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正气道的道祖

作品:《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第796章 正气道的道祖
    “连我都没想到,命数的转变竟如此迅烈。哈哈哈,报应啊,荀鹏,这是真正的报应!”
    洛师鸾毫不掩饰语气中的快意。
    “臭表子,真的是你在搞鬼!”荀鹏目眦欲裂,“是你在算计我荀家?你做了什么?”
    洛师鸾没有显露身形,周围依旧是浓浓的黑暗,遮挡他的视野与灵觉,让他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
    这是正儿八经的“鬼打墙”。
    “哈哈哈!”洛师鸾畅快大笑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
    “是我,当然是我!但我再也没犯蠢,没做一件伤天害理的事儿,我的一言一行皆符合人道与神道的规则,没有制造恶业,只是在引导属于我自己的因果。
    我去见了县尊,以苦主的身份向县尊告状。
    这也是遵从县尊的指示。
    前几天苟公子为我敲响登闻鼓,县令让他找证据,找我的尸体。
    嘿嘿嘿,你们从湖中捞出我的尸体,还想对尸体施咒来束缚我,想要摧毁尸体折磨我的灵魂都没用!
    我早已解脱,真正的解脱,不受湖中鬼域影响,更不受尸体约束。
    我遵从县尊之令,堂堂正正走大门进入县衙找他。
    门神、府库神、功曹和游神,都只能在边上看着。
    我入了县尊的梦,那狗东西果然被你们收买。
    可惜,一切行为皆会留下因果之痕。
    他身为父母官,理应秉公执法,为我伸冤、还我公正。
    他收你们荀家的钱,让我含冤受辱、死都不得安宁,便与我结下大因果。
    我可以拉着他去阴曹司找鬼神评理!
    哈哈哈,连《生死簿》上也明明白白写了,他贪钱害人,福禄寿断绝,不仅很快要丢官丧命,死后还要下十八层地狱。
    只要我愿意承受自己的那一份业报,当时便可以拉着他一起下十八层地狱。
    可他怎么可能愿意用自己的性命,为你们荀家承受因果?”
    “原来是姓罗的反水了。”荀鹏先是恍然,接着满脸扭曲,叫道:“我荀家乃千年郡望,是大贵族,有大气运,姓罗的敢逆天而行,必遭天谴!”
    听到他绝望又愤怒地叫唤,洛师鸾更高兴了。
    “你不懂因果,不识天数!县尊依人道之法办案,只要做到公平公正,管你什么千年郡望,一朝剿灭,不沾染任何恶业。”
    荀鹏还要再叫,“嗖,嗖,嗖!”
    数十根弩箭,如闪电般射来。
    荀鹏有武者的灵觉,连忙闪身躲避,还挥剑劈砍。
    可他反应太慢,双方距离又很近,只躲掉一半的箭矢,身上依旧“噗嗤嗤”挨了十七八下。
    女子小拇指粗的箭矢,洞穿了他的躯干,带走他的力气。
    “噗通!”广川县的“玉面金鹏”,瞪大不甘的滴血之瞳,趴在杂草中,身体轻轻抽搐,渐渐僵硬。
    “荀鹏是咋回事?站在林子里胡乱叫喊,我们走到近前他都没反应过来。”
    差役端着手弩,走到荀鹏身边,一脸疑惑地踢了他几脚,确定他的确死透了。
    “大概受伤太重,跑不动了。”都头猜测道。
    “老大,既然拿下首犯,咱们赶紧回去吧。荀家千年郡望,咱们得好好检查一下。”有差役催促道。
    “说得对,千年郡望,这次咱兄弟发大财了。”
    都头抖擞精神,随便指派一小弟扛尸体,自己快速朝着县城飞奔。
    第二天清晨,广川县,赵府。
    “怎么某刚回来,二位便要离开?”赵衍脸上有疲惫,也有些许不满。
    小羽笑道:“若不是为了给县尉一个交代,咱们昨晚便走了。”
    赵衍神色复杂,道:“道长当真好手段,只几句话,荀家这等千年郡王,便如冰雪消解。
    除了胆敢拔刀砍杀官差的,要当场击毙。
    剩下几百人,无论主仆,全部抓去充徭役,广川荀家没人了。”
    小羽摇头道:“人能降生于世,是老天恩赐。
    可人的命运却非老天掌握,而是各人自己的缘法。
    命在己身,非天地杀之,非鬼神害之,失道而自逝也。”
    赵衍拧眉道:“如果没有道长拨弄天数,荀家或许会失道而自逝,但到昨日为止,应该还没耗尽气数与阴德。”
    小羽叹道:“人有人道,鬼有鬼道,神有神道,仙有仙道。
    道与道不同道,遇到岔道,听谁道?
    气运与阴德之说,源自鬼神之道,非人道正理。
    朝廷已有律法与制度,它们才是人道伦理道德的直接阐述。
    你看大秦哪个制度、哪条律法,规定了杀人放火,可以用前世阴功、用先祖余德抵罪的?
    县尉为朝廷官员,应该谈论人道的道理,而非鬼神的道理。”
    赵衍怔了怔,问道:“鬼神的道理,难道不是正理?”
    小羽道:“赵县尉为官多年,肯定明白,单凭朝廷的律法,无法完美达成‘因果有报、劝善阻恶’的效果。
    而阴司体系下的功德气运规则,可以弥补人道律法的这一缺陷。
    关键是,人道有了不足,才需要神道来补足。
    若世间只有人道制度,世间将有很多冤假错案,好人没好报,坏人没恶报。
    可如果人世间一切规则,皆遵从鬼神之意。
    荀家为千年郡望,福泽绵长,杀一个人、两个人,都不能耗尽他们的气数。
    不讲人道,只论神道规则,荀家犯了谋害人命的大罪,在这一世没任何惩罚。
    世人见了,会怎么想,怎么学?世界肯定会变得比没有神道时,更加混乱且堕落。
    所以,人族主导下的世界,只能以人道规则为主,神道为辅。
    神道的善恶报应,其善恶标准,也必须依照人道的律法和道德。”
    在西行取经的路上,每次悟空打杀活人时,唐僧都会抱怨,说什么惹了人命官司,万一被官府捉了去云云
    有一回悟空打死六个强盗,唐僧在坟头念倒头经后,还絮絮叨叨说:“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
    冤有头,债有主,(到了地府,见到阎王)切莫告我取经僧人。”
    表现得特别懦弱且愚昧。
    悟空嘲笑他,故意用金箍棒在强盗坟头戳了三下,喊道:“就是孙爷爷打杀了你们,没别的原因,你们惹恼了我。
    想找谁告状,尽管去,我老孙却是一点不怕。玉帝认得我,阎王与我为仆,怕个叼!”
    不用替唐僧洗白,他这个师父,的确很没担当,很懦弱。
    但唐和尚也是无奈。
    他之所以能成为取经人,是因为他“十世好人”的身份。
    什么叫“十世好人”?
    起码不能在人间犯下人命官司。
    一个杀人犯,不是正当防卫(ps),不是过失杀人,是主动打死好几条人命。
    放在现代网络上,有多少人认为他是“一生行善无恶的十世好人”?
    或者说,某人人生的前七十年,一直做好事,从来不犯法,七老八十了,杀了人犯了法,法庭和人民会说“他之前做了那么多好事,这次便算了,他依旧是好人”吗?
    唐和尚只要被官府抓住一次,确定他纵徒行凶,就会被打为“杀人犯”,会失去阴司制度赋予他的“十世好人”身份。
    他会从十世好人,变成“曾经的十世好人”。
    等于从根源上,否定了他取经领导人的身份。
    这不是要他的命吗?
    他要是不谨慎得近乎懦弱、没担当,他压根成不了“十世好人”。
    再看洛师鸾的案子。
    荀家千年郡望,受先祖余德庇佑,福泽绵长,很厉害。
    按照阴司气运论,他们气数未尽,不该在此时被勾魂使勾走。
    可他们的福泽再厚实,还能比唐僧的十世好人厉害?
    人道的规则之下,连十世修行的好人身份,都能轻易剥夺,荀家那点福气顶屁用?
    神仙再厉害,神道也始终只是人道的附庸!
    人族统治下的世界,始终以人道规则为主,也必须以人道规则为主。
    神道有存在的必要,但只是补充人道的不足,不能反客为主。
    赵衍思索良久,脸上渐渐露出若有所悟的神色,感慨道:“道长言之有理,让某豁然开悟。唉,难怪你能玩转人道与神道,游刃有余。”
    “贫道是游走在人间的驱魔人,非朝廷官员,非鬼神。”小羽道。
    赵衍点了点头,叹道:“道长说得对,道长不用像朝廷官员一样只遵守人道规则。
    也不像鬼神一样,以阴司报应规则,为主要的行为准则。
    只是,如道长这般驱魔的,某这辈子都没过。”
    小羽摇头道:“县尉若没见过,就真有些孤陋寡闻了。
    我这样的才是正宗的驱魔师。
    既不违背人间律法,也遵守阴司规则,达成善恶有报、邪魔退散的效果
    当然,无论做了什么,总会留下因果之痕。
    功德不奢望,恶业半点也无。我此番行为,肯定沾染了一些劫气。”
    赵衍苦笑道:“荀员外肯定不认可道长的话,毕竟当日道长主动找上荀家,说要替荀家驱魔。结果荀家家破人亡,宗庙断绝。”
    小羽道:“县尉可知贫道当日为荀员外提供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真正的最好选择。
    荀员外、荀家、荀公子,都以最低代价完结因果。
    洛姑娘也能消解怨气。
    可明明是他们犯了法,却一丁点代价也不愿支付,还将贫道赶了出去。
    现在因为贫道一直做正确的事,导致他们遭了殃,反倒是怪我?
    他们只是死了,不是魂飞魄散。
    亡魂可以去地府找判官喊冤嘛。
    县尉信不信,判官会跟他们讲——萝卜道士说的上策果真是上策。”
    赵衍眉头舒展,朝着她恭敬下拜,道:“道长莫怪,某俗人一个,连人道之理都弄不明白,更别说天地至理。
    不过,道长这番话,让某心悦诚服,获益匪浅。
    只请道长多在寒舍盘桓几日,好让某再向道长请教一些玄理。”
    小羽作揖还了一礼,笑道:“今番贫道与县尉结下善缘,将来肯定有再叙旧缘的时候。
    奈何贫道与广川县的缘分已经尽了。
    离开不是拒绝县尉,是要离开此地。
    嘿嘿,贫道和苟生多留一日,全县城多少人都不安生呢!”
    听她这么说,赵衍也不再强求,只从家里端来一盘金银,送给两人当盘缠。
    苟交还打算婉拒,可不等他开口,小羽便欣然接受了。
    等他们和赵衍在城外三里亭分别,还继续走了几百步,苟交才疑惑道:“道长怎么收了他的银子?”
    “他的银子不干净?”小羽问道。
    苟交摇头,“不晓得干不干净,但咱们不需要银子。”
    “咱们不需要银子,他却需要将银子送出去。收他的银子,是领他的情。”
    小羽掂了掂手中的银包,笑道:“这包银子还真不怎么清白。
    赵县尉是个能吏,却不是清官。
    咱们好好帮他将银子掉。
    以他的名义,多为赵家积累些阴德,也算报答他此番的殷勤招待。”
    苟交这才释然,“赵县尉或许不是个大好人,却是个好朋友。”
    “苟生,你是想尽快回家,还是再找几个案子,继续研究鬼神道?”
    小羽运转轻功离开县城驰道,用竹竿带着苟交“草上飞”。
    苟交迟疑道:“经过洛姑娘的案子,我对阴司鬼神有了一定了解。
    越了解,我心里越失望。
    鬼神并不如我先前以为的,能代表绝对正义,成为我们的最终依靠。”
    小羽想了想,说道:“阴曹地府并非开天之初便存在,是人道之后,神佛建造了地府。
    地府正式运转,也才几十万年的历史。
    在封神之战前,连天庭的神位都大量空缺,更别说地府了。
    可那时候人道已经存在。
    三皇五帝陆陆续续将人道推向一个又一个盛世,人道之力逐渐强大。
    你想想看,那时并无地府的善恶报应体系,世界为何还能正常运转?”
    苟交怔了怔,喃喃道:“人道其实并不需要神道?”
    小羽道:“没有神道,人道也能正常运转。
    或许无尽岁月后,人道文明高度发展,人类依靠道德、法律、工具,对罪恶的威慑,要超过鬼神。
    那时地府体系可能再次从人道世界消失。
    鬼神成为历史,人道更加繁荣昌盛。”
    她想到了前世,没有鬼神,世界不照样运转?
    只不过她宁愿前世依旧存在鬼神,存在阴司报应。
    “但在我们这个时代,人道文明发展到目前的程度,需要神道的因果报应,来弥补人道体系的漏洞。
    比如,某个恶霸勾结官府,还特别聪明,不惹惹不起的人,只欺负底层老百姓。
    这种人活着时,几乎不会受到来自人道制度的惩罚。
    大量这种人的存在,必将毁灭其他人对光明、对正义的信仰,对人道文明的发展大为不利。
    而神道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
    有鬼神惩恶扬善,人道文明能更好地向前发展。”
    “你失望,是因为你对阴司体系抱有太大的期望。
    神道本就是人道的附庸。
    比如两军对垒时,你会指望‘副将’力挽狂澜,成为战场主角?
    人道终究只能依靠人自己。
    你读圣贤书,掌握了人间的道理,那你就是人道的精神与胆魄,是两军对垒中,人道一方的主将。
    作为主帅,你该挑起人道的大旗,努力弘扬人间道理,让人道对鬼神的需求降低,让世人更相信、也能够更加倚重人道之理,而不是将鬼神当救世主。
    若未来真有人道不再需要鬼神的一天,便是如你这般读圣贤书的人,努力出来的结果。”
    人道的道理,不仅是人伦道德。
    代表自然规律的科技,也是人间道理。
    “读圣贤书的”并不狭隘地单指儒生。
    或者说“圣贤书”不止是儒家经典。
    所有对人道向前发展做出贡献的人,都是圣贤。
    他们留下来的传承,都是圣贤书。
    这是小羽的理念,她的这一理念便是《正气诀》的根基。
    苟交愣怔良久,叹息道:“道长,你才是人族圣贤中的圣贤,是当代与未来圣贤的大宗师。”
    “我只是个云游四方、有点感触的小道士。”小羽笑道。
    苟交认真道:“道长,你自己说的,身为‘主帅’,要有扛起大旗的责任和勇气。”
    小羽摇头道:“我扛不动。”
    苟交正色道:“你说出来的这些理念,正是《正气诀》的根基。
    只要你向更多人推广自己理念,让更多人学习代表了你理念的《正气诀》,诞生更多的‘苟生’。
    你不是人道圣贤中的大宗师,谁是?”
    小羽怔了怔,道:“苟生,你不是我的弟子。我们共同学习、一起研究,才有《正气诀》,有我先前那番感悟。
    你可以广收门人,将你认为正确的道理传播出去,也将《正气诀》传授给更多的读书人,你就是大宗师!”
    苟交摇头道:“道长可以开坛讲法,我愿附骥尾。道长无论是修道,还是修心,都要有个方向。小生真心觉得,《正气诀》可以开创一支文脉。”
    小羽想了想,道:“你有此雄心,很好,可我还想继续自在游历。
    不如我们各偿所愿,各得其所。
    你去当传道授业的大宗师,我在游历中寻找完善《正气诀》的灵感。
    反正你我的人生都还很长,将来一别,不会是永诀。”
    苟交道:“道长,你停下。”
    小羽停止“草上飞”,回头问道:“你要屙屎?”
    苟交本来表情肃穆,眼神坚毅有光。可听到她的话,他差点破功。
    他表情有些扭曲,却还是维持肃穆神态,跪在地上,朝着她恭敬下拜,“道长,传法要有传法的仪式。
    小生代表未来千千万万‘正气道门人’,叩谢正气道祖师——萝卜道人今日传法之恩。”
    “我不是祖师,《正气诀》本就是残篇,你我合作,才将其补完。”小羽道。
    苟交坚持到:“在其他人过来认领‘正气道祖师’前,你就是祖师。
    也别说什么合作补完,我与道长同游期间,道长或许触类旁通,获益匪浅。
    可我今日乃至将来的一切成就,都源自道长的悉心教导。
    我若连这点都认不清,自以为是,还修什么‘正气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