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金融与传媒的合作
作品:《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678章 金融与传媒的合作
股市的迅猛下跌,立刻成为了传媒的核心报道方向,如今的香港,房价、股票、娱乐八卦,已然成为香港市民最关注的三个方向,媒体们自然跟随着市场需求走;
股市的下跌,也立刻引起了地产市场的反馈,毕竟当太多人资金损失惨重之后,特别是加了杠杆的,那必然需要抛售地产市场来填坑,且股价暴跌,也会引起市场的谨慎,大量资金也会从地产市场撤离,甚至还会从香港撤资;
如此大的事情,自然瞒不住杨文东,从置地报警并引出股票作假的传闻后,杨文东便开始关注恒生指数的变化,7天之内,恒指跌了500点,所有的股票,就没几个是逆向上涨的,全部都是下跌,无数股民股东投资公司一片哀嚎。
“想不到,这最后一颗压死骆驼的稻草,居然是置地的假股票兑换券。”杨文东了解清楚详细情况后,淡笑说道。
原先历史上,1973年香港股灾的导火索是和合实业的股票作假,引发抛售狂潮,这也使得和合实业在后期被严重指责,公司信用几乎降为0,纵然它也是受害者,可市场与银行就是这么不讲理,为此,胡应相为了拯救公司,也付出了巨大代价;
而如今,因为杨文东的蝴蝶效应,对香港的历史影响太大,因此,股市变化的时间线也受到了影响,其中恒生指数最高点达到1947,比原先历史上高了200点.这其实也正常,毕竟如今香港的经济,因此长兴集团的存在,比原先历史上强了不少;
不过,对于那一批要做假股票的人来说,影响可能不大,他们该犯法还是想着犯法,赚钱最重要,而因为置地提前发起了收购牛奶国际,使得股票兑换券在年底便可以变现,这然后就成为了这货团伙的目标;
置地在当初制作股票兑换券的时候,也是非常谨慎,用的特殊材料,可再特殊也是比不过官方设置的股票的,毕竟股票与钞票一样,都是政府管控的,置地再强也比不了官方,那对于造假团伙来说,兑换券自然比股票本身更容易作假了。
只是,这群造假团伙估计也想不到,他们只是想赚一点小钱,却引发了香港经济的连锁崩溃。
方先名笑道:“这群造假团队已经被抓住了,据说连抓人的jc都狠狠的揍了他们一顿,因为大家都在股市亏钱了。”
“哈哈,那他们这方面可就冤枉了。”杨文东笑着摇头说道:“就算没有股票兑换券作假,但股灾必然会到来,肯定会有其他的导火索的。”
如今似乎便宜了和合实业,避免它被全港针对,身为和合实业的大股东,这个结果似乎也很不错,
置地之前本身就坑了无数股民,如今又碰到这种事,这一下又要被千夫所指了。
方先名道:“是的,恒指要是真的突破2000,那就太离谱了,等于5年时间涨了20几倍。”
恒指在67年最差的时候,不到100,如今其实也差不多涨了20几倍了。
杨文东淡笑道:“股灾已经来了,不过目前还不是我们动手的最佳时机,但九龙仓股票是例外,趁着市面上多数股民在抛售,收购一些股票,只要不引起怡和的注意,现在成本高一点多收购一些也无所谓。”
股灾虽然已经开始,但想等到恒生指数或者各家股票最低点,那还早着呢,按原先历史来看,到了1974年年底,恒生指数到了150点,整个市场才逐步回暖;
如果要购买其他一般公司股票,那自然要再等等,不说最后一个月,哪怕是最后半年也会省不少;
但九龙仓是他要收购的目标,属于战略性质的,不能只考虑以最低成本收购,而是要尽量不让市场关注的时候收购更多的股票,因为无论市场如何,一旦发起并购,那必然会引起股价大涨,所以前期能够低调的收购,那就是最划算的;
不然等到74年下半年,先不说历史是否改变,要是再等等经济就可能复苏了,等那个时候再发起并购,只会成本更高;
方先名则道:“杨生,我想再稍微等一等,我已经与齐瑞凡和秦志业沟通过了,后面一段时间,香港的主流传媒会大肆宣传香港经济之前过热,未来必然会冷静一段时间;
同样,目标还会专门针对英资地产公司,攻击他们在地产市场的无能,平白耗费股民对他们的信任。”
“针对英资公司?这样倒是可以,免得目标太明显,容易引起怡和警惕。”杨文东点点头,随即又道:“但如果这样的话,和黄恐怕也会被我们间接攻击啊。”
股市一片哀嚎之下,没有一家能够幸免,之前被看好的和黄也是一样,股价大跌,不过毕竟之前在传媒市场上宣传了那么久,相对来说,和黄的股票比起其他几家还是要好不少的。
方先名笑道:“这有什么关系,我们已经成功套现了和黄股票,已经不是和黄的股东了,再说,现如今连港府都宣传传媒自由,我们又没有点名、也没有污蔑,只是描述一些事实罢了。”
英资在地产公司、或者其他香港市场领域的无能也是公认的出,除非是一些靠着早年特殊地位获得的垄断业务,其他的跟华资对比,基本上都比不过,要不然也不会有华资地产公司崛起了。
杨文东点点头道:“行,你倒是会利用传媒了,那就这样做吧,和黄的股票,打压的低一点,对我们也有好处。”
按照祁德尊的操作,现如今债务比原先历史上还要重,不过他手中的港灯股票倒也是永恒的优质抵押物,但总体来说,和黄的局面肯定也是撑不了多长时间的;
原先历史上,祁德尊还是撑到了1975年初才被汇丰赶下台,如今估计会更早了。
“传媒与金融结合,的确是一柄利器。”方先名跟着说道:“可惜,我们没办法参与美国或者其他海外国家的传媒,要不然,肯定会有更好的成绩,我们集团多家实业工厂的产品也更容易宣传。”
优质的宣传广告资源,也是有限的,很多时候,不是有钱就能买的,可能还需要提前预定,如同香港tvb的晚上黄金时间段。
“海外传媒?的确不是我们能够随意插手的。”杨文东想了想,道:“对了,你帮我去查一个人,名字叫默多克,澳洲人,在澳洲那边有点名气,我要他的全部资料。”
说起传媒,也让杨文东想起了未来全球最顶级的传媒大师:默多克,其新闻集团成为全球最顶级的传媒集团;
任何行业,能够做到no.1,那自然都是能力出众的,一个澳洲人,突破各国的法律限制,成为美国政府麾下的传媒利器,肯定也是有他的特殊之处的。
“默多克?”方先名确定了下名字,随即道:“好的,我立刻安排人去调查一下。”
股灾之风,吹遍了整个香江,上到政商群体,下到普通百姓,太多的人受到了影响,之前股市火热的时候,更是吸引了无数啥都不懂,却想着冲进去赚钱的小白;
如今股市大跌,除了大资本之外,这些人也想撤退,可太多卖单之下,想抛售也没人接手,只能看着股票价格越来越低,急的火烧眉毛,可却也毫无办法,即使是大崩溃,能够先跑的,也是大资本。
于是,在香港中环的一些天台之上,又迎来了一些客人,这段时间,香港警察与医院,都忙了不少,跳楼的基本上直接殡仪馆,可也并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勇气,更多的人选择烧炭
“烧炭就烧炭,居然还带着全家一起。”看到新闻里一家人一起,还有两个孩子,这也让杨文东有了一些惋惜;
只是这种事情,他也左右不了,不管他参与不参与,贪心的人结局其实都差不多,被逼着自杀的,倒不是那种单纯亏损,而是借钱或者借用杠杆玩股票的,一旦爆仓,立刻倾家荡产还欠了一屁股债;
任何时代,甚至是没有股市的古代,都有人喜欢进行“一生的豪赌”,顶多就是换个地方;
彩票、股票等等,其实都是如此,不过就是合法的渠道而已,大部分人纵然贪心但也不至于血亏,唯独赌徒;
“这种事,其实每年每个月都有,只不过股灾来了,这些就容易吸引目光,传媒全面关注罢了。”方先名回道。
“嗯,这种人死了活该,只是可怜孩子没的选择。”杨文东摇摇头,随即道:“你调查一下我们公司内部,有没有人也这样豪赌的;
另外,如果是普通家庭,碰到地产抵押不足或者还款困难的,可以根据未来还款能力,适当的给予一定帮助,外人管不了,我内部人,只要不是赌徒,那我都愿意拉一把。”
其实这一波经济危机,股价跌的很多,类似于67年的房价,原先历史上跌到了最高点的1/14,这一次估计也差不了多少;
不过房价却没有那么离谱,两年经济危机下来,平均其实也才掉了一半,部分区域严重的可能跌了六七成;
而对比于未来房价的涨幅,其实这点下跌从长期来看根本算不了什么,问题是熬过这段时间的追债即可;
对于自己的员工,他还是愿意适当帮助的,反正以后也是要还的,还能拉拢人心。
“好的,杨生。”方先名答应道。
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道:“澳洲的默多克,信息查的怎么样了?”
ps: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