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决定是你了!

作品:《抗战:全球都是基地车

    德国最高统帅部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而压抑。
    巨大的地图悬挂在墙壁上,各种颜色的旗帜和箭头标注着欧洲战场的局势。
    凯特尔元帅站在地图前,身形笔挺,他那冷峻的目光透过眼镜,落在刚刚走进来的隆美尔大将身上。
    “隆美尔,你去一趟北非吧。”凯特尔元帅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空旷的会议室里回荡。
    隆美尔闻言,脚步顿住,他那原本锐利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
    他微微皱起眉头,上下打量着凯特尔元帅,显然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决定充满了疑惑。
    在他看来,欧洲战场局势正紧,为何突然要派他远赴北非?
    凯特尔元帅似乎早已料到隆美尔的反应,他微微叹了口气,缓缓走到会议桌前,坐了下来,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示意隆美尔也坐下。
    “这是最高统帅部商讨出来的意见,经过反复权衡,我们觉得还是由你去一趟比较合适。”凯特尔元帅的语气虽然平静,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隆美尔轻轻点了点头,他没有立刻表态,而是陷入了短暂的沉思。片刻后,他抬起头,目光直视着凯特尔元帅,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去了之后,指挥权归谁?还有,作战目标是打到哪里?”在隆美尔看来,这两个问题至关重要,关乎着此次任务的成败。如果没有明确的指挥权,战场上各方协调必然混乱,而作战目标不清晰,就如同在黑暗中航行却没有灯塔指引。
    凯特尔元帅微微颔首,似乎对隆美尔的问题早有准备。他双手交叉放在桌上,认真地说道:“根据我们与意军讨论之后的方案,暂时由你指挥德意联军。不过,你要清楚,那里是意大利的传统势力范围,意军也许不会那么配合。所以,你必须尽快拿出战绩,用实力让他们信服。”
    隆美尔心中一沉,他深知指挥联军的难度,不同国家的军队,不同的军事理念和作战风格,要想将其整合为一支高效的战斗力量,谈何容易。但他没有退缩,军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在他心中熊熊燃烧。
    “另外就是油田,我们已经与当地的土著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一次,会有专门的人员跟着你一起去,他们的任务就是与土著商讨,看如何拿到那些石油。”凯特尔元帅继续说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急切。
    隆美尔心中恍然,原来这一切都是为了石油。
    德国的闪电战战术虽然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但对石油的消耗也是惊人的。
    战前储存的石油已经所剩无几,而战争还在继续,各种军事装备需要石油才能运转,民间的燃料供应也依赖石油。
    如果不能及时补充石油库存,德国的战争机器将面临停转的危险。
    “我明白了,我会尽快拿下亚历山大港。”隆美尔坚定地说道。亚历山大港是北非的重要港口,控制了它,不仅能在军事上取得优势,还能为获取石油提供便利。随后,他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我至少需要两个装甲师,以及两个步兵师,总计八万余人,算上各种后勤人员,差不多在十万人左右。”在隆美尔看来,要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没有足够的兵力是无法想象的。
    然而,凯特尔元帅却摇了摇头,他的表情显得有些为难:“太多了。”在他看来,隆美尔要求的兵力实在是超出了德国目前的承受能力。
    “元帅,没有这么多部队,我该如何压伏那些意军呢?”隆美尔焦急地说道。他心里清楚,一旦到达北非,意军的数量很可能会超过德军。如果没有足够的兵力作为后盾,他这个联军指挥官的权威将受到严重挑战,甚至可能无法有效地指挥作战。
    “我知道你的想法,但现在帝国真的很难抽出那么多精锐部队。你知道的,现在东线的苏军也在蠢蠢欲动,说不定以后也要开战。”凯特尔元帅意味深长地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德国虽然在欧洲战场上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同时也面临着多线作战的压力。
    隆美尔闻言,心中一惊。
    他没想到,德国竟然有与苏联开战的打算。
    在他看来,苏联幅员辽阔,拥有庞大的军队和丰富的资源,德国此时与苏联开战,无疑是一场豪赌。
    他觉得实在是太急了,完全可以再等等,先巩固在欧洲的势力,积蓄足够的力量后再做打算。
    “放心吧,不是现在,至少也是一年后。所以这段时间,我们需要储存更多的武器装备,训练更多的士兵,还有石油等资源,都需要储备。”凯特尔元帅似乎看出了隆美尔的担忧,他解释道,“隆美尔,所以你的任务非常重要,帝国能不能获得更多的石油就看你了。”说着,他拍了拍隆美尔的肩膀,语重心长。
    隆美尔深吸一口气,他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凯特尔元帅:“我明白了,元帅。我一定竭尽全力完成任务。”
    从最高统帅部出来后,隆美尔独自一人走在柏林的街头。
    寒风呼啸,吹得他的大衣猎猎作响。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刚才与凯特尔元帅的对话,以及即将面临的北非战场。
    他知道,等待他的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是隆美尔。
    回到家中,隆美尔的妻子露西迎了上来。她看到丈夫一脸凝重,心中不禁担忧起来。
    “发生什么事了,埃尔温?”露西关切地问道。
    隆美尔轻轻握住妻子的手,将自己即将前往北非的事情告诉了她。露西的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但她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她知道丈夫是一名军人,军人的职责就是服从命令。
    “你一定要小心,我会在家里等你回来。”露西温柔地说道。
    隆美尔轻轻拥抱着妻子,心中充满了不舍。但他知道,自己必须为了国家和荣誉而战。
    接下来的日子里,隆美尔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前往北非的事宜。
    他仔细研究北非的地图和情报,了解当地的地形、气候和意军的情况。
    他还与即将跟随他前往北非的军官们进行了多次会议,商讨作战计划和策略。
    在筹备过程中,隆美尔发现,要完成此次任务,面临的困难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多。
    除了兵力不足外,物资补给也是一个大问题。
    北非远离德国本土,物资运输需要经过漫长的海路,而且还面临着盟军的海上封锁。然而,隆美尔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
    他凭借着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顽强的意志,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他决定充分利用德军的装甲优势,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在战场上迅速取得主动权。同时,他还积极与后勤部门沟通协调,争取确保物资的及时供应。
    终于,出发的日子到了。
    隆美尔站在港口的甲板上,望着远处的海岸线,心中充满了感慨。
    他知道,此去北非,生死未卜,但他毫不退缩。他要在那片陌生的沙漠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战舰缓缓驶离港口,向着北非的方向进发。隆美尔站在船头,迎着海风,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
    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了德国,为了胜利,他一定要在北非取得成功,为德国获取宝贵的石油资源,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好准备。
    “德军要来了?隆美尔?他是谁?”当德军出兵北非的消息如疾风般传至丘吉尔耳中时,这位英国首相先是出奇地平静,久经沙场与政坛风云变幻的他,早已习惯了战争中突如其来的变数。
    紧接着,好奇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彼时,英国同样深陷石油紧缺的困境,对于北非出现油田这一关键信息,丘吉尔再清楚不过,德国绝不可能轻易放弃这块“肥肉”。
    换位思考,他深知若是自己处于德国的境地,恐怕会比德军更加急切地想要掌控这片石油产地。
    而此刻,他满心疑惑都聚焦在那个陌生的名字——隆美尔身上。
    不多时,秘书匆匆将关于隆美尔的资料呈到丘吉尔面前。丘吉尔坐在那宽敞却略显压抑的办公室里,光线透过厚重的窗帘缝隙洒在办公桌上,他缓缓翻开资料,逐字逐句地阅读起来。
    起初,他的表情还算平静,可随着阅读的深入,眉头却渐渐皱起。
    在他看来,眼前这份资料所呈现的隆美尔,履历平平无奇,没有特别耀眼的战绩,也缺乏令人瞩目的亮点,似乎并没有什么值得特别关注之处。
    于是,丘吉尔便将这份资料随意地搁在一旁,心中也没有对这个叫隆美尔的人产生太多警惕,只当他是德国众多将领中再普通不过的一员。
    目光转向北非战场,彼时传来的消息是当地叛军已被成功击溃,此刻正由意军进攻亚历山大港。
    然而,意军在战场上的表现实在差强人意,毫无气势可言,进攻显得绵软无力,推进速度极为缓慢。
    英国的坎安宁上将听闻此况,自信满满,甚至带着几分轻蔑地表示,他绝对有十足的信心将意军一举击败,在他眼中,意军根本不堪一击。
    但战场上的局势总是复杂多变,坎安宁上将也不得不承认,目前唯一棘手的问题是海上的三国海军依旧徘徊在周边海域,尚未撤离。
    这些海军时不时地对港口发动轰炸,给亚历山大港的防御与物资运输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幸运的是,这三国海军并未配备航母,若是他们拥有航母,凭借航母强大的机动性与空中打击能力,港口必定会遭受更为沉重的打击,局面将变得更加难以收拾。
    尽管丘吉尔对隆美尔起初并未重视,可北非战场的局势却如一团乱麻,牵扯着英国的神经。
    谁也未曾料到,那个被丘吉尔轻视的隆美尔,即将在北非沙漠中掀起一场惊涛骇浪,彻底改写这片战场的局势,也让丘吉尔为自己的轻视付出代价。
    “这就是你们的战果?”隆美尔是个雷厉风行的行动派,一抵达北非,顾不上舟车劳顿,便马不停蹄地亲临亚历山大港口外的意军阵地。
    此时,后续的德军部队还在努力恢复元气,漫长的海上航行让不少德军士兵身体不适,晕船的症状还未完全消退。
    更为关键的是,一些至关重要的重型装备,像坦克等还在运输途中,尚未抵达战场。可隆美尔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他深知战机稍纵即逝,于是径直奔赴前线。
    当他亲眼目睹意军的作战表现时,不禁大失所望。
    他原本就预想到意军的战斗力或许不尽人意,可眼前的场景还是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战场上,意军的士兵们士气低迷,行动迟缓,进攻毫无章法,士兵们像是一群无头苍蝇,各自为战,完全没有展现出一支军队应有的协同作战能力。防御工事修筑得也是敷衍了事,漏洞百出,几乎起不到任何有效的防御作用。
    隆美尔站在阵地上,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他的双眼紧紧盯着混乱的战场,拳头不自觉地握紧,指甲深深嵌入掌心。他怎么也没想到,意大利军队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在他心中,战争是一场严谨的艺术,每一个行动都应该经过深思熟虑,每一名士兵都应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勇拼搏。可眼前的意军,完全颠覆了他对一支军队的认知。
    “难道就没有一支能像样作战的部队吗?”隆美尔低声怒吼道,声音中充满了愤怒与失望。他转头看向身旁的意军指挥官,那眼神仿佛能穿透对方的身体,让意军指挥官不禁打了个寒颤。
    “将军,我们……我们已经尽力了。”意军指挥官结结巴巴地解释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惶恐。
    “尽力?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尽力?”隆美尔毫不留情地打断了他的话,“如果这就是你们的尽力,那么这场战争我们必败无疑!”
    意军指挥官低下头,不敢直视隆美尔的目光,他心里清楚,意军的表现确实糟糕透顶。但他也有自己的苦衷,军队内部管理混乱,士兵缺乏训练,装备也落后于英军,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他,却始终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隆美尔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此刻愤怒并不能解决问题,他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改变眼前这不利的局面。他的目光再次投向战场,脑海中迅速思考着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