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光刻工厂,选择

作品:《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唐都交大。
    徐松尧的办公室里面。
    王东来在讲座结束之后,就来到了这里。
    “怎么样,有没有想法再去带几个学生,或者是开一门课?”
    徐松尧笑着询问王东来。
    王东来没有丝毫的犹豫,当即就摇头说道:“算了,算了。”
    “我可没有这个精力,后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呢。”
    徐松尧对王东来的回答,并不意外,点了点头,出声说道:“好吧。”
    接着,就转移话题问道:“量子计算机的事情怎么样了?”
    “嗯,这个事情到这里也差不多结束了,量子同盟已经提出来,到时候一切按照咱们制定的协会规则进行就行。”
    “白泽量子计算原型机已经研发出来,后面的事情,就让潘院士负责就行了。”
    徐松尧也知道这些,稍稍犹豫了一下,出声问道:“东来,我有个想法,你看如何。”
    “唐都虽然被批准是第二个量子云计算中心,但是唐都市的高校和研究所这么多,算力未必就够。”
    “我们是不是可以进行合作,校企联合,研发维护一台量子计算机。”
    听到徐松尧这么说,王东来顿时就明白了。
    想了想,王东来就出声说道:“徐叔,你说的这个事情,其实我觉得并没有必要。”
    “量子计算机确实有些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把它神话了。”
    “目前的量子计算机水平,其实远远不够进行大规模的,深度的科研需求。”
    “等什么可以操纵超过一千个超导量子比特的时候,才算是真正入门吧。”
    “现在的量子云计算平台,也只不过是原本的研发速度上提升了几倍而已。”
    “银河科技确实是有这方面的需求,但是并不大。”
    “毕竟,这款量子计算原型机的设计者是我。”
    “与其在这上面,进行投入,还不如在教材和学生培养上付出。”
    王东来在徐松尧面前,并没有隐藏自己的想法,直接就说出自己的真实心里想法。
    听到王东来这么说,徐松尧也冷静了下来。
    量子计算机这么火爆,他自然是有些想法。
    唐都交大要新增量子信息这个学科专业,培养此类的学生,那么拥有一台量子计算机,对于教学工作也是极为有利的。
    徐松尧就是出于这样的想法,才会提出这个建议。
    没想到,就这么被王东来拒绝了。
    “东来,你说的有道理,只不过是我觉得如果有一台量子计算机的话,对于学校新增的量子信息专业,是一个极大的补充。”
    “这两年,上面给我们的拨款也比往年多了很多,正好可以用在这方面。”
    徐松尧还是有些不愿意放弃,就再次讲起了自己的理由。
    王东来这一次,却是直接地摇摇头。
    “徐叔,我明白你的想法。”
    “不过,我不建议你这么做。”
    “白泽量子计算原型机,放在眼下,是全球领先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它很有可能会领先十几年。”
    “但是,技术总是要进步的,要发展的。”
    “我们的眼光不能局限在当前,更要放到未来。”
    “量子信息是一个比较冷门的专业,这一点,徐叔应该是明白的。”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打好基础,培养好人材梯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我们要掌握量子计算机领域的话语权,单单只靠这一款白泽量子计算机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不断涌现出来的人才,这样才能牢牢掌握住话语权。”
    “我提出量子同盟的建议,也是出于这个考虑。”
    “不得不承认,西方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储备还是很丰富的,我们完全可以进行这方面的合作。”
    “我们拿出量子云计算平台的算力,来换取他们的量子信息技术基础,就像是我们在改开之时提出的用市场换技术方案一样。”
    “徐叔,与其想办法组建量子计算机,还不如想办法,从海外招聘相关的专家学者来授课,把量子信息学科打造成唐都交大的又一王牌专业。”
    听到王东来这番有理有据的话,徐松尧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不得不承认,王东来说的很有道理。
    这个情况,徐松尧不是不知道。
    只是,按照王东来这么做的话,想要看到成效,就不是一两年的事情了。
    教育是百年大计,想要出效果,最低也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大学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再读一个博士,最快最快也要十年。
    更何况,博士延毕已经是常规现象,这个时间还要延长。
    但是,弄一台量子计算机出来,就很简单了。
    顶多也就是一年的时间,直接就能看到成效。
    所以,徐松尧的第一想法就是后者。
    王东来也明白徐松尧的私心,有这样的想法,属实是很正常。
    然而,此刻听王东来说完之后,徐松尧心里就有些犹豫了。
    并没犹豫太长时间。
    徐松尧心里就有了决定。
    “东来,你这番话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不瞒你说,我之前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心里还是抱着一点走捷径的意思,现在听到你这么说了之后,我才意识到,我这个想法有多错误。”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诚不欺我也!”
    徐松尧极为坦率地在王东来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丝毫没有架子。
    王东来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
    “徐叔,其实这并没有你说的这么严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考虑,站在你的位置上有你的考虑,而我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说话不用负责,自然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所以,徐叔也不用太过考虑我的想法。”
    “学校的事情,到底还是要徐叔上心,进行操持的。”
    王东来说的客气,可是徐松尧已经想明白了,自然不会再反悔。
    “这件事,我已经想好了,就按照你说的这个思路去做。”
    “你已经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要是再想着走捷径,就真的太过浪费这个机会了。”
    “教育是一个长期投入的工作,短期看不到收益,这才是正常的。”
    “还是那句话,功成不必在我,但是功成必定有我,这就够了!”
    当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徐松尧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语气也极为的坚定和认真,显然是发自内心的。
    “对了,还有一个事情。”
    “我听说你研发的光刻工厂出了一点问题?”
    听到徐松尧这么说,王东来顿时露出一丝疑惑之色。
    看到王东来的表现,徐松尧也有些疑惑,便出声解释道:“东来,难道你还不知道吗?”
    “京城那边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已经正式落地,消息也是从这里传出来的。”
    “说是你设计方案里的ssmb根本就是未经证实的,还有很大的缺陷。”
    “光刻工厂更是一个闹剧,根本不可能实现!”
    徐松尧在说出这几句话的时候,也在注意着王东来的神情。
    不过,并没有发现王东来有太大的神情变化。
    “徐叔,就只有这些吗?”
    王东来淡淡地问道,像是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一样。
    徐松尧想了想,就继续出声说道:“主要就是集中在光刻工厂的可行性上面,毕竟ssmb的设计理念,太过超前了,就连heps+都没有得到证实,你就提出了ssmb,自然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
    王东来轻轻地点了点头,并没有就这个话题说什么,而是忽然问出了另一个问题。
    “徐叔,你说这里面会不会有国外的声音在里面?”
    徐松尧一愣,想了一下,才明白王东来的意思。
    “这一点,倒是不好说。”
    “以我个人的了解来说,我认为是有一定可能性的!”
    “毕竟,没有几个想要看到我们攻克芯片难题的。”
    徐松尧思索了一下,还是给出了自己的猜测。
    “徐叔,其实有争议是好事。”
    “光刻工厂的建设,是银河科技出资,唐都市只是提供了土地而已,还算不上是借助国家力量,和研发经费进行研究。”
    “民营企业搞科研,就算是再离谱,只要不违法,上面也不会轻易叫停。”
    “所以,这些批评的声音我一点都不在乎。”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创办一个银河科技的重要目的,有些研究,如果没有自有资金来源支持的话,根本无法推进下去。”
    “徐叔也是前辈了,光刻工厂这样的科研项目,如果依靠上面拨经费的话,通过的概率有多少,我想徐叔应该心里清楚。”
    “在我搞出白泽量子计算机之前,没有人会相信我会这么快搞出来。”
    “在我研发出‘力士’号火箭发动机之前,没有人会相信我能研发出来,都觉得我太过狂妄,如此跨界。”
    “现在,光刻工厂也被人质疑,我我根本没有半点解释的想法。”
    “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王东来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对于外人,我没有这个时间去解释,也不想去解释。”
    “但是徐叔不是外人,我也明白徐叔是为了我好。”
    “所以,我倒是可以和徐叔简单地聊一聊。”
    徐松尧的眼睛一亮,顿时来了兴趣。
    “徐叔应该知道ssmb的概念吧,ssmb光源最诱人的地方就在于它可以提供各种各样波长的射线,从波长13.5nm的极紫外线,再到5nm波长的软x射线,都能轻轻松松的提供,并且功率最大可以达到4kw,远超cymer公司的锡滴轰击法。”
    “不过同样的,ssmb也要进行原理验证试验,完成束流动力学,瓦光源物理设计和等等。”
    “这些工作,看上去很简单,但是都需要大量的时间。”
    “这要是申请科研经费的话,就是极大的缺陷。”
    “但是在银河科技这里,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
    听着王东来的大致解释,徐松尧也有些明白了。
    想了一下,就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东来,光刻机本来的能耗就很大,按照你的设想,直接做成了光刻工厂,那么能耗就更加严重了,这一点,你有没有考虑过?”
    王东来轻轻笑了笑,就出声解释道:“徐叔,这一点,我当然明白。”
    “光刻机的能耗大,主要是因为它要维持金属蒸汽,产生高能打靶激光,产生的光在蒸汽中被吸收,深紫外线极其容易被物质吸收,光路上被反射膜、透镜和管道吸收等。”
    “而变成了光刻工厂的话,就主要集中在电子加速以及磁场维持,以及产生诱导激光和产生的的光在光路上被反射膜、透镜和管道上吸收。”
    “这个问题,我通过数学模型模拟了很多次,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光刻厂的总耗能确实是有可能要比光刻机大一些,但是因为光刻工厂的整体效率比光刻机高,所以平均下来的话,耗能并没有提升太多,还在可接受范围内。”
    徐松尧没有停下,继续问出来了自己第二个问题。
    “掩膜板的问题要如何解决,如果是利用多条光刻线路来完成的话,是不是就要多出数倍的掩膜板?”
    “高功率光源对于光器件的损伤更加严重,放到光刻工厂的话,损耗量和损耗速度,将会成倍数增加,这么一来,就等于是需要重新研发这些光器件,就连散热问题也要重视。”
    “第三个问题,那就是最重要的一个良品率问题。”
    “从光刻机变成光刻工厂,这不仅仅是理念的变化,更是一种方案的选择,光刻工厂的投入不小,更何况还是银河科技出资研发。”
    “那么这就要求光刻工厂是要盈利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光刻工厂就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设计方案。”
    “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工艺步骤越多,对于良品率的影响就越大。”
    “如果光刻工厂的成本过高的话,光刻工厂的诞生意义其实就没有那么大了,从商业经济行为来看,这就是一个失败的选择。”
    “当然了,对于国家而言,只要能够突破封锁,那就是千金难换的,毕竟有些东西是不能用经济价值来衡量的。”
    “东来,这些问题,我不知道你是怎么考虑的。”
    “从我个人而言,我是希望你更多地考虑一下自己。”
    “可是从整体国家层面而言,我又希望你能突破这个难题。”
    “到底怎么做,我也给不了你什么意见,只要你不后悔,什么选择都可以!”
    听到徐松尧这么说,王东来心里颇为感动。
    “徐叔,你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光刻工厂一定会成功的!”
    王东来坚定而又自信地对徐松尧如此说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