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资质颇佳许铃音! 大内侍卫吕青!

作品:《诸天:从庆余年到大奉打更人

    第417章 资质颇佳许铃音! 大内侍卫吕青!
    李长安举着镜子说道,“这是一件法宝,残缺的法宝,它具备自我意识的,可视作另类生灵。”
    一件法宝,在这里受人膜拜,吸收香火。
    李灵素说道,“前辈可知这镜子的来历。”
    李长安说道,“浑天神镜,它是万妖国主九尾天狐的梳妆镜。
    它能照彻九州,让那位妖族国主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
    凡是被它照到的人,元神会被摄入镜中,肉身不得自由。
    生死、行为尽受其操纵,据说只有九尾天狐可以免疫,不受影响。”
    当年甲子荡妖时,它被广贤菩萨斩成两半,后不知所踪。”
    许七安当即提出疑问:“师父,它应该是一个月前出现的。为何要以庙神之名,逼迫百姓香火供奉?”
    李长安道,“法宝能吸收香火愿力,这能助它稳定状态。而它是残缺的,因此需香火进补。”
    香火能温养法宝,所以镇国剑一直被供奉在桑泊的永镇山河庙里。所以,儒圣刻刀和亚圣儒冠,被供奉在亚圣殿。
    李长安看向李灵素,“继续招灵吧!”
    李灵素口中念念有词,庙内阴风大作,气温骤降。
    两道魂魄凝结而成,分别是头发白的老妇人;身材粗壮的汉子,俱是目光呆滞,神情木讷。
    神婆母子。
    许七安问道:“你是怎么得到镜子的。”
    神婆目光呆滞的望着前方,声音空洞:“家中老宅枯井。”
    许七安和李灵素两人,断断续续问了一大堆,才知道事情大概。
    大概一个月前,因收成不好,灾情频发,神婆的儿子不愿赡养母亲,便把她推入了枯井。
    神婆在井中捡到了铜镜。
    她从此被铜镜驱使,为它修缮了这座隍城庙,她也此过上富裕生活,再不必饿肚子。
    不过她认为庙神是个神经病,一会儿要香火供奉,一会儿要去杀秃驴,一会儿又喊着国主不朽。
    好在驱使她的庙神其实很听话,基本会按照她的提议做事,让杀谁就杀谁。
    值得一提,李贵的婆娘是被神婆害死的,神婆与李贵的婆娘相识,偶然间得知她把城隍庙里的“木鬼”当柴烧后,便心生一计。
    于是就有了李贵的遭遇。
    她因而从李贵身上获得了第一桶金,并借此打出名头,凭借着浑天神镜的力量,让县里百姓畏惧。
    这一个月来,她儿子也借着庙神的威风,打着求子的名义,威胁奸淫了数名貌美的良家女子。
    “死有余辜!”苗有方冷哼道:“早知道就不让这对畜生母子死的那么干脆利索。”
    许七安道,“你找人打听一下,那几个护院的汉子,一并杀了。”
    苗有方提着刀,屁颠颠的走了。
    神婆母子死有余辜,而那些助纣为虐的下属,同样干着欺压百姓的事。
    如果他们认为逃离城隍庙,就能把过去干的坏事一笔勾销,那也想的太美好了。
    楚元稹则尾随刚刚拿钱的中年汉子,去看一看他婆娘的情况。
    一个时辰后。
    楚元稹率先返回,踩着飞剑降落在院里。
    “确实病入膏肓了,原本只是感染风寒,早些吃药的话,病情很快就能痊愈。但是,那汉子选择了拜庙神……”
    接着楚元稹摇了摇头,“他妻子连着喝了好些天的符水,病情愈发严重,最多也就两天可活。好在身体虽然衰弱,但五脏六腑没有枯竭。
    我给她服了一粒驱寒丸,一粒补气丸,算是压制病情了。之后再好好调养,进补,不出一旬就能康复。”
    楚元稹接着道:“刚才在县城转了一圈,我打听到一件事。盛义县的县太爷,以施粥为名,诱骗贫苦之人,而后杀之。
    用他们的人头冒充流民,向朝廷邀功,并以流民肆虐为由,讨要赈灾钱粮。所以盛义县城里很少看到乞丐,城外村子里活不下去的百姓,也不敢进城。”
    流民就是黑户,或因犯罪、逃避赋税,背井离乡,四处流浪。这些人因为没有田地耕种,通常选择捞偏门做坏事,比如偷盗、卖人口等。
    这时,苗有方从院外走进来,手里拎着一个竹篾箩筐。嗅觉敏锐的三人一狐,已经闻到了刺鼻的血腥味。
    哐!
    苗有方穿过院子,把箩筐放在众人面前,插着腰笑道:
    “前辈,幸不辱命!”
    许七安探头一看,箩筐里全是人头。一个个双眼圆瞪,惊惧的表情凝固在脸上。
    “七颗?”
    他皱了皱眉,当时在院子里的打手,只有四人。苗有方“哦”了一声,说道:“我把县太爷和县丞,还有县尉也杀了。
    庙内一静,李灵素张大嘴巴:“你杀县太爷和县丞作甚?”
    “这你们就不懂了吧。”
    苗有方一副“我是老江湖”的表情,双手抱胸,呵道:
    “这对母子敢肆无忌惮的欺压百姓,奸淫良家,官府却不管,这说明背后肯定有靠山。
    审问了这几名狗腿子后,果然,他们和县令县丞沆瀣一气。我再一打听,好家伙,县尉也是个黑了心的,坏事做尽。于是就闯入县衙,把他们一锅端了。”
    效率好快……楚元稹三人对视一眼,说不出话来。
    李长安道,“行了,把人头摆在这里,然后不用再管,就当是给县衙的胥吏一个警告。”
    说完,他取出地书碎片,向怀庆简单说明情况。让她关注这里的情况,并派驻新的官吏。
    解决了江州的事情,李长安就交代许七安三人,收集完散碎龙气,就前往剑州保护主龙气。
    而他自己,则直接回到了宫中。
    怀庆已然穿戴整齐,坐在御书房里处理政务了,果然是个勤快的皇帝啊。
    李长安踏空而来,怀庆冷肃的神色,瞬间变得有了温度,声音也变得娇柔。
    她立刻欠身往旁边挪了挪屁股,让李长安坐在宽大的龙椅上,怀庆很清楚大奉王朝的实际主人是谁。
    “夫君,要不把国师放出来吧,把她憋在地书里,会不会影响她的业火。”
    李长安翻了翻案上的奏折,“没事的,她也该休息一下了……”
    “云州已经坐不住了,开始集结流民了,许平峰不算什么,棘手的西方菩萨和白帝灵兽。”
    怀庆说道,“短短一个多月,就算是魏公也无法完全消化东北三国。”
    想要占领一个国家,灭国大战只是开始,后续的同化和统治才是重点。
    更何况东北三国是巫神教的老巢,想要完全消除巫神教的影响,并不容易。
    “无妨,需要打仗的时候,调魏渊回来就是了。”
    李长安又看了一些奏章,发现怀庆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将国事处置的井井有条。
    怀庆抿着红唇,紧张的盯着李长安的脸色,刚刚上位一个月的女帝,对于自己的能力,还不是很自信。
    好在李长安神色如常,只是点出了一些小的遗漏,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
    “夫君,你莫非是天上神仙下凡,似乎什么事情都会,而且都很擅长。”
    李长安心道,以怀庆的才智,做两辈子皇帝,也能有这样的能力。
    “不错,等到日后大劫平定,我带你们一起回天上。”
    怀庆的美眸中,闪过一丝哀伤,“夫君,气运加身者,无法长生……”
    李长安拉起怀庆的手说道,“那就先晋阶超凡,然后将皇位传给我们的孩子。”
    “但是,无论修炼还是要孩子,怀庆都没有国师卖力啊。”李长安摇了摇头。
    “夫君~~~”怀庆媚眼如丝,深深的忏悔自己不够努力。
    “……就这样,外面穿着龙袍……”
    女帝的龙袍,和双马尾辫一样,是能加攻速的。
    “趴在龙椅上……”
    ……
    一个时辰后。
    风雨初歇,女帝穿好龙袍,命人换了龙床的软榻。
    好在女帝的近侍宫女们,对这些事情早就习以为常了。
    这个时候,一个身着护卫劲装的女子,从门外走了进来。
    “参见天王陛下、皇帝陛下,许铃音的学业已经安排妥当了。”
    李长安之前跟怀庆说过,许铃音虽小,但却是个重要角色。
    敏锐的女帝自然捕捉到了这个信息,所以专门派人培养。
    不过,李长安没说的太细,所以怀庆的理解可能出现了一些偏差。
    李长安看着阶下的女侍卫,觉得有些眼熟。
    “夫君,她是妾身新招的近卫,原来是府衙的捕头,想必夫君还有印象。”
    “铃音的事情,朕让吕大人全权负责。”
    李长安的确有印象,这女侍卫面容姣好,身段曼妙,矫健而富有活力。
    她和怀庆不同,怀庆总是穿着宫裙,傲人的身姿让人看不出她是女武夫。
    而吕青不一样,她身姿高挑,英姿勃勃,一看就知道身怀绝技。
    尤其那双大长腿,穿著侍卫劲装,更显得修长挺拔。
    两年前李长安入京,遇上平阳郡主的案子,见过吕青一面。
    “记得,原来是吕捕头。”
    吕青恭敬的说道,“回天王陛下,卑职承蒙皇帝陛下抬爱,如今进宫做了侍卫。”
    怀庆做了女帝,自然要招一批心腹女护卫,用着也方便一些。
    “好,好好为怀庆办事,本王不会亏待你的。”
    “是,天王陛下!”吕青的声音中,听得出来振奋之色。
    大奉天王是女帝背后的超凡,是监正允许的可以随便进出皇宫的超凡。
    换句话说,这位才是大奉真正的主人啊!
    “不过有件事,铃音的事情……你尽力就好。”
    “卑职一定竭尽全力!”吕青慨然答道。
    ……
    一个时辰后。
    吕青领着小豆丁,正在前往上书房。
    “吕大人,你好高啊。”
    吕青笑了笑,“铃音以后也能长高。”
    两人又走了一会儿,许玲音抬头,“吕大人,你真美啊。”
    童言无忌,孩子有时候就爱说真话。
    吕青眉眼弯弯,“铃音以后会更美的。”
    快到上书房的事情,许铃音再次抬头。
    “吕大人,京城的美人都嫁给我姐夫了,你是不是也要嫁给他。”
    吕青脸上的笑意顿时僵住,这话可不敢随便乱说。
    幸好,她对许铃音做过深刻的背景调查。
    她从袖中拿出一个小盒子,“铃音,这是宫里御厨做的糕点……”
    “哇哦!”许铃音一把接过,再不乱说话了。
    吕青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果然食物可以堵上她的嘴巴。
    不多时,吕青带着小豆丁来到上书房。
    宽敞的大堂里,摆着十二张桌案,十二个孩子乖巧的坐在案后,目光专注,倾听着堂前老太傅的讲课。
    太傅接近八十的高龄,是三朝元老,贞德年间的榜眼,教过元景帝,教过怀庆临安,现在又要教导皇室新生代。
    当初元景帝修道怠政,太傅冲进皇宫,在御书房外怒骂昏君。
    而后心灰意冷,在京城隐居。
    元景死后,他是为数不多知晓其中秘密的人,因此解开心结,重新拿起了热爱的工作,发挥余热。
    “参见太傅大人!”
    吕青带着小豆丁跨入门槛,行了一礼。
    太傅看了一眼,“哦,是陛下身边的吕大人啊。”
    吕青颔首,然后看向许铃音:
    “这孩子麻烦太傅了,她是许王妃的幼妹。”
    “许家大郎是天王弟子,资质颇高,距离晋升金锣也不远了。”
    “许家二郎乃是春闱会元,策论文章方面,颇有造诣。”
    怀庆安排吕青来,自然是有原因的。
    女帝贴身侍卫带来的人,而且还是天王侧妃的女眷,皇室的晚辈也不敢随意欺负了。
    女帝还是有些担心,怕养尊处优的皇室们,欺负了许铃音。
    “哦,文武双全,一门英才,想必这小女子也是资质颇佳的。”
    太傅招了招手,让许铃音走到面前,问道:
    “来这里之前,在何处启蒙?启蒙之师是谁?”
    小豆丁歪着脑袋想了想,老实回答:
    “忘记了。”
    ?
    太傅一愣,启蒙恩师都忘了。
    或者,这孩子还没启蒙?
    他沉吟一下,道:“会背三字经吗。”
    “会的会的。”
    许铃音兴奋的点头。
    太傅脸色缓和,笑着颔首:“背给老夫听听。”
    “人之初,性……”
    太傅微笑提醒,“人之初,性本善。”
    许铃音,“人……性本善。”
    太傅依旧微笑,“你中间无需停顿。”
    许铃音脆生生的说道:“我忘记了嘛。”
    太傅正色道:“重新来,人之初,性本善。”
    稚童:“人之初,姓什么来着?”
    太傅的脸色,有些抽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