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大章)霍氏三杰

作品:《大汉有活爹

    第231章 (大章)霍氏三杰
    长街上的香味,恐怖如斯。
    这是一种,分明很恐怖,但是又很诱人。
    分明让人鼻子痛苦,但又让人眼前一亮。
    分明让人觉得胸腹挨了重锤,又让人口舌生津的气味。
    光是闻,都淌口水!
    这家饭馆,本来院子都是空着的,现在一桌一桌的摆在了院子里。
    大家吃的是虎刺哈还,一边“呼”一边吃,一边“哈~”一边“嗨啊,辣死我了。”
    但是,仿佛有魔力似的,一边喊辣,一边吃。
    “土豆片,整点土豆片试一哈。”
    “哎呀,我们怎么在长安哟,要是在成都,就能涮嫩叶子菜了。”
    “嫩叶子菜?那个怕是有点遭不住哟。绿叶子菜那么吸油,这油吸下肚……第二天屁股怕是有点痛哟。”
    “勒个没得事,勒个不得痛,嘶~”
    一群人狂炫着。
    霍海也是吃得开心。
    七年了,终于吃上了。
    七年前刚来大汉时,还以为这辈子都吃不上这一口了!
    可惜这辣椒辣度不够,同时香味也不是特别好,需要继续选种,才能慢慢发展出真正的复合型辣味。
    否则同一种辣椒豆瓣酱干辣椒湿辣椒,其实本身味道差距不是很大,鲜椒主要是多个鲜味,酱多个陈味。
    香味差别,辣味组合,还是差很多。
    不过,终于走出了第一步,后面那些步骤自然也就简单了。
    刘继吃的是满头大汗,哆哆嗦嗦。
    不知道怎么回事,成都来的人,仿佛天生就能接受这玩意儿,吃着虽然辣,但是还忍得住,刘继吃的就有点接受不了。
    而从蜀郡过来的刘鸿坪,就很能接受。
    刘鸿坪又是一大口。
    然后才看了一眼蒋不疑。
    此时,蒋不疑已经辣懵逼了。
    在粤地待了几年,他早就习惯了那边的食物,平时也不会像霍海一样,时不时尝试口味重的食物。
    乍这么一吃辣,直接给整蒙了。
    整个人端着个土碗坐在桌子旁,人是懵逼的。
    霍海这才想起:“老板!”
    人急匆匆赶过来。
    霍海:“香油,蒜泥,香菜,小葱,蘸碗。”
    老板立刻行动了起来。
    很快,一叠蘸碗就做过来了,分散给了霍海这桌几个人。
    其他人一看,直接纷纷学习。
    就是香油实在是太贵了,在长安,香油的价格是普通菜籽油的十五倍以上,许多人实在是吃不起。
    很多人暗自发誓,有朝一日回了成都,一定要吃香油油碟吃个够!
    刘继用上油碟后,突然松了一口气,有一种活过来了的感觉。
    火锅那是又辣又烫。
    高温助力辣椒,就跟人的舌头在燃烧一样,难怪叫做火锅。
    但是香油,既能洗掉部分原汤的辣味又能降温,还有一点特殊香气,绝配!
    “绝了,勒个绝了!”
    “这究竟是怎么想到的,居然这么吃?”
    “我觉得那个豆瓣酱,炒菜绝对好吃。”
    “那你回成都开个炒菜馆,我回去开个火锅店儿。”
    “要得,说定了哟。”
    霍海这一桌,底料放的最多,其他桌最多一小块。
    不过霍海估计着有个十年,蜀郡的人一锅吃一整块火锅底料应该叫就没问题了,不知道多久会发展成两块底料三块油形式的超级麻辣锅底。
    只可惜,这送来长安的蜀郡椒,不知道是时间久了还是品种不太好时间不太好的原因,味儿不够。
    有机会一定要去一次成都吃一次。
    霍海这一顿满足了,目的也达到了。
    火锅的形式必然会快速传到蜀郡。
    能省时省力的处理猪下水的吃法,必然很快流行然后蓬勃发展。
    这样一来,又进一步降低了猪制品的成本了。
    到时候长江沿岸的百姓有肉吃有酒喝,有钱了,开始投入航运是必然的。
    长江现在的问题是人口少,整个长江中下游人口合起来都不如蜀郡一半,如果不把蜀郡的人吸引一部分去做航运,大汉其他地方无论如何补贴和迁移人口,都没法在短时间堵住窟窿。
    而火锅,降低了当地吃肉成本,增加了猪肉制品的利润率,加速了当地财富累积。
    加上酒本来利润也高,不久之后一定会诞生出一批航运大亨。
    有了这批人南下,长江现如今没有城市的那几个适合居住的地方,一定会发展出城市。
    那么整个南蛮所在的区域,就会有雄城聚集,有地方上班,自然也就解决了他们的问题。
    霍海这一次没有打包,因为老板做的是清油锅底,霍府的厨子可以拿到牛油,到时候做牛油锅底能分成块状,更适合分装。
    吃完霍海才想起,这不整点啤酒可惜了。
    长安又不是没有啤酒卖。
    再说这东西太辣了,现在卫长公主哪儿吃得了?霍海也就偷偷出来吃。
    吃完后,霍海直接离开了。
    而火锅,留下了。
    刘继吃完后没算完全辣懵逼,他的诉求其实很简单,就是他想做点贸易生意,想要筹钱买一条百米长的千吨巨轮。
    有了这东西,在长江沿岸运送货物才较快。
    但是霍海直接告诉了刘继,在下一代船研究出来之前,这一代最先进的船,属于军品,管制。
    之前大家也这么说,但是没有得到亲口确认,刘继当然不死心。
    现在确定了之后,刘继也没话说了。
    不是关系不到位,是大家都不给卖,那就没话说了。
    霍海反而觉得奇怪,真要是有千吨巨轮,不如去北美。
    现在,大汉的千乘去北美,只需要四十五天。
    就算是开动发动机开的少,就是这么多天就能到了。
    这种巨轮做长途生意,才赚钱啊。
    不过也对,不是每个人都能从现在的局势中看出海外过来的货物利润高。
    霍海带着刘鸿坪归程,一路上跟刘鸿坪吩咐。
    刘鸿坪全都记了下来。
    霍海现在需要一个助手处理公文,比如把递上来的公文摘阅出来,比如按照霍海说的意思,去写同一个意思的公文下发出去。
    这些活儿算是基础的,还有很多零散的活儿。
    霍海现在是大司农,三公之一,活儿多。
    回到霍府,刚下车呢,管家就上前:“二公子,大公子请您过去议事。”
    霍海觉得奇怪,霍去病好长时间没有喊自己议过事了。
    今天有什么事儿?
    霍海很快就来到了霍家的主厅。
    这个主厅,很久没有用过了。
    上次用,还是霍海刚回来第二天宴请,刘彻跑来蹭饭吃那天。
    主厅里,霍去病面前摆着一盘儿油炸生米,一边喝酒,一边夹生米。
    霍去病看向霍海:“什么味儿?”
    霍海:“新吃法,火锅,就是有点辣,改天可以在家里吃番茄锅。”
    “大哥,找我来什么事儿?”
    霍去病继续夹生米:“不是我找你,是霍光。”
    霍海入座:“人呢?”
    偏院的门那边,霍光端着一盘熏猪耳朵进来了:“大哥,来了。”
    等猪耳朵放下,霍海伸手夹起一片,往嘴里丢。
    “老三,你有话找我们说?”
    霍光:“我要结婚了。”
    霍海和霍去病嘴巴都停顿了一下,然后才继续嚼。
    “终于决定好了吗?”
    “你也不小了,早满二十了,的确该结婚了。”
    现在霍去病是二十四,霍海即将二十三,霍光即将二十一了。
    霍光嘿嘿笑了笑:“我自己存钱,在城南,买了一套小房子,到时候会搬去那边住,结婚那天,在那边举办婚礼。”
    霍海愣了一下,霍去病的生米停在了半空中,转头狐疑的看向霍光。
    “为什么?”
    霍光:“我成年了,成家了,应该自己搬出去了。”
    霍去病:“当初修建这霍府,就不是霍去病的霍府,也不只是霍海的霍府,是我们三兄弟的霍府。”
    霍光:“是。但是在长安人眼中,这就是霍氏双侯的府邸。”
    霍去病有些生气了,放下了筷子。
    霍海看向了霍光,突然明白了什么。
    这一天还是到来了。
    人是一种很复杂的生物,霍光注定了没办法平凡一辈子。
    对于霍光来说,就算是跟着家兄捡功劳,去攻下一国一城,封侯,也只是平凡的人生。
    所以……
    霍光并没有因为霍去病生气而退缩:“大哥,今天我们兄弟关起门来说自家话,打开天窗说亮话,我有一些大逆不道的言论。”
    “如果大哥觉得有问题,大可以告诉陛下,惩罚我,无论是流放还是杀头,绝无二话。”
    霍光从来不干这种事情,如果干了,那就是必须要干不能不干,不干没有活路了。
    究竟是什么,逼的霍光没有了活路?
    霍去病不明白。
    但霍去病思索了一下,沉声:“你说。”
    霍去病:“大哥,二哥。”
    “昔年韩信打下半壁江山,死于非命。”
    “如今看看大汉地图,五分之四都是大哥二哥你们打下来的,又当如何。”
    霍海看向了旁边墙壁上挂的地图。
    好像是这么回事。
    霍去病闭眼沉思。
    随后开口:“陛下恩重。”
    霍光打断:“大哥,你知道二哥最怕什么吗?”
    “二哥最怕你死掉,他虽然不说,但我却能看出来。”
    霍去病看向了霍海。
    霍海坦然。
    这没有什么可隐瞒的。
    霍光继续:“一旦大哥你出了什么变故,那霍家对于陛下来说,就不是什么可亲可爱了,而是最大的敌人。”
    “当初田家窦家又如何?”
    大汉皇帝,个个心黑手辣薄情寡恩,这一点霍去病比谁都清楚。
    霍去病知道这是真的,但是对于养大自己的刘彻,霍去病还是希望维护他的形象,起码是在自己心中的形象。
    “只要我在一日,陛下就恩厚一日。”
    霍光:“大哥,如果您明天就不在了怎么办?”
    “知道为什么当初二哥不让您南下吗?就是因为南下多瘴气,细菌多,而大哥您多年打仗,身上那些痘、伤其实都是细菌感染,所以二哥不敢让您南下,因为您一旦死在南边,卫霍两家未来死路一条。”
    霍去病看向霍海,想知道霍海是不是这么想的。
    霍海点头:“是,我是这么想的。”
    “不过现在好一点,我和公主结婚,本身又有战功,如果大哥出事,那就只有让我披挂上阵,立下功勋了。”
    霍光:“倘若二哥也死了呢?”
    霍去病:“霍光,你非要咒死我们?”
    霍海:“大哥,人总有一死,这一点,我认为老三是对的。”
    霍光:“大哥,先把陛下对您的恩,把陛下对二哥的恩,都放在一边,甚至于,未来陛下可能对我一样厚恩。”
    “但问题是,陛下也有一天会死的。”
    “就算陛下没事,只要大哥二哥先走一步,那对霍氏就是灭顶之灾。”
    “大哥二哥掌权,那是陛下希望自己的左膀右臂掌权,陛下喜爱你们,甚至爱屋及乌喜爱整个霍家,但陛下对霍嬗霍炎的喜爱,真的能如今日喜欢大哥二哥一般?”
    “世上就没有哪个家族历代都是贤人,都是人才,就算是周武王姬发之后,照样有周幽王周厉王。”
    “且霍家根本没资格走到那一步,只是未来大哥二哥没了,霍嬗霍炎掌握一样的权利,就百分之一百会让陛下不喜。”
    “大哥二哥,你们集陛下的宠爱,以及世所罕见的能力为一体,但两个侄儿,有这种能力吗?他们的孩子呢?”
    霍去病知道霍光是什么意思了。
    刘彻可以非常开心的接受,喜爱的有能力的又亲近的自己是大司马骠骑大将军。
    但绝不会接受,喜爱的亲近的但没能力的霍嬗是骠骑大将军。
    陛下说到底还是喜欢功劳的。
    而且,如果有朝一日陛下没了,那继任者,更不见得喜欢。
    霍光:“说句大逆不道的,陛下驾崩后,太子上台后,看似是卫霍亲族,但届时,我等就是窦家王家田家。”
    霍去病:“所以,你想要和我们分家,免得日后被连累?”
    霍海:“他恐怕不只是这么想的。”
    “他想要走第三条路,爬到我们一样的位置上,拿到一样的权利。”
    霍去病:“有什么区别?”
    “只要霍光按部就班,日后做一个丞相难道不行?”
    霍海摆头:“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丞相都有权利,唯独在现在,丞相没有权利。”
    “大哥你代表的是新勋贵外戚,而我更多代表的是大贵族和大商人,只有一个群体对我们有威胁,可能是能掀翻我们的存在。”
    霍去病:“非勋贵的军人良家子和小商人?”
    霍海点头:“霍光,你是不是想成为他们的代表?你许诺了什么?或者承诺了什么?”
    霍光:“我要带领议会,凌驾朝会之上。”
    霍海就知道!
    果然。
    但这是不可能的。
    只要让大贵族们感受一段时间商人们掌权的后果,开倒车是必然的。现在大汉的问题是不可能出现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结局,所以,开倒车的必然结果就是新诞生的纯粹的资本阶级,被碾死。
    霍光:“二哥,我知道你想过这个,但又掐死了这种想法。”
    “要不然你不会建立议会,却又把它建设的可有可无。”
    “您是不是觉得,我注定失败?”
    霍海点头。
    霍去病沉默的看着霍光。
    霍光:“我也觉得我可能会败,但我不得不发起冲锋。”
    霍海:“可以,但不可能赢,因为我不允许。”
    霍光:“二哥,有一点我不明白!”
    “当初您新商改时,大哥可曾阻止?没有,因为大哥是新勋贵是外戚没错,但也是大贵族,哪个阶层赢了,根本不影响大哥的地位。”
    “如今也一样,朝会赢了,您是新商改的领头人,位列三公,未来丞相甚至大司马都是一定的事情。”
    “如果是议会赢了,您还是新商改的领头人,是议会的创始人,您还是议会所有商人最崇拜的人。”
    “无论谁输谁赢,您都是赢,而且议会赢的情况,您会赢的更彻底!”
    “为什么,不选?”
    霍海笑了:“好小子,当说客来了。”
    此时,霍去病也是疑惑的。
    对,没错,霍光说的是对的。
    明明,霍海就可以选择一改到底。
    既然改了,那就把旧的全部抛弃,全用新的。
    旧房改造哪有直接推到重建后坚固?
    而且推到重建后,的确霍海权利会更大。
    因为假如议会真的代替了朝会,会是什么样?
    到时候议会的每一个成员,都等于是霍海的门生,每一个都是!
    而在朝堂,霍海永远做不到这个地步。
    因为那是属于高祖的荣耀。
    霍光等着答案。
    霍去病也等着答案。
    霍海:“我可以回答,很简单,因为我对商人不信任。”
    霍光愣住:“二哥,当初张汤的商改在即,天下商人即将被一锅端,就是那个时候,二哥您出手,直接缔造了新商人群体。”
    “没有您这一次出手,全天下的商人都死绝了。”
    “既然当初您出手发展出了如今这么庞大恐怖的商人群体,又为什么不信任他们?”
    “既然不信任,为什么发展他们。”
    霍海:“我不信任商人,和我发展商人,是同一个原因。”
    “因为商人很贪婪,商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所以只要大汉商人够多,大汉必将一统全球,吞并整个世界,借商人们的胃口和贪婪,消化整个世界。”
    “但,商人很贪婪,大汉不能让他们说了算。”
    霍去病审视起了两个弟弟。
    人做出选择,是很复杂的。
    霍光做出选择,一为了家族,二为了自己,三为了大汉。
    霍海做出选择,一为了大汉,二为了家族,三为了自己。
    一样,但又不一样。
    所以得出的结果完全不同。
    霍海看向霍光:“你真的要走这一步吗?”
    这一步不是不好。
    其实这不是霍光在反抗霍海。
    霍光只是在霍海走了一半不想走那条路上,继续走。
    倘若走成了,这条路依旧是霍海的路。
    但霍海要警告霍光,这条路走不得。
    霍光却要问,那您当初为什么走这条路?
    就仿佛一个父亲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能做什么做什么,孩子却一定会做。这个孩子生儿育女后又会告诉自己的孩子什么事情不能做,但他的孩子也一定会做。
    就是一定会有人去做这件事情。
    霍去病抬起头:“霍光,你只考虑了其一,没有考虑其二。”
    “的确,如果你带领议会赢了,我们家依旧是大商人,霍海依旧是商人的祖师爷,我依然是那个教育鼻祖,人们还是会崇拜我们。”
    “我们的权利不会有任何变化。”
    “但是,一旦贵族体系打破,好不容易得到了一切,就变得脆弱了。”
    霍光:“大哥,不要自己骗自己,汉初的侯爵,还有几个没有被削掉?”
    “若不是二哥一手制造出了天下急缺贵族的局面,恐怕天下贵族都被陛下削完了。”
    霍去病:“好,其二也算你考虑到了。”
    “其三呢?”
    “倘若议会赢了,你怎么确定你可以一直掌握议会?”
    霍光:“我会建立一个极度复杂,需要耗费很多钱的选民制度,需要很多钱才能选议员,而只有根深蒂固的议员才深谙如何用议员的身份赚钱。而大部分议员就算上来最终也会下去。”
    霍光说的很隐秘了,霍光要建立一个经济政治家族。
    这种形式,远比目前的贵族制度要好。
    原因是,霍家可以肆无忌惮的分家,分出十家二十家,选票的时候霍家还是霍家,每一个霍家后人,都是前代德高望重的霍家高层的后代继承者。
    而遇到事儿砍头的时候,砍的是小家一家的头。
    不好的地方是,一定会有更多的家族混到一样的地位来。
    霍海看了看霍光。
    的确以霍光的聪明无论是从公还是从私,他都想到了人类能想到的极限!
    甚至于,大汉只要一统,未来军工复合体都不存在崛起一说。
    政治家族一定会牢牢地占据议会。
    但,人类的想象力毕竟是有限的,人类想象不出自己没见过的东西。
    所以,霍光也想象不到世界上会有懂王这类的存在。
    一个两个,时间久了,什么高傲的老家族,都将泯灭。
    而从公的角度,霍光更是想象不出资本当权的恶心。
    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其实霍光的选择是对的。
    三兄弟掰扯开开,揉碎了把这些东西都谈了一个遍。
    最终,霍光还是重新回到了那个前提:“大哥,世界上刨除皇权之外,只有一种势力有可能终结霍氏的一切。”
    “您代表勋贵代表外戚,二哥在贵族和大资本中站的稳的无与伦比。”
    “世上只有一种势力有可能掀翻霍氏,那就是小商人。”
    “倘若他们自由发展总有一天还是会冲击到我们,无论大哥二哥你们愿意不愿意。”
    霍海点头。
    这是真话。
    如果不冲击,那就不对了。
    也许他们会有意的避开霍海这两个字,但万一到时候自己死了呢?
    人走茶凉。
    霍光:“而小商人拥有这种潜力和能力,既然如此……为什么小商人的头领不是霍家人?”
    “如果他们在我麾下,我又怎么会带领他们做出真正有伤霍氏根本的事情?”
    霍光,要当执剑人。
    利刃在手,才不会伤了自己。
    霍去病:“你说的很有道理,但你二哥曾经说过一句有趣的话,他说任何牢不可破的帝国都是从内部瓦解的。”
    “小商人对霍氏的冲击,远不如霍氏分裂带给我们的冲击大。”
    霍光:“大哥,我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骂名我来背。”
    霍去病疑惑:“你要干什么?”
    霍光:“从我大婚之日起,大哥二哥不必再来我家,对外,所有人都会说是霍光野心太大,想要当意见领袖,所以才背离了自己的大哥二哥。”
    “甚至很多人会骂,霍光有什么本事,如果不是霍去病霍海的弟弟,根本不会成为小商人的领袖。”
    “说我能成为这个新群体的代表,不过是沾了二哥的光,大家选我,究其原因是因为想要二哥当领头人,却没有到那个声量,而被我钻了空子。”
    “只要锚定的够深,小商人们就会记住,他们的敌人不是我二哥,而是要发展成一个有资格让我二哥来当头领的组织。”
    “只要有了这一层保险,他们永远都不会伤到霍家。”
    霍海:“你想好,小商人根本没有什么声量,一旦被骂起来,铺天盖地的声音将会骂死你。”
    霍去病没听懂,看了看霍海和霍光:“什么意思?”
    为什么会骂?
    别人怎么知道霍光做了这件事情?
    难道说……
    霍去病反应了过来:“你要公开成为小商人的领袖,参选议员?!甚至上议员?!”
    如果霍光直接代表了整个小商人群体,选议员顺理成章,选上议员都是十拿九稳。
    但代价就是,明着让全长安的人都知道,霍光‘不信任朝会,更信任议会’。
    而现在朝会肉眼可见的即将改组成由霍海担纲。
    也就是说,霍光基本等于对外宣布‘我觉得我哥选错了,我要纠正他’。
    虽然这没明说,但是别人都能感觉到这个意思。
    还有,议会难道是这么玩儿的?公开公布自己代表一类人?然后参选,提高影响力?
    陛下允许吗?
    还有,既然你霍光知道只有小商人能威胁霍家,那陛下看不出来?
    看不出来你霍光在演戏,看似分家,其实是想一门三杰,堵死任何可能威胁霍家的路?
    陛下一眼就能看出来!
    霍去病:“你当陛下看不出来?”
    霍光抓住霍去病的袖子:“大哥,就是因为陛下看得出来,趁着局势还完全在我们的掌控中,我才要做这件事情,因为陛下对大哥二哥的喜爱,才会容忍我做这件事情,静观其变,观察议会的演变发展!”
    “现在的议会根本上不来台面,根本就是一个假议会,我的行为固然会让议会真正的拥有权力,但陛下绝不会拒绝,陛下只会观察这其中有没有好处。”
    这个事情一定会有好处,刘彻一定能看见。
    这就是霍光的选择的全部原因。
    霍海叹气。
    是啊,什么朝会议会,现在不是明朝,朝会没用,现在不是大英,议会也没用,现在是大汉,武帝年间,一切都是刘彻说了算。
    说到底,这一切首先是做给刘彻看的,其次是做给天下看的,最后,才是它这个行为本身能带来什么变化。
    霍去病:“你走。”
    霍光欣喜。
    你走,不就是说你可以离开霍家了吗?
    霍光走后,霍去病看向霍海。
    霍海:“如果没有我,谁都挡不住霍光这个行为。陛下也拦不住。”
    霍去病:“我是想问,你们提前谈过吗?”
    霍海:“有,也没有。”
    霍去病疑问。
    霍海:“当年北上草原,老三问我,他穷极一生能不能混上九卿,我说他一定会成为百官领袖。”
    霍去病瞪了霍海一眼。
    霍海:“那时候他看不清未来,我告诉他未来在一个商字,他听进去了。”
    这么多年,霍光在刘彻身边学习,磨炼,一边琢磨揣摩,终于让他知道了如何做。
    ……
    霍光迎娶元宛。
    内朝不少官员都去喝酒了。
    甚至刘彻都送了礼物,亲自去看了一下。
    霍海没去。
    霍去病也没去。
    当然,也送了礼物。
    霍光就在城南新开发的,连独立院子都没有,只有分割开的前后院的新房子,办了酒席。
    办席的地,还是左邻右舍借的。
    就因为这个,所以刘彻才没留下吃饭,实在是不方便。
    附近居民太多,全都有二楼,一把弓弩要人命,刘彻怎么会在这种环境待太久。
    如果把所有人都赶出来,那又失去了摆拍朋友圈的意义。
    而这一天开始之后,长安城流传出许许多多的小道消息。
    说是霍家三兄弟决裂了。
    老三不想跟着老大老二吃剩饭,想要自己端碗。
    为此不惜离开霍家,另起炉灶。
    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就跟亲眼见到了似的。
    不久之后,不再是说说而已。
    霍光写了文章,亲自阐述自己的想法,表明自己坚定的赞成科教文卫为先的发展模式。但应该把税收多在发达地区,扩大商业繁茂地区商业化规模,强化经济强点,然后才考虑带后进的问题。
    说白了就一句话,税收在收税的地方。
    此话一出,琢磨出味儿的中小商人,谁不站在他这边?!
    大商人自然更希望全民发展,扩大市场。
    但是,长安的商人就像钱都在长安,新城的商人就像钱在新城,住在大汉长安新城股票交易大厅旁边的人,恨不得所有税收都在这条街上。
    霍光写出了自己的第一条钢领后,公开公布要代表中小商人群体参加议会,恳请议会考虑自己的产选。
    霍光本来就是朝臣,他愿意进来,议会有什么不愿意的?
    只是,很多人都在骂霍光不该另起炉灶,好好地当世家子当的不好了,出来整什么玩意儿?
    随后霍光又提出了自己的第二条纲领,商人应该团结起来,争取部分立法权,希望议会和朝会一样拥有商议法条的权力。
    提出第二条后,霍光已经是议员了,这一次,霍光公开提出,产选上议员。
    短短一个月,霍光,成为了议会中最出名的人。
    但他攫取权力的方式,就像利用他亲哥的骨架,在他亲哥手里挖肉一样,很多人都在骂!
    特别是很多普通市民,工人。
    但霍光不害怕。
    因为,长安迅猛发展,工人和普通市民,总会积累够第一桶金,成为小商人。
    他们成为小商人那一天,骂过的所有话,都会成为他们支持霍光的原因。
    大商人?朝臣?
    争权夺利哪有不挨骂的?人人都喜欢的叫霍海,不叫霍光。
    随着霍光提出让议会拥有部分立法权,即议论法条的权利,别说中小商人,大商人也开始支持霍光成为上议员,代表议院去战斗。
    短时间,直接让霍光第一次以自己的手段一统了议会势力,开始办这件事情。
    本以为霍光就是凭借两个兄长,混了光禄大夫的职位。
    结果他突然就在长安成了风云人物,和他大哥二哥一样的风云人物。
    霍氏,真就一门三杰?
    我的精也算精?人家霍仲孺那真的是个个精!弹无虚发啊!
    ————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