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特工在行动

作品:《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第812章 特工在行动
    星城训练中心前,气氛剑拔弩张,仿佛空气都被点燃。
    安德烈龙王嘴角勾起一抹狠厉的弧度,眼神冰冷如霜,双手稳稳地端着手枪,黑洞洞的枪口直逼谢苗诺夫。
    谢苗诺夫同样毫不示弱,双脚稳稳扎地,手中的手枪精准地瞄准安德烈。
    两人之间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一场一触即发的冲突仿佛即将爆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辆黑色轿车从远处疾驰而来,在众人面前缓缓停下。
    车门打开,一位身着老毛子空军制服的中年人费力地从车内钻了出来。
    他的肚子高高隆起,每迈出一步都显得有些艰难,那身制服被撑得紧紧的,仿佛随时都会被撑破。
    “雅罗斯拉夫将军?您怎么会亲临此地?”谢苗诺夫看到来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立正站好,声音中带着一丝敬畏。
    “雅罗斯拉夫叔叔,今天的授奖由您亲自负责啊?”安德烈大喜。
    雅罗斯拉夫将军仿若对两边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视而不见。
    径直走到安德烈面前,伸出宽厚的手掌,在安德烈的肩膀上重重地拍了几下,那力度仿佛要将力量传递给安德烈。
    紧接着,他将目光投向李爱国,指着他开口问道:“这位就是那位研制出尿不湿的东方人?”
    “没错,叔叔。我还和李司机一起合开了一家商贸公司。以后叔叔要是有什么需要,直接通过我们的商贸公司购买就行,保证给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安德烈满脸笑意,热情地介绍着。
    “小安德烈,你还是和以前一样机灵狡猾啊,哈哈哈……”雅罗斯拉夫将军仰头大笑,那爽朗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然而,笑声戛然而止,他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转而看向谢苗诺夫:“这两位是我的贵客,怎么,你们 26266部队是打算阻拦吗?”
    “将军,属下不敢,但是按照规定我们需要得到内务部的通知”谢苗诺夫微微低下头,声音虽小却透着坚定,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内务部?你想成为贝利亚吗?”雅罗斯拉夫将军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慑力。
    听到贝利亚这个名字,谢苗诺夫拳头紧紧攥起,指甲划破了手掌。
    他深深吸口气,侧过身让到了一旁。
    ******
    “亲爱的客人们,这便是离心机,受训人员需通过它的旋转,来切身感受飞船发射时所承受的重力。”
    在训练中心内部。
    一位身着洁白研究人员制服的女同志,仪态端庄地指着一台体型硕大的机器,向李爱国和安德烈耐心讲解着。
    李爱国适时地发出阵阵惊叹,那惊叹声中满是恰到好处的钦佩与好奇,瞬间极大地满足了这位女工作人员的虚荣心。
    李爱国诚恳地问道:“这简直堪称世界上最为神秘的设备!您能否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离心机的具体参数呢?”
    “实在抱歉,具体参数属于保密范畴,我无法透露。”
    女同志微微侧头,快速偷瞄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谢苗诺夫。
    随后凑近两人,压低声音补充道:“不过,我可以悄悄告诉你们,这台机器能够提供高达八倍地球引力。”
    此时,谢苗诺夫因距离稍远,只能瞧见女同志嘴唇微微开合,却怎么也听不清她到底在说些什么。
    他下意识地想要靠近一点。
    刚抬起脚步,便迎上了安德烈那如利刃般的目光,被狠狠地瞪了一眼。
    无奈之下,谢苗诺夫只能停下脚步,在心底暗自叹了口气。
    他始终觉得这个东方人身上疑点重重。
    而且按照星城的规定,基地的机密设备是绝对禁止向客人展示的,更何况对方还是个外国人。
    然而,老毛子的鲁大师说过:规矩就是用来被打破的。
    此次将军亲自出面,着实让谢苗诺夫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
    自贝利亚去世后,契卡组织仿佛失去了主心骨,如同没爹的孩子,只是这孩子手中还握着一把令人畏惧的手枪。
    无论是那些位居高位的主席团成员,还是指挥部的重要人物,都对契卡有所忌惮甚至是厌恶。
    如果因此得罪一个手握重权的将军,是一件非常不明智的事儿。
    即便如此,谢苗诺夫依然坚守底线,与安德烈达成协议:允许这两人参观基地,但必须在他的全程陪同下进行。
    “要是让我发现这个东方人有任何问题……”
    遭受此番“屈辱”的谢苗诺夫,眼中闪过一道锐利的精光,暗暗在心底发誓。
    而李爱国似乎全然没有察觉到自己已经被谢苗诺夫盯上。
    仿若一个纯粹好奇的访客,兴致勃勃地围着离心机绕了一圈。
    “这东西可真是先进至极,如果能亲自体验一番,那该多好……”
    他喃喃自语,言语间满是向往。
    “实在抱歉,目前离心机采用的是积分-微分控制技术,每次启动前,都需要重新调整离心机的比例单元 p、积分单元 i和微分单元 d……”
    女同志仿佛在展示自己的学识,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一大串高深的专业知识。
    讲完后,她故作恍然,轻掩嘴唇说道:“哎呀,真对不起,同志,我忘了您可能不太懂这些,实在是抱歉。”
    李爱国一边全神贯注地将这些技术要点牢牢记在脑海中,反复默念了两遍以确保记忆无误。
    一边微笑着回应:“确实有些难懂,不过听起来真的非常有意思。同志,我能知道您的名字吗?
    不得不说,人类的审美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
    像李爱国这样的大帅比,无论身处哪个国家,都极易引起姑娘们的好感。
    更何况,他能够来到这个机密基地参观,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说明他身份不凡。
    女同志的脸颊瞬间泛起一抹微红,略带羞涩地说道:“我叫卓娅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
    “卓娅同志,你好呀,我是与你志同道合的无产阶级战友李爱国。”李爱国热情地对着卓娅伸出手。
    卓娅自莫斯科大学毕业后,便一直扎根在星城内。
    这里的风气相对保守,无论男女,大家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在宇航员的训练工作上。
    因此,她还是生平第一次与异性如此近距离地接触。
    犹豫了片刻,卓娅缓缓伸出手,与李爱国轻轻握了握。
    刹那间,手掌传递的温度迅速蔓延至全身,两人之间的距离仿佛在这一刻被无形地拉近了。
    卓娅的兴致愈发高涨,接着又详细讲解了一些关于离心机的技术细节。
    李爱国则时不时恰到好处地露出惊叹的表情。
    这让卓娅兴奋不已,整个人都像一朵绽放的朵般,兴奋得枝乱颤。
    安德烈在一旁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突然恍然大悟道:“怪不得爱国兄弟对那些脱衣舞姑娘不感兴趣,原来他钟情于高级知识分子。嗯,品味确实独特。”
    在安德烈眼中,卓娅虽然面容姣好,身材婀娜,称得上是莫斯科的漂亮姑娘,但总觉得少了些风情万种的韵味。
    女人嘛,要风骚才够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爱国和卓娅的交流愈发深入,眼看就要触及到离心机的核心内部了。
    “咳咳,卓娅,请你务必注意保密规定。”
    谢苗诺夫不得不走上前,出声提醒道。
    卓娅闻言,秀眉瞬间紧蹙,略带不满地说道:“同志,我可比你更清楚保密规定。如果刚才我真的泄露了机密,你大可以直接把我抓起来,关进你们的地牢里。”
    “你……”谢苗诺夫被噎得说不出话来,想要发火却又无从发作。
    毕竟卓娅讲解的那些专业内容,他自己确实听得一头雾水,更别提判断是否存在泄密情况了。
    不过,他转念一想,这样也好,那个东方来的小伙子肯定也听不懂。
    “老毛子离心机使用的是积分-微分控制技术,这种技术主要适用于基本线性和动态特性不随时间变化的系统,从离心机的外观分析。
    控制回路纠正值包括了三种设计,消除误差,平均过去的误差,和透过误差的改变来预测将来的误差。”
    昏黄的台灯散发着柔和而静谧的光晕,将小小的房间映照得温馨而又充满神秘氛围。
    李爱国坐在桌前,手持蘸笔,缓缓探入一个盛有淡黄色液体的瓶子里,蘸取适量后,在一张洁白的纸张上用工整且严谨的字迹书写着。
    这种淡黄色液体乃是气象站最新调配出的隐形墨水,极为神奇。
    写下的字迹在干透之后便会迅速隐匿于白纸之上,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若要重新显现这些文字,需涂抹特殊的显形剂方可实现。
    虽说隔行如隔山,李爱国对于卓娅所讲述的那些高深莫测的技术知识,确实难以完全领会。
    然而,他深知这些信息的珍贵价值,便选择将其详细记录下来,打算日后送回国内,交由国内的专家们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模拟失重状态的水下作业池,直径大约30米,训练时,航天员需下沉至水下9米左右的深度”
    夜色渐深,万籁俱寂,唯有笔尖在纸上摩挲的沙沙声轻轻回荡。
    李爱国专注地书写着,足足写满了两页纸,才停下手中的笔,揉了揉因长时间书写而酸痛不已的手腕。
    随后,他将这两张承载着重要信息的纸张置于台灯上方,利用微弱的热度将其烤干,确保字迹完全消失。
    但这还远远不够,为了确保信息传递的安全性,他又在纸张的正面精心书写了一份采购清单,而后小心翼翼地将其装进标有安德烈商贸公司标志的信封之中。
    至此,准备工作才算初步完成。翌日一大早,安德烈准时敲响了房门,邀请李爱国一同前去享用早餐。
    “爱国,今天咱们还去星城?”
    “是啊。我觉得那里挺有意思的。”李爱国啃着大列巴,喝了口热牛奶笑道。
    安德烈闻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我看是那个卓娅姑娘特别有意思吧?”
    “嗯,卓娅同志确实是一位非常称职的向导。”李爱国并未正面回应安德烈的调侃,只是淡淡地笑着说道。
    老毛子的早餐讲究填饱肚子,李爱国草草吃了几口,拿起餐巾擦了擦嘴角。
    “你昨天不是说想要购置一批红星雨伞吗?我写了一份采购单子,这次打算进两千把,你帮我邮寄回去吧。”
    李爱国见安德烈披上那件挂满勋章的大衣,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迅速从衣兜里掏出那个早已准备好的信封,递向安德烈。
    “哎呀,这可真是太棒了!”安德烈接过信封,脸上瞬间绽放出欣喜若狂的表情。
    红星雨伞采取的奢侈品销售策略在市场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每一把雨伞都有独特的序列号,标志性的星星,优美的外观,这都让红星雨伞成为世界上最独特的雨伞。
    在安德烈这种身份的人看来,红星雨伞已经不是雨伞了,而是身份的象征。
    只不过,由于红星雨伞一直采取限购策略,其产量极为有限,能够出口到国外的雨伞更是少之又少。
    在东欧市场上,一把红星雨伞的价格已经被炒到了两千卢布的高价,堪称雨伞界的“奢侈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把红星雨伞就等同于一摞厚厚的卢布,其价值不言而喻。
    “亲爱的爱国兄弟,你可真是我最好的兄弟!”
    安德烈激动地张开双臂,猛地抱住李爱国,随后松开双手,上下打量着李爱国,感慨道:“爱国兄弟,我怎么感觉咱们就像是亲兄弟一样啊!”
    “阶级战友亲如兄弟嘛。”李爱国被安德烈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弄得有些哭笑不得,不过还是赶紧提醒他,要尽快把信件寄出去,这样雨伞厂那边便能尽早安排生产。
    “好好好,没问题。”安德烈满口答应着,随即将信件交给一旁等候的管家,并郑重叮嘱道:“你马上通过外事邮包,把这封信送出去。
    要是外事部门的人问起来,你就说是航空工业部的公文。”
    李爱国看着那个单薄的信封,嘴角不自觉地微微抽搐了两下。
    他心想,这帮人还真是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了,如此明目张胆地利用外交渠道传递信件。
    然而,管家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他面无表情地将信封装进随身携带的皮包里,然后迈着匆匆的步伐离开了房间。
    信封随着外事邮包,一路辗转,最终被送到了一间办公室里。
    办公室的门上醒目地挂着“质量检验部”的铭牌。
    一位契卡工作人员随手拿起信封,随意地翻了翻,接着拿起信封,对着特制的灯泡仔细端详了两眼。
    “李萨,这里面是信件,咱们是不是要拆开调查一下?”契卡将信封摆到了组长面前。
    被称为李萨的契卡并非中国人,名字也与“李”毫无关联。
    在俄语中,“李萨”意为狐狸,能得到这样一个绰号,足以证明此人在质量检验部的特殊地位以及其为人处世的精明与狡黠。
    李萨伸手接过信封,轻轻摩挲着,凭借丰富的经验,准确地判断出里面装有两张纸。
    按照规定,他此时理应拆开信封,仔细检查信件内容,确认无误后再重新封好。
    当然,即便信封没有封好,收到信件的人也不会提出投诉,因为质量检验部向来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投诉。
    然而,信封上“安德烈商贸公司”几个字以及那个特殊的徽标,让李萨陷入了短暂的犹豫之中。
    在契卡的内部有一本小册子,册子上记录了一些名字,安德烈这个名字就在这些名字中。
    不过,这种犹豫仅仅持续了转瞬即逝的片刻,李萨便恢复了往日的平静,面无表情地将信件递还给同事,说道:“没什么问题,送到飞机上吧。”
    “没问题?”那个年轻的契卡显然愣住了。
    他满脸疑惑,完全无法理解一向行事谨慎、狡猾如狐的老前辈,为何会对这封极有可能夹杂机密信息的信件如此轻易地放过。
    这还是他所熟知的那个“狐狸”李萨吗?
    但李萨毕竟是质检组组长,年轻契卡即便心中充满疑惑,也无可奈何,只能将信件投入了一个专门用于存放待发邮件的箱子内。
    这个年轻人啊,终究还是没能完全领会“狐狸”这个绰号的真正含义。
    质量检验部是一个极为特殊且苛刻的单位,一旦质检员工作出现疏忽,导致机密信息泄露,必然会受到严厉的牵连。
    但更为关键的是,倘若审核了不该审核的东西,同样也会遭受处分。
    就拿去年来说,质量检验部的小伊万,那可是个工作认真负责的好同志。
    然而,正是这份认真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当时,他在一个外交邮包里发现了足足几十盒鱼子酱。小伊万满心以为自己立下了大功,便毫不犹豫地将邮包扣押下来,并向上级递交了报告。
    结果可想而知,当天下午,内务部的人便出现在质量检验部,他们以调查鱼子酱为由,将小伊万带走了。
    自那以后,李萨便再也没有见过小伊万。
    “有些东西能查,有些东西不能查,一只真正的狐狸要能够作出明智的选择。”
    李萨无视年轻契卡诧异的目光,顺手从拆开的邮包中取出了一根雪茄烟,点着后,深深的抽了一口。
    烟雾遮掩住了他那双狡猾的眼睛。
    两个小时后,一只贴有特殊标记的箱子被稳稳地运送到一架客机的机舱之中。
    十个小时后,客机缓缓降落在目的地机场。
    机务人员迅速行动,将箱子从机舱中取出,马不停蹄地送往京城邮局的航空邮包处。
    在邮局那忙碌的分拣区域,一双布满老茧的大手精准地将箱子中的信件挑选出来。
    工作人员仔细端详着信件上特殊的暗记,确认无误后,将信件小心翼翼地装进了一只帆布包内。
    帆布包内的漆黑让信件觉得有点不舒服。
    紧接着,随着工作人员的走动,信件感受到一阵持续的颠簸。
    当它再次重见光明时,已然身处一间布置独特的办公室内。
    这间办公室不算宽敞,摆放着五张桌子。
    其中四张桌子上,高高地摞着一沓沓信件,仿佛一座座小山丘。
    而另一张桌子则被单独放置在最前方,一位身着灰色制服的中年人正端坐在那里,神情专注而严肃。
    信件被摆在了其中一个桌子上,拆信员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古板女同志。
    此刻,她目光敏锐,一眼便捕捉到了信件上的特殊标记。
    她微微扶了扶眼镜框,镜片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疑惑。
    老古板女同志抬起手示意了一下,拿着信件快步走到中年人的面前:“主任,这是司机同志从莫斯科寄来的秘信,这次用的是一个新渠道。”
    “李司机才刚去莫斯科没几天,就搞到了情报?”中年人听闻,不禁微微皱起眉头,眼中满是惊讶之色。
    他迅速伸手接过信件,随即拿起一旁的显影剂,小心翼翼地涂抹在信件上。
    一个个文字陆续浮现出来。
    “宇航训练用离心机的工作原理”
    中年人轻声念道,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他虽在情报领域经验丰富,但眼前这些专业内容实在太过高端复杂,即便他也一时难以理解。
    “马上誊写下来!”
    老古板女同志的手速很快,眨眼间便把内容誊写了下来。
    完成誊写后,信件被密封进一个档案袋里,也许从此它再难有重见天日的机会。
    中年人手持誊写好的材料,快步走到门口,抬手敲响了农夫的办公室门。
    片刻后,办公室门缓缓打开,中年人走进屋内,与农夫低声交谈了几句。
    随后,一通电话从京城气象局拨出。
    半个小时后,国防五院迎来了一位神秘的陌生客人。
    国防五院的实验室内,研究员徐蓝如和航空专家陈教授听闻要被请出去见一位神秘客人,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安。
    特别是徐蓝若因为在东风导弹的研制中表现优秀,得到了钱老的肯定,现在已经是主力研究员了,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他们暗自揣测着这位神秘客人的身份,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能够直接将他们从紧张的实验工作中叫出来。
    “两位,从现在开始,你们所听到的,所看到的全都是一级机密!”
    “明白。”国防五院本身就是保密单位,徐蓝若和陈教授都齐齐点头。
    徐蓝若问:“同志,您是?”
    陌生客人并没有介绍自己身份的意思,直接将材料递了过来。
    “两位,这里有一份技术文档,不过内容并不完整,还请你们先看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