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元氏之求
作品:《隋朝的棋局》 第577章 元氏之求
萧夏来到贵客堂,刘文静连忙起身道:“参见殿下!”
这段时间萧夏虽然在府中休息,但刘文静已经来了好几次了,商议了不少重要决策。
萧夏摆摆手笑道:“长史请坐!”
两人坐下,刘文静道:“殿下,元文真今天来找卑职!”
萧夏笑问道:“无事不登三宝殿,他有什么事?”
“他就是来给我们通报一些事情,元家主也来了,他想见殿下!”
“他给我们通报什么事?”萧夏问道。
“元文真说,天子不顾其他大臣反对,决定第二次征讨高句丽,这件事虽然朝野反对激烈,但天子已经决定了,并任命樊子盖为兵部尚书,负责全权策划筹备二次出征高句丽。”
这件事萧夏一点都不奇怪,历史上,天子一共征讨了三次高句丽,最后民怨沸腾,隋朝也随之覆灭。
以前萧夏看这段历史时,他看不懂隋炀帝为什么要这样做,自毁江山。
现在他有点明白了,这其实是隋炀帝杨广的一个重大性格缺陷,杨广是一种很严重的偏执型人格障碍,通俗说就是偏执狂,他做一件事,一定要成功才肯善罢甘休,绝不甘心失败。
如果是一个普通人,最多也就是自己吃几次大亏后,才会慢慢明白过来,损失的是自己,但如果是一个天子,这样的人格障碍就危险了,吃大亏就不光是他自己,还会连累整个王朝。
萧夏微微笑道:“天子惨败,面子上挂不住,就想着找回面子罢了,所以天子想二次东征,不奇怪。”
刘文静又道:“如果天子东征,我们会不会也要跟着第二次东征?”
萧夏摇摇头,“可能性不大了,他不会把机会再给我,不过他一定会要求我们提供运输,第二次他会吸取教训,不用再强征那么多民夫了,直接利用海运提供补给,反正我们在辽东半岛有根基,我们可以助朝廷一臂之力,对我们影响不大。”
刘文静叹了口气,“卑职担心的是,如果再第二次征高句丽,天子会彻底失去民心,各地的造反会越演越烈,就会有世家豪强参与进去,那就不是占山为王那么简单了。”
萧夏沉默片刻道:“很多事情并不是以我们的意志来改变,天子一定要二次东征,我也劝不了他,但我们可以做好准备,厚积薄发,一旦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我们也可以登场了。”
“卑职明白了!”
萧夏笑了笑道:“你回复元文真,明天上午请他的家主来总管府,我专门接见他!”
次日上午,萧夏来到了总管府,这是他回来后第一次来官府,虽然几个月没有来官房,但官房内依旧收拾得整整齐齐,目前他的记事参军是陆邈,也就是当初第一批来参加文吏考试的吴郡陆家子弟。
虽然当初他们只是来考文吏,但经过几年的考验,他们不少人渐渐脱颖而出,以踏实肯干和自身的才华赢得更高的前途,陆邈就是其中的典型。
陆邈从三级文吏一步步升为二级文吏,成了房玄龄的助手,他做事认真、精细,各种文书整理得井井有条,一丝不乱,而且极有天赋,天赋也是一种才华,陆邈的天赋就是记忆力强大,萧夏需要一份从前资料,他就能立刻从上万份资料中准确而迅速地找到。
他这份天赋得到了房玄龄的极大赞赏,房玄龄升任尚书行台判官后,就推荐陆邈接任自己的记室参军之职。
萧夏在自己桌前坐下,翻了翻桌上的文书,一些紧急重要的文书,他前两天已经批掉了,剩下的都是一些不那么急切的牒文。
这时,陆邈走进来道:“殿下,元氏家主来了,说和殿下约好的。”
萧夏点点头,“请他到贵客堂稍座,我马上就来!”
萧夏稍微收拾了片刻,这才起身来到贵客堂,元孝矩已经在等候了。
“殿下,好久不见了!”元孝矩起身抱拳笑道。
“是啊!已经一年没见,家主身体可好?”
“多谢殿下关心,我身体还好。”
萧夏请他坐下,又让陆邈上茶。
萧夏笑眯眯问道:“家主怎么会想到来江南?”
“如果我说,我是专门来拜访殿下,殿下相信吗?”
萧夏大笑,“家主给我施加压力啊!能让家主亲自来找我,一定是大事。”
元孝矩点点头,“我们愿意出三十万贯钱购买殿下的铁火雷秘方。”
萧夏有点奇怪,他们的铁火雷使用次数并不多,连朝廷和天子都不知道,元孝矩怎么会知道?
“家主能不能告诉我,你们怎么会知道铁火雷?”
元孝矩微微笑道:“实际上殿下给了朝廷一批瓷火雷,我们就关注了,也拿到了样品进行研究,但发现它的威力并不强大,根本无法炸沉一艘船,后来于仲文告诉我,殿下在高句丽战场上使用了一种爆炸性很强的一种铁瓶,这是高元亲口告诉于仲文,他向从于仲文这里得到机密,但于仲文也茫然不知,我们却明白了,殿下给了朝廷瓷瓶火雷,但自己使用的却是铁瓶火雷,威力肯定非同寻常,能轻松炸沉战船,炸毁城门。”
萧夏点点头,“感谢家主提醒,高句丽人一定会千方百计来偷盗我的军事机密。”
“殿下,没有商量余地吗?”元孝矩问道。
萧夏笑着摇摇头,“这是绝不能泄露的军事机密,一旦被草原游牧民族掌握了,或者被高句丽这些异国掌握,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自己都很少使用,只是在重大战役中的关键节点上才会使用。”
萧夏的态度也在元孝矩的意料之中,他其实也知道萧夏不会卖,他沉吟一下道:“如果不要机密,卖给我们一些成品如何?一千贯钱一枚。”
萧夏还是笑着摇摇头,无奈,元孝矩只得叹口气,“好吧!我想再问问殿下,天子第二次东征高句丽,殿下觉得获胜的可能性有多大?”
萧夏沉思片刻道:“高句丽遭受瘟疫也同样非常严重,加上战争的破坏,高句丽自身也处于一种崩溃状态,如果没有意外,如果天子能吸取第一次的教训,那么灭国高句丽倒是很有可能。”
“高句丽没有收获吗?我们几乎把所有物资都丢掉了。”
萧夏笑了笑道:“辽水已经是人间地狱,尸体都没有人收,更不要说去收拾战利品,等到冬天疫情减弱后,各种粮食物资也几乎全毁了。”
元孝矩点点头,“所以说第二次东征,隋军将高奏凯歌,对吗?”
萧夏微微笑道:“刚才我说没有意外才行,就怕大隋内部出了意外,再好的机会天子也把握不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