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第251章 第0264话 我们能做证
作品:《病弱美人下乡后,搞科研卷疯了》 第251章 第0264话 我们能做证
“嚯~”
周围众人全都倒抽了口寒气。
他们是离兵团最近的红柳大队的人,红柳大队的前身叫王家村,由村名就能看得出来,村里几乎都是王家人。
他们的祖籍在福省,当年小本子从福省登入,福省的兵都打光了,小本子占领了福省主要城市,老百姓没活路,一部分躲进福省偏远的山沟里,一部分长途跋涉的往西北或是东北逃。
红柳大队的人,就是当年从福省王家村逃出来的人。
当时的王家村还是个大村子,总人口将近三千人,小本子入侵,年轻的都去了前线,村里就剩下一群老人和小孩,不到五百人。
前线失守,王家村老族长知道他们村肯定免不了会被小本子屠&/杀,王家村是他们附近出去兵力最多的一个村,小本子绝对会将他们拿来立威。
于是当机立断,举村连夜离开,往西北逃。
路上的艰难就不说,到达这里时,五百多年只剩下了不到两百。
他们是一路互相扶持着逃来的,更是有位好族长才能安全到达这里。
否则一盘散沙,半路自个就把自个给闹没了。
老族长定了许多条规矩,大家依着规矩而行,这才保住了王家的根。
所以王家人很重规矩,哪怕现在新时代,外面到处都解放这解放那,王家人依旧依规矩而行。
而王家族规的第一条,便是族人不可互相伤害,违者按轻重程度处罚不一,最重的是一家人都赶出去。
重族规的王家人,把他们赶出去这严重程度跟请他们吃生米没啥两样了。
所以才会听到王晓妮推王晓香下河,一个个全是见了诡般的神情。
王晓妮自己也吓得脸色全无,她是不喜欢堂姐,所以才会处处和她做对,可她真不是故意的,她就是,就是···
王晓妮自己也就是不出来什么。
“春婶你胡说,我怎么可能会推堂姐?她傻了都是我在照顾她,要是我想害她,我只要不管她,她经常到处乱跑早就把自己跑丢了。”
这话让许多村民都觉得有道理。
“晓妮说的也没错,我记得晓香那丫头刚傻的时候特别傻,经常出门到处乱跑,有的时候跑后头山里去好几天不见人影,还有次请了旁边的战士帮忙才找回来。”
另一个也应声:“我也记得,当时晓香头发乱了衣服破了,要不是战士们解释她是掉进捕野猪的洞里,我们还以为她是被人欺负了去。”
“可不是,我记得当时晓妮也是跟着王队长找了两天。”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着,都在印证王晓妮说的话不假。
把春婶子和风妈俩给气的,可两人又无力反驳,因为他们说的都是真话,王晓妮这姑娘小小年纪心计却不小,在外表面好着呢。
她们俩是王队长一左一右的邻居,晓香妈没了后,王队长一个大男人照顾闺女有的时候会有不方便,只能麻烦左邻右舍。
再加上春婶子和风妈俩都是热心人,王晓香又打小就懂事、乖巧,特别好带,一来二去着,两人便将王晓香当成半个闺女在养。
在王晓香出【受刺激傻了】事后,两人几乎是换着班的盯着王晓香,就怕她出事。
可她们自个还有个家呢,没法真的做到无时无刻能盯住王晓香,好几次都是一个没看住人就不见了。不过,不能时刻盯着,却在紧密的关注中,让她们发现了王晓妮的另一面。
看着自己当半个闺女养的闺女差点没了命,春婶子和风妈俩再好的脾气也急了。
风妈先指着王晓妮开喷:“你装得可真它嘛的像,我以前也以为你是个好的,我每次做点吃的给晓香,晓香都要分你一半,那时我也不心疼,现在我肠子都悔青了,我给条狗吃,狗还知道冲我摇摇尾巴呢,给你这个白眼狼,你的回报是把晓香推河里去。”
风妈是烈属又是军属,当年她男人是村里出去上前线没再回来的人之一,俩儿子一个在南方当兵,一个就在旁边的兵团里,所以风妈在村里比较受人尊敬。
她平时为人低调,从来不在外碎嘴皮子,她的话对村里人来说,可信度比王晓妮这小姑娘要高。
王晓妮显然明白这点,风妈的话音一落,她立刻一副受了巨大打击的模样,瘫坐到地上,眼神受伤又难过的看着风妈。
“风妈,你不能因为偏心我堂姐就不顾我死活啊,我平时对我堂姐怎样大家都有眼睛看着,当时就是你说我跟那人说过话,村里传我抢我堂姐对象的谣言到现在还有,现在堂姐又相中了个男知青,我怕她像上一次一样又受到伤害,才半路拦住她劝她,她推开我自己跳进了河里,这也能怪我吗?”
本来准备风妈先上她再接上的春婶子怔住,话没接上。
风妈:“???”
是打了大半辈子配合的人,风妈一看愣住的春婶子,就猜到她可能没看清晓香到底是不是晓妮给推下河。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好家伙,现在麻烦大了。
如果真的不是晓妮把晓香给推下河,她们俩老太太倒是无所谓,晓香的名声可能会被她俩给败了。
晓得本来就因为以前的事不好找对象,如果再给来个‘忘恩负义’啥的传言,她们罪过可就大了。
就在俩人眼神间互相对话,在王晓妮见二人无话可说眼中流露出得意,在周围的村民们低声议论纷纷甚至朝着风妈她们指指点点时。
“我们能做证。”
一道宏亮的男声从人群外传了进来。
村民们立刻让开了道,好奇的看着来人。
片刻后,四道身影出现在众人眼前。
两位年轻女同志,两位年轻男同志。
“嘶~这老俊的姑娘,哪来的?不会是新来的知青吧?”
“应该不是,最新来的知青是在一个月前,咱们上工都见过了,没这人。”
“肯定不是知青,你瞧瞧人家穿的,的确良衬衫-卡吉拉裤子-黑色小皮鞋,这一身没个五十下不来,来西北的知青,哪个能这么穿。”
“嘶~这穿了一个窑洞在身上啊!”
“她旁边那位女同志我认得,是三队的女知青,力气牛大牛大的,几乎每天都是拿满工分,许多男同志干活都不如她。”
“那俩男同志看着不像一般人。”
“笨,看看人家那站着,你们寻思寻思,把他们身上的衣服换成一身绿,懂了没。”
哦~,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