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杂交水稻

作品:《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503章 杂交水稻
    圣彼得堡。
    克里姆林宫!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看着手头这封从克里米亚前线送回来的战报,脸色异常阴沉。
    “塞瓦斯托波尔,雅尔塔,苏达克,费奥多西亚……都丢了。”
    “刻赤或许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这样下去不行的,如果不能反击,英军就要打进高加索了。”
    “诸位都说说吧,大家都有什么办法?”
    亚历山大二世目光环视一圈,仿佛是在征询众人的意见。
    沙俄现任陆军部长,缅希科夫亲王闻言,开口说道。
    “沙皇陛下,如今我军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不是别的,就是军械补充不足。”
    “如果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中,我军能有足够的军械弹药消耗,那么英国佬绝对打不下塞瓦斯托波尔。”
    缅希科夫亲王话音落下,亚历山大二世微微点头,然后询问道。
    “可是,我帝国现在的工业能力实在是比不上英国,想要补充军械,便只能依赖外购。”
    “而外购的话,一是成本实在太高。”
    “二是不知道该向谁购买……”
    “实在是令人为难啊!”
    财政部长亚伦斯基闻言,开口说道。
    “沙皇陛下,我以为帝国可以继续向唐国购买军械。”
    “如今的世界,能够不在乎英国施压,照常向我们出售军械的,也就只有一个唐国了。”
    如今的欧洲,有能力量产后装武器的国家其实不少。
    英国,法国,普鲁士,奥地利等传统工业强国,均拥有这个生产能力。
    只是可惜,在英国的外交压力之下,他们不敢大规模对沙俄出口军械。
    所以,沙俄想要采购军械,其实选择并不多。
    有满足沙俄需求的工业生产能力,不在乎英国的外交压力,有胆量大规模向沙俄出口军械的,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大唐一家。
    其他国家,沙俄即便买,也只能小规模走私。
    大规模采购是不敢的!
    亚历山大二世闻言只是点头道。
    “此言不错!”
    “只是,购买军火的资金从哪里来?”
    老实说,大唐的军火,不管是从数量,质量,还是可靠性来说,都没毛病。
    先发优势,以及技术积累之下,即便是外贸产品,质量那也是全球顶尖。
    可好东西,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贵。
    大唐的军火好用是好用,可贵也是真的贵,
    沙俄这几年几乎每年都向大唐购买大批军火用于装备军队,对于这点,可谓是记忆犹新。
    要知道,如今的沙俄正处于改革的阵痛期,财政上是真的拿不出钱来。
    亚伦斯基见此,开口提议。
    “沙皇陛下,既然拿不出现钱,我们或许可以和唐国做一笔其他的交易。”
    “比如说拿土地,拿劳动力来换军火。”
    “我听闻东方大唐的藩属国日本,便通过劳务派遣,每年都能从大唐手上赚回相当数量的外汇。”
    “帝国或许可以效仿,通过向大唐派遣农奴,做劳务派遣,来赚取外汇!”
    亚历山大闻言,露出一个若有所思的表情。
    劳务派遣是一方面,土地也是一方面。
    劳务派遣当然可以做,沙俄最不缺的就是吃苦耐劳的灰色牲口,那可都是上好的劳动力。
    而土地交易,自然也可以做。
    对沙俄来说,土地当然是重要的。
    但就当前这种情况,土地却也不是不能舍出去。
    在远东割点地给大唐,总好过被英国佬打进本土。
    反正,随着贝加尔湖被大唐拿去,沙俄对西伯利亚的掌控力已经越来越低。
    如果再这样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西伯利亚说不定就得丢。
    与其坐等西伯利亚沦陷,而沙俄从中搞不到任何好处。
    不如干脆拿西伯利亚,去向大唐换些军火。
    尤其是东西伯利亚。
    反正如今的东西伯利亚,也没什么产出,给出去也不心疼。
    稍稍思索了一阵,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点头道。
    “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
    “这样吧,回头便派人去同大唐那边接洽一下,尽快再采购一批军火,尤其是机枪和火炮所需的弹药……”
    亚伦斯基闻言,当即点头表示明白。
    卖土地和人口这种事情好做不好说,沙皇肯定是不可能背这口锅的。
    到时候,只能委屈他一下来把锅背起来。
    随后,一群人继续议事。
    缅希科夫亲王说道。
    “沙皇陛下,在我看来帝国或许应该向前线增兵。”
    “既然我们短时间内军械和英国有差距,那么,拿兵力数量来弥补这个差距,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我们能够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英国人将很难取得突破。”
    亚历山大二世闻言,摸着下巴说道。
    “可是如今帝国内部征兵有些困难啊……”
    沙俄确实是不缺人口,但问题是,如今的沙俄正处于改革阵痛期。
    内部迷茫,风气混乱,传统的旧贵族们对沙皇的统治颇有异议,在当前这种情况下,想要征兵还真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忽然,亚历山大二世想到。
    “诸位,你们说帝国募集农奴为兵如何?”
    “以解放农奴为代价,将农奴们组织起来,前往克里米亚作战。”
    “如果帝国告诉农奴们,仗打赢了,就免除他们以及他们全家的农奴身份,我想那些农奴应该会愿意为了帝国而战的……”
    对如今的沙俄来说,废除农奴制可谓是一举多得。
    首先是可以解放生产力,推动资本主义改革和工业发展。
    其次是可以解决当前俄军前线兵力匮乏的问题。
    对如今的沙俄来说,可谓是有益无害。
    唯一可能的问题也就是利益受损的旧贵族庄园主了……
    不过,应该也问题不大!
    反正随着改革进行,那些旧贵族庄园主早已被得罪了,如今也就不在乎更多得罪一些。
    众人闻言,先是对视一眼,然后便是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亚历山大二世见此,满意的捋着自己的胡须。
    ……
    大唐,京城!
    京城郊外,一处大唐皇家农业研究所的试验田中。
    清明前夕,天气开始明显转暖。
    田地里,是一片青绿的水稻苗。
    微风拂过,卷着裤子袖子,正在亲自插秧的李奕用白毛巾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咔嚓!咔嚓!
    田垄边,照相机拍照的咔嚓声不断响起。
    一张张皇帝亲自插秧的照片被拍了下来。
    如今,李奕已经养成了习惯,每年开春都会亲自跑农田中进行劳作。
    去年,他亲自种了麦子,前年是玉米,再往前是土豆,红薯等,今年,便轮到为水稻插秧。
    当然,不光是李奕一个,大唐朝中内阁,军机处的重臣,基本上都被他给拉过来干活了。
    哪怕是身体一直不太好的罗大纲,也没有例外。
    至于说这么做的目的?
    一是为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永远不要忘了自己从哪里来,不要忘了是什么人支持的自己打天下。
    二则是为了宣传他这个皇帝的亲民形象。
    三是为了保证大唐各阶层对农业依旧保持足够的重视。
    别看如今大唐工业革命进行的如火如荼,资产阶级改革也是逐步深化。
    但在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农业依旧是一等一的大事。
    以农为本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李奕实在是太了解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了!
    所以,如今的大唐非但是年年从海外进口海量的粮食,用于填补国内的缺口。
    还积极推广化肥,推广农种改良,推广杂交水稻项目,就是为了增加国内的粮食产量。
    就大唐立国的这些年,别看因为和平的缘故,人口增加了不少,总人口已经跃过了四亿大关。
    可即便如此,大唐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和满清时候比起来,差不多翻了一倍,且还在逐年递增。
    可以说,如今大唐百姓的生活,一定是越过越好的。
    最起码,饿肚子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一上午的时间悄然流逝,这一块试验田的插秧工作终于完成。
    李奕伸了个懒腰,舒展了一下因为长时间弯腰而发困的腰身,而后带着大唐众朝臣迈步从农田中走出。
    众人身上的衣服满是泥点子,手上,腿上,更是有着大量的污泥,一个个看起来都很狼狈。
    这些以往位高权重,养尊处优惯了的朝中大臣,如今和田间老农也并没有什么区别。
    见李奕忙完手头的事情,王忠十分有眼色的带人端了一盆温水过来。
    李奕开始就着温水洗手,不多时,盆里的水便被泥土给染脏了。
    李奕洗干净了手,一边用毛巾插手,一边对正在收拾自己的朝中大臣们说道。
    “大家今天都幸苦了。”
    “要不然我们打个赌怎么样?等到今年秋收,看看诸位卿家谁插的秧收成最好。”
    “收成最好的,朕这支用了许久的钢笔就赏他了!”
    说话间,李奕从兜里掏出一支钢笔。
    这支钢笔整体黑色,笔身上掐着金丝珐琅,笔帽上则是有一朵金色的牡丹,活灵活现。
    整体工艺非常考究,漂亮极了!
    只是,这支钢笔上,却是有着明显的磨损,一看就是用过的。
    不过,对此却是无人在意。
    因为,那是皇帝用的过,二手的可比一手的值钱多了。
    难不成还有人敢嫌弃皇帝?
    石达开闻言,哈哈大笑道。
    “陛下,微臣造反前,就是个种田的,这赌注,微臣要定了。”
    王安也是笑呵呵的说道。
    “是吗?我看未必!”
    罗大纲也是笑着说道。
    “要说种田,老罗我曾经也是个好手啊!”
    “……”
    一群人一起说笑着,气氛非常愉快。
    李奕见此,只是笑着招呼道。
    “哈哈,那朕就期待着诸位卿家谁能从朕这里拿走这支钢笔了。”
    “走吧,时候也不早了,今天中午朕同诸位卿家一起用膳。”
    说话间,一群人一同向外走去。
    来到了一间会客厅中,众人各自落座,侍从上前来帮着摆弄餐具。
    与此同时,李奕则是正在听着一旁大唐皇家农业研究所所长马向前汇报工作。
    “启禀陛下,当前我们研究所关于杂交水稻项目已经研究出了一个不错的成果。”
    “在陛下的指导下,我们在正确的研究方向上不断前进。”
    “目前所做出的最新一代育种,即便不用化肥,杂交水稻的亩产已经达到了每亩514公斤。”
    “如果使用化肥的话,亩产甚至能达到700公斤左右!”
    “和以往的水稻亩产比起来,翻了几乎一倍还多……”
    李奕闻言,满意的点点头,满脸温和的说道。
    “古语有云,农为国之本!”
    “如今我大唐虽然是以发展工业为先,可农业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如果没有一个发达的农业,没有足够的粮食,再先进的工业,也不过只是空中楼阁。”
    “所以,卿家肩膀上的担子很重啊!”
    说话间,李奕拍了拍马向前的肩膀,然后说道。
    “卿家该当继续努力,争取研究出亩产更高的育种来。”
    “将来我大唐百姓若能再无饥馑,卿家功不可没也!”
    马向前辈李奕拍了肩膀,瞬间整个人便感觉自己仿佛要飘了起来。
    激动的满脸通红,只是拼命点头道。
    “微臣明白!”
    “微臣明白!”
    “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李奕笑呵呵的招呼马向前也坐下,陪他一同用膳。
    很快,午膳便被御厨们端了上来。
    李奕亲自具备,要求朝中众大臣陪他一起共饮。
    “诸位卿家,让我等共饮此杯!”
    众人见此,纷纷举杯,然后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
    随后,便开始各自动筷。
    说是赐宴,可由于是在宫外,是故,今日午宴的菜品很是简单。
    都是些参见的家常菜!
    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今日做饭所用的原材料,有相当一部分都来自于研究所的试验田。
    口感味道都很是不错!
    最起码李奕就很喜欢。
    这些年他山珍海味吃多了,嘴已经养刁了,但也正因为如此,吃起家常菜来,倒是感觉很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大唐的农业研究所不光是在产量上琢磨,还在口味上进行研发。
    育出来的新种在口味上有着不小的进步。
    吃罢午饭,李奕没有在京郊多呆,在简单视察了一下研究所之后,便坐上车准备返回圆明园。
    午后,阳光明媚。
    刚吃饱饭,车子平稳行驶,不知不觉间,李奕坐在车后座竟睡着了。
    等他再次醒来,车子已经开到了圆明园外。
    李奕下了车,迈步向圆明园内走去。
    他才刚回到圆明园,大唐外交部部长张靖林边赶来求见。
    外交部方面,分别接到了分别从北美,以及沙俄那边传回来的最新消息。
    “什么意思?”
    “联盟国想要我大唐插手北美战事?”
    李奕最先翻阅的就是北美方面黄维启送来的奏报。
    张靖林闻言,点头说道。
    “是的陛下,联盟国方面愿意将新奥尔良港租借给大唐,条件则是需要大唐自己出手拿下新奥尔良港。”
    “如今的新奥尔良港,正被联邦国占领……”
    李奕闻言,面露思索之色。
    虽然他当初刚开始插足北美战事时,便曾经想着要派兵参战。
    但是后来,左宗棠他们用远跨重洋作战所需的成本和风险举例子,说服了李奕,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
    所以,如今李奕才会有些纠结。
    打吧,有风险!
    不打吧,下一次再想在美国本土搞块殖民地,那可就不知道得在什么时候了。
    别看这个时代美国陆军是个废物,但他们的海军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大唐派遣舰队劳师远征至北美,风险有些太大了!
    说句不好听的,万一栽了呢?
    还有就是,如果新奥尔良港是在美国西海岸,那李奕或许也就干了。
    可新奥尔良港可是在墨西哥湾啊。
    在巴拿马运河没开通之前,从大唐本土想要前往墨西哥湾,需要先横穿太平洋,然后绕过整个南美洲;或者是经由印度洋,绕过好望角,再经由大西洋前往……
    这两条路线,不管选择哪一条,都实在太过遥远。
    这可是实实在在需要横跨大半个地球。
    这里路途甚至比曾经英国从本土发兵,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所需的路途都要遥远。
    李奕怎么可能不犹豫?
    李奕迟疑犹豫了好久,开口询问面前的张靖林道。
    “卿家对此事怎么看?”
    张靖林闻言,犹豫一阵可最终还是说道。
    “回陛下的话,以微臣来看,如果光我大唐对美洲用兵,风险太大,实不可行。”
    “可如果英国也愿意参一手,那我大唐和英国联手下场,或可一试。”
    说实话,张靖林队美洲用兵同样不赞成。
    还是那句话,实在是太远了。
    只是,即便如此,李奕还是没有冒然做决定,只是笑呵呵的说道。
    “此事待朕考虑考虑再说……”
    想着这些,李奕继续询问。
    “沙俄那边呢?”
    “他们又是个什么意思?”
    张靖林见此,正了正神回道。
    “回陛下的话,沙俄那边向我大唐发来外交照会。”
    “依旧还是那些事情,想要向我大唐购置一批军火,只不过,如今的沙俄无力支付款项,准备用土地和劳务派遣来抵债。”
    李奕稍稍沉吟,露出一个感兴趣的表情。
    “西伯利亚?”
    张靖林点点头说道。
    “回陛下的话,确实是西伯利亚!”
    “沙俄准备用东西伯利亚做抵押,向我大唐借贷一笔5000万块银元的款子,用于购买大唐的军火以及工业设备。”
    说是抵押,其实只是沙俄方面为了挽尊的嘴硬说法而已。
    以沙俄当前的财政状况,哪里能还的起5000万块银元的款子。
    毕竟卖地不好听,可抵押贷款的话沙俄内部所面临的助力也会小一些。
    李奕闻言,呵呵笑笑,然后说道。
    “抵押贷款的事情可以谈,让大唐皇家银行方面出人去和他们谈吧。”
    “不过,东西伯利亚可不值5000万。”
    说句不好听的,目前的东西伯利亚完全就是一片荒地。
    且还是开发难度极大的荒地!
    虽然资源丰富,但以当前的技术条件,西伯利亚的资源是没办法开发的。
    再加上大唐如今又不缺资源,所以,在李奕眼中,东西伯利亚并不值5000万。
    如果是500万的话,或许他还可以考虑考虑。
    至于说劳务派遣?
    也可以谈!
    如今大唐虽不缺劳动力,但例如地下挖矿,荒原开荒等劳动强度高,伤亡率高的工作,却是一直都缺人的。
    李奕怕激发民变,并不愿意用大唐百姓去做这种工作。
    所以,如果外国愿意和大唐做劳务派遣的话,大唐自然是十分欢迎。
    张靖林闻言,稍有犹豫。
    “陛下,如今英国正在和沙俄开战,若我大唐支持沙俄,是否会激化我大唐和英国之间的矛盾?”
    李奕稍稍沉默,然后摆手说道。
    “不必在意!”
    “即便激化矛盾又能如何?”
    “我大唐如今也只不过是在美洲局势上,和英国达成共识而已,可算不上朋友,在别的地方,该竞争依旧竞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英江户战争了。
    如果不是大唐出手调停,迫使英国退让,那英国这次大概率是可以狠狠敲日本一笔的。
    其实李奕还有一句话没说。
    那就是大唐和英国之间迟早还有一战!
    不管是英国想要保住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还是大唐想要重回历史上自己的位置。
    双方之间的矛盾几乎就是不可调和的。
    如今之所以停战,只不过是双方都需要缓一缓。
    都在等着工业产能爆发,积蓄实力!
    等到这个世界从增量博弈变成存量博弈,那大唐和英国迟早还要再打。
    到时候,或许打的就不只是大唐和英国之间的战争,而是东方和西方的战争。
    也可以说是,世界大战!
    张靖林从李奕这里得到答复退下,而李奕则是坐在那里,神情沉凝的思索着什么。
    他取出一个打火机,咔哒点着,点燃了自己叼在嘴上的香烟。
    李奕在考虑事情的时候,总喜欢叼根烟。
    不是有瘾,而是需要有东西来排解压力。
    深吸一口气,烟头忽明忽暗,从口鼻中喷出的烟雾升腾而起,映衬的李奕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
    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烁着大唐插足美洲战事的得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