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回归

作品:《从劈柴开始了悟万法

    谢渊了两分钟时间,仔细的消化了老道士告诉他的所有事情。
    “原来一切的来由,是如此这般。”
    他叹了口气,而后正色道:
    “即使不知道这一切,我本也会去。现在知道了,便更成了我分内事了。前辈,我已经准备好了。”
    老道微笑着点点头:
    “既然如此,便祝你好运,祝……两个世界好运。”
    他手挥了挥,突然顿住,思索片刻,问道:
    “你是喜欢跳崖还是坐缆车?嗯,我说过去的方式。”
    “……没有正常点的办法吗?”
    纵然谢渊此时已经非是凡俗,对这种方式还是心有戚戚。
    老道士露出一脸遗憾的神色:
    “那好吧,你若准备好了,便自去穿过天门洞。”
    谢渊闻言,退后三步,庄重的向这位往日天道的化身鞠了一躬。
    老道士坦然受了他一礼,而后目送谢渊出了道观,走过山顶平台,穿越那鬼斧神工的天门洞,身影便在云雾缭绕中消失不见。
    游人如梭,但无论是两人的对话、还是动作,甚至老道士所在的案桌,好像都无人能够发觉。
    “师祖,你在看什么呢?”
    忽然,一个眼神清彻的少年道士出声问道。
    老道转头一看,见是道观里收养的孤儿,不由微笑道:
    “没什么,刚送走一位年轻人,去拯救世界。”
    少年撇了撇嘴:
    “师祖,少看点网文动漫什么的,就你整天不着调,所以观里的师伯师叔他们才不爱搭理你。”
    他以为老道在观里没有存在感,纯是因为整天神神叨叨。也只有少年年轻热情,才会常常和他说话。
    老道呵呵笑道:
    “你还说我?自己不也挺爱看的。”
    “我看归看,没耽误事儿啊……行了,我是来和你告别的,暑假马上完了,我得下山上学去了,明天就走。”
    少年说道。
    老道怔了一下:
    “要走了啊……”
    他有些不舍:
    “不能多待两天?”
    少年有些无语,叹道:
    “师祖,开学我高三了,得提前去补课。”
    作为一个孤儿,他的经历又奇特又普通。
    奇特在是道观收养、山上长大;
    普通在于他还是得上学,从小到大就在天门山脚下的镇子里上学,如今也面临高考大关。
    镇子里的教育资源并不算好,现在又搞什么双休减负,对没有更多条件去补课的少年来说,只得更加努力,才免得考不上大学,最后回山上当一辈子道士。
    或许考上大学最后的出路其实不比在道观里衣食无忧好,说不定以后继承观主位置,还能穿个紫袍——道观规模不大,规格却不低,是登记在册的,在这当道士多少算个编制,已经是许多人的尽头。
    然而山里长了十八年的少年,很想去外面看看,非常想,他不想一辈子就在这小道观里,哪怕这样不算坏。
    老道士也知道。
    于是看着去收拾东西的少年,他忽然出声叫住:
    “娃啊,你想不想过一次……不一样的人生?”
    “哈?”
    少年诧异的看着老道士,见他神情微妙,纵然觉得古怪,还是犹豫一下道:
    “想啊。师祖,你山下是不是有几套房子没人继承,现在想给我了?嗨,我等你这句话等了十八年了。”
    老道士呵呵一笑,这次没有跟他插科打诨,只是背手转身:
    “跟我来。”
    少年见状,心里莫名怦怦跳起来。他跟着老道士走过道观侧门,来到崖边,和他并肩而立。看了看老道士的目光,他也顺着往山崖下望去,却只见一片白雾遮盖,什么也看不清。
    “师祖,你看啥……诶,诶诶诶!”
    少年话没说完,忽然被一巴掌推了一下。看起来苍老的老道士力气竟比他以为的大得多,他根本站不稳,直接飞入了悬崖,坠入无尽云雾。
    老道士见少年坠崖不见,微微感慨:
    “又送走一个。这下舒服了。”
    他拍了拍手,露出满意的神色。
    随后,他望望天,望望地,目光放到极远处,望尽山川湖海,而后盘膝而坐,叹道:
    “真是个好地方,跟我那边差不多了。可惜,我没保护好它。”
    他悠悠一叹,慢声吟道:
    “天生本是无识,饕餮要来争食。”
    “逃得道源出海,引来真龙入池。”
    “足矣。”
    吟罢,老道露出微笑,身影逐渐淡化,随着山风消逝无踪。
    ……
    谢渊敬老道,并不是因为他是天道,也不仅仅是因为他给了自己天大机缘。
    而是因为,脱了本身世界、又带有一界道源的他,本是宇宙中最自由的强者。
    他的经历得天独厚,只要他想,可以轻而易举的踏上武神梦寐以求的道路。
    但他没有,反而将道源给了谢渊,舍弃了长生久视和无尽大道。
    为了拯救苍生,为了阻止武神。
    而离了道源的他,终究回归天地之间。
    这才是谢渊所敬。
    谢渊穿过天门,走过云雾,再走出时,发现自己是在一片浓密的山林之中,正是黑夜。
    他轻轻一跃,立足树梢,仰望星空,以星斗方位稍作推算,而后怔了一下。
    “竟然是在北都山中……离小石村并不远。”
    或许这也是情理之中。
    于是谢渊足下微动,顿生旋风,很快御风到了北都山脉深处,慕家旧址。
    多年过去,这里的遗迹也已残破不堪,只有整整齐齐的坟茔,应是慕朝云之前修葺过。
    不过看样子,也有许多年没人来过了。
    谢渊默默在慕家遗迹立了一会儿,朝着慕朝云父母的坟茔拜了三拜。
    既没找到慕朝云,谢渊便又迅速离开北都山,到了小石村。
    却见这故地同样早已凋敝,人去房空。
    云州便是太平年间也是边陲之地,民风彪悍、治安不善,现在天下大乱,恐怕就更不是善地了。
    谢渊眉头微蹙,忽而将目光移向南边。
    云照县城外。
    土地上暗红血迹层层迭迭。
    低矮的城墙外面有一营西域游骑,正在猛烈攻城。
    “门主,就要守不住了!”
    一个浑身浴血的铁衣门弟子,对着精疲力竭的刘和尚说道。
    “木前辈那边……”
    刘和尚望向空中,却见一个青衣老者正和一个西域大汉激战在一处。然而老者明显落于下风,节节败退,越来越靠近县城。
    他咬了咬牙,大喝道:
    “顶不住也得顶!让这些打秋风的进了城,那咱们就是下一个金山县!”
    金山县就在云照隔壁,日前被四处作乱的西域游骑攻破,现在已经是一片白地。
    可就算意志再强,并不能完全代替实力。在云州四处游荡的游骑都是西域精锐,一营百人,宗师领头,而气血蜕变境的也不下二十人。
    即使有云州府来的援军,可也不是这游骑的对手。
    眼看云照即将步金山县的后尘,刘和尚红了眼睛,浑身血气蒸腾,就要跃出城墙。
    “刘门主,你干什么!”
    旁边一个大汉吼道。
    “老子去跟这群胡狗拼了!秦镖头,你干什么?别拦着我!”
    秦海拉着刘和尚,急道:
    “刘门主,你现在这个样子,去了也是送死!”
    “我不去也是等死!难道就在这瞪着眼喘着气,能把他们瞪死?能让老天打雷把他们劈死?老天已经疯了,真要劈人,劈谁还不一定呢!说不定就劈到你我头上!”
    “轰隆!”
    晴空万里忽然响起一声炸雷。
    刘和尚吓了一跳,连忙道:
    “老子随口说的,别劈我呀!”
    他们扭头看去,眼睁睁的看着县城外聚起乌云,而后,雷光大作。
    “轰隆——轰隆——”
    “啊——”
    连绵雷声压过了胡人游骑的惨叫,很快一营胡骑便没了声息。
    天上的胡人宗师目瞪口呆,而后一个激灵,一刀劈开面前老者,化作虹光逃走。
    忽然,一道箭矢后发先至,直接刺穿了他的后心。
    他眼睛一突,瞬间没了声息,往下栽去。
    那老者愣了一下,仔细一看,发现刺穿自己酣战许久敌手的哪里是箭矢?而是一根枯枝。
    一根枯枝,划过长空,将这名打得自己节节败退、肉体无比强横的西域宗师一击毙命……
    老者无比震惊,打心底生出寒意,往前望去。
    一名青年闲庭信步,慢慢从远方走来。
    他皱着眉头,分毫不敢大意。
    枯枝毙敌纵然展现了不可思议的实力,而那五雷轰顶,顷刻灭杀百人,更是闻所未闻的神仙手段。
    信手解了云照的灭顶之危,这青年一脸平淡,不带一丝烟火气。
    真如谪仙人。
    老者还在揣测青年身份,忽听下面传来震惊的大喊:
    “谢、谢渊……是谢渊!”
    老者愣了一下,眼睛慢慢睁大。
    谢渊?
    片刻后,云照城中。
    谢渊看着铁衣门和龙腾镖局的故人大多完好,不由生出欣慰。
    “谢渊!当年他们都传你、传你已经死了!他奶奶的,我还给你抹了两滴眼泪。不过现在看来,都是谣传,我就知道以你的能力,谁也杀不了你!”
    刘和尚面红耳赤、无比激动,旁边的秦海等镖局旧人也是如此。
    谢渊闻言,颇多感慨,却没有细说,只是道:
    “都是过去的事了。”
    竟然过去了五年……
    谢渊心情有些复杂。他料到两边时间可能不一样,五年却也算不长不短。
    他从周围人那了解了这五年天下发生的事情,不由眉头紧皱,难以松开。
    大江边一场大战,谢渊杀了不少顶尖宗师,特别是异族、异类,他尽量消灭,免得祸害天下。
    然而只死了个明王,西域还不算伤筋动骨;皇室死伤惨重,却仍然瞄着世家。
    于是西域这五年攻破了雁门关,占了雁州大半,已经生根,以雁州为大本营,正在徐徐推进。
    云州虽有北都山阻碍,北线却已成战场,还不断有游骑深入云州腹地,妄图攻破云州乃至蜀州,打开西关葫芦口,彻底将西域入中原的通道打通。
    西境数州战火连绵,民众却逃无可逃,因为天下大乱。这五年间,百姓死伤惨重,人口锐减,千里荒芜,不见人烟。
    而皇室还在一门心思的对付世家,上三家各自有巨大损失,皇室却也没好过到哪去。
    清河崔氏干脆独立,将周围数郡囊括;王、谢二家虽未明说,但实际上却也一样。
    而各地起义不断兴起,背后都有灶教的影子。
    庙堂纷争,江湖也动荡。
    天下灵机波动,秘境、遗迹、宝物接连出世,各大宗门争得头破血流,强者越来越多,死伤却也越来越多。
    九幽之魔、雾源之妖、酆都之鬼同样开始作乱,趁着天下大劫,人族气运流失,想要重占世间。
    末世已经来临。
    谢渊叹了口气。
    既然如此,他不能在云照耽搁太久。
    正要告别离开,他忽然听到一声熟悉的呼唤:
    “渊……谢渊?”
    谢渊扭头看去,在人群中见到一张中年妇女的面容,不由惊喜道:
    “兰姐!”
    他左右一看,见到满脸胡渣的王磊,还有一个虎头虎脑的少年,不由瞪大眼睛:
    “石头哥!这是……虎娃?都这么大了……”
    重见邻居哥嫂,谢渊喜不自胜。而李兰一家三口见到谢渊,同样开心不已。
    李兰甚至拿出手帕抹眼泪,她也以为谢渊五年前就已不幸殒命,看到谢渊后开始絮絮叨叨:
    “那些天杀的江湖人,什么都乱传!我呸!嚼舌根子,自己下阿鼻地狱!”
    谢渊呵呵一笑,而后蹙眉问道:
    “兰姐,你们本该在云州府的吧?怎么又回云照来了。”
    “哎,之前云州府被胡人派精锐奇兵围了,差点攻破。要不是郁大侠舍命救援,一人斩杀两名胡人大高手,解了云州府之围,我们肯定都没命,而云州府、云州乃至整个中原西境,都已经是胡人的天下!
    “我们觉得云州府目标太明显,可能不如后方的云照安全,又搬了回来。哪知道……哎!看来没哪里是安全的。”
    王磊接过话,感慨道。
    谢渊闻言,连连点头:
    “要不搬到益州去,要不还是回云州府的好……没关系,我先将这里解决了。
    “那郁大侠是何许人?看来乱世出英雄,果然天下还是有许多侠义之士!”
    周围人不知谢渊的“解决”是什么意思,但见他也没细说,王磊就先解释道:
    “郁大侠原是冀州云麓书院的教书先生,这几年到处行侠仗义、解人危难。雁州被破后,他组织义军,抵抗胡人,是民间抵抗的领袖,被称作‘书生豪侠’、‘西境第一侠’。他听闻云州府有难,千里来援,不眠不休,从雁州到云州府外,力斩两名胡人顶级宗师,解救了岌岌可危的云州府!”
    谢渊听了,愣了一下,道:
    “竟然是郁平?”
    他记得这个人,当初追着他要抢黑天书,被制伏后竟然还厚着脸皮要,给自己都气笑了。
    但见他有侠义之心、又求道之心甚是执着,谢渊便传他一段突破经文,看他自己造化。
    没想到,当日种下的果,竟然还开了今日之。若不是当初谢渊放过他,恐怕他要少救许多人,甚至兰姐一家还有云州都已不再!
    谢渊感慨连连,而后问道:
    “郁平如今何在?我倒要去见见他。”
    他话刚问出口,周围气氛就变沉重。
    秦海叹息道:
    “那一战,郁大侠当场战死,是和两名敌人同归于尽的。”
    谢渊怔了一下,脑海里突然回想起当日情景。
    郁平神色严肃,对自己一揖到地:
    “君子之托,郁平不敢怠慢分毫,唯死命报之。”
    唯死命报之。
    谢渊长叹一声,慢慢道: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郁大侠一诺千金,死得其所。”
    他神色平静,环顾周围故人,道:
    “我先将胡人之危解一解,至于其余的……”
    他抬头看了看天空正中的深邃黑洞:
    “要稍微等一下。你们多加保重……再会。”
    谢渊足一踏,倏忽消失。
    周围的人一愣,便连那位一直想说话却没插上话的木宗师都没看清谢渊动作,不由面面相觑。
    “他去哪了?怎么他说的……好像随手就能把胡狗赶出去一样。有这么容易吗?”
    “怎么?我们谢渊就是这么厉害!你质疑什么?”
    “我哪里质疑了!我只是觉得不可思议……你们说,他现在是什么实力了?他那手段,简直不像是武者,而像是……仙人。”
    “是啊,这几年都没他的消息,他会不会求仙去了,得道归来?”
    “木前辈,您实力最强,您觉得他是什么境界?”
    见周围人一齐望来,来自云州府的木前辈慢慢摇了摇头: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绝不是宗师境界。”
    众人面面相觑。
    不是宗师境界?
    那……
    对于谢渊的实力,众人没有结论。但对谢渊能否解决西境的胡乱,他们却很快知晓。
    数日之后,雁州传来消息,西胡联军的大帐被破。
    赤炎百里,天雷轰顶,西胡联军主帅、大食国王当场被劈死,许多宗师、高级将领都没能逃出性命。
    联军高层近乎全军覆没,联军群龙无首,直接后撤千里,撤出了雁门关。
    小道消息传出,是西胡为非作歹,四处屠戮,惹怒了仙人,才有此一劫。
    然而云照众人却是知道,那当是谢渊所为。
    雁州高空,一道流光向东而去。
    谢渊露出面容,心里思忖:
    “如此施为,还有些吃力。我此时没什么修为,虽然也不需要太多修为就有手段,但是空有境界,不足以上那通天塔。”
    从领会了《太清道德真经》也就是道源的真谛之后,谢渊只论境界,不论修为,便已是相当于武道的大宗师,道家的天人合一。
    只是他相当于从头开始,走的通仙正道,纵然大宗师以下的武者完全不是他对手,可要想对上更高层次的,还是要全面提升。特别是他的最终目标,不会容许他有任何短板和弱点。
    “真法最初是帮我通晓万法,而现在领悟真法之后,便能以万法而见唯一。
    “现在我只要修行越多功法,便越能提升修为实力,自万法而见道。修得越多,越接近得道。那最合适的地方……”
    谢渊思索片刻,叹道:
    “最合适的就是黑天书,有九页黑天书在手,我相当于持有天书,结合道源,便能成为当初的天道前辈。不过现在拿不到手……
    “那么当下最合适的地方,便是武库了。武库藏书万千,将那里消化,天人境便无有对手。”
    他点了点头,当即有了决断,化作流光,遁往陈郡。(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