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全国巡视与日本内乱

作品:《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513章 全国巡视与日本内乱
    时间流逝,大半个月的时间眨眼过去。
    巴图和苏克坐船从阿拉斯加抵达了天津港。
    船只靠岸,港口内的喧嚣顿时扑面而来,行人交谈的说话声,小贩的叫卖声共同构成一片繁华的景象。
    巴图带着自己的妻子下了船,然后根据指引,往码头外走去。
    当他们一行人出了码头,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摩肩接踵的人流。
    嘀嘀的汽车鸣笛声不断响起。
    柏油马路上,不时的便见一辆辆汽车从路上驶过,行人纷纷躲避。
    如今的大唐,汽车虽然依旧是奢侈品,但在天津这样的重要城市,却已经不算什么稀罕物。
    路上经常会有汽车行驶!
    除此之外,还有有轨电车在街面上缓缓驶过,不时的就有人上下。
    车夫拉着黄包车,飞快跑过,留下一阵风。
    远处,一栋栋高楼映入眼帘,街边建筑规划的相当整齐,玻璃幕墙反射着阳光。
    一副都市繁华的景象!
    巴图和苏克忍不住咋舌。
    “我的老天爷啊,这大唐发展的也太快了。”
    “是啊,是啊,当初我们离开大唐的时候,天津还不是这个样子呢……”
    一旁的巴芳更是吃惊。
    在来到大唐本土之前,在她眼中阿拉斯加的抚远城或许便已经是全世界最繁华的城市。
    因为除了大唐的抚远城之外,他们这些因纽特人便再也没有见识过其他的大型城市。
    可如今来到大唐本土,她才意识到,自己是何等的井底之蛙。
    在她看来,眼前的这座城市,和传说中的天堂也没什么区别。
    “这……这就是大唐吗?”
    巴芳忍不住低低的惊呼。
    她知道大唐是当前世界上有数的强国,可今日才知道,大唐这俩字的含金量究竟有多高。
    一旁的巴图拍着胸脯,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说道。
    “这里,就是大唐!”
    “不过,这天津城可并不是大唐最繁华的城市。”
    “要说繁华,还是得看京城,那可是天子脚下!”
    苏克见此,也是笑呵呵的说道。
    “走吧,我们去火车站,准备买票。”
    巴图带着自己的妻子快步跟上。
    他们很快就在天津买好了前往京城的车票。
    如今大唐虽然已经修通了连接北海的铁路线,但想从天津前往草原,却是需要在京城转车。
    很快,他们就登上了开往京城的火车。
    而火车这种新鲜玩意,也是再度震惊了巴芳。
    这时候的她才意识到,大唐本土的生活,和他们的生活,完全就不在同一个层面。
    在他们因纽特人眼中,钢铁可是稀罕东西,可大唐却是拿钢铁铺路。
    一行人在京城下车,然后又转车。
    火车从京城出发,一路向北,经由张家口,乌兰察布,绥远城,向着库伦的方向而去。
    随着连通草原的铁路修通,大唐对草原的开发政策也是被提上日程。
    如今草原上的各部游牧民,几乎已经摒弃了传统的游牧生活,而是被集中起来,于各处开采煤铁矿产。
    然后,再通过火车,将开采出来的矿产运往关内进行盈利。
    采矿业虽然辛苦危险,但胜在旱涝保收,利润丰厚,草原上的普通牧民和大汗都能从中获益,自然不会抵抗朝廷的政策。
    而朝廷也能借此稳定草原,杜绝游牧为患。
    这件事对双方都有利,自然政策也就被顺利推行了下来。
    顺理成章的,大部分的牧民,都改行做了矿工。
    巴图和苏克所在的部落也是如此。
    根据巴图之前和家人通信可知,如今自己的家人已经定居在了库伦附近。
    每天靠着给朝廷修铁路和挖矿谋生,虽然辛苦,但日子却是要比以往好过的多。
    火车经由好几日的行驶,终于抵达了库伦。
    巴图和苏克下了车,便开始找人询问自己的部落驻地在什么地方。
    一名路人闻言,指着库伦城的方向说道。
    “你们问乃颜部啊?”
    “城内,西城区的乃颜小区,就在那里。”
    “你们进城之后,随便找个人打听就能知道。”
    语罢,路人便脚步匆匆的离开了,他还急着去上工呢,可没功夫在这里和几个陌生人多废话。
    巴图一行人进了城,很快,便一路打听找到了乃颜部所聚居的乃颜小区。
    他们才刚进小区,路旁便有人将他们认了出来。
    “巴图?苏克?”
    “是你们吗?”
    “你们不是移民去新大陆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说话的,是一个光头汉子,这人名叫莽力逮,也是乃颜部的人。
    之前是个小贵族,现在改行做了矿工的工头,整个人不复之前黝黑干瘦的模样,吃的肥头大耳的。
    “莽力逮大哥?”
    “我们这是回乡探亲来了,等过了年就还得走……”
    莽力逮满脸笑容的说道。
    “好好好,回来就好。”
    “你们稍等一下,我去通知族长……”
    在莽力逮的带领下,他们很快就见到了自家族长。
    这是一个挺着圆滚滚啤酒肚的男人,油光满面的脸上架着一副墨镜,嘴上还吊着一根雪茄。
    脖子上挂着大金链子明晃晃!
    日子过的舒服了,人很容易就会发福。
    在和族长寒暄一阵之后,族长便安排人送他们去找自己的家人。
    巴图和苏克分开,各自回家。
    巴图带着自己的老婆回了自己家,敲开门之后,一个老妇人出现在门后。
    正是巴图的母亲。
    巴图张张嘴说道。
    “额娘,我回来了……”
    老妇人闻言,先是愣神,下一瞬间眼眶便湿了。
    “孩子,我的孩子啊!”
    “你终于回来了!”
    “快进屋来……”
    很快,巴图带着老婆进了屋,一家人忍不住抱头痛哭起来。
    ……
    李奕制定好了自己从京城出发,进行全国巡视的计划。
    各部门都开始做起了相应的准备。
    待到开泰十年,1865年年初,年节刚过,李奕的御驾队伍便从京城出发了。
    他的第一站,便准备要先北上。
    他计划要先去草原上看看,自从大唐打下草原,这么长时间了,他还没有去看过,这可不行。
    李奕想要亲自视察检验一下草原的发展进度究竟如何。
    李奕的第一战,便是张家口。
    御驾的火车在张家口停下,李奕亲自出面,做了一次公开演讲。
    “朕希望,张家口方面能承担起连通草原和关内的重任,扩大贸易额,为大唐开发草原继续做出突出贡献……”
    在巡视完张家口之后,李奕继续北上,他在绥远停留做了视察。
    如今的绥远城,是大唐在草原上最为重要的几座城市之一。
    非但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养殖业,畜牧业,农业各方面发展的也都很不错。
    可谓是未来可期!
    结束在绥远的视察,李奕继续北上,然后便是库伦,恰克图等地。
    最后,他北巡的最后一站乃是北海。
    李奕站在北海湖边,眺望前方一望无际的湖泊,眼神中满是追忆。
    都说古代武将的最高成就就是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大唐的军队打到了北海,将北海纳为内海,和之相比却也是丝毫不差的。
    他李奕一朝穿越,非但保持住了秋海棠叶的疆域版图,甚至还进一步扩张,重塑了东亚秩序,世界格局,甚至还拿下澳大利亚,插手北美局势……
    他这一生,足够精彩了!
    即便当下就死了,也是绝对的名留青史。
    结束北巡,李奕的下一步便是西巡,他准备要经由山西,陕西,到甘肃去看一看。
    嗯,如果不是现在大唐连通西域的铁路还没彻底修通,只是修到了哈密,李奕甚至想要动身前往西域视察。
    ……
    西安,火车站!
    今日的火车站不复往日的繁华热闹。
    而是从里到外,都被人给戒严了。
    车站内外,随处可见荷枪实弹的士兵。
    而原因也很简单,皇帝今日要乘坐火车抵达西安视察。
    为了确保御驾安全,西安站的所有火车班次全部停运,今天之内,西安站只会有一辆火车可以进出。
    大唐甘陕总督郭嵩焘负手站在车站内,神态有些焦急的等候皇帝的抵达。
    终于,远处传来一声火车的鸣笛声。
    郭嵩焘将目光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一辆火车正在缓缓向着车站内驶来。
    呲!
    蒸汽机开始释放汽缸内的蒸汽。
    火车缓缓停了下来。
    旋即,专列上鱼贯下来一队士兵。
    士兵开始接掌整个火车站的防务。
    在这些士兵成功接掌火车站的防务之后,皇帝的专列这才缓缓进站。
    火车停稳之后,李奕迈步下车。
    郭嵩焘快步上前迎接道。
    “微臣参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李奕伸手将郭嵩焘搀扶起来,然后笑盈盈的说道。
    “哈哈,卿家免礼!”
    “有劳卿家带领甘陕的众多官员,来火车站迎接于朕了……”
    郭嵩焘闻言,连声道不敢。
    李奕笑呵呵的,带头往火车站外走去。
    待李奕来到火车站外,一支车队已经提前在那里候着。
    李奕上了车然后开口说道。
    “郭卿家与朕同乘如何?”
    郭嵩焘闻言,再度连声道不敢。
    但最终还是被李奕拉上了车。
    车队启动,缓缓向着西安城内的驿馆行去。
    道路两旁,是自发前来迎接御驾的百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虽然大唐已经废除了跪礼,但这些百姓还是自发的跪在道路两边,齐声山呼万岁,用此来表达自己对皇帝的拥戴。
    自从大唐坐了天下,这些年来,随着工业发展,生产力进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
    再加上大唐朝廷组织分田,轻徭薄赋,减免农税,百姓们的日子是肉眼可见的越来越好过。
    陕西百姓自然也不例外!
    如今的大唐,多了不敢说,最起码已经基本上不存在饿死人的情况了。
    这种日子,不管在历朝历代,都能称得上一句太平盛世。
    正因为如此,百姓们对大唐的统治可谓是十分拥护。
    对李奕的尊敬,也是发自内心的。
    百姓们的要求其实很低,只要能让他们吃饱穿暖,那皇帝就是好皇帝。
    至于说皇帝折不折腾,好不好战,残不残暴,百姓们是不在乎的。
    他们要的,只是自己的生活变好,这就足够了!
    小民们的要求就是这么简单!
    李奕将自己的目光从车窗外收回,然后询问旁边的郭嵩焘道。
    “郭卿,最近甘陕方面的发展进度如何?”
    郭嵩焘闻言,开口说道。
    “回陛下的话,得益于朝廷的政策支持,如今甘陕方面的发展还算不错。”
    “丝绸之路重启计划正在逐步推进,如今的铁路已经经由张掖,酒泉,修到了哈密,相信很快就可以打通。”
    “除此之外就是,甘陕方面的植树造林,涵养水土也是在不断推进。”
    “按照专业人员的计算,今年的黄河含沙量较之臣刚上任之前,减少了最少17%。”
    “按照当前进度,预计再有个二十年,黄河沿岸的水土流失问题就能被彻底解决。”
    “到时候,黄河就将重新恢复清澈,黄河水患也将大大缓解……”
    听着郭嵩焘汇报工作,李奕微微颔首。
    郭嵩焘继续说道。
    “然后就是,根据专业人士的调查研究,西域方面光照较强,昼夜温差大,十分适合种植作物。”
    “微臣希望能够在西域方面推动扩大种植,借此来带动西域的经济发展……”
    李奕闻言,忍不住频频点头。
    他原本还以为郭嵩焘这个人只是在外交上有些能耐,不成想在内政上,却也是一把好手。
    他是真有些东西的!
    不说别的,光是重开丝绸之路,以及在西域推广种植,就可见其眼光远大。
    李奕笑呵呵的说道。
    “卿家的想法不错,可以试着推动。”
    忽然,李奕像是想起来了什么又开口询问道。
    “对了,文教方面的工作做的怎么样?”
    大唐目前正在着手推广义务教育,受此影响,李奕现在对文化宣传和教育工作看的非常重。
    他之前在草原视察时,便也过问过那边的文教工作。
    郭嵩焘闻言,开口说道。
    “回陛下的话,目前甘陕方面的文教工作作的也还算不错。”
    “陕西,甘肃两省目前一共开办了六所高等大学,十九所中学,以及近三十所职业技术专科学院,为大唐的崛起培养的不少人才。”
    “除此之外就是,微臣还按照朝中指示,在各州,府,县城内设立公立图书馆,图书馆对外开放,我大唐百姓在做登记之后,可以免费借阅各种图书。”
    大唐目前的义务教育虽然还再推进阶段。
    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唐一直在坚持把受教育成本给压低,尽量让更多人能够接受教育,学习知识。
    李奕再度轻轻点头。
    郭嵩焘接着汇报。
    “陛下,除此之外,就是宣传工作。”
    “目前,甘陕方面的宣传工作除去印刷报纸,贴大字报之外,还结合陕西当地的秦腔,编写思想宣传戏曲,深入各地乡村进行传唱。”
    “还有就是,目前,甘陕境内的宗教寺庙规模也是大多都被限制,不符合朝廷规定的寺庙大多都已经被拆除……”
    嗯,之所以这么做,针对的并不是佛道两家。
    而是某教!
    因为前些年西北地区爆发h乱的缘故,大唐对某教的传遍查的很严,基本上采取的就是禁绝传遍的态度。
    违者是要被重罚的!
    得益于石达开当年在甘陕西域杀的够狠,大唐的政策推进的还算不错。
    当然了,阻力肯定是有的。
    但也就那样!
    驻扎甘陕的唐军不是吃素的,摆得平。
    一路听着郭嵩焘的汇报,李奕坐着车一路抵达驿馆,然后便准备休息。
    当天晚上,他召集甘陕地区的大唐官府要员一起用膳。
    餐桌上,李奕高度赞扬了大家的工作,对大家的工作成效做了肯定。
    随后,李奕便在西安城内外进行了视察。
    在结束于西安的视察之后,李奕动身继续向西,一路路过兰州,西宁,张掖,酒泉等地。
    他此次西行的最终目的地,乃是哈密。
    也是目前大唐铁路修到的最西端的地方。
    结束西行巡视之后,李奕坐上火车,开始一路向东。
    河南,山东等地都在他的巡视目标之中。
    ……
    日本,京都!
    王居!
    孝明站在屋檐下,最后看了一眼身后的王居,转头询问一旁的岩仓具视道。
    “岩仓君,事情都安排好了吗?”
    岩仓具视闻言,点头说道。
    “天皇陛下放心,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
    “待您出宫之后,我们提前安排好的人手便会护送您前往九州岛。”
    “西南各藩会派人接应的,等您到达九州岛,您便可以号召天下勤王,共同倒幕。”
    “相信您一定可以为睦仁殿下报仇的!”
    虽然目前大唐在京都有驻军,但大唐的驻军并不负责王居的防卫工作。
    再加上天皇家族统治日本这么多年,并不缺乏死忠份子。
    在有备算无备的情况下,孝明想要离开京都,并非什么做不到的事情。
    孝明的立场原本是亲近幕府的,但自从睦仁被大唐以杀害大唐大使的罪名斩首示众之后,孝明的立场便变了。
    开始和倒幕派勾勾搭搭!
    如今的他,更是准备动身离开京都,去倒幕派治下的九州岛。
    目的为何,不言而喻!
    他要去支持倒幕运动!
    之所以这么做,不光是为了日本的将来,更多的还是想要为他的儿子睦仁报仇。
    如今的幕府,完全就是大唐养在日本的一条恶犬,对大唐的忠心更甚于他这个天皇。
    在孝明看来,他要指望幕府来帮他报仇,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如今他唯一能指望上的,也就只有倒幕派了!
    深吸一口气,孝明最后看了一眼身后没什么灯火的王居,转头就走。
    他心中默默道。
    “睦仁,父皇我一定会为你报仇的!”
    ……
    在巡视完河南山东这些地方后,李奕又在山东转车,沿着运河沿线南下,准备前往南方进行视察。
    很快,李奕便在南方转了一圈,最终的目的地,则是两广。
    李奕在广州也没待多长时间,在广州简单视察之后,他便动身赶往了广西。
    他抵达广西的第一站,便是浔州府。
    李奕此次回乡,一是为了祭祖,二是为了要给曾经为了反清而战死的唐军,以及义军将士们扫墓。
    包括冯云山在内!
    李奕当初能够从太平军获得资源,能够快速出头,少不了冯云山的看重和帮助。
    对于这位自己曾经的恩主,李奕还是很怀念的。
    浔州城外,金田村!
    李奕站在一座墓志铭为太平天国南王的坟墓前,神情有些怀念。
    他伸手取过三支清香,然后鞠躬上香。
    李奕站在冯云山的坟墓前,声音低沉的开口说道。
    “冯先生,您当初所寄予厚望的反清大业,我实现了。”
    “如今,这清妖已被诛除,天下归于大唐。”
    “我来这里看看您。”
    “若您泉下有知,如今应当也很是欣慰……”
    说话间,李奕取来一坛浊酒,浇在了冯云山坟前。
    酒液落地,溅射起些许灰尘,李奕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了笑容。
    做完这些之后,李奕准备要回自家的老宅去看看。
    说是老宅,其实并不准确,因为这老宅是重修过的。
    当初李奕起兵反清,老李家便被满清给抄了家。
    宅子被一把火烧成一片白地!
    在李奕登基称帝后,这才命人重修老宅。
    御驾的车队停在老宅大院外,李奕下了车,迈步向内走去。
    看着面前这和自己记忆中别无二样的宅子,他的脸上不由自主浮现出笑容。
    只是,就在这时候,李奕的秘书顾慎一路小跑着来到了李奕身边道。
    “陛下,日本方面出事了!”
    李奕闻言,脸上的表情明显一滞。
    忍不住蹙眉道。
    “出什么事了?”
    顾慎深吸一口气,将一封军报呈递给李奕,然后在一旁解释道。
    “启禀陛下,日本方面西南各强藩组成倒幕联军,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正式向幕府宣战。”
    “而日本国王孝明,也是暗中脱离幕府控制,前往了九州岛,公开支持倒幕派,成为了倒幕派的一面旗帜。”
    “如今的日本,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