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张总,我建议您建立药材种植基地!

作品:《被辞退后,我成为医药之光

    第216章 张总,我建议您建立药材种植基地!
    何平说这话也不是无的放矢,而是经过仔细斟酌的。
    毕竟现在谁都知道,青山药业的“肺毒清冲剂”最重要的成分实际是能清除“t14蛋白”的化学分子清除剂。
    至于其中的中药材,反倒不是那么重要。
    只要能将上品的中药材稍微降低一点品质,降低到中品药材,不仅药效不会有任何影响,而且所有的货源问题都将迎刃而解,甚至利润也能因此提升一大截。
    张扬反倒是皱了皱眉头。
    和何平合作了这么多年,他很清楚何平是踏实干事的人,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能主动给自己提出这种建议。
    缓下脚步:
    “何平,现在上品药材的供货和涨价问题,真的到了这么紧张的程度了吗?”
    “嗯。”
    何平没有迟疑,轻轻地点点头。
    “不瞒您说,之前您第一次通知我生产‘肺毒清冲剂’的时候,我就第一时间联系了国内几家专门提供上品中药材的销售厂商,一次性采购了各种上品药材400多吨。”
    “这已经是生产一款普通中成药大半年的量了。”
    “后来您再次强调要扩大产能、抓紧备货后,我又特意安排专人去国内最大的几家‘中药材交易中心’:亳州、安国、玉林等地专门收购所需的上品药材。”
    “除此以外,老挝、越南等东南亚主要的中药材集散中心也有我们的人。”
    “可以说,现在全国各地主要市场的经销商和散户手里的上品药材基本都被我们收购一空,甚至还抢下了不少要出口给日韩的上品药材。”
    “但是……”
    说着,何平顿了顿,脸上流露一丝无奈之色。
    “但是就像我刚才说的一样,现在市场上所有人都知道咱们‘肺毒清冲剂’要大量收购上品药材,再加之市场上流通的上品药材越来越少,大家都开始坐地起价,我们收购的难度越来越大。”
    “当然,得益于之前我们提前抢购了大量上品中药材,目前仓库还有2000多吨库存;
    按正常20%的中成药生产损耗来算,我们至少还能生产大约5000万盒‘肺毒清冲剂’。”
    “只是……这不是长久之计,现在这个速度消耗下去,我们很快就会断货。”
    “所以张总,我们真得必须提前做好打算呀!”
    张扬轻轻呼了一口气,他能理解何平的焦虑和难处。
    只是他真没想到这才短短一个多月,仅仅只是“肺毒清冲剂”的需求量稍微大了一点,就搅得全国整个上品中药材市场有如此大的波动。
    说到底,还是上品中药材供应不足的问题。
    想到这,他没有直接回答何平的问题,而是轻声道:
    “何平,为什么咱们国内上品的中药材供应这么少?”
    “需求量稍微涨了点,就这么大的动静?”
    听到这话,何平不由轻叹了一声。
    “这事儿说来话长,但要总结的话,我觉得是四个字:需求太大!”
    “需求太大?”
    “嗯,就是需求太大!”
    何平见张扬有些惊讶,解释道:
    “张总,二十多年前,我就在一家国企中成药厂上班,我记得当时我们药厂一年的药材采购量也才五百多万吨。”
    “这不是一个月,是一年的采购量啊!”
    “可现在呢?我就不拿荷制药来举例了,就拿一般中等规模的中成药厂来说,一年的采购量随便也有几千吨。”
    “这种差距肉眼可见的明显!”
    “不仅药厂需求量大增,我记得二十多年前,当时蓉城中医院一个月熬药的药渣撑死也就是三五几吨,但现在呢?”
    “据我所知,每周都是一车车的大货车把药渣运走,正常月份药渣都能达到四十吨左右,更别提冬季呼吸疾病高发时,药渣甚至能达到五六十吨。”
    “中药厂和医院尚且如此,民间的中药房消耗量也是大增,可以说,这些年中药材总体的消耗量绝对是多了十倍都不止!”
    张扬默然。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随着医疗资源快速增加,人民群众对于获得更好治疗的需求也在增加。
    说的更具象点,以前有个三病两痛的,大家首先想的是忍一忍、挨一挨;
    而现在条件好了,看病国家也给报销了,身体一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大家都愿意去医院看看。
    中药材又作为民间所谓的“副作用小”,“治本”的国药,自然需求量大增。
    何平接着道:
    “也正因如此,这二十多年来,我们国内的中药材需求是快速增长的;巨大的增长需求之下,品质反倒是不那么重要了!”
    “就拿中药里面用量较大的黄芪(qi)来说吧,黄芪可以通过生产年限:一年生、二年生、三年生分为下、中、上三种品质。”
    “一年生的黄芪根系较细且短,主根也不发达,其主要成分‘黄芪多’和‘黄酮类化合物’以及‘皂苷类成分’含量很低!”
    “二年生的黄芪根系要粗一些,其三种主要成分的含量也要高一些,但和三年生的成品黄芪相比药效还是有明显的差距。”
    “但是呢!”
    “目前我们国内不管是药农还是专业的中药种植公司,最主要种植的都是一年生和二年生的黄芪。”
    “要知道,‘黄芪多’和‘黄酮类化合物’以及‘皂苷类成分’这三种成分可是黄芪最重要的成分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衰老、抗肿瘤、保护肝脏等重要功能!”
    “年份越久,含量越高,药效越显著!”
    “可为什么没人愿意种?!”
    “因为一年生、二年生的黄芪需求量太大了!”
    说到这,何平缓了口气:
    “一年生、二年生的黄芪种植周期短,资金周转快,风险也小,一两年就能快速回本拿到收益!”
    “这种短平快赚钱的好事大家谁不喜欢?!”
    “而相比于一年生、二年生的黄芪,三年生的黄芪虽然收购价贵一点,但也要承担多等一年的损耗风险。”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三年生的黄芪需求量远远小于一年生、二年生的黄芪,绝大多数都是出口日韩,国内几乎没有什么药企愿意大量收购。”
    国内没有药企愿意大量收购?
    为什么没有?
    张扬脑海闪过这个念头,话到嘴边突然停了下来。
    他已经意识到什么原因了。
    就像何平刚才说的,这二十多年来中药材的需求暴涨,同样的,中成药药厂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
    就拿治疗感冒发烧、胃病胃痛的中成药来说吧,简单去药店一看同类型的就有十几种。
    上品药材好是好,但好东西唯一的缺点就是贵。
    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又有几家药企敢大幅提高自己药物的成本和售价,标榜自己药效显著?
    很难的。
    别的不说,就拿青山药业的“肺毒清冲剂”来讲,如果除去能清除“t14蛋白”残留物这个特性,高达29元的成本,零售价高达68元一盒的“感冒冲剂”!
    扪心自问,有几个人会购买?
    要知道,
    市面上可全是15元一盒、20元一盒的感冒冲剂,你舍得买吗?
    所以,这就陷入了一个怪圈。为了销量只能选择便宜的药材,可便宜的药材效果又不怎么好。
    想到这里,张扬思绪渐渐拉了回来,重新回到了目前“肺毒清冲剂”面临的上品药材短缺和涨价的问题上来。
    思索片刻后,他决定将自己已经着手申请“t14蛋白清除剂”临床试验的消息告诉何平。
    轻轻呼出一口气,安慰道:
    “何平,不过你也不用太焦虑了。”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吧,我们已经准备将‘t14蛋白清除剂’单独作为一种特效药生产出来推向市场,现在已经在着手申请临床试验。”
    “快则两三个月,慢则三四月应该就能正式上市销售,到时候必然会分流很大一部分购买‘肺毒清’的患者,‘肺毒清冲剂’的需求也不会那么紧迫了。”
    何平原本神色还略显焦虑,顿时又惊又喜。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
    “啊,那太好了!”
    “张总,您这个消息真是太及时了!这样一来,那些捂着药材坐地起价的人可要慌了!”
    “甚至我们接下来采购工作也要好做很多了!”
    何平重重地松了口气,脸上彻底露出激动的神色。
    可说着说着,他忽然一顿:
    “对了!您这个消息还没有对外公布吧?”
    “嗯?!”
    张扬有些疑惑,可看着何平颇为期待的表情瞬间反应过来。
    “你这是想利用这个消息运作一下采购事宜吗?”
    “我倒是还没有公布呢,如果你需要我这边可以配合你,你觉得什么时候发布消息合适我就什么时候发布。”
    何平顿时大喜,点点头:
    “那就先谢谢张总了。”
    “不谢,小事而已。”
    说着,两人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笑容,随即彼此心中地松了一口气。
    何平甚至兴奋地走在前面,不过刚走出十来米,他原本激动的神色渐渐地变得平静,就连脚步也缓了下来。
    张扬很敏锐的注意到了何平情绪的变化。
    不过还没等他询问,何平突然停下脚步,看向张扬:
    “张总,我突然想到一件事,不知该不该讲。”
    “嗯?”
    张扬笑了笑,也停了下来:
    “我们都是老朋友了,没什么该不该讲的,讲吧。”
    “好,张总,那我就说了。”
    何平也不再迟疑,继续道:
    “张总,虽然刚才您说要推出‘t14蛋白清除剂’的消息确实让我们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但是……以朋友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如果您想要继续以‘上品药材’生产肺毒清冲剂,或者说,未来青山药业的中成药您都想用上品药材作为原材料的话。”
    “我建议您可以建立青山药业自己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中药材种植基地?”
    张扬一愣,显然没想到何平竟然建议他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
    “没错,张总,我不是脑袋一热给您建议的。”
    “实际上,国内不少中成药厂都有建立自己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最终没有形成太大的规模。”
    “但像您这种需求量又大,又要求上品药材的,长远考虑来说,我是真觉得您真有必要建立自己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一来,不仅药材成本会降低15%~20%左右;
    二来,有了自己的‘中药材基地’作为后盾,即便下次遇到了类似‘肺毒清冲剂’这种短时间内急需大量上品药材的情况也能更加从容,更好的应对市场的波动。”
    “而且,自己的‘药材种植基地’种植的中药材质量更加可控,品质甚至会更高。”
    “比如我刚才说的黄芪,三年只是上品,如果能达到四年那就是佳品,制药的效果会更好。”
    不得不说,何平话确实很有道理。
    不过,思索片刻后,张扬摇摇头拒绝了。
    说实话,青山药业的主营业务一直是以研发创新药为主。
    即便这次爆卖的“肺毒清冲剂”虽说是中成药,但实际也只是借助了中成药的壳,最重要的“内核”还是化学合成有机物“t14蛋白清除剂”。
    为了这个业务单独去建立一个“中药材种植基地”,张扬觉得有些小题大做。
    最简单的方式,还是像现在一样对外收购上品药材,成本高一点就高一点,落得轻松。
    张扬的拒绝让何平有些意外。
    不过很快他就回过神来识趣地没再继续说这件事情。
    思索片刻后,开口道:
    “张总,既然您没什么兴趣,那就不谈这件事情了。”
    “刚才您在车上时说想来看看生产线,这样吧,我先带您去看看我们的库存仓库,再去看看生产线。”
    “怎么样?”
    张扬也没多想,随即点点头。
    “行,那我们先去仓库看看。”
    存放药材仓库在荷药业园区最里面,离大门口就有些远了。
    何平随即打电话叫来一辆园区车,大约五分钟后,两人乘坐园区车来到了一个巨大的厂房前。
    实际上。
    还没等何平介绍,张扬就知道这间厂房肯定是储存药物的仓库。
    原因无他,还没走进厂房,站在门外,一股浓烈的中药材味道迎面扑来。
    这种味道不同于任何化学生物药剂,闻一闻顿觉神清气爽,沁人心脾。
    何平一马当前:
    “张总,里面请,里面就是我们存放我们‘肺毒清冲剂’上品药材的仓库了!”
    “您进去看看吧。”
    “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