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通过比赛宣传鲁菜
作品:《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虽然第二道菜和第三道菜中间又休息了一天。
不过电视台方面倒是依旧有节目可以播出。
那就是第二道菜比赛前一天,百强厨师们进行准备的絮。
电视台把絮播出后,也是引发了不小的反响和讨论。
让很多可能并不是那么了解烹饪,或者是不了解鲁菜的人,通过电视台播出的絮,了解到做一道菜原来事先有这么繁琐的工序。
不得不说,这在宣传鲁菜的烹饪技法上,确实是有着极大的作用。
比赛引发的社会关注度,显然已经超过了之前的全国烹饪技能大赛。
也使得全国各地不少人,都想要到齐鲁,到泉城尝一尝正宗鲁菜。
当然首先获益的是冯正明在沪城的几家店。
在沪城的不光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纷纷涌到冯正明沪城的四家分店。
想要尝一尝冯正明这个状元分店里的鲁菜味道如何?
尽管不少人都已经吃过了很多次。
但还是想要比较一下,是不是和电视台介绍的鲁菜一样?
也有一些和分店算是熟悉的老顾客,还询问分店能不能吃到一些比赛中的菜?
虽然孙海、夏蕙、管伟还在参加比赛,不过张磊和孙德才他们已经回到沪城。
尤其是张磊,没有能从分赛区突围,回到沪城他变得更加认真努力。
所以沪城四家分店菜品质量是没有多少下降。
甚至张磊负责的火车站分店,因为张磊做出的一些改变,反倒是味道上还有所提升。
至于说顾客半开玩笑询问,是不是能点比赛中的菜。
有一些比赛中出现的经典鲁菜,冯正明的几家分店还是能做。
当看了齐鲁省电视台播出的比赛,再在冯正明的店里吃了鲁菜中的几道经典菜。
让很多人对鲁菜的印象很自然发生了一些转变。
过去很多人会觉得,鲁菜可能是重油重盐,然后还有就是粘糊糊黑黢黢的。
虽然冯正明的几次电视上的表现,确实是扭转了一些人的印象。
可很多人依旧觉得,可能冯正明是自己做了改变。
觉得冯正明可能做的很多菜不算是鲁菜。
不过这次看了鲁菜厨师比赛,让很多人意识到,冯正明做的那些菜就是鲁菜,是他们对鲁菜的刻板印象不对。
再加上沪城一些本地人和外地人去冯正明店里吃了鲁菜。
更是让很多人突然开始喜欢上了鲁菜。
因为大家发现,和其他一些地方菜系口味上凸显某一种味道不同。
鲁菜似乎是一个相当平衡的口味。
口味上是可以适合很多人的。
这么一种感受,很自然很多人愿意更多尝试鲁菜。
冯正明沪城的四家店生意也变得更好。
当然生意更好背后还有一个原因,是冯正明其中三家店价格上比较便宜。
很多人觉得,能在冯正明的店里,只是比周围一些店略高一点价格,就能吃到味道合适,还都是厨师后厨里现炒的菜。
为什么不把冯正明的店当成是平时吃饭的首先?
除了排队之外,冯正明沪城的店确实挑不出毛病。
至于西餐馆街上那家店,实在是因为顾客太多,江成哲和冯正明商量过后,周末全都改成了只能预订。
江成哲每天营业结束,站在店门前都会忍不住感叹一句。
“我们的店还是小了啊,是不是应该把周边的几家店面也都给收过来?扩大一下?”
不过江成哲也明白,要扩大店铺的话,也会面临另一个问题。
那就是需要的人员也会更多。
尤其是后厨里的人,如果把店扩大了,后厨里需要的人手也就会更多。
现如今,冯正明所设计的一套出餐体系,也需要跟着进行改变。
想到这,江成哲心里不禁又开始敬佩冯正明。
冯正明把后厨里很多步骤都拆解开,然后分配给后厨人员去做。
保证后厨里每个人都有事情可做的同时。
又不至于让人过分的辛苦。
最重要的是,冯正明的办法可以更好保证出餐效率。
能做到这一点,说明冯正明对每一道菜的各种步骤都非常了解。
他才能把每道菜的步骤拆分开去做。
从而能够保证后厨出餐效率和品质。
所以在江成哲看来,如果要扩大经营,可能现有的节奏就必须要做出一些调整。
想到这些,江成哲不禁感到头大,觉得自己和冯正明之间差距又被拉大。
不过江成哲觉得,以现在冯正明已经提升的名气。
他应该快要能够在沪城开启自己的高档餐厅。
江成哲觉得等冯正明高档餐厅开起来。
到时候他江成哲的很多能力就可以更好的施展。
这么一想,还真的是越来越想冯正明。
江成哲觉得,冯正明在的时候,自己感觉和他不在还真是区别很大。
有冯正明在店里的时候,他们两个人每天可以进行很多交流。
能把各种菜更加大胆进行尝试出来。
现在冯正明不在店里,他一个人确实是有些孤单。
江成哲如今才真正感受到,自己为什么会舍弃港城的店,要专门跑来跟着冯正明干。
实在是因为,冯正明可以给他太多厨艺上的提升。
这种提升不是技法上的提升,而是一些理念上的提升。
每次和冯正明的交谈,总会让江成哲有所收获。
更是可以让江成哲有很多全新大胆的想法。
不过冯正明没有回来,江成哲一些新点子也不好用出来。
“正明啊,早点回来。”
一声感叹,江成哲关上营业结束的店门独自回住处。
第三道菜的比赛终于开始了。
现场依旧是座无虚席,很多人都期待着最后的结果。
也想要看看,第三道菜,比赛的厨师们又能给大家带来什么样惊喜?
冯正明今天作为现场的主持人,和之前的评委们也都坐在观众席。
在百强厨师进场,各自站在自己的灶台前后。
冯正明正式向所有人介绍了今天到场的评委。
当冯正明真的揭露评委们的身份。
着实是让现场的人感到惊讶不已。
这次赞助商里,最大两位港城和澳城的大亨到场。
还有两位来自京城的国宴大师。
最后一位评委则是科夫曼。
这样五位评委,可以说是给第三道菜的牌面彻底拉满了。
五位评委,两位国宴大师代表专业性,一位海外的名厨代表了一种中西餐饮交流。
两位港城和澳城的大亨,则是代表了不从专业性单纯以适口来评价。
如果不是司徒爷爷年龄大,不适合一下子品尝一百道菜,冯正明可能会让自己爷爷和司徒爷爷一起参与品评。
还有一个原因,也是冯正明担心别人说自己有徇私的想法。
干脆让五位跟所有厨师都几乎没有瓜葛的评委来。
这也是保证了第三道菜评分上的绝对公平。
现场所有参加比赛的厨师,自然也都没有什么意见可说。
大家也都是铆足了劲,想要在第三道菜更好的发挥一次。
冯正明也没有多说说什么,让现场开始比赛。
比赛开始,现场百名厨师各自开始忙碌。
两位京城请来的国宴大厨,看着现场比赛厨师们的动作,就已经开始和其他评委进行交流。
冯正明为了让科夫曼听懂他们交流,所以就坐在旁边担任起翻译。
两位国宴大师可以说是在国宴上也都是触类旁通的。
对鲁菜的一些技法,两位大师也都很懂。
可以在观看烹饪过程中,点出现场一些厨师的小瑕疵。
“鲁菜讲究一个工整,一板一眼都要比较严格的遵从传统技法,所以在过去鲁菜一直属于最规整的菜。”
“是啊,过去京城之所以八大楼都是鲁菜,就是因为用鲁菜请客不会出错。”
“现在一些其他地方的菜也都逐渐在京里流行,鲁菜反倒是不那么流行。”
“更多是因为,如今经济中心往南去,南方经济环境更好,因此也就带动他们的餐饮名气越来越大了。”
说到这,两位国宴大师看向港城和澳城两位大亨。
“这一点两位应该还是很懂,之前几年我们在京里交流的很多大厨,也都是从港城来的名厨,他们带来了更多港城粤菜的技法。”
这话让港城和澳城两位大亨也都客客气气笑了笑。
“两位大师谦虚了,我们之前去京里,吃过几次招待宴席,能品得出两位手艺很好。”
“对,能参与国宴的大师,手艺确实是不一般的。”
两位国宴大师也是笑起来。
科夫曼同样获得其他评委尊重。
其中一位国宴大师之前去海外做交流,还和科夫曼见过也进行过交流。
港城和澳城两位大亨,自然是对科夫曼更加的熟悉。
他们也可以算是科夫曼海外餐厅的常客。
科夫曼也说起自己这些天看比赛下来的一些感受。
“中餐真是有太多令人惊喜的地方,很多东西和西餐确实有相似之处,而且你们的厨师手艺是真的很棒,总能带给我很多惊喜。”
科夫曼的夸奖让大家也都笑起来。
“科夫曼先生有想过要来国内开一家餐厅吗?”
“对啊,科夫曼先生如果能来国内开餐厅,相信一定会非常受欢迎。”
“可以在京里开一家餐厅。”
“对,在京里开餐厅,科夫曼先生的厨艺一定会获得认可。”
科夫曼听了笑起来:“我如果来开餐厅,我肯定会愿意跟冯合作,他的很多理念对我启发很大,所以我应该会在你们的沪城开餐厅。
可以和冯一起开一家餐厅,或者是紧挨着冯的餐厅不远的地方开。”
听到科夫曼这话,让其他四位评委都忍不住看向冯正明。
他们还是听得出来,科夫曼话语里表现出和冯正明关系不一般。
对港城和澳城两位大亨来说,他们清楚自己可以轻易拿捏很多厨师。
但面对两位国宴大师,还有科夫曼的时候,他们还是无法轻易的拿捏住。
还有无法被他们轻易拿捏住的人,那就是冯正明。
一方面是他们确实手艺已经是公认顶级。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是不需要依靠别人的投资。
两位国宴大师不用说,他们享受的是国家津贴,轻易也不可能会在外面出手做菜。
任你是多有钱的人,轻易也请不到他们出手做菜。
科夫曼也几乎是有着相同地位的存在。
他在海外的名声极高,更是连海外餐厅推荐指南,一些标准都是跟着他的一些标准去制定的。
所以也属于单纯靠钱无法对他进行任何拿捏的存在。
冯正明更加特殊了。
他这个全国状元,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背后有着国家意志的支持。
两位大亨之前去京里开会就听说过关于冯正明的谈论。
更是得到一些人暗中的知会,让他们要注意尊重冯正明这位全国状元个人意愿。
两位大亨哪里会明白,高层那样说也就表明了冯正明背后有国家撑腰。
这倒是也不出乎意料。
毕竟冯正明在港城回归国宴上,主持设计烹饪那道可以说是举世瞩目的祖国山河图,真的可能换了任何一位厨师都办不到的。
所以冯正明这样的厨师,他真的属于国家的宝藏。
国家意志对他扶持真的是意料之中事情。
只不过,显然国家层面没有明确给冯正明多少帮助。
冯正明更多还是在靠自己,以他自己的方式去经营自己的店,通过他的店向更多人推广鲁菜,也在逐步提升厨师的地位,让厨师可以获得更多尊重。
以一己之力能做到冯正明这样,可能国内找不出第二个厨师了。
现在科夫曼明确表达出他和冯正明关系非同一般。
也是又把冯正明的地位再次拔高。
两位大亨也意识到,这场“国际鲁菜大师名厨挑战赛”,最终成全的依旧是冯正明。
当然能获得前十的那十位名厨,也会获得足够的声望。
至少他们之后原本所在的酒楼生意会火爆。
而且他们酒楼的老板也要给他们涨一涨工资了。
现场的比赛在百强厨师忙碌中进行着。
每一位厨师都是独自完成自己菜的每个步骤,让两位国宴大师给予了很高的肯定。
“正明你们这个比赛真是不简单,每位厨师全都是独自完成菜品,真是太不容易了。”
“是啊,这一百位厨师,别说是在你们鲁菜厨师中,放在全国也绝对可以算得上是真正全能型的大师傅,无愧于百强名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