之所用,只能毁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