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战国七雄

作品:《全球战国:开局获得唐太宗模板

    第395章 战国七雄
    东周联军浩浩荡荡,披坚持锐,无边无际,蔓延至天际,一队队兵马,正在向西边行军。
    东周联军之中,一辆辆战车缓缓移动。
    自商﹑西周至春秋,战车一直是军队主要作战装备,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千乘之国即诸侯国。
    据《战国策》记载,战国时代有“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拥有万辆战车的,自然是被称为“战国七雄”的秦国、楚国、齐国、魏国、赵国、韩国、燕国,五个千乘之国,为中山国、宋国、鲁国、郑国、卫国。
    公元前318年,宋国戴偃称王,即宋康王,推行变革,宋国逐渐强盛。东伐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取二城,灭掉滕国,取其地。号称“五千乘之劲宋”,差点成为战国第八雄。
    后来宋国发生内乱,齐国趁机便联合楚国、魏国攻打宋国。齐军抓获并杀死宋康王,灭亡宋国,三国共同瓜分宋国的土地。
    由此可见战车在春秋战国的重要性。
    虽然随着步兵方阵、劲弩、骑兵兴起,战车的重要性逐渐下降,但在公元前324年,战车依然众多。
    这次国战,东周联军拥有战车超过十万乘。
    战车上是手持长戈的秦锐士,眼神锐利,战车周围还有甲士护卫左右。
    秦军两百万,杀气腾腾。
    战国之所以被称为战国,正是因为诸侯国之间征伐不断,活下来的都是久经沙场的悍卒。
    此时的秦军已经有霸主之姿,无形的杀气让李乾都有股寒意。
    除了秦军,魏军、楚军、齐军、赵军也都是百战之卒,战意高昂。
    魏国有精锐的魏武卒。
    齐国有齐技击。
    赵国和中山国有大量骑兵。
    “战国七雄不愧是战国七雄,兵马如此精锐!”
    “可惜白起、王翦、廉颇、李牧、乐毅、项燕等名将不在亚历山大东征的时代,否则那就更加精彩了!”
    其他降临国战战场的玩家们也都注意到了正在向玉门关行军的东周联军,战国七雄无边无际的精锐军队,让这些玩家们都感到震撼。
    东周联军分为八路大军,声势浩大,无边无尽。
    还好战场扩大了百倍,否则哪怕戈壁都会被大军填满。
    东周联军在玩家降临之后,缓缓停止了行军,各自安营扎寨。
    降临国战战场的玩家寻找自己要协助的兵马。
    李乾与同样协助赵国军队的玩家一起来到赵军营地。
    “在下赵希,大王在里面久侯了。”
    一名赵军将领引李乾等人进入赵军大营。
    赵军营地,一名体型魁梧,年纪才三十左右的男子,正与臣子们观摩一副简陋的地形图,而地形图上标识的正是玉门关附近的地形。
    “哈哈哈哈,你们终于来了!”
    这个男子见李乾一行人到来,爽朗大笑,眼神迸发精光。李乾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熊熊燃烧的战意。
    赵武灵王赵雍!
    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君王,也是第一位称王的赵国君主!
    赵武灵王即位还没一两年,这次国战就爆发了。
    此时的赵国还算不上强大。
    赵武灵王刚刚即位时,赵国在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争中常年失利,而且饱受游牧部落的侵袭。
    正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趁诸国混战之际持续进攻中山国,将其彻底攻灭,收服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赵国才逐渐成为秦国最棘手的敌人,后来的廉颇、李牧等名将能长期抵御秦军,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打下的基础不无关系。
    而且赵武灵王对骑兵的运用,影响深远。
    赵武灵王还想着从秦国的北边云中、榆中等地区进攻秦国,以绕过函谷关这一天然隘口。为此,赵武灵王将王位让给次子赵何,由其主持国政,自己则专注于军事。但也因此引发长子赵章叛乱,赵武灵王于动乱中被围困长达三个多月,最终饿死行宫。
    李乾认为,赵武灵王至少也是一流武将,赵国军队的战斗力不弱,所以才选择协助赵国军队。
    另外,秦军作为东周联军的主力,一定会引来亚历山大大帝的针对。选择最强的秦军,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想必轩辕氏选择魏军,青帝选择齐军,元帝选择燕军……都有考虑到这一层原因。
    “蛮族进犯,我华夏之人,定要将其葬送。”
    赵武灵王扫视众人,见众人精神状态不错,很是满意。
    李乾说道:“此战我将助大王扫灭蛮族,一个不留。”
    “好!”赵武灵王颇为欣赏,“这是秦王分发给我们的地图,你们需要记住。”
    李乾瞥了一眼赵军获得的玉门关地形图,十分简陋。
    这副地形图在羊皮上,是秦军斥候在刺探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军的虚实时绘制的。
    秦军斥候没有上帝视角,绘制的地形图自然潦草。
    李乾见到赵武灵王的同时,与子同袍、忠武天王、千古一帝等领主玩家来到秦军军营,见到了秦惠文王和一众秦军将领。
    秦惠文王三十多岁,正值壮年。
    在秦惠文王身边,还有一个文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们。
    纵横家张仪!
    众人不约而同想到一个人。
    传闻张仪早年师从鬼谷子,后曾游历于楚国、赵国,不被重用,愤而入秦,以连横之策被秦惠文王重用,两度出任秦相,破解合纵之策,以三寸不烂之舌,将六国国君戏弄于股掌之间。
    除了张仪,还有嬴疾、司马错等秦国名将。
    嬴疾,即樗里疾,秦惠文王同父异母的弟弟,足智多谋,擅长外交、军事。辅佐秦惠文王,攻取魏国曲沃、赵国蔺邑和楚国汉中,更是一战大败韩、赵两军,斩首八万,关东诸国大为震恐。
    司马错,与张仪出兵灭蜀,司马错年老时还和年轻的白起配合,伐魏攻楚,夺取魏国大小城池六十一座,迫使楚国割让出汉水以北和上庸之地给秦国。
    这些秦军将领在当时都是名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