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黄龙山
作品:《凡人:截胡辛如音,复制万物!》 阗天城,依旧如往常般繁华喧嚣。
街道上人来人往,修士们或匆匆赶路,或驻足交谈,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灵气波动。
王林漫步在街道上,神色平静,目光却时不时扫过四周,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他的手中握着一枚绿色的玉简,玉简表面泛着淡淡的光泽,仿佛蕴含着某种隐秘的信息。
王林轻轻把玩着玉简,眉头微皱,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片刻后,他收起玉简,辨认了一下方向,朝着城中的偏僻角落走去。
穿过几条狭窄的巷子,王林来到了一处看似普通的杂货铺前。
店铺的门上挂着一块黑色的木制招牌,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玉和轩”三个大字。
王林抬头看了一眼招牌,嘴角微微上扬,随即缓步走了进去。
店铺内并不大,只有一间六七丈见方的小厅,货架上摆满了各种符箓、原料等常见的修仙物品。
王林的目光在店内扫视了一圈,最终落在了柜台后的一名灰袍中年人身上。
那人正低头看着一本账簿,似乎并未注意到王林的到来。
王林的神识悄然扫过中年掌柜,发现对方的修为极低,只有炼气期的境界,且像貌普通,毫无特别之处。
王林心中暗自点头,这样的安排倒是颇为巧妙,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中年掌柜察觉到有人进店,立刻抬起头,脸上堆满了笑容,快步迎了上来。
“前辈,想看些什么?本店各种货物应有尽有,绝对能满足前辈的需要。”
掌柜的语气恭敬,态度殷勤。
王林微微一笑,手掌一翻,那枚绿色玉简便出现在了他的手中。
他将玉简直接塞到了掌柜的手中,淡淡道:“王。”
掌柜接过玉简,神色微微一变,脸上的笑容更加恭敬,连忙将玉简收起,侧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原来是王前辈到了,祖师早就说过前辈会来的,只是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王前辈请跟我来。”
王林点点头,没有多言,跟着掌柜走进了店铺一侧的偏门。
穿过一条狭窄的走廊,他们来到了一个仓库似的地方。
四周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箱柜,墙壁被遮挡得严严实实,显得十分隐秘。
掌柜走到一只木柜前,伸手在柜角轻轻一按,顿时,旁边的两只柜箱自行分开,露出了一面赤裸的墙壁。
掌柜解释道:
“因为害怕布下禁制被一些偶尔进来的客人感应到,所以表面的机关都是用世俗的方法作出来的。”
王林神色如常,并未对此感到意外。
掌柜用脚在墙壁前的一块青石上一踩,墙壁发出“嘎吱”一声闷响,缓缓分开,露出一个斜向下的阴森通道。
“里面晚辈没有资格进去了,就需要前辈自行下去了。”
掌柜让到一边,脸上依旧挂着恭敬的笑容。
王林眉头微皱,神识悄然探入通道内,发现通道深处有着若有若无的灵气波动,再往深处探查时,却被一层禁制挡了下来。
王林略一思索,便判断出这只是一道简单的灵觉遮蔽屏障,虽然可以强行突破,但里面的人肯定会察觉到。
就在王林犹豫之际,通道内的禁制突然撤去,显然是里面的人为了取信于他而故意为之。
王林心中一动,神识再次探入,将通道内的情况探查得一清二楚。
他的脸上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恢复了平静。
“原来是他,这倒有点意思了。”
王林低声自语了一句,随即不再迟疑,迈步走进了漆黑的通道。
通道很长,通向地下数十丈处,显然是刻意为了保持隐秘性而设计的。
王林走了一会儿,前方出现了一点白光,他知道出口就在眼前,便加快了脚步。
走出通道,王林来到了一间四方的石屋中。
屋子很大,但空荡荡的,除了几个蒲团外,别无他物。
而在石屋的入口处,正有两人盘膝坐在蒲团上,含笑望着王林。
王林没有多言,径直走到屋子一角的蒲团上坐下,目光平静地看向那两人。
“在下万万没想到,竟是道友找我。能在这里见到阁下,真出乎在下的意料之外。”
王林冲着其中一人轻笑说道。
那人头戴高冠,身穿蓝袍,正是南陇侯。
他见王林如此一说,不由得苦笑起来:
“上次若非道友相助,兴许本侯早已死去,只是没想到云道友居然与鬼灵门勾结如此深。”
南陇侯的声音中透着一丝狠厉,显然心怀怨恨。
他的脸色灰白,双目无神,显然元气大损,伤势不轻。
坐在南陇侯旁边的,正是天极门的白袍老者璇玑子。
他见王林目光转向自己,便微微一笑,拱手道:“王道友,久仰大名。此次冒昧相邀,还望见谅。”
王林点了点头,目光在南陇侯和璇玑子之间扫过,淡淡道:
“南陇兄不回洞府好好养伤,为何如此急着见我。。”
南陇侯闻言,连忙解释道:
“这位是在下的生死之交,天极门的璇玑子道友。”
“原本上次探宝,本侯也想请他一齐去的,可惜这位挚友恰好门内有事,没有分身之术。”
王林听了南陇侯的解释,神色稍缓,但依旧带着几分疑虑。
他转头看向璇玑子,淡淡道:“既然事出有因,在下就不追究了。不过,南陇兄刚才所言,是因为我取走的那些玉盒吗?”
璇玑子神色一正,凝重地说道:
“道友所猜没错。据我所知,为了收买一同探宝的那几人,鬼灵门了不小的代价,对苍坤上人进出坠魔谷的路线图和方法几乎势在必得。”
“而王道友手中的路线图以及那件古宝,可以避过谷中绝大部分危险,有可能取到宝物。”
王林闻言,面色淡然,思索片刻后问道:“进入坠魔谷必须之物?你说的是那个指环吧?”
南陇侯精神一振,脸上竟升起一丝殷红,急切地说道:
“两仪环果然在王兄手中,这真是太好了!”
王林沉默片刻,缓缓开口道:
“两位道友的提议,王某已经明白了。不过,坠魔谷地图与两仪环皆在我手中,倒是没必要与二位合作!”
“这。。。”
听到王林的这番话,二人互望一眼,皆面露复杂。
璇玑子也就罢了,南陇侯可是亲眼看到王林的强大实力。
自然知晓以王林的实力,确实不需要与自己合作。
南陇侯目光闪烁,轻抿薄唇,苦笑两声,露出无奈之态:
“坠魔谷中,除了禁制与空间裂缝等重重危险外,还隐匿着数只存活至今的蛮荒古兽。”
“其中一只火蟾古兽尤为瞩目,尽管其灵智尚未完全开启,但历经漫长岁月,早已不知存活了多少万年。”
“它所蕴含的天麟妖火极为强大,据苍坤上人遗言记载,其威力甚至远超元婴修士的婴火。”
听到此话,王林微微挑眉,淡淡道:“虽然火蟾兽不凡,可是于我有何价值?”“并非如此。实际上,这只古兽与一具古修士的遗骸有着紧密关联。”
“那具古骸所处的位置极为安全,附近既无上古禁制的威胁,也未出现空间裂缝。”
璇玑子面色恢复了平静,缓缓说道。
“我明白了。两位道友是想让在下对付这只火蟾,好趁机取宝吧。”
王林瞥了眼二人,淡淡笑道。
“对付火蟾兽总比面对上古禁制和空间裂缝安稳得多。”
“只要方法得当,再加上道友的强大实力,想来毫无威胁。”
“只要得到古修士的储物袋,里面的宝物足够我们分了。”
南陇侯有点兴奋地补充道。
璇玑子轻吐一口浊气,目光紧紧锁定王林,毫不放松地问道:
“王道友,我们二人已将事情说明清楚。现在轮到你了结决定。”
“两位道友计划何时前往坠魔谷夺取宝物,难道就是近日?”
王林并未直接回应,反而抛出了一个问题。
坠魔谷的空间裂缝开启无常,每五十年中约有一年时间较为稳定。
南陇侯确认,距离下一次空间稳定的时期至少需三四年时间。
“我会在空间稳固前一年给出答复!”
王林目光扫过二人,淡淡开口。
尽管南陇侯对此含糊的答复不甚满意,但一想到王林的强大实力。
南陇侯二人也没有其余选择。
与二人商议之后,王林随即转身离去。
很快,密室中就只剩下南陇侯璇玑子二人。
“此人实力当真有你说的那般强大?”
璇玑子双眼微眯,盯着南陇侯,说出了自己内心的困惑。
南陇侯苦笑一声:“在此人面前,同阶修士毫无抵抗之力。”
“。。。”
璇玑子咽了咽口水,沉默片刻,盯着南陇侯问道:“此人实力既然如此恐怖,为何还要与其合作?”
南陇侯微微摇头,苦笑道:“除了他,我想不到还有他人能够斩杀那头妖兽!”
第二日的殿议。
参与的元婴修士数量激增,除了正魔、天道盟的长老外,还出现了一些散修中的老怪。
这让主持会议的贝叶宗鲲鹏和化意门戚夫人颇为措手不及。
最终九国盟被迫答应众修士的条件,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四大势力需平均派出高阶修士执行任务,以免有势力耍阴谋诡计。
事后王林没想到的是,天道盟元老会经过争论决定。
各宗派派出元婴期长老或结丹修士前去支援,但路途较远还需一段时间才能到达。
经殿议商讨,王林与南宫婉以及一名元婴修士及七八名结丹修士一同。
奉命前往虞国边界一处设有禁制大阵的战略要地进行支援。
之所以会和南宫婉一起。
自然是王林主动提出的主动要求。
此要地系法士入侵必争之地,沿途类似设防之处尚有十余处。
若不清剿干净,慕兰人难以安心掌控所占区域。
当前九国盟实力尚不足以与慕兰人进行决战。
只能依靠地理优势以及耗费无数心血构建的禁制大阵,逐步延缓法士大军的推进速度。
否则,以慕兰高阶法士的飞遁速度,仅需月余时间便能从交战之地直抵阗天城下。
目前法士大军尚未抵达王林所支援的要地大阵,但该处驻守的高阶修士仅为九国盟的一位元婴修士。
元婴修士与法阵禁制可抵挡一定数量的法士。
当前法士攻势犀利,人手不足。
王林同行的同阶修士出来南宫婉外,便是谷双蒲,二人修为均为元婴初期。
这谷双蒲若是自己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慕兰人内奸。
以王林来看,倒是有数种方法解决。
一则提前斩杀他,二者就是留下他,顺着剧情发展。
毕竟按照原剧情,其也没有造成丝毫影响。
思索片刻,为了避免出现异常,王林还是选择了第二个方案。
从历年法士入侵的规模来看,若有一位元婴修士坐镇并配合法阵禁制,足以应对一定数量的法士。
然而,面对如今法士猛烈的攻势,现有人手显得捉襟见肘。
鉴于法士大军可能提前攻至支援地点,三人商议后决定先行一步,将七八名结丹修士抛在身后,以极快速度遁光前行。
他们让结丹晚辈随后赶来。
御灵宗的谷双蒲面色阴沉,沉默不语,心中思绪难测。
黄龙山顶,琼台楼阁内,四十余岁的秃眉大汉神色焦虑,来回走动。
片刻后,他坐在藤椅上,喝了一口清茶,试图平复心情。
突然,一道红光飞射进大厅,盘旋飞舞。
大汉伸手一招,红光化为烈焰。
他沉浸在烈焰中,脸色逐渐变得难看。
默然片刻,面容铁青的大汉从怀中取出一个青色小钟,用短粗手指敲击。
清脆悠扬的钟声回荡在大厅内,向四周传播开来。
整座黄龙山响起了同样的钟鸣声,琼台楼阁群中光华升起,修士们纷纷飞出,迅速分散到四面八方。
须臾之间,黄龙山周遭弥漫起浓郁的翠绿怪雾,将方圆数十里之地尽数笼罩在一片诡异的碧绿雾霭之中。
此时,秃眉大汉所处的大厅内,悄然出现四名修士,三男一女,皆已结丹期修为。
其中两名三十余岁的男子相貌相同,竟是同胞兄弟。(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