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一朵乌云

作品:《志怪书

    第493章 一朵乌云
    道人在山上坐着,云雾就在山下翻滚,云与梯田交际之处隐隐可见人家,不知下方梯田还有多少层。
    最近几乎都是晴天,十分暖和。
    有时有云,有时没有。
    有时云在天上,有时云在山中,有时高得飞都要飞好久才可触及,有时低得与山下那些蘑菇屋齐平,如潮水一样涨退。
    偶有下雨,也是一阵一阵的,雨一停就放晴,忽然又会下起雨。
    林觉就坐在这里,哪里也不去,只看着这世外桃源、人间净土一样的风景,每日晒着太阳就觉得心情好极了。
    想睡时便睡,不管何时起。
    想发呆时便发呆,任时间从身边流去,日月在头顶轮转。
    别的时候便看书悟法。
    有点让林觉意外的是,古书上虽然记了“断而复续”,在记“断而复续”的时候也提到了“散而复聚”,但书中其实并没有记“散而复聚”。当林觉从扶摇老师那里艰难的领悟“散而复聚”时,古书迟迟没有反应。
    待得古书终于有反应时,林觉将之翻开,却见上面一页空白,正散着金光,等着他来填。而这时距离他来到云州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从年前的冬日到了年后的新春,扶摇老师根本不是个称职的老师,林觉却也从中悟到了这门“散而复聚”的精髓。
    果然如林觉以前所想——
    相比起来,“断而复续”他学起来要更艰难,“散而复聚”则更适合他这种灵法派的道人,感悟起来也容易许多。
    同时这也印证了林觉一些想法——
    古书的第一任主人“林中仙”是真人,后来的历代主人想来最多也就走到这里了,甚至可能没有成真得道,于他们而言,哪怕搜寻世间法术,也有自己的限制所在。至于那些真君神仙乃至帝君大能的本领,既高深莫测,也没那么普遍,甚至有可能三界之中也就只有一个人会,自然很难被古书的主人们搜寻到并记入其中。
    这道散而复聚是如此,当年在徽州砀山,瑶华娘娘施展的那一次大神通也是如此。
    “无妨……”
    林觉看着古书中的这页空白,手中正捏着一支笔:“我为你写上。”
    上面已多出了两行字——
    散而复聚,养神法术也。
    顾名思义,魂飞复回,魄散再聚。
    这是林觉写的介绍,还没写完。
    至于前面的一页,“灭魂术”已经完全写完,所有内容也都详尽的录入上去。
    稍作思索,林觉便又落笔。
    正在这时,下方走来一道身影。
    林觉转头一看,乃是一个长得黑黑瘦瘦的十五六岁的少女,看着像是当地人,身上穿的也是当地的服饰,正一手端着一个土制粗碗,像是民间把戏人走平衡木一样,踩着下方梯田窄小的田埂,小心翼翼的走过来。
    “梯田鱼!牛烂烀!”
    少女端着碗走到下方,忽然轻轻一跃,就像没有重量一样,跃到了山顶。
    伸直双手,将两个碗递给他。
    其中一个碗里是一条弯曲的鱼,炸过再煮的,鱼皮成了焦黄褶皱的虎皮,上面有着汤汁,看着很入味的样子。
    另一个碗中则是一碗牛烂烀,带皮的牛肉、牛杂,筋头巴脑什么都有,看起来炖得非常软烂,泡在略微显褐色的油光闪亮的汤水中,里面可以看见姜葱和一些中原地区不常见的佐料,闻着很香。
    林觉看了看她手中,又看向她:
    “你怎么变成这样?”
    “我下去玩,看见一个人,她就长这样!我变得和她一样!”少女严肃说道,“别人就不会觉得我是妖怪!”
    你一开口,什么都暴露了。
    不过林觉也没揭穿,只是点点头,多看了她几眼。
    他是去年发现自家狐狸会化形的,而狐狸掌握这项技能的时间还要比这更早。
    也不知这算化形还是变化。
    因为它和别的妖怪化形明显不一样——
    别的妖怪化形都有一个固定的形象,而它并没有,而是随意变化,经常遇见谁就变成谁的样子,除了相对偏爱女性没有别的口味偏好。即便如此它也变作过山下老翁、中年采药人。
    而它也并不经常变作人,只在有特定需要的时候才会变作人。
    林觉认为,其中关键可能不在道行本领上,而在心中。
    林觉特地研究过。
    其它妖怪化形之时,道行也有高低,总体来说,道行太浅肯定不能化形,可也没有道行深就一定可以化形的。大多都有一个“开窍”的过程。
    妖怪化形过程也多种多样。
    有的妖怪见的人少,一日见到了谁,符合心中某些印象,一下“开了窍”,就化了形,化形之后的模样便与这人至少也有七八分的相似。
    有的妖怪见的人多,心中对于自己自有一幅形象,时机到了,自然而然就会显化出来。因为这般形象由心而生,所以很可能在是人形的同时,也带着妖怪本体的一些特征,又有这妖怪对于自己的认知,因此有些妖怪化成人后,不仅一眼就可以看出不像是人,也可以一眼看出本体是什么,还可以看出它的一些性格来。
    当然,也有误判的。
    还有些妖怪是人间通,又格外在意形象,化形前后,便会费大量力气来雕琢自己的外貌。
    而妖怪化形之后之所以经常以人形露面,哪怕不与人打交道时也保持人形,其中定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以人为尊,认为人最聪明,认为人是世间万物的灵长,认为这世间是以人为主导,所以渴望化形,又保持人形,并积极学习人的语言文字服饰礼法。
    显然九尾狐并不以人为尊。
    至少自家狐狸没有这个意识。
    而它也还没有开窍。
    只是掌握了变化成人的本领罢了。
    今日应是出去和山中百姓打了交道,至于打交道的目的,显然就在她手上两个碗中了。
    “你从哪里弄来的?”
    林觉一边接过一边问道。
    “狐狸钱买的!”
    “在哪买的?这山里也有饭店吗?”
    “是死人了!还没埋!好多人去!我看见他们交了钱去吃饭,我想着你好久没吃饭了,我就也交钱去买饭!”姑娘对着他说道,“我拿出钱!他们叫我去那边坐着吃,我没坐,在桌上选了两碗菜就给你端回来了!”
    “嗯?”
    还没开席就打包,这可不是好习惯。
    何况……
    林觉看着这两碗菜。
    如今天下动荡,虽然不见得能影响到这片大山深处的隐世之地,不过山中应当也不富裕,她很可能把人家桌上最好的两碗菜端走了。
    “你哪来的钱?”
    “我打洞的时候挖到的金子!”
    “金子啊……”
    那也就不必追究了。
    “还有这个!”
    说着她忽然将嘴一张——
    整张脸立即变作狐狸,张开大口,接着她居然将手伸进嘴里,那手一下伸得极长,竟从腹中再端出一个粗碗,上面又扣着一个粗碗。
    “红色的饭!”
    揭开上面的粗碗是一碗满满登登而且还垒出了尖的红米饭。
    不是那种红到发黑的红米,也不是鲜红的红米,整体和白色大米相差不大,只是上面略微有一点点红色,松散粒粒分明,盛在这个碗中。
    “吃!”
    长着狐狸脑袋的姑娘将碗递给他。
    “这……”
    “这?”
    “多谢。”林觉接过了碗,发现上面并没有什么口水之类的东西,这才松了口气,又语重心长的教育她说,“以后这种要吃的东西,不要就这么随便的装进嘴里,最好还是用个食盒或者竹筒、坛子之类的东西装好。最好不要装进嘴里。”
    “为什么?”狐狸少女不解,“本身就是要吃进嘴巴里的!”
    “可是那是我吃。”
    “鬼吐的丹药你也吃!”
    “……有理。”
    “不吃算了!”狐狸少女从他碗里把那牛扒烀又端了回来,“你是道士,不吃牛肉!”
    “谁说的?”
    “师妹说的!”
    “她乱说的。”林觉说道,“何况我都已经成仙了。”
    “成仙就不是道士了?”
    “也是道士。不过别人乱编出来的规矩就约束不到我了。”
    林觉又从她手上将之端了回来。
    一碗梯田鱼,表皮炸得酥香,汤汁入味。一碗牛扒烀,香味浓郁,汤底鲜美。夹一点带着汤汁汤水,放到微微带红而松散分明的米饭里,筷子轻轻一刨就是一大口进了嘴中,好像它自己会往嘴中跑一样,即使是仙人,也吃得舒服极了。
    “篷……”
    少女变回白狐,和他一同吃着。
    头顶云卷云舒,盛着夕光,下方梯田也一块块分别倒映蓝天、夕阳与彩云,带上了五彩缤纷的色彩。
    “你说,许意将山中种满了吗?”
    “不知道!”狐狸含糊的说道,“但是我今天出去玩,从蘑菇村子里过,看见蘑菇房子旁边种的果子树,已经开了了!”
    “这里的开得早。”
    “为什么?”
    “可能它们比较勤快吧。”
    “狐狸也勤快!”
    “是……”
    “你什么时候能找到云?”
    “那要等啊。要看缘的。也要看它合不合我的心意。”林觉说着,又指着天上和下方梯田中的金色云朵,“你说我们采一朵彩云回去如何?”
    “过一会儿就不彩了!变成灰了!”
    “这倒也是……”
    “快吃!”
    狐狸催促着他。
    正说着时,一人一狐目光不经意的一瞥,却都瞥见下方梯田之中,明明是黄昏天光、金色与粉色的云彩倒影,却忽然似有一朵乌云迅速划过。
    一人一狐先低下头,看向装满水镜面似的梯田,顺着它离去的方向转头,又都抬头,看向天上。
    只是这时,它已几乎没了踪影。
    快得堪称神出鬼没。
    “要下雨了!”
    “那是什么?”
    夕阳已经落山,天边霞光渐变,大山中的镜子倒映着赤红,一人一狐坐在山巅都觉疑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