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带全家旅游
作品:《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在正月初二陪着妻子罗晴,带女儿去看望她爷爷奶奶后。
正月初四,冯正明和大伯、二姑、三叔三家一起,带上爷爷和司徒爷爷,一大家子乘坐飞机南下抵达沪城。
这是过年的时候,全家人商量好了的。
决定要一起先抵达沪城,然后再继续南下游玩。
这一次大家是准备先到沪城,再从沪城到杭城,再从杭城继续南下到厦城。
在厦城游玩后,应该还会继续南下,到羊城。
最后一大家子会到深城,还准备要去港城和澳城。
算是沿着东南部的海边省分游玩一圈。
这一趟的游玩路线,是全家人商量过的。
而且也做了不少的准备。
冯正明还提前联系了回港城的江成哲,以及澳城那边的厨师朋友。
江成哲他们都非常欢迎冯正明带着家里人去玩。
就这样,冯正明他们先抵达沪城。
并未在沪城多做停留,接着就赶到杭城。
在杭城,冯正明他们一起游玩了西湖,也一起去了城郊的一些景点。
甚至通过杭城这边厨师协会的一些安排,让冯正明可以带着家里人去茶田看了看。
在这边,杭城接待的大师傅,准备要给冯正明亮一手龙井虾仁。
冯正明在看了杭城这边大师傅们做了龙井虾仁。
他笑着给点出一些小问题。
“现在的季节确实不是吃龙井虾仁的季节,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有些为难几位了。”
杭城的大师傅们微微一笑,表示为了接待冯状元做一些准备也不麻烦。
紧接着冯正明的话让大师傅们有些意外。
“龙井虾仁很出名,可能还是因为龙井茶的缘故,从做法上,我会想到淮扬菜里的清炒虾仁,一道清新淡雅,不与任何菜成席的一道菜。”
稍微停顿,冯正明点出龙井虾仁也应该是相似的一道菜。
“所以龙井虾仁我觉得也应该是一道相似的菜。”
这几句话说的几位杭城大师傅陷入沉思。
品尝美食,重在一个“品”字上。
懂得品的人,才能吃出一道菜的味道。
冯正明便是这样一个人懂得品的高手。
“各位可以试一试,在河虾最肥美的时候,用新鲜河虾现剥虾仁,冲洗干净后,只用盐给一个底口,再给薄薄一层粉,之后用清炒虾仁的养油白炒。
虾仁滑油出来后,再加入一点龙井茶、盐,给一点,要一个玻璃芡,大火迅速翻炒后出锅。”
听完冯正明一番详尽的解说,让杭城几位大师傅都有些惊讶。
“其实过去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浙自古联系便很紧密,所以苏帮菜和杭帮菜会有相当多相似的地方。
真的要探究发源,可能都能追溯到淮扬菜上去。
苏菜和浙菜的很多技法上,也都有淮扬菜的一些影子。
就好像几位给我们上的冷盘里的肴肉,也是源自淮扬菜里镇江的水晶肴肉。”
说到这里,冯正明提了一下自己在杭城开店的事情。
“若是之后我来杭城开分店,我的店里应该也会加入一些苏杭菜式,突出一些杭帮菜的特色,要和其他各地分店有区别。”
冯正明的这话让杭城几位大师傅立刻表示欢迎。
“好啊,我们很期待冯状元来杭城开分店。”
“不错,到时候我们可以更多和冯状元交流。”
“我们大家都很期待,冯状元能来杭城。”
见几位大师傅这么激动,冯正明笑着表示:“我知道,几位是希望我把推荐指南一起带来,但是我可要把丑话说在前头。
推荐指南的要求可不低,而且现在我在齐鲁和沪城做的那本餐馆推荐指南,都是只推荐街头小店为主,暂时不会推荐高档餐厅和大酒楼。”
几位杭城大师傅纷纷表示理解。
“这个我们都了解过,我们很认同冯状元的做法。”
“不错,你做的推荐指南虽然只推荐街头小店,但推荐的是手艺,没有去推荐那些单纯堆砌高档食材的店,这点我们很认同。”
“关键还是,冯状元你做的餐馆推荐指南,是面向大众,给大众推荐好吃不贵的店,这也有助于促进外地游客的选择。”
“是的,这一点刚好更适合我们杭城的。”
“对,杭城是出名的景点,每年接待游客很多,确实需要一本指南向他们推荐合适的餐馆。”
杭城几位大师傅的态度,让冯正明陪同的家人都有些惊讶。
冯正明最后向几位表示感谢,和几位大师傅留下联系方式。
向他们表示,之后自己肯定还会单独来杭城进行考察。
几位大师傅全都是欢迎之至。
等只剩下家里人了,二姑有些奇怪先开口。
“正明,我怎么觉得,他们好像是有意在巴结你?”
冯正明笑着点头:“二姑你感觉没错,他们确实是有意在巴结我。”
家里人都有些奇怪,不太明白为什么杭城几位大师傅要巴结讨好冯正明?
冯正明把杭城全国烹饪大赛个人赛发生的事情又说了一遍。
“杭城现在急于挽回口碑,毕竟全国烹饪大赛的举办,不但没有给杭城带来更好的口碑,反倒是因为那个弃权厨师闹腾,导致杭城餐饮上口碑更糟糕了。”
这一点家里人倒是也有所耳闻。
三叔接过话:“所以,他们希望你能来,帮杭城扭转口碑?”
冯正明笑着点头:“对,他们希望我能来帮忙扭转口碑。”
这时大伯开口问:“正明,之前一直听说西湖醋鱼,好多人都说味道不行,不过今天我看这里的这道西湖醋鱼的味道很好。”
冯正明看向盘子里,西湖醋鱼也确实被吃的差不多了。
他就给家里人解释了一下整道菜的做法,顺便说了一些为什么大家现在提起印象都不好。
“西湖醋鱼最传统的做法,是要用草鱼去做,要吃草鱼的鲜味,搭配上醋汁和一些很细小姜米,会有一种仿佛吃大闸蟹的感觉。”
介绍完了这里,冯正明紧接着说:“但草鱼若是养殖的环境不好,会有非常重的土腥味。
所以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做法去做,土腥味根本没办法去干净。
去不干净鱼本身的土腥味,那么做出来的西湖醋鱼光是那个土腥味就让人难以接受。”
冯正明用公勺舀起一点点西湖醋鱼的汤汁放在碗里。
“还有这个醋汁,必须要调到一种酸而不冲,入口后会有一些回甘出来,以及勾芡也是相当考验厨师的技术。
所以这么一条西湖醋鱼想要真正做好,可是非常难的一道菜。”
把西湖醋鱼的各方面介绍完,冯正明指着桌上盘中的西湖醋鱼。
“今天几位大师傅给我们做的这道,用的不是草鱼,用的是海鱼来做,很好规避了草鱼土腥味去不干净的问题。”
司徒爷爷听冯正明说的这么有趣,忍不住给冯正明提出一个问题。
“正明你说的这么热闹,那如果这个你来做,而且必须要用草鱼去做,你会怎么做?”
听到这话,冯正明看向司徒爷爷笑了起来。
“哈哈哈,司徒爷爷你这是故意考验我啊?”
司徒爷爷点头:“当然,是要考验考验你。”
冯正明微微一笑:“做不是不能做,用草鱼也可以做,去除草鱼最直接的办法,是买回来的草鱼先给饿上几天,给草鱼瘦瘦身,把腥味排掉。”
听到冯正明还真有办法,让全家人都更加好奇了。
表弟张宏伟追问:“哥,草鱼要怎么瘦身?就是饿几天吗?”
冯正明微微一笑:“弄三个大桶,把两个桶吊起来,里面注入清水,把草鱼放在中间的桶里,然后要保证桶里水始终流动。
上面的桶清水流到中间桶里,中间桶里的水流进下面的桶里,或者下面不用桶也可以,直接把水流掉是一样的。
然后每天还需要彻底跟换一下中间桶里的水,保证草鱼桶里水绝对干净。
这样大概三四天的样子,就能让草鱼排掉大部分的腥味。”
听冯正明说出这样一种办法,让全家人都感到很不可思议。
冯正明笑了笑:“这是比较麻烦,但可以保证草鱼排掉大部分腥味,又可以保证草鱼做之前是鲜活的办法。
如果觉得这种办法耽误时间?那就杀鱼后,把草鱼清理干净。
像是鱼鳞、鱼鳍、鱼牙,还有鱼肚子里都必须要清理干净。
尤其是鱼肚子腹部内的黑膜,必须要很仔细的清理干净。
之后用大量的葱姜拌上整瓶上好的黄酒,对鱼进行浸泡去腥。
最后做的时候,也需要加入大量的葱姜和黄酒,不能去煮鱼,而是水开了之后,保持一个大约80度的样子,慢慢把鱼闷熟。”
听完冯正明做法的描述,全家人都感到办法很多,但好像都不容易。
杭城的几位大师傅,也都在门外听到冯正明的话。
他们也都对冯正明的方法进行一些记忆。
就在大家都觉得,可能这两种办法应该都很好了。
冯正明又给出了一个从根源上解决草鱼腥味的办法。
“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让养出来的草鱼天然就没有腥味。”
这话不要说是家里人,门外杭城大师傅们也都满是好奇。
冯爷爷见冯正明故意停下,笑呵呵催促:“你就快点说吧,知道你小子点子多,让我们长长见识,也让门外的几位大师傅听听看。”
冯爷爷这话,让门外几位杭城大师傅意识到他们早就被发现。
冯正明笑着对门外喊道:“几位可以进来听,我最后这个办法可能难度有些大。”
几位杭城的大师傅从门外走了进来。
“真想不到,冯状元竟然有这么多的办法去腥,看起来我们确实需要多跟冯状元交流请教。”
冯正明微笑请几位大师傅先坐下来。
“我这也是班门弄斧了,其实办法几位应该也都知道的。”
等几位大师傅坐下来,冯正明才开始说自己最后的办法。
“最后的办法呢,可以从源头上让草鱼不腥,但是办法不是哪一家店能办到,是从养殖源头上相处的办法,而且成本可能也会很高。”
接下来冯正明说起了一个故事,说的是春秋末年吴越争霸。
故事提到帮助越王复仇吴国的范蠡。
提起范蠡,冯正明的故事猛地一转。
“传说范蠡后来退隐,就找了个地方去养鱼,并且流传下来一套养鱼的方法。
说是要找一个水流很急的地方,挖出一个一个养鱼的小沟渠,引急水流入小沟渠,可以让小沟渠里的水始终保持很急的流动。
每个小沟渠前后用网挡住,不让鱼从小沟渠里跑出去。
这样在水流很急小沟渠里养出来的鱼,不但是没有腥味,而且鱼肉紧实鲜美。”
听完冯正明的这个故事,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三叔家的妹妹忍不住问:“哥,这是真的吗?”
冯正明笑起来:“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也没有养过鱼,不过以草鱼习性来说,它们确实是什么都会吃,所以腥味很重往往是因为水质不行。
就像是我之前说的饿上几天瘦身,也是不停的换水去饿着鱼。
如果做一种特殊的水箱,把草鱼养在里面,然后不停往里面冲水,一方面保证水流,让水箱里的水质足够干净,另一方面也让草鱼不断的游动起来。
可能在这样情况下养出来的鱼,天然腥味就会非常的少。”
听完冯正明的故事,还有他最后说的这种养鱼的办法。
在场几位杭城的大师傅们陷入沉思。
他们不知道冯正明这是在说故事?还是真的可以用这种方法去养鱼?
不过仔细想想,这样的方法去养鱼的话,光是每天泵水冲鱼的电费成本也不低了。
所以思来想去,还是冯正明之前说的去腥的办法更好一些。
冯正明自己也笑着打了个哈哈:“好了好了,故事说完,今天这顿饭谢谢几位大师傅们亲自下厨,让我们品味到正宗的杭帮菜。”
这话把大家思绪都给拉回来,妹妹冯胜男还是有点紧追不舍。
“原来哥哥你是给我们说故事啊?”
冯正明笑着回应:“对啊,故事不好听吗?”
冯胜男愣了一下:“是挺有趣。”
冯正明微笑:“饭后一个小故事,让大家品尝美味同时,也放松心情。”
这话顿时让大家都跟着笑了起来。
欢乐气氛中,这顿杭城的家宴算是结束。
冯正明他们离开前,他还是把杭城接待他们费用结清,没有让杭城这边给他们免单。(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