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雪中送炭的表哥
作品:《临安不夜侯》 第726章 雪中送炭的表哥
“小师父,水来了,您现在要沐浴吗?”
负责侍候客舍这边的丫鬟仆人们,也知道这位小师父是自家家主的妹妹了。
不过,人家毕竟是个出家人,她们也只能如此称呼。
只是相对于他们对其他客人的尊重,见了梵清便多了几分亲近感。
“啊,好的,请把水提进来吧。”
梵清回过神儿来,连忙打开房门,让她们把水担进来。
“就放这儿吧,一会儿贫……我自己调和就行了。”
梵清把几个丫鬟打发出去,关好房门,正要宽去僧袍,房门便被拍响了。
“啪啪啪!”
声音挺急的,力道有点重。
梵清诧异地提起门闩,房门一下子打开了,眉真昂着头,像只斗志昂扬的小公鸡般走了进来。
“姑娘是……”
方才在厅里,其实她们已经见过了。
但是当时被长辈们领过来见她的晚辈们实在太多了,梵清一时间哪里记得清楚。
眉真气呼呼地道:“小姑姑,我有话问你。”
小姑姑?
那她就是我哪位兄长家的女儿了。
“啊,有话就问啊,这有什么的。”
梵清微笑,努力做出一副慈祥的样儿来。
哎,做长辈真累。
“你不要碰我。”
眉真扬手,打开了梵清的手掌,一双点漆似的漂亮大眼睛气呼呼地瞪她。
两人的眼睛非常像,老吴家的基因还是很强大的。
“小姑,我恨你,你为什么要抢我男人?”
眉真虽然觉得在情敌面前应该表现的很强大,可一开口,还是禁不住心中的委屈,带上了泣音儿。
梵清瞪大了眼睛,惊诧地道:“我……贫尼是个出家人,怎么可能抢你男人呢。”
眉真气嗝儿地撇嘴:“出家人怎么了,谁知道你守不守清规戒律。”
“你大胆!你……再说了,你男人是谁啊?”
眉真挺起胸:“杨沅!”
梵清瞪大了眼睛:“他还强抢民女啦?”
“他强……他强什么强!是我爹把我许给他的,吴家所有人都知道,蓬州所有人也都知道了。
你……你是我姑,你怎么可以抢我男人,我都要被人给笑死了。”
“没有没有……”
梵清惊得两眼瞪如铜铃,慌忙摆手:“贫尼用佛祖的名义发誓,我没抢杨沅。”
“真的?可府里都传开了。”
眉真恨恨地瞪着梵清:“你是我小姑姑,你回了吴家,不回后宅里住,你要住客舍,还特意点名要住杨沅的隔壁,你还说没有?”
“是没有啊,我……我只是他的贴身保镖而已。”
眉真瞪大了眼睛:“你?尼姑,做保镖?”
梵清微笑起来,清丽的小脸上有种无暇到了极致的美感。
就像最灿烂的一缕阳光,照在了那朵最洁白的莲上。
“贫尼……哦,我,你小姑,已经还俗了呢。”
眉真立即戟指梵清,鼻孔里都喷出了烈焰。
吴眉真气呼呼地控诉道:“吴幼瑶,你果然要抢我男人!”
……
吴渊离开梵清这儿,转头就回了杨沅住处。
做为保镖,梵清就住在杨沅左近。
只是为了方便杨沅会客宴友,他的居住空间较大,独占了一套正房。
看到杨沅,吴渊便笑眯眯的。
他的心态更稳了。
自己的小妹和眉真,都要跟了杨沅。
双倍的亲戚,还怕不能得到杨沅的另眼相待?
至于说姑侄什么的。
西边的吐蕃、西北的西夏、北边的金人,南边的蛮族部落包括大理,都有收继婚和错辈婚的习俗。
这个地方的人耳濡目染,便不太在意。
虽说大宋是没有这规矩的,但是那是对妻的限制,娶妾纳小,一样没有限制。
吴渊对此是乐见其成的。
杨沅刚刚沐浴已毕,穿了一笼轻袍出来。
厅堂里,大壮已经在房屋四角都放了火盆,屋里温度倒也适宜。
杨沅把头发随意松散地一挽,便请吴渊坐了。
吴渊以前只敢坐半个屁股,脊背还得是弯着的。
现在倒是敢坐大半个屁股,脊背也不用弯的那么明显了。
杨沅笑道:“吴家主,你来的正好,有件事,我正要请你帮我参谋参谋。”
吴渊受宠若惊,忙道:“抚帅有事垂询,但讲无妨,吴某定知无不言。”
话犹未了,门外一声长笑:“抚帅,连高来的可冒昧了么?”
杨沅笑道:“哦,是得步来了,快进来。”
杨连高掀开门帘,步入大厅。
一瞧此宅主人在此,杨连高忙拱手笑道:“我还道是何方贵客,原来是此间主人,杨某多承关照了。”说罢,他向吴渊长长一揖。
吴渊经常跑生意的人,对大理杨家在该国的潜势力之大,自然知之甚详。
所以,他心中也是想着要趁杨连高下榻吴府的这个机会,与他好好接触接触的。
所以,吴渊忙也起身,向杨连高还礼。
二人客套几句,便分别落了座。
杨沅笑道:“得步也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人,杨某这里有个打算,你正好也帮我好好参谋参谋。”
杨连高连称不敢,但耳朵却已竖了起来。
杨沅呷了口茶,才把他的打算对二人慢慢说了一遍。
他打算辞去潼川知府一职,将潼川路治所北迁,方便他同时兼顾利州中路和潼川路。
吴渊一听,心便嗵嗵地跳了起来。
杨沅要北迁府所所在?
如果他能迁来蓬州……
吴渊想想都要幸福地昏了过去。
不过,在杨沅的打算里,显然从未考虑过以蓬州为府治。
杨沅也没瞒他们,直接把自己的目的所在告诉了他们。
他要北迁府治到剑州普安。
剑州北接利中,西北接利西,西南接成都府路。
北出剑门关,就能长驱直入利州。
于他而言,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如此一来,他距潼川南境便更远了。
虽说潼川路经营许久,已经基本掌握。
但距离太远的州府,治理起来显然也多有不便。
因此,杨沅打算,以新府治剑州为中心,南到南诏边境,北到南郑城,修建一条驰道。
这就相当于在原有的国道之外,修建一条高速了。
另外,剑州如果升格为府治,新的官署需要设计建造,该座城池也要进行大修和扩建,提高它的防御标准,这个工程量也不小。
因此,杨沅考虑统一标准,分段承包,由各地官府和地方士绅分别承包修建路段。
包括普安城的建设和经略安抚使衙门的修建,也要承包出去。
吴渊一听,原本的沮丧一扫而空。
这是莫大的商机啊,全让他吃下来,他吃不下来,而且会得罪川中所有大户豪强。
但,哪怕借助他和杨沅的特殊关系拿下一部分,也不亚于拿到了一座金山。
杨连高听了,目中却是异采连闪。
修建驰道、城池么?
修驿道,组团练,迁府治,通过大工程,把农工商全都捋了一遍。
杨沅这是要用这一手,把川中的农、工、商、地方豪强,用一个共同的利益,全部抓在手中啊!
士农工商,除了一个士,都全了!
真要让他办成了此事,他就是川中的土皇帝,说一不二,无人再敢忤逆。
看看人家,看看人家!
想我杨连高自负才智,也是要作一番大事业的人。
可是眼看就要而立之年,却还空耗光阴,一事无成。
再看人家,年少封爵,大权在握,雄姿英发,春风得意!
哎,人生际遇,遇与不遇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
这个人,就是我的大机缘,我一定要牢牢抓住!
吴渊抖搂精神,兴致勃勃地向杨沅提起了建议。
还别说,到底是专业人士。
杨沅虽然就此事已经考虑许久,但是许多问题确实还没想到,但是吴渊却能拾遗补缺。
杨连高听了,也不让吴渊专美于前,从他的角度也提出了很多建议。
杨沅一边思索,一边点头,等二人献计完毕,微笑道:
“如果吴家主对这桩工程有兴趣,杨某有意倚重,请吴家主协助杨某做成这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不知意下如何?”
吴渊惊喜莫名,离席而起,向杨沅长揖下去:“愿为抚帅效犬马之劳。”
杨连高心里一空,恨不得立刻跳出来主动请缨。
可,他是一个大理国人,只是和杨沅谈了些榷场边贸的生意,以什么身份腆颜要求插手这些事务呢?
“坐下坐下,吴家主,咱们是私下议事,不必拘礼。”
杨沅压了压手,让他坐下,笑道:“既如此,就请吴家主回去后,帮本官拟一个详细的章程出来。”
这样好啊,不但吃到了一块大肥肉,借此机缘,和诸多豪强建立更友好的关系,还能和大理杨氏建立了合作关系。
想到这里,吴渊兴冲冲地道:“是,吴某回去后,会尽快向抚帅提交一个章程。”
“不急,不急,本官还有一件事,想拜托吴家主。”
杨沅端起杯来,轻轻抹着茶叶,微笑问道:“四川造纸、印刷,堪称一流。文教方面,时人皆言,易学在蜀,蜀多方士。
至于连官家都十分推崇的蜀学,更是以巴蜀为发源地。去年的榜眼阎安中,探梁介,都是四川人。
所以,本官想,建立隶属于经略安抚使司的书馆、书院和印书馆,延请川峡四路名士大儒,以蜀学为基础,编撰一部川峡奇书。
举凡天文历算、山川地理、人文艺术、哲学工艺、奇技兵法,诸子百家学说……,尽皆囊括其中。
上次本官急于赴任,在蓬州未曾多做停留。
这一次,想见见蓬州地方的才子名士,听听他们的意见,并邀请他们共襄盛事,还请吴家主代为引见。”
杨连高心道:“来了,来了,这个‘士’,他也没有放过!”
杨连高的眼都红了,他再也不想过。
杨连高暗想:我得再下一剂猛药,务必得尽快把妃妃表妹和杨沅送做堆儿。
若迟了……还不知道有多少蔡渊李渊夏侯渊,都学他吴渊送妹子。
锦上添,哪及得雪中送炭!
ps:从今天到七号,都是双倍月票,请大家雪中送炭,多多投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