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第372章 凭什么
作品:《大魏女史》 京中的世家瞧不起才封爵的高家人,可是皇帝的亲信,以及小的庶族寒门不一样,前者就不说了,后者在仕途上钻营艰难,拥有的田产也少,恰需要高家这种相等出身、乍然宠贵的。
今天陪伴高显左右游逛金市的,是任“奉车都尉”职的赵邕,和侍中甄琛的父亲甄凝,在他们前方开道、后方护卫的,则是一群守不住祖业的庶族子弟。
贺阑的族兄贺尔浑便在这群人里。
高显还没适应自己的郡公身份,他看中了几样宝器,问明价钱后,先在心里盘算皇帝给他的恩赏得减少几箱,这么一盘算,就舍不得买了。
店里的厮役见惯了贵客,一瞅高显就不是望族名士,厮役的表情渐露嫌弃,赵邕立即假装东张西望,家里也不富裕的甄凝脸皮较厚,仍奉承道:“郡公眼光就是好啊,呵呵。”
就这样,高显逛到中午只买了一张赤獐皮和薰陆等香料。午食就在金市里吃,高显来自平城,赵、甄二人将其领到坊市里最有名的平城羊馆。
吃饭的钱,赵邕请得起,他去和掌柜讲菜肴时,旁边的筵席上,说话声忽然高起来,原来是当中一食客在讲述一段奇异故事。
“话说岛夷有一处贫乡,因为连年闹饥荒,又有匪盗时常来抢劫,乡里逃的逃,死的死,只剩下祖、父、孙三人了。”
“因为太饥饿,夜里睡着后,父亲做了个梦,梦见一个道士似逃命般从后面超过他,并催着他一起跑。”
“父亲十分奇怪,又害怕,边跟着道士跑,边问原因。”
“道士说……我饿得要死了,听说前方有座断亲山,山下长着三棵奇草,两棵草有巨毒,吃后即死,一棵是仙草,吃了后可保一世不饿。”
“道士还说……只要看到它们的人,都有一次选择机会,所以我才好心叫上你。”
这名食客讲述故事绘声绘色,加上故事里的“道士”,让高显想起自己来京途中所遇的道士了,当时道士告诫旅人的话,他至今清晰记得。
因此,高显不让甄凝等人打扰他,他竖耳聆听。
食客继续讲:“这个当父亲的也是善良人,没有起坏心伤害道士,二人来到断亲山,果然看见乱石堆里长着三棵奇草。道士先拔下一棵草,他手里多出奇草的同时,被拔除的地方重新补长一棵草。”
“的确是奇草,不等道士服用,就化成虚影钻进道士的嘴里。道士惨叫着四分五裂,死状凄惨,把这个父亲吓得战战兢兢。”
“这时他看见奇草摇摆,口吐人言,第一棵草的声音……居然是他父亲的声音!”
故事讲到这,周围已经聚了许多听热闹的人,纷纷忍不住问:“快讲、快讲,这棵草说了什么?”
讲故事这名食客的语气变阴森:“它说……别选我,子不能弑父!”
“啊——”听客们一片讶声。
食客:“第三棵草跟着口吐人言,声音极似他的儿郎……别选我,虎毒不食子!”
店内诸听客:“天哪!”
性子急的听客又开始催:“快讲、快讲,第二棵草说话了么?”
食客摇头,脸现悲伤道:“第二棵草只无言摇摆。这个父亲盯着它,瞧它比第一棵草矮,比第三棵草老,忽然间明白了,他似自言自语,又似问奇草……你就是我,对么?我这是在梦里,对么?”
“此人回头寻找道士的尸体,果然,尸体变成他的模样。”
食客的神情更悲悯:“天亮后,这个乡里空了,祖父带着孙儿逃往远方,曾给他们遮风避雨的屋子里,只剩下父亲的残尸。”
故事讲完了,周围不停有人叹息,还有人问:“你们说,是这个可怜郎君为救家人杀了自己,还是他熟睡时被至亲之人杀?所谓梦,其实是死前痛苦的想象?”
更有人后知后觉:“我才想起来,奇草生长的山,叫断亲山!”
高显揣着心事,琢磨更多,他再次回想路途所遇道士给旅人算的卦。旅人比上不如兄长优秀,比下不如侄儿,若长久生活在一起,犹如破瓦羡慕金玉。
刚才志怪故事里父亲的下场更加悲惨,因着孝的名义,还因为得让家里留着更少壮的劳力,所以被当成果腹之食,被饿成畜牲的亲人残忍杀害。
凭什么?!
憋屈好久的高显终于在心里问出这句:凭什么!
他和高肇都是文昭皇后的兄弟,都是郡公,凭什么高肇把宅门的匾额制成“高肇宅”?
凭什么侍郎尉窈过来教导朝堂规矩时,只仔细地教高肇和高猛?他几次故意出错,尉侍郎却无视!
高显回过神来时,讲述志怪的食客已离去了,对方的伙伴结了铜钱离开时,相约道:“近日总倒霉,我要去崇虚寺筮一卦,谁和我一同去?”
等肆内食客少了,清静后,高显问赵邕、甄凝二人:“刚才那伙人说的崇虚寺,是很有名的佛寺么?”
赵邕回道:“崇虚寺是京城唯一以‘寺’而称的天师道坛。”
甄凝有心计,问:“郡公是不是想请天师卜筮?”
高显点头:“有此意。”他说这三个字的发音已是洛阳正音了,不仅发音是跟尉窈学的,神情也效仿尉窈。
赵邕也不笨,赶紧接过话:“郡公如想卜筮,不用舍近求远去崇虚寺,且得等候天师的时间,我认识崇玄署的仙人博士,可随时为郡公筮卦。”
高显问:“什么是仙人博士?”
赵邕:“就是封官的天师。”
“那就多谢了。”高显眉开眼笑。
赵邕连忙摆手:“不敢,不敢,为郡公解忧是我该做的。”
擦拭旁边筵席的厮役恰在此时发出一声轻“嗤”,高显察言观色,发现赵邕忍气,甄凝跟没听见似的,于是他也装着没听见。
等吃完了饭,走出这家食肆,高显才打听:“这食肆是平城商人经营的?”
赵邕低声回他:“是北海王府的产业。金市里的商人要想在此顺利经营,要么依附宗王,要么依附公主。”
高显一行人渐行渐远。
热闹的集市一角,讲述志怪的年轻郎君从一商人手里拿过一小箱铜钱。商人夸道:“崔涵,你编瞎话的本事,洛阳无人可及啊。”
崔涵拱手作揖:“贵人放心,我知晓规矩,我只按吩咐讲述志怪,绝不多言志怪之外的任何事。”
商人笑着说:“知道,要是不打听清楚你的情况,岂会用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