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中药材的区别

作品:《被辞退后,我成为医药之光

    第203章 中药材的区别
    听到冯刚的话,张扬也不禁笑了笑。
    中成药,顾名思义,就是由中药材或其提取物为主要原料,经过一定工艺加工而成的药物。
    相比于西药,也就是化学药品已经有近百年完善的研发、验证、临床等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中成药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验证方式,
    甚至说,也不知道该如何建立相对科学的评价体系。
    中药讲究君成佐使,讲究固本调元,讲究通过调节人体机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所以,在中药治疗的过程中,你很难找到一个或几个合理的量化指标,像西药一样去评价的药物治疗效果。
    打个简单的比方:
    比如最常见的慢性胃炎引发的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甚至呕吐。
    在西药中有一种常见的,治疗胃病的药物叫做“多潘立酮片”,通俗的名字叫做吗丁啉。
    胃痛、恶心、反胃、呕吐时候吃一颗很快就能缓解胃部不适。
    其药物原理就是通过激动中枢神经系统的多巴胺d2受体,抑制胃肠运动中的乙酰胆碱释放,从而增强上消化道蠕动和张力,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
    同时,吗丁啉还能通过激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5-羟色胺受体,提高呕吐中枢阈值,从而发挥止吐效果。
    在这个服药的过程中,吗丁啉的药物浓度大约2小时后就能达到峰值,
    通过临床试验是可以监测到人体内的乙酰胆碱浓度减少,胃部蠕动明显增多,患者呕吐情况减少的。
    但是如果服用诸如目前常见的,治疗胃病的中成药呢?
    比如常见的“胃康灵胶囊”、“香砂养胃丸”以及“保和丸”等,你是无法通过临床试验和双盲测试监测到明显的指标波动。
    为什么?
    因为中药效果来的慢,慢到甚至你无法用具体的生化指标去衡量其效果。
    再说细一点。
    中医从始至终就讲究千人千方,即便最顶级的老中医也需要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调整剂量和中药。
    顶级老中医尚且如此,中成药想要标准化治疗某一种疾病,很难。
    想要通过有明显量化数据的,西药标准建立的临床试验更难。
    甚至就连我们熟知的速效救心丸也无法在美国通过fda的临床三期试验。
    想到这里,张扬渐渐收起了思绪。
    也正因为这种情况,国家药监局对于中成药的上市审核也就相对宽松,只要确定药物毒理没大问题,
    只要别吃死人造成明显的药物中毒,大部分中成药的药方都能审批通过。
    也正因为如此,相比于严格、复杂、高投入的新药研发,国内众多药企也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中成药研发上。
    毕竟,事少、钱多、还不用确定准确的疗效,只需要在古书上找几个古方稍微改良一下就能上市赚钱,谁还愿意做创新药?
    这一次张扬购买了一个传统的感冒冲剂的专利,然后捐将治疗“t14蛋白”的药物成分隐藏在感冒冲剂里,也是钻了这个空子。
    “主任,你也不能把中药说的这么不堪嘛,有一说一,中药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只是目前大家对于中药的了解或者说研发还处于一个不太成熟的阶段,相信未来中药也可以重新绽放自己的光芒。”
    冯刚当然也只是随口牢骚了几句,听到这话顿时哈哈一笑:
    “张扬,您这说话的水平还真高!”
    “好吧,希望再过几年我能看到咱们几千年的中药能重新发扬光大。”
    说完,他顿了顿,将话题引入到了“肺毒清冲剂”上。
    “说这么多了,您要不要来看看那款‘肺毒清冲剂’的临床试验结果?”
    “好!”
    张扬点点头,也没在中成药这个话题上继续说下去。
    他快步走到冯刚电脑面前,开始仔细查看“肺毒清冲剂”近两个月的临床数据。
    果然,和冯刚说的几乎一样,经过两个月近200份的临床试验数据,这款“肺毒清冲剂”在和感冒、咳嗽相关的生化指标中并没有展现出明显的治疗效果。
    换句话说,双盲测试中根本看不出哪些是试验组,哪些是对照组,效果并不显著。
    这也是几乎所有中成药很难通过双盲测试的原因之一。
    而在“t14蛋白”的清除率指标中,倒是和上次一样可以一眼就看出明显的区别,一眼就能分辨出哪些患者是对照组,哪些是试验组。
    张扬点点头,开始更详细地查看更多数据。
    数据结果显示,普通病毒性感冒的患者,也就是感冒、咳嗽,但还没有引起肺炎的患者只需要服用两天“肺毒清冲剂”后体内的“t14蛋白”便可以完全清除。
    那些已经引发肺炎的患者因为“肺炎病毒”数量多,所以服用三天后体内仍可以监测出“t14蛋白”,但只需持续服用,等“肺炎感染”症状消失,体内的“t14蛋白”也会随之被彻底清除。
    看到这里,张扬心中大定。
    “肺毒清冲剂”虽然对治疗感冒咳嗽效果平平,但清除“t14蛋白”的效果却非常给力,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
    这就够了!
    片刻后,他抬头看向冯刚,开口道:
    “冯主任,你没说的错,这个临床试验数据虽然效果平平,但也足够通过临床试验了!”
    “我就准备结束临床试验了,就麻烦你帮忙把数据提交给评审中心了!”
    冯刚顿时摆摆手,笑着道:
    “说麻烦就见外了,都是我的本职工作。”
    “那我这就给你整理好临床数据,然后报给评审中心!”
    “嗯,谢谢了。”
    张扬结束临床试验流程,随即将临床数据提交给了评审中心。
    很快,他从蓉城第三人民医院回到了青山药业
    坐在办公室里想了一会,他决定给周海周秘书打个电话,告知“肺毒清冲剂”完成了临床试验,已经提交给了评审中心。
    上次见面的时候他留下了周秘书的电话,没一会电话接通。
    “周秘书,我是青山药业的张扬。”
    “张总,您好,我备注了您的名字的,我知道。”
    “嗯。”
    张扬也不多客套,随即直入主题:
    “周秘书,之前给你提到的清除‘t14蛋白’的药物我们已经研发出来,同时已经完成了临床试验。”
    “从两个月近200份的临床数据来看,药物效果不错,对人体内的‘t14蛋白’清除率很高,我随后就把所有的临床数据资料发给你,你看看?”
    “好的,真是辛苦您了张总!”电话里周秘书并没有表现的非常惊讶,张扬倒也不觉得奇怪。
    想必自己将“肺毒清冲剂”申请临床试验时候,京城就有人开始关注这款药物的临床数据了,周秘书应该也听说了相关的数据。
    等挂断电话,将手机放在办公桌上,张扬忽然重重地呼出一口气。
    从最初从戴主任嘴里听到“肺腺癌”发病率上升的消息后,又到在模拟器里发现了“t14蛋白”能引发“肺腺癌”的秘密,
    这几个月来,他一直担忧、困扰着“t14蛋白”的事情。
    现在总算好了!
    提交了临床试验审批后,有国家干预,“肺毒清冲剂”大概率很快就能通过审批。
    而一旦审批通过上市销售,也意味着残留在肺组织上的“t14蛋白”也有了治疗方案,
    未来即便患者们感染了肺炎病毒,也只需服用2-3天的肺毒清冲剂就能完全清除掉“t14蛋白”,再无后顾之忧!
    至于接下来如何让感染了肺炎病毒的患者服用“肺毒清冲剂”,同时,又尽可能的不造成剧烈的社会影响,张扬已经不想再思考了!
    6=9+
    反正自己都已经把这件事上报了,又研发了出了清除“t14蛋白”的药品,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是国家去考虑的事情了。
    张扬终于无事一身轻,趁着难得的休息时光,他和周小妹一起看了几场电影,又一起吃了两顿火锅。
    放松几天后,药监局审批中心突然传来了消息。
    青山药业提交的中成药“肺毒清冲剂”通过临床试验审批,进入生产批文许可环节。
    这速度快的就连通知张扬的冯刚冯主任也惊讶不已,可张扬心里很清楚,这应该是京城的人在背后快速推动。
    想想也是,感染“t14肺炎病毒”能诱发“肺腺癌”这种事情完全算的上是公共安全,尽早上市那么高层在应对的时候就要从容许多。
    既然“肺毒清冲剂”快速通过了临床试验审批,张扬也没办法继续闲着,第二天一早,他亲自来到了青山药业长期的合作伙伴——荷制药。
    此时荷制药的老板何平早已在办公室里等候多时,一壶沁人心脾的好茶也泡好放在茶几上。
    见张扬走进办公室,何平满脸堆笑:
    “张总,您来了,您快坐,茶都给您泡好了。”
    来的路上张扬已经提前通知了何平,作为荷制药真正的金主爸爸,他也不客气,直接在沙发上坐下来。
    品尝了一口香气扑鼻的新茶后,他放下茶杯,说到正事:
    “老何,之前我就给你提过了我们正在研发一款‘肺毒清冲剂’的事情,具体情况你也清楚了。”
    “现在临床试验审批已经通过,下一步就是生产批文审批以及代工生产就要麻烦你了。”
    “哎哟,张总,您简直是太客气了!”
    “您说什么麻烦?为您服务是我们应该做的!”
    何平脸上笑容更甚,说完,顿了顿又道:
    “您放心吧,我们有稳定的中成药生产产线,质量把控也非常严格!”
    “您上次提到有一款中成药正在研发后,前两个月我就单独给您空出了一条生产线,就等着随时开始申请生产许可!”
    “您放心吧!通过通过审批完全没问题!”
    “嗯!”
    张扬点点头,老何干这点事他还是放心的。
    不过片刻后,何平突然又道:
    “张总,不过还有一点事情……之前您太忙就没有和您好好沟通。”
    “这次咱们的‘肺毒清冲剂’不比之前的其他创新药都是化学药剂,生产环节中有严格的固定纯度要求!”
    “比如某种化合物的纯度必须提纯到99.9%以上!”
    “而这次的肺毒清冲剂是中成药,您看其中的中药材咱们用什么档次的?您这边有具体的要求吗?”
    张扬微微一愣,很快就反应过来。
    化学药物和中成药还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药物选材。
    西药,或者说化学药物本质就是通过化学手段,通过合成或者提取化合物的方式得到纯度较高的一种化合物质。
    其纯度越高,药物杂质越少,某种意义上来讲效果越好。
    所以,生产化学药物的过程中,对于药物成分的纯度是有严格标准的。
    而中成药就不同了。
    中药药材没有这么严格的标准,一般大致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
    一个同一品种的药物完全可能因为产地、生长年份导致质量出现较大区别,比如中药材里非常常见的黄芪。
    黄芪的功效是补气升阳、固表止汗以及消水利肿。
    所以在体虚需要补阳气,或者长期睡眠容易出汗,以及一些肾病患者时都会用到黄芪。
    但真正上品黄芪至少需要3-4年的生长年限,可市面上绝大多数中成药里用的黄芪都仅仅只有1-2年。
    一到两年的黄芪植株还在生长和适应环境,其有效的成分比如黄芪多、黄芪甲苷等明显累计不足,所以药效相比3-4年的黄芪就差的多!
    当然,年限不同价格自然也不同。
    而这也是为什么市面上很多中成药冲剂,大家都是一样的治疗咳嗽感冒,但为什么有的品牌、有的厂商贵很多的原因。
    除此之外,比如山药,白菊、成品、黄连还有产地之分,像川省的黄连绝大多数都出口日本,国内都很少。
    张扬略加思索。
    虽然这次“肺毒清冲剂”的主要疗效并不是治疗感冒,但这毕竟是青山药业的牌子,不能砸了招牌。
    “老何,你不说我还真忘了这事!”
    “我们这款‘肺毒清冲剂’所有的中药全用上品药材吧!”
    话音落下,何平顿时有些惊讶!
    “张总,全用上品药材,您这是要卖多少钱一盒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