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疯狂的杨家叔侄
作品:《过气的我没有格局》 第228章 疯狂的杨家叔侄
嘀、嘀、嘀、嘀……
环月空间站的八号站不远处,准备进行月面降落的组合体在五百米停泊位置,内部突然就收到了一段神秘信号。
紧接着就是组合体所在的战斗舱突然响起被雷达锁定的警报声,呜呜作响的警报声让战斗员脸色大变。
“锁定方向来自月面!!!”
“这不可能!再次确认!”
“紧急避让——”
嗤!
咔!
组合体紧急分离的同时,战斗舱和推进舱分别作变轨机动。
环月轨道上的飞行器,作月面降落前的最后一次在轨速度一般都是三公里每秒,但是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战斗舱的空天军战斗员不得不快速让月球捕获,速度很快到了两点四公里每秒以下。
在组合体解体之后不到两点五秒,一枚明显从月面发射的动能弹,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迅速成为了月球的一颗全新卫星。
危机并没有结束。
近月轨道快一点绕月一周时间大概在两个小时,正常来说足够战斗舱迅速降落,但因为组合体解体之后,就需要自动控制系统重新规划。
更重要的是,月面是不是只有一颗动能弹?
还有,月球背面的地下洞穴群科考站,是不是出了什么大问题?
嗤!!
“张衡天体研究所”是月背地下洞穴群科考站的一个重要机构,在“张衡天体研究所”的月球板块观测站内,一台本来是用来搬运月壤、月矿石的矿用机器人,此时不仅仅是将履带式底盘改造成了多足,上半部分也改造出了大量的刚性机械臂和柔性机械臂。
这台古老型号的矿用机器人,现在跟着全副武装的杨师仁,正在组装一台特殊的机器,很明显是环月轨道交通中“磁悬浮系统”的那一部分设施。
“五叔,空天特勤组出动了。”
“无所谓。”
嗤。
气动栓打开,只戴着氧气面罩的杨师仁,走出了构装体机甲的乘员舱,仿佛无视了月球上的恐怖温度以及宇宙射线。
不过很显然杨师仁的皮肤并没有被灼烧,只不过偶尔身上会发出光点,那是宇宙射线在特殊屏蔽材料上的光反应。
哗啦哗啦哗啦……
矿用机器人将电磁轨道架设好之后,再次传来了语音:“五叔,我们真的不要直接杀回地球?”
“从月球正面攻击地面,三点八秒。”
杨师仁面无表情地将线束对接,大量自制的接口使用正常,他将一只手提箱大小的东西放在了轨道炮的下方,两把启动钥匙同时打开了箱子,然后才可以打开启动开关。
这是一只特殊的核动力电池,比传统核衰变电池的输出功率都要大得多,能够稳定地保证中压直流的输出运行。
“可是我已经等不及了,我现在只想弄死那条土狗!”
“等我们能进入地球上的互联网,耗也耗死他。”
杨师仁耐得住性子,他对矿用机器人道,“不要因为一时的急躁,就葬送自己的全部筹码。”
“但是他一定背后也有势力,不抓紧时间的话,恐怕想要弄死他以后只会越来越难。”
一台球形机器人突然滚到了杨师仁的脚边,如是说道。
“优势在我们这一边。”
面无表情的杨师仁,转身走到了大型计算机的操作位上,不断地输入参数。
“这可不一定,五叔!”
全息投影屏幕上,突然冒出来一个虚拟头像,表情丰富地看着杨师仁说话。
“听着老二,就算我们五十年一百年不去地球,现在也能继续运营。月球的资源,足够我们建造出一台史无前例的武器系统,不管是星际巨炮还是定向能武器,主动权始终在我们手里。”
走到台架下检查参数的杨师仁,突然停止了手中的动作,十分郑重地说道。
“五叔,我确信那条土狗不会等着我们积攒力量,一定会搞出什么来!!”
小型辅助机器人在将工具一件一件递给杨师仁的时候,开口大声地争辩着,“我们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在他身上踩了一次又一次的坑,这条土狗不简单……五叔。”
“我知道。”
杨师仁深吸一口气,然后喟然一叹,按下一个有“攻击”字样的红色按钮之后,月背上空正在进入降落程序的战斗舱,突然被一片弹幕笼罩。
空洞的宇宙背景中,那密密麻麻不断粉碎的,不过是非常普通的坚硬月岩。
然而就是这些月岩,撞击在战斗舱外壳上之后,立即将战斗舱摧毁,舱内空天特勤组的战斗员,还来不及启动最后的逃生装置,一个个就因为撕裂的战斗舱,直接在月背上空被切成了碎片。
更加密集的月岩直接将尸体打成血雾,血色的圆球,包裹着尸块,朝着四面八方快速降落。
那都是两公里每秒的速度,撞击在月球表面之后,当即成了一滩烂泥,只一会儿,就跟月壤粘合在了一起,而这种粘合也只是刹那,随后便跟月壤一样,成了细小的颗粒。
“蝼蚁。”将拍摄画面放大之后,杨师仁没有再去理会这些来自绕月轨道的攻击。
这一波之后,直接从月背发起登月攻击的可能性就没了。
接下来就是理所当然的地面进攻,不过环月轨道交通已经被破坏了很大的一部分,就算要组织地面进攻,也只能依靠全地形月球车。
而大型全地形月球车的造价,每一台都高达十六亿。
然而依靠小型月球车来组织冲锋,风险又太大,很多地面上的传统武器,在月球因为低重力、低大气的特点,不是完全没法用,就是武器威力特性发生重大变化。
所以太空中的武器装备,都是尽可能特异使用。
要么动能武器,要么电磁武器,要么定向能武器。
也不是没有自带氧化剂的武器装备,但都是大家伙,都是为了投送另外一种大家伙。
因此在过去的一些太空冲突中,很多时候都是冷兵器互殴为结局,反正人体暴露在太空中也会噶。
直到“欧盟”和“非盟”的联合实验室,搞出了一种真空环境下通过类光合作用的细菌,才算是有了全新的太空超人类希望。
不过这个实验已经过去了三十年,细菌也繁育了第一千七百多代,跟第一代依然没有太大的差别。
反倒是月背的洞穴群中,找到了一些比较特殊的发现,很多人传言是发现了科技造物,但经过对照,又怀疑可能是过去探月过程中的工程污染。
研究成果还是有的,至少中方的月背洞穴群科考站,确实有了基础科学级别的发现,只是成果到现在还无法完美复现,始终有漏洞。
杨师仁现在带着辅助机器人大军,已经占领了这两个代号“黄粱”和“南柯”的实验基地,其中一个特殊的实验室内,有一块特殊的立方体,表面上的纹理,就跟印刷电路板没有任何区别。
但是,它以普通的材质,却时不时可以在外部能量输入的情况下,激发出类似辉光管的奇特光亮。
而这些光亮经过磁约束之后,形成了稳定的粒子流,经过多年的研究,偶尔能够从中直接诞生一个电子。
这个电子不是周围物质的污染,而是凭空诞生。
成功率很低,并且有着很大的随机性,是国防部以及国土防卫部门、最高司政办公室的最高绝密。
其重要性比发动核大战的密钥还要高得多,杨家崛起这么多年,知道“黄粱”和“南柯”的存在,也就三年不到。
也就是说,杨仁寿在死前没多久,才真正接触到了这个机密中的机密。
跟这个凭空冒出来,又迅速湮灭的电子比起来,那些“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的技术,只是次级中的次级。
这个特殊的小小的电子,带来了很多前沿技术,包括正在实验的千牛级无工质低工质引擎。
一旦引擎真正量产,恒星系尺度的星际旅行已经完全不是问题。
只不过就是这最后一点点技术瓶颈,始终无法突破,完全没办法量产。
因为从这里演变出来的技术路径,是首先需要输入大量能量,那是一个天文数字,一亿度电都能轻松吸收的情况,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承受。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全球的格局,都是以国家联盟为主,没有办法的办法。
全球恐怖组织确实猜测有什么东西在月球上,且价值很高,但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没有哪个恐怖组织有确切的情报。
而这一次,杨师仁的存在,打破了这个尘封许久的秘密。
地球上各个主要政治势力,也都知道了有个及其厉害的“恐怖份子”,以一己之力,占领了某个秘密研究基地。
虽然还不确定是哪个地方,不过基本都推断出是在月球背面。
“五叔,地面部队大概什么时候进攻我们?”
“最少半年以上。”
杨师仁输入了一段指令之后,一台改造过的激光增材加工中心,同步生产出了大量零部件。
传送带将零部件传递到下一个工位之后,机械臂将零部件抓起,通过激光二次修型,然后迅速地完成了装配。
与此同时,在一处月面试验工厂,一台异型精炼炉正在运行,大量附近的月岩被粉碎之后,在一级电炉中进行反应,而一台台被集中起来使用的矿用机器人,正在简易的轨道上将精炼铜锭二次融化加工。
辅助机器人配合天轨上的机械臂作业,挤压生产搬运了一卷又一卷的铜线。
一个超大型的复合工业体,以一种非常诡异的方式在运行着。
而与此同时,另外一个单晶硅试验工厂,已经获得了一大批硅片库存。
当一只只电机和印刷电路板汇总到总装生产线之后,一台台专用工业机器人逐步下线,虽然没有写入程序的过程,但是任何一台专用工业机器人,都可以轻松地以杨英的语气对外传达消息。
庞大的工厂群就像是不知疲倦,不断地生产出各种型号的机器人,并且第一批大型矿用机器人,直接在潮汐锁定线建立了第一个前沿观察哨所。
紧接着就是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这些观察哨所就像是烽火台,给月球背面提供了第一手警戒情报。
然而这一切还没结束,不知道第几批次的大型矿用机器人,突然有一天,开始在前沿观察哨所之间,修建起了月壤月岩填空而成的防御墙。
从地球表面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一眼看到的,便仿佛是月球上突然出现了一条长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