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创业未办而中道崩殂

作品:《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470章 创业未办而中道崩殂
    整个垂直加速过程远超普通商用客机,也就比火箭发射要差点,毕竟不是每位乘客都拥有宇航员的身体素质。
    “f**k,这加速度确实要比普通的客机猛烈地多,不愧是空天客机,据说空客要重启超音速客机计划了。
    希望超音速能够重启一举把波音的市场给全部抢夺过来吧。”马库斯心想。
    波音的日子不好过,属于是被阿美莉卡死保才能勉强存活。
    如果真的如某些华国牧师们所说的那样,阿美莉卡是一个尊重自由市场规则的国家,波音早就死八百回了。
    如果没有联邦敦促航空公司们必须要买波音的飞机,连阿美莉卡国内自己的航空公司都会用脚投票选择空客。
    联邦对波音的输血是全方位的,除了客机市场外,还把大量的航天制造继续交给波音。
    当然得益于大规模招收华国工程师,这几年波音质量要比24年那会好点。
    除了spacex还没招华国工程师外,波音、英特尔、德州仪器这些阿美莉卡制造业余晖们都靠着华国工程师给自己续命。
    其中这几年在reddit有一个名为chinesengineer的板块很火,不过里面不是阿美莉卡华裔,而是白种人。
    阿美莉卡的工程师在这个板块里夸从华国本土招来的华国工程师有多靠谱,以及多能卷,另外就是吐槽印度裔工程师,并且号召阿美莉卡应该在制造业领域全面驱逐印度裔工程师。
    这对亚裔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也无助于亚裔在阿美莉卡的地位提升。
    因为印度裔会和白人争夺领导层岗位,而华国来的工程师只需要提供足够的薪水就够了。
    在这帮白人的心目中,有什么比自己当领导,然后指挥一帮华国工程师干活,把活干得又漂亮又好,同时还没有印度裔工程师和自己争夺上升通道来的更完美呢?
    所以类似言论的出现,其实是白人至上的思潮死灰复燃,内核蕴含了很深层次的种族主义。
    当然受伤的总是印度裔倒没错。
    “先生,你好,我叫维奇,是华国的一名自媒体博主,能采访你几个小小的问题吗?”马库斯耳边传来英语,他扭头看过去发现是一名黄皮肤年轻人。
    对方眼镜上闪烁的红光说明这是一款智能眼镜,并且此刻该眼镜正在录制视频。
    而侧面的dji字样则显示这是一款华国大疆牌智能眼镜,只是不知道具体型号。
    这几年智能眼镜发展迅速,不光是得益于电池技术的进步、相关技术的成熟,更是阿美利肯的硅谷产业联盟主导下的自救行为。
    前面有提到过华国发展的拓扑半金属材料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弯道超车,绕开了阿美莉卡关于euv光刻机的限制,用落后制程也能造出比硅基材料先进制程功耗和性能都更优秀的芯片。
    越来越多的华国手机品牌进行芯片自主设计和生产,到了2028年之后,国外生产的硅基手机芯片甚至只有搭载iphone这个终端才能卖得动。
    而其他的华国国产手机品牌有谁敢再用高通的芯片,就得面临销量惨淡的事实。
    华国的消费者在用真金白银投票,过去我们之所以选高通是因为没得选,当华国芯片产业能够提供同等产品的时候,没人会忘记过去华国芯片产业是如何被针对的。
    甚至在海外市场,高通的手机芯片都很难和华国竞争,哪怕高通也用上了拓扑半金属芯片。
    后续只能基于拓扑半金属芯片的hbm人工智能模型发布,更是给了传统半导体产业联盟们沉重一击。
    有光甲航天通过奥迪集团的自动驾驶机器人和华国航天的月球基地向全球展示hbm人工智能模型的应用场景,而这个市场是被拓扑半金属芯片全面垄断,传统硅基芯片厂商们连口汤都分不到。
    华国的显卡市场在被龙吟系列显卡吃掉,ai计算卡则被华为的昇腾系列计算卡给吃掉。
    之前的明星企业们,像台积电、英特尔、英伟达账面上都从过去的大幅盈利转为实现盈亏平衡都困难的程度。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最新消息,这帮厂商在讨论类似霓虹汽车三“巨头”合并的方案来达到自救效果。
    在这样的局势下,有着天时地利的智能眼镜发展迅速。
    因为智能眼镜的形态决定了,它最好用硅基芯片,它要是选择拓扑半金属芯片,用空间换性能会很勉强。
    所以大量出货的智能眼镜在为传统芯片联盟续命。
    不过能续的时间也不长了,什么时候华国的光刻厂、新型光刻胶在工艺上追上,什么时候智能眼镜的芯片市场也会被华国制造攻下。
    即便是在智能眼镜市场,华国依然是最大受益者之一,因为智能眼镜要用到的超薄电池需要依赖华国制造。
    大疆的智能眼镜在智能眼镜市场属于细分领域当之无愧的龙头,只因其拍摄性能备受自媒体博主推崇,在onlyfans和某黄黑平台上更是被一众博主奉为必备神器。
    “ok,马库斯·布兰德尔,德意志人。”马库斯下意识答应道。
    本来他也不是什么公众人物,也没什么保密需要。
    “先生,你去申海是旅游还是出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维奇听到对方是的德意志人之后眼前一亮。
    因为这趟航班最多的还是华国人,其次是阿美莉卡人,再其次是霓虹裔巴西人,他坐了两回还是第一次采访到德意志人。
    “工作,我是工程师,未来会常驻申海。”马库斯解释道。
    维奇问:“什么方面的工程师?”
    马库斯说:“火箭工程师。”
    显然这个回答让维奇更感兴趣了,“所以你去申海是要为华国的航天企业工作吗?”
    申海、航天类企业,下意识就会联想到光甲航天。
    光甲航天意味着流量,光甲航天的外籍工程师,那流量更得翻倍啊。
    “不,我过去是火箭工程师,现在在为大众工作,具体去做什么,我现在也不太清楚。”马库斯连忙解释道,他已经有点后悔说自己是火箭工程师了。
    身为isar的创始人兼ceo,从阿美莉卡的风投手里拿过钱,他在业界小有名气。
    他去申海,glr联系大众给他大众顾问的身份,也是为了不泄密,在还没和华国达成协议前低调行事。
    “你过去是火箭工程师?那你为什么没有继续从事这份工作,而是去大众呢?这两者的跨度还是挺大的。”维奇追问道。
    见状,马库斯也不得不想个说辞:“我过去是一家火箭企业的创始人,我们18年的时候创办的它,从德意志航天局手里拿到了初始资金。
    我们那时候希望能够做德意志的spacex,最后失败了,可回收火箭的难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竞争对手们在这一领域的领先优势太过于巨大,我们几乎没有追赶的希望,所以我最终选择转行。
    虽说火箭和汽车听上去好像相差很远,但二者还是有相似之处,华国的光甲航天不也开始造车了吗?”
    光甲汽车官方平台在youtube上的宣传片都获得了超过五百万的播放数,大把外国人表示是他们的dream car。
    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前所未有的热度,r星的官方推特在宣布新一代gta会包括光甲汽车之后,无数网友涌入该推特下面表达自己的激动之情。
    “有道理。”维奇点头,“所以你加入大众具体是做什么工作呢?”
    马库斯解释道:“我目前也不太清楚,要去了才知道,我希望能够到光甲汽车和大众联手的超级智慧工厂去工作。
    我想要体验集合了德意志和华国最先进科技的生产线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
    维奇接着问:“我们的观众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你有什么想对我们的观众说的吗?”
    马库斯说:“你们很幸运,生在了一个伟大而独立的国家。”
    维奇一下就意识到爆点来了。伏拉夫是上一代老外吹华国的产物,在当今华国已经没市场了。
    现在的华国,不是随便一个外国人来一顿猛吹就能有流量,这帮老外都跑东南亚去了。
    但像马库斯这种有身份、有地位,能坐的起空天客机应该也有财富的外国人,为华国鼓吹,还是有大把受众的。
    “先生,你能详细解释一下吗?伟大我能理解,但你还提到了独立,德意志同样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维奇问。
    马库斯摇头:“不,欧洲过去一直深受阿美利肯的影响,德意志表面上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它在很多地方都会受到阿美利肯的掣肘。
    从政府到企业,在很多事情上,阿美利肯的利益要优先于德意志的利益。
    以空天飞机为例,过去空客也有超音速客机,协和式,它的消亡完全是因为阿美利肯要保护波音,而刻意操纵的结果。”
    维奇听出了故事的味道:“我听说过协和式客机。
    我在第一次坐飞机之后就对它有所了解,可惜它早就退役了,我无缘体验超音速飞行。
    好在现在有空天客机,它的速度比超音速客机还要快得多。”
    马库斯语气里充满了遗憾:“是啊,真羡慕你们有空天客机。”
    维奇问:“协和不是因为空难而停止运营的吗?和阿美利肯又有什么关系?”
    在简中互联网,了解协和式飞机的人很少,哪怕了解也只停留在很表面,类似协和式客机是因为发生了空难,所以才停止运行。
    当然随着这几年波音的不断出事,老中们是不怎么信这个原因,维奇自然也不信。
    “如果出一次事故就要停运,那波音早该破产了,任何类型的客机都不应该存在。”马库斯眼神中满是故事,“这是一个漫长的故事,我有非常多空客的朋友,他们一直对协和式的停运而感到悲伤。
    这是从一开始就被设计好的路线,协和从投入运营的那一天,就注定要停运。”
    飞机的噪音也抵挡不住马库斯声音中的悲伤:
    “超音速客机从60年代开始,欧洲、阿美利肯和前苏鹅都在研发属于自己的超音速飞机,其中波音获得了由阿美利肯政府的直接拨款。
    这也是阿美利肯历史上唯一一次由政府直接主导和出资的民航客机研发项目。
    也就是波音2707。
    它甚至获得了比空客的协和式超音速飞机更多的订单,它拿到了超过20家航空公司共计超过100架的订单,而空客只有74架。
    但因为超音速飞机的设计难度过高,波音投入了超过10亿美元连原型机都没造出来,最终整个项目无疾而终。
    1969年协和式客机首次试飞,1971年波音的超音速客机项目中止,1973年阿美利肯政府通过了关于民营超音速飞机禁止在其领土上方飞行的禁止令,1976年协和式客机投入运营。
    从时间线的设计上你发现了端倪没?”
    维奇说:“波音不研发超音速客机,所以阿美利肯禁止超音速飞行了。”
    马库斯点头:“没错。
    阿美利肯是第一个禁止本土领空超音速飞行的国家。
    伦敦飞纽约要3个小时,如果没有禁飞令,那将只需要2个半小时甚至更短时间。
    对于超音速客机来说,它的成本决定了它的售价要比普通客机更贵,就像我们现在坐的空天飞机票价远高于普通客机。
    但领空的超音速禁飞令导致,协和式客机在进入阿美利肯领空前就要减速,把速度降低到亚音速,后续越来越多的国家学阿美利肯通过禁飞令,最终导致超音速客机的速度优势变得非常小。
    最终它在商业竞争中落败,事故只是最后全面停运的导火索罢了。
    无论是德意志还是英格兰或者法兰西,大家都没有想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阿美利肯禁飞后,其他国家也会在阿美利肯的要求下跟着一起禁止本国领空超音速飞行。
    商业上的失败从波音停止研发超音速飞机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决定了。”
    大把参与了协和式客机项目的空客老工程师还在,协和式客机最后的停运是2003年,几乎所有老工程师都对协和式客机的消亡悲痛不已。
    尤其是乘坐过华国的长空号空天客机,这种伤感更是倍增。
    这些工程师里,不少已经身居高位,都在想办法劝说空客重启超音速客机项目。
    “原来如此,可为什么我见它没有受到禁止令的限制呢?”维奇指了指飞机的天板问道。
    他以为是老中足够强大,不用遵守规则。
    “因为它的飞行高度都已经超过卡门线了,这个高度压根就不属于各国领空范畴,他们无论是民航规定还是说其他法律规定都管不到这个高度的飞行器。
    它当然不用受到限制!”
    卡门线是指海拔100千米,在这之上就被认为是太空了。
    “它为什么快,一个是在空气稀薄的卡门线进行飞行,第二个是因为它不用受到传统的飞行通道管制。
    我们坐传统客机,它飞的从来都不是直线,而是要按照所在国家的空中管理机构要求进行飞行,很多时候甚至要绕圈。”马库斯显得意犹未尽。
    “先生,刚才你提到了空天客机有这么多优势,所以空客也会发展自己的空天飞机技术吗?”维奇多少有点哪壶不开提哪壶了。
    马库斯面容惆怅,“欧洲已经不具备发展长期技术的基础了。
    即便是空客,要是换做今天,它也无法成为今天的空客。
    现在的欧洲已经很难以十年为维度,去坚持一个项目的大手笔投入了。
    民众们只在乎自己的福利有没有保障,不愿意为了这个国家减少半点假期,媒体只追求噱头而不是说真话。
    而且哪怕欧洲的政治家们,我们就算欧洲有政治家,他们能够联合起来给空客投入,让空客投入到空天飞机的研发中去。
    只要波音没成功,那空客就不可能成功,阿美利肯也不会允许欧洲有自己的空天客机的。”
    这就是欧洲的悲哀。
    所以本质上在pcf们看来,他们并不是要靠近华国,而是要摆脱阿美利肯的影响。
    因为无论如何和华国交易,购买华国的商品或者服务,华国都不可能像阿美利肯那样干涉他们的具体事物。
    如果阿美利肯变成华国,协和式超音速客机发展到现在,大概率能成为空客的王牌产品,独占整个超音速客机市场,为欧洲再增加超过一万个高收入就业岗位。
    结果就因为波音没搞成,所以空客也不准搞。
    有识之士们看来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因为和维奇相谈甚欢,所以维奇一直把眼前这位年纪略大的日耳曼老哥送到了浦东国际机场的出站口,一直等到有人来接他才转身离开。
    维奇打算好好回去把整个视频减成上中下三集放出来,里面可都是精华素材。
    而马库斯则由大众华国方面的人来接他,用的正是大众今年最值得称道的产品-自动驾驶机器人。
    这玩意在老欧洲也卖的很好,有一些创业公司已经在打算购买自动驾驶机器人来抢夺uber的生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