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上上之选(为JJM盟主加更)
作品:《临安不夜侯》 第828章 上上之选(为jjm盟主加更)
李仁孝被打的很惨,鼻梁骨断了,两个颧骨似乎也有不同程度的骨裂。
脸上的淤青且不论,就连眼珠都因为脸颊肿的厉害而被挤成了一条缝。
敷了药膏之后,李仁孝的脑袋被白迭布一层层地包裹起来,简直就跟木乃伊似的,只露出两个鼻孔可以喘气。
他躺在榻上,脑袋还是晕乎乎的。
这个年代没有“脑震荡”一说,但他大抵是被打成“脑震荡”了。
李仁孝是听说杨沅被调回京的消息之后,特意堵在路口的。
他的帝国是被杨沅覆灭的,结果杨沅又落了什么好呢?
李仁孝就是想奚落奚落杨沅,出一口心头恶气。
他有想过杨沅被他讥讽之后做出的各种反应,唯独不包括动手打人。
怎么可能呢,又不是市井匹夫,哪能干出如此有失身份的举动。
可他没有想到,杨沅居然真的动手了。
半夜里,李仁孝的脑袋还一胀一胀地疼。
迷迷糊糊之中,他似乎还能听见杨沅的怒喝。
“你的国,是我灭的!你这个人,是我抓的!你个狗东西,有什么资格在本王面前狺狺狂吠!”
“过来!我说过,要入他婆娘,本王言出法随,那就必须做到!”
然后,似乎便有不言描述的旖旎声息响起。
时而清醒、时而迷糊的李仁孝只道是在梦中。
毕竟,就在刚才,他的皇后还在他的卧榻前嘘寒问暖,关心他的伤情呢。
皇后贤良淑德,又与杨沅从无联系,怎么可能做出这样不耻的事来?
更何况,他似乎还听到了皇太后任氏娇吟的声音。
幻觉!
一定是幻觉!
天亮的时候,李仁孝的神志清醒了一些。
一睁眼,他便看到皇后罔氏正坐在榻边,向郎中仔细询问着他的伤情。
昨夜,果然被杨沅打的都产生幻觉了。
李仁孝暗暗地想。
等郎中刚一退下,李仁孝便哑着嗓子吩咐道:“备车,我……我要进宫面圣,告御状。”
“官人,你现在一身是伤……”
“正因一身是伤,我才要现在去,难道要等伤养好了再告状?那不是连证据都没了?”
李仁孝瞪了罔氏一眼,道:“备车!”
“是!”
罔氏无奈,只好答应一声,姗姗而去,步出寝室,走下台阶的时候,罔氏双腿便是一软。
虽然她也是西夏党项羌罔氏部落的女儿,自幼弓马娴熟,可是……
“跨鞍打浪”和“跨鞍打浪”的辛苦那也是不同的。
一夜辛苦,双腿好酸啊。
也亏得她更年轻、体力好,一大早的还挣扎起来了。
任氏可就不如她了,现在还瘫软不起呢。
罔氏唤来一个家将,便悄声吩咐道:“快去燕王府,就说……”
昨夜,杨沅已经把他受封为王的事告诉任氏和罔氏了。
任氏和罔氏这对婆媳之间也早没了秘密,罔氏知道这府中上下人等,都是任家派来的。
如今李仁孝要去宫里告御状,她自然要先知会那“坏男人”一声儿。
……
小皇帝看到被包裹成木乃伊的李仁孝,也不禁吓了一跳。
虽然那脑袋包的严密,看不到伤,他从李仁孝颤颤巍巍的模样,也能看得出,真的受了伤,很重的伤。
“杨沅狂妄,太不像话了!”
赵愭拍案大怒:“安顺侯如此伤势,怎好走动。你不是鼻梁骨折了么,可得好好将养啊,一旦五官毁了,那可如何是好?”
赵愭关切地道:“太医院事嵇清,乃骨科圣手,续断起废,每有奇效,朕让他随安顺侯回去,好好诊治身体。
杨沅那里,朕替你做主,自有公道还你!”
赵愭派人去太医院,把骨科神医嵇清唤来。
老先生如今六旬上下,依旧身体康健,步履如风。
听了官家旨意,嵇老先生连忙带上自己秘制的金疮药和狗皮膏药,跟着安顺侯李仁孝回府了。
随后,赵愭便下了口谕,唤杨沅进宫。
“燕王,你是位极人臣的朝廷重臣,怎好当街斗殴,你看你把安顺侯给打的……”
赵愭见了杨沅,也颇感无奈:“李仁孝好歹也曾经是一国之主,岂能拳脚相加呢?”
“是是是,官家说的是。”
杨沅气定神闲,毕竟一腔的火气,都已宣泄了。
至于说李仁孝曾是一国之君,他倒没当回事儿。
赵构还是在任的皇帝呢,还不是被他……
不过有些事,是只能做,不能说的。
杨沅便道:“官家厚爱微臣,赐臣王爵,可在李仁孝眼中,却是明升暗降,嘲讽臣为安乐公。
这不仅是羞辱微臣,也是曲解官家美意。臣怒不可遏,方才对他施以拳脚。”
赵愭听了心中一虚,也是暗恼。
之前李仁孝来告杨沅的状,只说二人言语龉龃,却没有详述原由。
这时一听杨沅所述,揭开了他不堪的心理,令赵愭十分的难堪。
赵愭小皇帝城府不足,心中恼恨,只想:这杨沅昨儿怎不打死了他!
口中却是歉然道:“李仁孝被灭了国,削了帝号,心中对朕和燕王愤恨不已,自然恨不得离间你我君臣之心。
不过此人还有用,如今西夏虽已纳入我大宋版图,但西夏地方上着实不太平,李仁孝此人,现在还出不得事,朕会对外宣布,严厉责斥了你,罚俸半……三个月。”
杨沅气愤地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臣自然不敢有所不满。
不过,这李仁孝如果再有口出不逊之举,臣这脾气,怕是忍不住,还要暴打他一番。”
赵愭又是好一番相劝,最后话风一转,拉起了家常。
“朕昨日回到宫中,提起姑丈你已还京,两宫都很欢喜。
朕原想着家宴时就能相聚了,你既来了,不如就去见见。”
赵愭说的两宫,就是太皇太后吴氏和皇太后谢氏。
至于曾经的太皇太后韦氏,前两年已经过世了。
她若再长寿几年,如今便只能册封为“曾太皇太后”了。
杨沅听了,便答应一声,被管事太监领着,往后宫去请安。
赵愭想想李仁孝被打的惨样儿,忍俊不禁,便去宗阳宫见赵谌。
赵愭把所见所闻对赵谌说了一遍,赵谌笑道:“杨沅如此反应,方才正常。
此人对于官家削其兵权,显然心中不满。
只是,他却发作不得。偏偏李仁孝这时找他挑衅,杨沅一腔愤怒,便发泄到了他的身上。”
赵谌微微一笑,道:“无能,狂怒,倒比他一味隐忍,更叫人放心些。”
赵愭心中有些愧意,道:“朕也不是针对杨沅,换作是任何人,权柄如此之重,朕也不得不防。
只要他安分守己,从此好好做个闲散王爷,朕也不吝给他一世富贵。”
对赵谌,赵愭是格外信任的。
赵谌虽是皇族,却无名无份。
能证明他身份的一切,赵瑗在时便已收缴了。
此人是根正苗红的大宋皇室后裔,却也是对赵愭的皇位最没有威胁的人。
两人之相识,又是在全无利害交集的时候。
而且赵谌自知不能对赵愭端着亲族长辈或师长的架子,与他相处、对他进言时,从来都很注意说话的技巧。
这个人,在金国苟延残喘多年,养成了一套察颜观色、曲意讨好的本事。
所以赵愭与他相处,格外的舒坦,情绪价值满满。
相比起说教味儿浓厚,代沟太深,年纪比他爷爷都大的首相魏良臣,还有玩世不恭的晋王赵璩,他自然更加亲近赵谌。
赵愭欣然道:“朕元旦正日时,就要亲政了。只是,朕为太子不久便登了大宝,于治国秉政,并不熟悉。
魏相只知说教,以圣贤约束于朕。晋王叔又是个懒散的性子,把朕只当作他的侄儿,从未视做君王一般看待。
以后,朕还要多多倚重老师,待朕亲政之后,便委屈老师任个舍人,常伴朕的左右。”
大宋皇帝处理国事,身边自然是有一个庞大的秘书团队的。
这些秘书的官职就叫舍人,而其中秘书长,就是中书舍人。
赵谌曾经是大宋皇太子,还曾监过国,如今却只能做个舍人,连中书舍人都做不得,心中自然愤懑悲凉。
不过,于他而言,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赵谌忙故做惊喜,连忙谢恩答应下来。
杨沅这边被一位管事太监领着,往后宫里走。
后宫里边,一处御苑之中,正是群雌粥粥、热闹非凡的场面。
大宋的皇宫太小,不管是北宋皇宫还是南宋皇宫。
所以这场地的利用,也是极尽其能。
此处宫苑,原本就是太皇太后吴氏的御园。
站在这里的都是待选的秀女,全都是十三岁到十七岁之间的美丽少女。
这么多的少女聚集在一起,空气中都弥漫着脂粉香气。
初筛是由宫里一位大太监和一位女官负责的。
今天是初选,考察待选秀女的容颜、身材和口音。
举凡发、耳、额、眉、目、鼻、口、颔有瑕疵,亦或肩、背、腿、脚有问题,再亦或嗓音难听、方言浓重者直接就被淘汰。
初选被筛下来的人,直接就可以送回本籍了。
不过,大部分选秀入宫的人,本来也不太情愿,因为她们并没有把握被选做皇帝的妃嫔。
如果只做一个宫娥,那就得等着皇帝开恩,释出老宫娥的时候才能回家。
到那时连终身大事都要耽搁了。
所以,落选者倒也没有颓丧,一个个仍旧雀跃不已,交头接耳、叽叽喳喳。
初选过关的,是要送回鹤林宫等候二选的。
此时,已经有一批宫女进入鹤林宫,与这些待选秀女同吃同住,暗中观察她们的起止言行。
鹤林宫就在涌金池南边,出了涌金门就是西湖,风景秀丽。
此番入京待选的秀女,统一住在那里。
李凤娘自然是第一轮轻轻松松就过关的。
不仅因为她自身条件本就十分的优秀突出,光是她那家世,也是非常加分的。
李凤娘就往那儿一站,按照筛选太监和女官的要求摆了几个pose,用大宋官话对答了几句,那首领太监和女官便在她的名字旁边签了一个“上上”。
他们的考核标准是比照官员年终考课成绩的。
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差。
一共七档。
李凤娘轻易过关,但还要等着其他人选拔完毕才能走。
她正无聊的站在一旁,拉了两个看着比较顺眼的少女有一句没有一句地聊着天,忽然察觉有人从前方道路上走过,似乎有些熟悉的感觉。
李凤娘一扬眸,便认出了杨沅。
李凤娘大为欢喜,连忙招手道:“二叔,二叔,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说完,李凤娘便提起石榴裙,笑逐颜开地朝杨沅跑过去。
首领太监和首领女宫坐在书案后面,见此一幕,同时大摇其头。
首领太监板着脸道:“笑不露齿,行不摇裙这般基本规矩都做不到。”
首领女官沉着脸道:“此女不堪上上之选。”
二人对视一眼,同时提起笔来。
首领太监把“上上”改成了“上中”。
首领女官把“上上”改成了“上下”。
果然,女上司的容错率更低一些。
李凤娘浑然不知,就这一个举动,一句忘我的欢呼,她这选秀成绩就掉了档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