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想让政策推行下去,也就只能养一些

作品:《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第689章 想让政策推行下去,也就只能养一些这样的狗替自己叫唤
    或许正是因为对这些东西都特别的清醒,所以陈寒才会明白自己根本就不可能让大明王朝进入到所谓。的人人平等的这么一个阶段,因为这根本就不可能,这也不现实。
    就算是自己劳碌到死,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让大明王朝进入到那种阶段,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特别不幸现实的东西。
    所以陈寒从来都没有标榜说自己要来到大明王朝,要将这里的老百姓们导入到了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这根本就不可能,所以在他的眼里面如今的这些个人一个个都高喊着所谓的人人平等的大女主电视剧根本就是一个骗局。
    甚至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让所有的人陷入到陷阱当中一种认知陷阱。
    有了这么一个绝对清醒的目标之后,陈寒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真正的主观能动性,他才能够让自己不再局限于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所谓的那些个一个个看起来不太能够实现的目标。
    在如此的情况之下,他才能够非常心安理得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才能够让所有人都看到原来大明王朝将来的目标是这样的,他才不能够让所有人都觉得大明王朝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让所有人都讨厌的地步。
    朱标听到陈寒的这番话之后,也是特别的感慨,自己的女儿能够在如此环境之下可以有自己的生活。
    可以有自己的梦想,可以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其实这个就是非常幸福的,要知道她的母亲根本就没有这种机会去享受这一切,她的母亲根本就没有机会像他一样去做那些事。
    其实她一直都非常喜欢江都郡主这个女儿,可是呢,他一直都担心自己的女儿可能会走路到其他的地步去。
    甚至他还问过陈寒,如果他没有来的话,那么自己的女儿会嫁给谁?陈寒就说会嫁给耿炳文的儿子。
    陈寒当然没有告诉过自己的妻子,但是当朱标听完了这一切之后,就觉得有点天塌地陷,他不是瞧不起耿柄文,而是瞧不起耿炳文的儿子。
    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居然会嫁给耿炳文的儿子,所以在这一刻他都觉得有些个对不住自己的女儿。
    尽管是在另一个时间线内,而现在嫁给了陈寒之后,他才明白自己的女儿真的是找到了一个让自己可以非常放心的女婿。
    甚至可以看到自己的女儿如今这么的幸福,如今这么的有能耐,甚至可以跟男子一样去做事情,甚至可以做得更好,他在很多地方甚至要比男子过得还要精彩。
    朱标拍了拍陈寒的肩膀,“幸好你这猴崽子来了,要不然的话我还真有点对不起我的女儿,如果我的女儿真的嫁给了那个耿璇的话,那现在应该要哭的是咱这个太子殿下呀。要不是你来了,咱不仅没有机会去当这个皇帝陈寒还不知道要听到多少让人痛心的历史记录,你来了班长做好了这么多,咱真的是不知道要怎么感谢你才好。”
    陈寒笑了一下,“老岳父您是我的老太太了,我来这里救您不是应该的吗?我让幼薇感到幸福不是应该的吗?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我从来都没有去工作,我也觉得最。不可能让陈寒我的子子孙孙都居功自傲这一点。”
    陈寒这样说话,可真是让朱标觉得特别的是顺耳。
    其实陈寒一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对于很多看不惯的事情,他也是大打出手的,有的时候更是口出狂言,得罪了许多的人,可是现在他居然能够收敛一下这个到时候让张浩感到非常的惊喜。
    因为朱标其实一直都在担心陈寒,如果跟那些官员们不能够尿到一壶去的话,那些官员真的是搞一些破坏性的东西,有的时候也是挺头疼的。
    即便是自己一直想要支持自己的女婿,可是如果全天下所有人都反对的话,他有的时候也不得不去为那些人做出一点让步。
    就像现在一样,陈寒其实根本就不喜欢要给那些官员加工资,可是没有办法,因为如果不给他们加工资的话,那些官员肯定又会向老百姓们伸手。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考虑到全天下老百姓们的幸福安康。陈寒就只能是委曲求全。
    想到这里,然后又是笑了笑,“其实你自己心里面怎么想的我还是很明白的,你根本就瞧不起那些当官的那些当官的在你眼里根本就是尸位素餐。
    “那些当官的一个个的。就只知道向老百姓们索取,你在这种情况之下还能够为他们着想,还能够想着要给他们加点俸禄,让他们不至于伸手向老百姓们要,已经是让作为老泰山的我感到震惊了。
    “其实挺难得的,让你这个对那些官员如此痛恨的人,居然也能够改变的想法,让你如此痛恨的人也能过去,有这么大度的胸怀,这才是一个改革者应该要有的。
    “就像当年的王安石,即便是那样痛恨那些反对者,可是他却从来没有在任何人面前去对那些反对,怎么说一句恶言,甚至还觉得那些反对者是他的垫脚石使他们让自己更加坚定决心去改革。”
    朱标说到王安石的时候,陈寒其实也是挺有感触的,要知道王安石当年面临的情况跟自己是一样的,而且比自己更加凶险的是,即便是当年的宋神宗一直都在支持当时宋神宗这个人的态度飘忽不定。
    宋神宗就是一个听到有人反对就立刻想要叫停的人,宋神宗就是那个一听到反对意见就对弯弯时不信任的人。
    宋神宗就是那个一听到有人唱反调,他就想要思考一下的人,就因为他的飘忽不定才导致王安石的很多改革变法根本就没有办法实施。
    其实有很多人在批评王安石的改革变法,但是陈寒却要为他伸张正义,因为陈寒觉得王安石的改革变法其实是非常有用的,为什么一定要那么着急?很多人都觉得是王安石这个人性格不太好,是一个倔种。
    很多人都觉得王安石是一个拗相公,所以给他的外号也好,给他的其他的安排也罢,其实一个个的都在扭曲王安石的这个为人。
    当时的王安石如果真的有一点办法的话,他会有那么的着急吗?如果真的有一点办法的话,他需要那么着急吗?有一点办法的话,他也不会用那么多心术不正的人。
    当年的宋神宗在位看上去天下太平,但是北边的压力越来越大,每年往西夏和北方辽国的岁币越来越多,这些东西都压迫着,王安石必须要改革变法,必须得要强国富民必须得要让朝廷有钱才能够应付过来。
    所有那些看客一直都在强调一件事情,那就是王安石的改革变法在一定程度上面把很多的社会上面的矛盾都给激发了出来,但是从来就没有人去想象一下为什么这些矛盾会存在,为什么这些东西一直都是想解决却又解决不了的。
    其实并不是不想解决,而是因为那些个人本身就是利益既得者,他们根本就不可能会放过这么大的一块肥肉,他们一个个的根本就没有王安石的那种心胸。
    他们为了自己的那点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为了自己的利益,即便知道改革变法会有好处,也根本是不可能让改革变法成功,因为改革变法成功了的话,就意味着他们会从神坛上摔下来。
    就因为这么一点点自私,所以才让改革变法不可能成功。
    而现在陈寒自己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也想着要改革变法,也想要成功,可是越是想要成功,越是有人出来阻挠。
    因为陈寒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那就是有些人的利益被触及之后,他们一个个的都跳了出来,要反对改革变法。
    正是因为做了这些事情之后,陈寒才能够更加明白当年的王安石要面临的都是些什么样的困境,当年的王安石应该也跟自己一样,有的时候会感觉到非常绝望吧。
    其实王安石一直都是想要做一个为国家为民族做点事情的人,他一直都是理想主义者,一直都想用自己的办法来让整个天下变得更加的富饶。
    可是总有一些个老古板一直都拿着它一点点小小的错误来不停的鞭打,比如觉得他用的人不好,比如说它的政策比较急之类的。
    其实那些文官真的是不知道王安石的改革变法一定会带来这种阵痛吗?其实他们很明白,可是为什么一定要去鞭策呢?因为那些个文人一个个的都是站在制高点上。甚至可以说是道德的制高点上来指责。
    这些人永远都不会看到长远的未来,这些人永远都站在一个非常高高在上的道德制高点上俯视改革变法。
    即便明知道这些阵痛是一定会带来的,即便知道这些阵痛是带来给那些利益既得者的,可是那些文官抓住了这个机会就要往上爬。
    即便当年的苏轼还不一样去对王安石的改革变法有许多的意见吗?
    在这件事情上面可以这么说,苏轼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美食家也是一个很接地气的基层官员,但是他真的不适合做政治家。
    其实王安石做的这件事情就像当年的秦始皇修驰道,修长城,的确会给当代的老百姓带来很多的痛苦,但是他给后面的儿孙们带来的好处有多少,却并没有人太多人去关注这些。
    又像当年的隋炀帝杨广一样,连通了大运河之后,所有的后辈儿孙们都因为这条大运河而受到了很多的好处,但是当年的那些个老百姓又会怎样对他其实就显而易见了。
    而当年的王安石的改革变法要是能够成功的话,对于北宋王朝来讲,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利好的消息,却。没有想到所有人都在反对,不管是文人也好还是天底下的老百姓也把那些利益既得者反对,也就罢了,可是那些个本身能够受到很多好处的老百姓也根本不理解,这就是越做事越容易被鞭挞的原因。
    当然如果生活在那样的一个年代的老百姓,真的提出了这样的一些意见,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老百姓们没有长远的目光,他们只看到了改革变法对他们带来的坏处。
    至于改革变法带来的好处,他们是看不到的,他们看不到之后就会被很多的那些一个文人给带偏。
    陈寒想到这里,其实心里面满肚子的委屈听完了朱标的这番话之后,他更是满眼的血丝,说实话他。一直都在想着要怎样才能够让大明王朝变得更好,他一直都在想着要怎样才能够走出一条更好的道路来。
    而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年的王安石会面临这样的一个困境,为什么当年的王安石会感到心力交瘁,就因为原本他是想要让全天下所有的百姓过得越来越好的,可是就因为某些个人做的不对,就因为某些个官员的贪婪,才导致变法失败。
    于是在他去世之后的几十年之后,就立刻发生了靖康之耻。
    接下来北边全面失守之后,估计那时候的老百姓应该会怀念一下王安石当年的改革变法吧。如果当年王安石的改革变法真的成功了的话,说不定能够扭转这种局面,他们也不至于被北方异族的铁蹄蹂躏在脚下。
    可是一切的一切也都是只能够回忆而不能够真正的去面对了,毕竟失败了就是失败了,毕竟有些个人是是真的只能通过事情才能够教会他们做人,而不能够让他们一下子就知道怎么做人。
    陈寒现在的改革变法不可能要让老百姓们经受过鞭打之后才能够看到真正的好处,所以他才会在一边改革,一边给一些老百姓好处,因为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够看到改革变法的好,他们才会坚持。
    而这也是陈寒吸收了当年王安石的改革变法失败的教训才做出来的一个选择,即便他很不喜欢这些官员,但是为了让这些官员真正的支持自己的改革,也只能是这样做,因为你只有一个人,想要让自己的政策推行下去,也就只能养一些这样的狗替自己在前面叫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