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年末收官
作品:《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第417章 年末收官
“钱?”
许青山嘀咕了一声。
“庸俗!”
“是影响力!是被全面认可的领袖级影响力!”
周其凤把手背到了身后,似乎编写这部书的人是他一样。
尽管京城大学作为国内当之无愧的top0院校,但这并非代表京城大学在国内的学术地位就一定是独一无二的。
京大数院的天下第一系的名号,也是靠着这么多年不断地出成果和积累才奠定下来的。
要弄清楚次序问题。
京大是先靠着实力让人信服,被官方认可,得到资助,随后才能逐步巩固。
华清如此,华科院亦是如此。
哪怕这些国字号高校在成立阶段就已经是国家重点投资项目,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其中,可如果学校本身不争气,投入资金的转化率不够高,国家自然会另选它校。
没有什么会是一成不变的。
而随着时代不停地前进,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京城大学想要保持住地位,甚至是摆脱华清的影响,真正成为国内断层第一。
许青山如果能够长期保持这种输出效率,那周其凤相信金大未来数理类科研的百年基业将由此奠定,并且一骑绝尘,天下再无敌手。
“老周,我感觉你最近稍微有些魔怔了。”
许青山瘪了瘪嘴,摇了摇头。
“就一本学术专著而已,虽然这个专著的范围有点广,但影响范围其实也就那样全。华夏那么多的学科,我现在能影响的也就是数学和计算机”
“唉,停一下停一下,你自己就是做数学的,你没有意识到数学对于世界的影响有多么大吗?”
周其凤伸手打断了许青山的施法。
“我知道呀,但是从学术到实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再说了,实践也不一定在京大。”
许青山满不在乎的说道。
“为什么不能在京大呢?咱们京大你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你想要什么资源我们就去申请什么资源。”
周其凤自然知道许青山所说的未来是在他自己的青山大学,可是咱京城大学也是掏心窝子的对许青山好呀,就不能考虑考虑吗?
许青山白了周其凤一眼。
“老周,你能确保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应用实践跟校外的人完全不沾边吗?”
周其凤稍微愣了一下,他能听明白许青山的意思。
“就京城这么一小块地,你扔个砖头都能砸到一个处长,你撒泡尿都能浇到一个科长。虽然我现在在国内确实备受关注,也很被重视,闲杂人等不敢朝我伸手。”
许青山慢条斯理的说道。
“但之后呢,你怎么能确保当我们所做的东西规模大到一定程度,会有人不动心呢?”
许青山为周其凤倒上一杯茶。
“老周呀,不管是咱们京城大学也好还是隔壁华清大学也好优势就是在京城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和科研条件,但最大的限制也是在京城。”
“你也清楚,我想要创建青山大学的初衷,要的不就是一个天高皇帝远完全能够自己做主的地方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把想做的科研做到完美。”
周其凤双手放在膝盖上,默不作声。
他心里是清楚这个道理的,可是许青山这么把话说出来,他还是有一种被当面ntr的感觉。
许青山见周其凤那兴奋的表情落了下来,心中暗笑,这小老头的情绪是来的快,去的也快。
不过毕竟也是自己的师长,对于自己也是关爱有加许青山还是开口安慰道。
“老周你想想你不是过两年任期就结束了吗?这两年的时间我们肯定还落不到实践,等你走了之后,你真觉得新任的校长会维持住你一直以来的方针吗?”
“因为你们现在都还在京城大学,所以我也会留在京城大学,等到之后完全换届了。我要不要留在京城大学,我不能陷入被动。”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周其凤静下心来坐着喝了两口茶,看着桌上还摆着的那本《数学全本》。
过了半晌,他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你说的是挺有道理的,先看看吧,没问题我就让出版社开始准备了。”
许青山拿起了桌上的书,认认真真的从头开始看。
他自己的这一部分审核要求没有那么仔细严格,主要是看整体观感,还有排版情况。而且许青山现在的脑力完全可以说达到了人类巅峰,他的阅读速度自然不会多慢。
不然他也没有办法一个人统筹好实验团队的工作进程。
周其凤连第二壶开水都没泡完水青山就放下了书,朝着他点了点头。
“没有什么问题了,就这样印挺好的,之后整个系列后续的分册也按照这种风格和排版。”
许青山笑了笑。
“这个做排版设计的编辑应该也是学数学出身的吧?”
“对,是我们京城大学数学系毕业的学生。”
周其凤想伸手去拿书,却被许青山按住了。
“老周,这印出来的第1本书不应该留在我这儿当纪念品吗?怎么连这都要拿回去?”
“你小子这样搞就这一本,我们还要拿回去对比一下,到时候拿回来给你,还有正规印刷批次的,我也会送一些过来的。”
周其凤恢复了方才的表情笑骂道。
“你可就等着吧,到时候有的你签的我们这帮老东西你真不送?那起码得一人一个签名。”
周其凤挑了挑眉,一张口就给许青山摊牌了大任务。
“不是吧,你们都这么大年纪了,怎么都还跟小孩子一样要签名了?”
许青山表情也垮了下来,周其凤说的老东西,那可是一整批人。
“怎么就不允许我们这帮老东西有孩子?”
周其凤起身拿起书就要走,到了门口,回过头来朝着许青山咧嘴一笑。
“你呀,就等着好消息吧。”
许青山不置可否。
都快到年底了,还能有什么好消息。
老周好歹是个顶级大学的校长,怎么总是一副没有见过世面的模样,一惊一乍的。看起来太小家子气了,要是以后自己当校长,绝对不能像老周这样。
许青山心里暗戳戳地蛐蛐道。
时间过得很快,距离许青山八月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成功斩获菲尔兹奖已经过去了将近3个月的时间。
京城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悄然就入了冬。
许青山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科研工作里,仿佛是某一天困了的时候眯上了眼,再睁开眼的时候,世间就已经下了2010年的第一场初雪。
当初雪落下之后,京城就再也没有完全天晴的时候,地上一直都像是积压着雪白的云朵。
许青山和江浣溪他们也都已经换上了羽绒服。
快到了12月的时候。
学生们的功课也相对比较紧,准备去应付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周,许青山也没有急于一时。
毕竟那种规模的工作也不是蒸个一天两天就能提前完成的,所以他干脆大手一挥给学生们放了个假,等到春节结束回来再投入到工作中。
至于研究员们,那就不必多说他们有没有考试,当然是继续干活了。
只是相较于前几个月整个实验室那种紧凑热情,甚至是有些疯魔的研究状态,此时要更显得松散悠闲自然。
学生们虽然被许青山放了假,可还是时不时会跑到实验室的工位来自习。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人坐在实验室的工位上时,就总觉得自己充满力量,充满激情,拥有永不疲倦的学习状态。
许青山当然也没管他,也挺乐于看见这些学生拥有这种主观能动性。
当然更主要的是他也快没时间管了。
因为他人又被抽调走去忙更加重要的事情。
倘若有那种观察力比较强又比较细心的人,可能都已经注意到了最近京城大学的校园里忙来忙去的校工很多。
到了期末的时候,不太好去抽调那些准备考试的学生们。
就只能提前半个多月的时间让校工开始动工,整理校园。
或许是因为近一年多许青山在数论领域所展现出来的天赋和能力实在是超乎想象。2009年的国际数论会议因为提早定下来没法更改,可今年的国际数论会议却在月中的时候,修改确定在了京城大学。
而许青山就是这一场国际顶级学术会议的核心参与人。
时间就在12月22日。
哪怕许青山再怎么不情愿,这场会议他还是需要接下来的,而且他还需要担任这场会议的临时主办主席。
因为这不仅仅是在给他自己积攒国际学术圈的资历,也是因为这一场国际数论会议,就是为了他才召开的。
算得上是为了他这一点醋,特地包的这一盘饺子。
如果说国际数论会议或许大多数人都不太了解,因为这场会议并不常出现在大众视野范围内,但说到国际数论会议上会公布的奖项,或许有些对于学术圈略有了解的人就会知道。
拉马努金奖。
这为了纪念印度天才数学家斯里尼瓦萨·拉马努金的奖项,选择在拉马努金的生日这一天颁发,同时也被印度政府宣布设立成国家数学日。
正常来说,国际数论会议基本上都是在拉马努金的家乡-南印度库姆巴科纳姆的sastra大学拉马努金中心举行的。
偶尔会因为特殊的情况,到世界其他顶级高校办一场。
或许是不好意思,让许青山一年内跑两趟印度,也有可能是想过来京城大学看一看这个孕育了目前地球上最年轻的天才数学家的大学是什么样的。
今年的国际数论会议定在了京城由京城大学来协办。
今年的奖项应该是最没有争议的许青山,连菲尔兹奖都拿了,怎么可能不颁发给他呢?
由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和国际数学联盟(imu)共同颁发的拉马农金奖,每年都会颁发给当年12月31日之前未满45周岁在数学领域做出杰出科研工作的发展中国家的青年数学家。
基本上评奖标准都是朝着菲尔兹奖去靠近的。
而上一个情况和许青山相似的是,另一位华裔天才陶哲轩。
陶哲轩就是在2006年同时拿到了拉马努金奖和菲尔兹奖,而且和许青山一样是先菲尔兹奖,再拉马努金奖。
人家都跑到你的地盘上来把奖和钱塞到你口袋里了,总不能一点面子都不给吧。
许青山只能捏着鼻子埋头忙。
就连原本答应了江浣溪和佟童,每周陪她们两打雪仗的事情都只能爽约。
而且还没有等到国际数论会议召开呢。
许青山又接到了更多的通知。
没什么办法,毕竟已经到了年末,年末的时候会有很多收官的事情需要总结。
这些日子里,许青山就只能一边忙工作,一边接待提前到达京城访问的国际学者,一边填各种申请表和申报单。
最后这件事倒不是许青山不想丢给别人做。
主要是自己实验室用得最顺手的小王小薛也在忙考试,交给实验团队之外的人,他们也写不明白,还不如自己快速动手填一填,还能更清晰一些。
到了12月中下旬,国际数论会议即将召开的前几天,许金山总算是稍微松了口气。能够检查检查自己接下来有多少事情要忙。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他春节前的行程都被排得满满的。
国际受论会议结束之后,他就需要参加京城举办的城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参加完之后就要继续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这场参加完还得去参加,由教育部主办的国家级教学成果颁奖仪式。
还有一些七七八八的中小型会议,虽然会议不大,可奖项不小。
不少会议他还是主宾,不能不出席。
京城大学也好,部里的领导也好,都没有一个人跟他说的是虚的。
就这个年末,他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奖要领,有多少荣誉能拿。他都可以预见到自己,到时候脸都要笑僵了。
实际上也确实是如此,在见识过了场面极为宏大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之后,这些会议都是小场面。
国际数论会议是在京大的京大礼堂里举办的,其他会议,国际层面的都在大会堂里召开,其他会议则是在京城里的各个学校里乱窜。
到了这个时节,京城这些985的校长们一个比一个鸡贼,平时根本就逮不到许青山,好不容易许青山跑来学校开会了,多少也得缠着许青山,攀攀交情,让他在学校里开场讲座才能作罢。
许青山倒也不太好推拒。
因为到了面前他才发现原来京城这些985的校长、副校长们有不少都是京大华清出生的。
直到许青山把所有会议都参加完,就已经是大年二十八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