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长春宫

作品:《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1033章 长春宫
    皇权的加强,也意味着原本属于文官集团的权力进一步削弱,这对于文官集团来说是无法忍受的。但因为朱慎锥在做这些改变的时候并没有急于求成,更因为他手里掌控着军权,再通过拉一派打一派的灵活政治手段,从实际来看效果非常显著。
    可不管怎么样,文官集团的权利由此削弱是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利益受损的文官集团必然会要抗衡。而通过这一次辽东和朝鲜之事为由,以同敌和谈再加上卖国为罪名掀起风波,借此打击一部分朝中重臣,尤其是作为朱慎锥掌控朝政的内阁、兵部等这些官员,如果能借这个机会把这些人拉下马,逼迫皇帝让步,那么他们就能得寸进尺卷土重来,利用这个机会大振声势,抢夺朝廷的话语权。
    太子最初的看法就是这点,可仔细一想后又觉得这个看法却有些问题。表面上来看是对的,可实际上却太过肤浅。假如仅仅只是这样的话,根本不用暗杀顾国恩,因为顾国恩之死虽能激化矛盾,给皇帝和这些重臣泼脏水,但实际上却不利于后续朝堂的争夺。
    毕竟政治不是这么简单的,更重要的是朱慎锥不是太平皇帝,这位可是通过靖难马上得了天下的皇帝!手里握着军权呢,如果就此彻底惹怒了他,朱慎锥是会动手杀人的,难不成这些文官就不怕朱慎锥下狠手?
    “你说了这么多还没说到关键,以你的判断,这所谓的新党究竟是哪些人?他们真正的目的又在何处?”朱慎锥淡淡反问。
    太子苦笑道:“孩儿惭愧,孩儿只能判断到这点,却无法猜出这些人究竟是谁,至于目的嘛,孩儿觉得除争夺权力,削弱皇权之外,恐怕还有另外的意图,但这个意图究竟为何,孩儿暂时还想不到。”
    “对了爹,孩儿以为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这件事既然是以顾国恩起,那么就得从他身上开始查。顾国恩以三甲同进士当了给事中,那么当年是谁运作让他留京的,又是怎么当上的给事中,这些调查起来应该不难,只要费些时间,就能查到实证,到时候拿人问话,顺藤摸瓜……。”
    “太久了!”不等太子把话说完,朱慎锥摇头道:“这要查不是查不出,但却也不是短短一两日就能查到的。而且人家既然这样做了,所出面办事的人难不成就是真正谋划之人?再顺藤摸瓜?等你摸到了瓜,这瓜早就被人摘了,这还有何用?”
    “这……。”太子一愣,想了想后默默点了点头。
    朱慎锥说的对,既然对方谋划这么深,就算你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查也很难查到,就算真能查到也不是短时间能追查到真相的。现在顾国恩这件事闹的这么大,午门那边还有一大群人呢,根本没办法等这么久。
    正当太子要问朱慎锥,如果不这么查的话又有什么办法的时候,外面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殿下,锦衣卫刚送来消息!”卢九德在门口禀报道。
    “拿进来!”朱慎锥吩咐道,卢九德连忙走了进来,伸手递上一封信,信纸普普通通,但上面盖着锦衣卫的印章和火漆。
    朱慎锥看了一眼,直接拆开信看,等他看清楚里面写着的内容后不由得冷笑了起来。
    “呵呵,动手还真是快啊!”
    “爹,怎么了?”太子在一旁不解问。
    朱慎锥顺手把里面的纸条递给了太子,太子接过后细看,只见上面写着短短的两行字,字中的意思很是简单,说锦衣卫和警察司已查到了谋杀顾国恩的凶手,但这个凶手已经死了,而且是自尽的。
    另外,这个凶手自尽时留下了绝笔,内容是说顾国恩身为臣子却行欺世邀名行径,在朝堂上构陷重臣,黑白颠倒,他作为大明百姓实看不过去这等小人的嘴脸,出于愤慨这才行此举动。
    他的行为只是个人行为,同其他人没有任何关系,以一命换一命,死得其所!
    “混账!”太子顿时大怒,脸色潮红怒骂道:“这分明就是故意为之,其用心险恶之极!”
    “呵呵,真是一环扣一环啊!下的一手好棋!”朱慎锥冷笑不止,太子都看得明白,他如何能看不明白?欲盖而彰说的就是这样的举动,当众以这样的理由,更容易让人就此深思,虽然没有半个字说是有人指使,甚至说明自己的来历,可隐隐之中却让人不由得把这些事从被弹劾的重臣们身上联想起来,甚至还联想到了皇帝也就是他朱慎锥的身上。
    “锦衣卫那边还有什么话?”朱慎锥问卢九德。
    卢九德道:“周大人让人带话说他还在带人调查,让陛下放心,他必然会为陛下查个水落石出。”
    微微点头,朱慎锥也不说什么,挥手就让卢九德下去,等卢九德离开后,太子忍不住问道:“爹,这是欲盖而彰之举,用心险恶,姨夫那边您……。”
    “不急,枪刚击发,这子弹还要飞一会儿,锦衣卫那边有你姨夫在,怎么做他心里清楚,等着吧。”
    听着朱慎锥的话,太子虽然不解但心里却镇定了不少,接下来他继续陪着朱慎锥在乾清宫等候。半日过后,又传来消息,午门那边的情况非但没有平息,反而越演越烈,张瑞图等人根本就劝不住那些激动的官员学子,而且随着刺客身死的消息传出,各种“证据”已隐隐指向了今日顾国恩被弹劾的那些重臣们,甚至还有人认为真正出手的不是别人就是锦衣卫的人,而刺客的死是锦衣卫为了蒙蔽世人所做的安排,真相只有一个,顾国恩是死在皇帝和朝廷重臣的手中,出手的就是锦衣卫。
    等这个消息传出,整个京师到处都是谣言,说什么的都有,而在午门的那些官员和学子们神情更是激动,甚至有人开始以自残的方式要当众行死谏。张瑞图等人急忙劝住,可现场不知怎么回事突然一片大乱,有人开始呼喊既然皇帝避而不见,那么就要强行进宫求见,哪怕阻拦也是不成。
    一时间开始有人激动地要冲击午门,意图进入皇宫,亏得皇宫早就有所准备,全副武装的大内侍卫把宫门紧闭,拦住他们进宫的去路。见此有些人更为愤怒,说什么大明从未有如此之事,再这样下去朝廷被奸臣贼子所掌控,皇帝不出来见他们更代表着心虚,大呼国家养士二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随着群起激愤,在午门的人瞬间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继续留在午门“叩门面圣”另一部分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午门,朝着首辅温体仁,次辅张至发甚至今日被弹劾的那些重臣的府邸而去,前去“讨”个说法。
    见情况不对劲,张瑞图他们也束手无策,连忙派人入宫汇报皇帝,同时也带人前去阻止。
    很快,朱慎锥在宫中就得到了消息,听到这个结果后两道精芒从朱慎锥的眼中闪过,他不慌不忙站起身来,挥了挥衣袖,对焦急万分太子笑道:“走,跟爹出去走走。”
    “是!”太子连忙应道,跟着朱慎锥出了乾清宫。
    一开始太子还以为朱慎锥是要去午门,但没想朱慎锥出了乾清宫后却没朝午门而去,反而直接绕向了后面。起初太子以为朱慎锥是打算从其他门出宫再去午门,可走了一段路他发现不对劲,因为朱慎锥去的并不是宫门方向,反而是后宫的方向,这让太子疑惑不解。
    片刻后,当朱慎锥来到后宫的一处,见到了正迎来的徐宪成的时候,太子忍不住问了一声怎么来了这?
    朱慎锥也不说话,目光朝着徐宪成望去,徐宪成先向皇帝行礼,随后给了个坚定的神色。
    “陛下,臣陪您进去吧。”见朱慎锥要继续往前走,徐宪成开口道。
    “不用,你在外等候着就是了,这里有我和太子就行。”
    “可是陛下……。”
    “他毕竟非常人,有些体面还是要给的,怎么?难不成你以为朕还会怕了他?”
    “是!”
    徐宪成退下,带着人继续守在外围,目送着朱慎锥和太子迈入了长春宫。
    没错,这里就是长春宫,长春宫是西六宫之一,位于后宫的西边,原本是作为后宫嫔妃的居所,之前曾是太妃的住处,但自朱慎锥登基之后,长春宫就有了另一个作用,而这个作用就是用来囚禁名义上的太上皇,也就是之前的崇祯皇帝朱由检。
    长春宫的占地面积不小,宫内设施完善,还有一个小园。崇祯皇帝“禅让”后就带着家人居住此宫,转眼就已经好几年了。
    眼下长春宫住着崇祯皇帝一家子,还有几个太监、宫女,就连之前的大太监王承恩也在长春宫陪伴着这位废帝。
    在经历了先为信王,后突然因为天启皇帝病故登基成为皇帝,然后当了十多年的皇帝后把天下搞得大乱,差一点亡了大明,又因为朱慎锥起兵靖难入京,掌控朝政,最终大权旁落丢失皇位,从乾清宫搬入长春宫,退位禅让这些经历,这位曾经的大明天子,崇祯皇帝的人生机遇恐怕是任何人都无法相比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