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遮阳伞
作品:《我看到了一切》 第299章 遮阳伞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五月底。
今年的五月,东亚各地的气温明显高于往年同期。
比如有火炉之称的渝市和江城,今年五月份的气温就突破了35摄氏度。
长江边上,洪崖洞人来人往的游客,不仅仅感受到了当地麻辣的火锅,也被炎炎夏日烤得大汗淋漓。
在洪崖洞高处,可以看到波光粼粼的嘉陵江和长江交汇。
“热死人了…”一个中年人一边用路边收到的宣传单煽风,一边拿起来冰咖啡吸了一口:“呼…”
“是呀!真是热死人了,早知道等到十一黄金周再过来旅游。”一旁的女伴也是一脸生无可恋的感觉,拿着冰咖啡的杯身贴在额头上,给热得晕晕沉沉的脑袋降降温。
就在此时。
他们突然发现周围猛然一暗。
中年男子抬起头来,随即他目光被半空中的巨大漂浮物给吸引住目光。
只见西侧的太阳,此时已经被一片“白云”给遮挡住了。
但是定睛一看,却可以发现,这片“白云”有点古怪。
如果从外太空俯视下来,就可以发现整个渝市市区周围,出现了十几个高反射率的白色镜子。
但从地面仰望天空,却只能看到十几个比较规则的“白云”,漂浮在半空中。
这些“白云”就是民勤集团研发的“水母飞艇”,而且是改进版的水母飞艇3型。
该类型的飞艇,其气囊体积非常大,可以达到近300亿立方米左右,同时带有可以展开的气囊和光伏板,展开之后,就是一个半径有1公里左右的盘型飞艇。
该飞艇的展开面积可以达到3.14平方公里。
目前在渝市市区周边,一共布置了15艘,面积达到47.1平方公里左右。
而渝市市区的面积大概是5400平方公里左右,这些光伏板大概占据了该地区面积的0.87%左右。
看起来面积不大,但实际上,这些飞艇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相互组合的,只有四个位置的4艘飞艇是固定,剩下的11艘水母飞艇都是可以移动的,因此这些组合起来之后,可以形成面积近30平方公里的巨大遮掩区域。
根据飞艇控制中心设置的逐日系统,这些飞艇可以跟着太阳的位置变动,不断进行位置调节。
而这些水母飞艇的光伏板,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黑色,而是专门设计的白色,目的就是为了反射太阳光,将一部分太阳光反射回外太空。
之所以这样做,那是因为近些年来,地球大气层的颗粒物浓度越来越高,导致太阳光的热量被大气层吸收了很多,增强了全球变暖。
别看三月份北大西洋暖流断流了一段时间,导致北冰洋冰盖扩大,加大了一部分太阳光反射规模。
但如果计算上南极洲冰盖缩小的面积,加上雪域高原等高原冰川的减少,实际上地球反射出去的太阳光,比以前少了很多,加上大气层颗粒物增加的热量吸收,还是导致全球继续升温。
目前渝市的“遮阳伞计划”,就是为了解决夏季热量在大城市堆积的问题。
随着组合起来的光伏飞艇,跟着太阳在平流层底层缓缓移动,虽然地面还有并没有完全暗下来,但呈现出来的场景,变得类似于阴天天气。
没有了太阳直射的笼罩,整个城市的中心区域,变得凉爽起来,气温正在不断下降着。
“咦,怎么变阴天了?”
“好像是天上的云挡住了太阳。”
“那好像不是云吧?”
“可能是前段时间飞过来的那些飞艇。”
由于飞艇有逐日系统,加上高度在1.1万米的平流层中,因此地面的阴影区域会被放大。
不过这种阴影区域的放大,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区域,一个是核心遮蔽区,一个是亚遮蔽区,一个是边缘遮蔽区。
这种方式带来的降温,今天才刚刚开始,因此没有一下子将当地的白天气温压到30摄氏度以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要连续一两个星期,地面白天热量吸收不足,加上晚上损失的热量,当地气温会不断下降,直到下降到一个新的平衡点。
而民勤集团和国内几个天气气候科研团队合作,正在研究如何利用这种方式调节局部地区的气温。
虽然遮阳伞计划会导致核心城区的采光不足,特别是白天的上午十点到下午的三点钟,这六个小时期间,核心城区几乎被阴影笼罩,但比起带来的凉爽天气,这一点缺点反而无关紧要。
如果真想晒太阳,大可在早上和傍晚,这个时候阳光柔和,方便晒太阳。
而核心城区晾晒衣服的问题,目前渝市已经出台了“洗衣房临时扶持方案”,在渝市开办洗衣房,可以拿到特别补贴,不过这种补贴并不是直接给钱,而是通过电费和水费减免的方式,进行一定的扶持。
其实扶持洗衣房产业,也有利于就业和消纳民间的多余劳动力。
反正光伏飞艇的存在,给整个渝市带来了庞大的电能,这些电能拿出一小部分来扶持洗衣房产业,还可以盘活一部分产业。
与此同时。
遮阳伞计划的临时办公楼内。
十几个研究员正埋头查看着各种数据,通过安装在整个市区的气温传感器、风力传感器等设备,他们获得了很多数据。
“下午的数据整理出来了吗?”
一个戴眼镜的研究员轻轻转动工学椅:“出来了,组长,经过下午三个小时的遮阳,核心区的气温,平均下降了3.3摄氏度,亚区平均下降了2.1摄氏度,边缘区平均下降1.3摄氏度。”
组长何光明摸了摸下巴的胡茬,然后看向隔壁工位吩咐道:“监控小组继续保持关注。”
“收到。”
随着窗外夕阳西下。
整个市区的气温还在进一步下降之中。
毕竟少了三个小时的光照,地面积温肯定比不上晴天太阳暴晒。
果然,到了凌晨一点左右。
睡了一觉,爬起来查看数据的何光明,看到市区的气温已经跌破了30摄氏度,目前大概在29.1摄氏度左右。
实验还在继续。
经过连续一个星期的遮阳测试,渝市市区的气温,下降了很多,白天从38摄氏度,下降到31摄氏度左右;晚上从32摄氏度,下降到26摄氏度。
“李教授,你好。”
急匆匆从京城飞过来的气候学家李安华,向何光明等人点了点头:“你好,何组长,现在情况如何?”
何光明已经将这个星期的测试数据整理起来,直接递给了李安华:“李教授,这是测试报告。”
接过来文件,李安华一边看,一边问道:“有周边地区的数据吗?”
“有,在报告的后半部分,半径100公里以内的各个区域,我们都安装了监控设备。”
“核心区的气温下降非常明显呀!”李安华目光中带着一丝思考,遮阳伞计划本质上是光伏发电系统的一个衍生应用,但这个东西不能随便推广。
目前渝市的测试,也仅仅是测试而已。
毕竟大面积遮掩太阳光,会导致地面温度下降,这会改变局部气候,气候这种东西,就不存在完全独立的系统,而是一个全球性的综合系统,改变局部气候,可能引发全球气候的进一步异常。
但没有办法,这几年全球气候的变化反复无常,极端天气频发。
国内不得不考虑未来的一些问题。
这一个星期的测试中,渝市市区晚上已经不需要开空调了,这节约了很多的电能。
而晚上不开空调,又进一步减少了空调的废热排放,晚上没有空调废热的增温,那第二天的白天,太阳光给地表增温就会变得不明显。
当然,李安华非常清楚,这种方式调节气温,仅限于夏天,如果是冬天,光伏飞艇必须分散开来,还不能开启逐日系统,要给地面留下足够的白天积温。
而且这个项目必须长期跟踪,不能一下子推广,现在只在渝市一地进行测试,哪怕是干扰了局部的气候,也是小问题,真的出现不好的副作用,还可以撤销掉这些光伏飞艇。
如果一下子在全国推广,那万一导致气候失控,后果将波及全世界。
看完了后半部分的测试报告,李安华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周围的高温区,一部分热量被吸了过来,特别是三峡库区的水温,这些天有明显的下降,看来是嘉陵江和长江经过渝市的时候,被本地吸了一部分热量。”
“是的,我们也是这样判断的。”何光明微微点头。
李安华思考了一会,开口建议道:“现在这个气温刚刚好,没有必要继续增加光伏飞艇规模了,接下来我们只能慢慢等待了。”
对此何光明也是从善如流:“我和其他同事也是这样认为,毕竟现在当地的气温已经下降到一个相对舒适的范围内,再下降就有点不合适了。”
而李安华拍了拍手上的测试报告:“我过几天还要回京城,这几天我们抓紧时间研究一下数据和气候模型的模拟吧?”
“没问题。”
遮阳伞计划的相关参与者,默不作声地研究着各项数据。
而渝市的气温改变,不仅仅让当地人享受了一番免费的空调,还有让很多附近城镇的老百姓和外地游客,在这里流连忘返。
毕竟随着六月份即将到来,长江流域的气温都在飙升,哪怕是北方地区,很多地方的气温都突破历史同期。
这个时候,全天维持在26到32摄氏度的渝市,自然成为了人造的避暑胜地。
哪怕是周围热浪滚滚,仍然没有让渝市的气温飙升。
毕竟当地的很大一部分太阳光,被光伏飞艇给反射到了外太空,这些热量没有给地面带来增温,而周边地区通过气流交换的热量,是存在交换限制的。
特别是渝市作为山城,属于河谷地形,周围被山脉高原环绕,这进一步限制了周边地区的热量涌入当地。
不过考虑到改变局部气候,存在一些风险和舆论压力,因此官方并没有公布遮阳伞计划,而是以太阳能发电的为借口,作为这个项目的外包装。
其实看到渝市的成功之后,很多火炉城市都有想法了,他们派人和民勤集团、蓝鲸飞艇公司谈了合作,但都被拒绝了。
倒不是完全拒绝,而是拒绝布置大面积的太阳能光伏飞艇,毕竟这会改变地表气候。
上面也严肃警告了蠢蠢欲动的各地,让他们要科学开发太阳能,注意光伏飞艇带来的气候影响。
这才打消了很多地方的想法。
在不知不觉间,六月份就悄悄到来。
然而今年的六月份,注定是一个难以安定的季节。
因为北半球的太平洋海水温度飙升,特别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五月份才刚刚遭受三个超级台风的连打,六月刚到了,马里亚纳海沟附近的海面上,又生成了两个台风胚胎。
从目前的海水温度来看,这些台风胚胎很快会吸收周围的热量,形成超级台风。
如果说东亚和东南亚正在遭遇了台风连打。
那北美洲南部则面临超级飓风的横扫,而北美洲北部和西部,此时却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和高温。
没有错,寒潮刚刚消停,北美洲又遭遇了高温和干旱,简直是冰火两重天,根本不给一点过渡的时间。
与此同时,北极圈的冰盖也在迅速消融,加上南极洲冰盖没有及时扩大,全球海平面正在快速上升,估计今年会上涨一到两米左右。
这对于绝大部分沿海低洼地区,都是一个致命的大麻烦。
只能说,人类工业时代以来,积累下来的气候变量,正在这几年集中爆发。
很多太平洋中间的小岛国,已经快被淹没了。
各种气候突变,正在一点点挤压人类的生存空间。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还是太渺小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人类毫无还手之力,而是目前人类的很多手段,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旦操作失误,可能让情况更加恶化。
这也是遮阳伞计划没有立刻推广的根本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