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小游戏,霍家也来了,论文发表,帝

作品:《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李爱国从官厅水库芯片基地带回了两千三百枚处理器。
    随后,红星计算所的研究员们按照铁路网专用机的原理,研制出了集装箱调度专用机。
    一台台集装箱调度专用被运送到烽火调度中心和全国各大港口的分公司。
    红星计算所这边也没闲着,以小型机为蓝本,研制出了一款通用型计算机。
    通用型计算机的内存和运行速度都远不如后世的计算机,视窗系统是无法运行了。
    李爱国退而求其次,弄出了一款dos系统,系统虽然简单,却能够运行一些小型的办公程序。
    有了办公程序,小游戏自然是不能少的。
    研究所内,夏中肃教授看着屏幕上吐豆豆的小坦克,有点惊讶:“爱国,咱们这计算机造价至少也得五千块钱一台,你拿它来玩小孩子才玩的游戏?”
    “这游戏叫做坦克大战。”李爱国看着游戏结束的画面,重开了一局。
    他站起身把夏中肃教授按在了椅子上:“来,你来玩一局,我给你讲讲规则。”
    “这有什么好玩的,我老头子一把年纪了,能对这种玩意感兴趣?”夏中肃教授不情愿的按动了键盘。
    在他看来,玩这种虚幻的东西就是玩物丧志。
    “诶,这坦克怎么打不死?”
    “欺负我是吧,我老夏可是见过真坦克的,能被你这点代码给欺负了?”
    “哈哈哈,死了吧,我就说嘛,你怎么可能是我的对手!”
    “窝艹,怎么输了?”要不是担心把键盘拍坏了,夏中肃教的巴掌已经落下来了。
    “不行,不行,再开一局。爱国,这怎么弄的,赶紧再给我开一局。”
    夏中肃教授抬起头看向李爱国,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有些尴尬的说道:“我是计算机专家,玩这游戏,并不是在玩游戏,而是在搞研究。”
    李爱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没错,咱们不是在玩游戏,而是在搞计算机研究。”
    坦克大战的效果远超预期,仅仅几天的功夫里,就在红星计算所风靡开来。
    随后,李爱国又抄了一款经典游戏——俄罗斯方块。
    通用计算机能玩游戏的消息很快传开了。
    铁道部内安装了三十多台通用计算机,每到下班时间之前,计算机前都排起了长队。
    以至于李爱国有搞一套防沉迷系统的想法了。
    不过这些同志忙碌了一整天,也该歇歇脑子了。
    这不,你没看到滕部长也专门把李爱国喊了过去。
    在玩了一局坦克大战后,他给李爱国递了根烟,自己也点了根。
    “爱国,这玩意挺有意思的哈。有没有对外销售的可能性?”
    滕部长最近心情大好。
    在铁路网专用机的帮助下,目前铁路的运行效率提升了49%,到了年底,肯定能完成目标。
    海子里也安装了计算机,上级首长还记挂着后续的推广工作,这才有了这次谈话。
    “计算机算是一种生产工具了,目前已经遍布全国各大城市,想要瞒是瞒不住的。”滕部长抽口烟,继续说道:“就连老毛子那边也知道了铁路网,请求我们帮助他们安装铁路网。还有铁盟那边也派专人过来了。”
    说完,他抬头看向李爱国。
    李爱国早有准备,将一份可行性材料递了过去:“计算机跟计算器相比较,更加复杂,特别是处理器几乎不可复制。只要咱们能控制住处理器,那么外销就不会成为问题。”
    “好,老毛子那边目前要大价格购买五千台铁路网小型机,匈牙利和捷可也通过铁组下了一千多台的定单。”滕部长翻阅了材料后,抬头看了看李爱国:“要在短时间内生产出这么多台计算机,你的责任重大啊。”
    李爱国能怎么办,只能挽起袖子干了。
    毕竟卖掉一台加装了铁路网的小型机,所获得的利润堪比一个纺织车间十年的利润,这是真正的暴利产品。
    李爱国这边刚跟彭云悠一块开始外贸订单的生产工作,没几天,滕部长又把李爱国喊到了办公室里面。
    “刚才接到外事部门的电话,港城的霍家对通用型小型机很感兴趣,希望咱们能够让他们跟杨家共同代理小型机。”
    滕部长说这话的时候有些头疼,
    按照铁道这边的规划,等完成了老大哥和小兄弟们的订单后,生产出来的通用型小型机,将会通过铁道部和润华杨家共同控制的海克斯科技公司对外销售。
    这叫做肉就算是烂,也烂在自己的锅里。
    但是,霍家跟这边的关系很好。
    从解放前就支持这边的工作,解放后,霍家的船队更是数次冒着危险,往这边转运设备和物资。
    霍家啊,是能盖旗帜的主儿,是老朋友了,是重要的支持者。
    手心手背都是肉,上面也觉得有些为难,就把这事儿抛给了滕部长。
    滕部长则找来了李爱国。
    李爱国笑了笑:“小型机的市场规模将远超过以往任何一种产品,只依靠海克斯科技,很难快速将小型机推广至全世界。既然霍家有意通用小型机,那么咱不妨支持一下。”
    目前国内的小型机比小美家那边领先五年左右的时间。
    李爱国需要在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小型机在小美家乃至全世界铺开。
    就像当年windows系统对国内那些操作系统所做的事情一样,让ibm等大资本公司的小型机计划胎死腹中。
    另外。
    李爱国其实对霍家的印象挺好的。
    不为别的,就因为霍老爷子是那种坚信商人是有祖国的人。
    而不是所谓的:“在商言商”。
    港城是个消息灵通的地方。
    小型机在内地出现后,那些大商人们立刻意识到了这是个能够带来上亿利润的香饽饽。
    在以往,因为有了海克斯科技公司,每当内地出现了什么新产品,这些人也没有动心思的想法。
    但是这一次情况不同了。
    国外的一些大公司已经开始高价求购小型机了,甚至还提出哪怕是走私过去,他们也照单全收。
    以前只有从国外走私到那边商品。
    现在反而要从内地走私商品,这不是倒反天罡了嘛不是。
    有了需求,才有利润。
    有了急切的需求,才有巨大的利润。
    所以这些大商人都急切的寻找跟那边沟通的路子,希望能够分到一杯羹。
    只是他们以往为了跟着约翰牛,对这边避之不及,压根没有什么路子。
    就在他们还跟无头苍蝇那样,满世界拉关系的时候,霍家从内地搞到了小型机销售牌照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港城。
    那些大商人们都感到有些后悔了。
    其中就有李家。
    李家老爷子挠挠头:“老霍这家伙看上去傻乎乎的,没想到这次竟然撞了大运。”
    他心中还是有些不服气的:“我给出的条件远比老霍要优厚。那边的人也是傻乎乎的,不知道利润越高,赚的越高吗?怎么就不考虑我,而把代理权给了老霍呢?”
    霍家这边则很开心,
    霍老爷子亲自派了自己的大儿子小霍跟随杨继宗一块前往这边洽谈小型机的外销工作。
    小霍和杨继宗来到京城后,受到了外事部门和铁道部门的热情招待。
    因为双方知根知底,抱着同一个目标,都没有在分成上多纠结,很快协议便签署了下来。
    第一批外销的红旗计算机中,霍家拿到了五千台的配额,杨继宗的海克斯科技拿到了七千台的配额。
    李爱国在看到协议的时候,挠了挠头:“闹着玩么,两个月内交付一万两千台通用计算机,再加上还没有交付给老毛子、东欧小兄弟的计算机,总数超过一万五千台了。”
    他觉得自己这个技术研究人员,变成车间主任了。
    怎么办?
    撸起袖子大干特干呗。
    就在李爱国为生产通用型计算机而忙碌的时候。
    最新一期的《数学年刊》也顺利出版了,并且很快便运送到了全世界的各大城市和高校内。
    其中就包括位于东京的帝国大学。
    这年月的帝国大学看上去已经远离了战争和灾难。
    或者是他们从来不认为战争是一场灾难,只不是自己不小心战败罢了。
    在帝国大学附近有着大大小小的咖啡馆。
    咖啡馆是探讨各种学术问题的良好场所,只是咖啡的价格有些贵,50日元一杯。
    这年月1美元合360日元,而村正作为帝国大学的副教授一月的工资不会超过65,000日元。
    村正却能每天都会在咖啡馆里待足足半天时间,消费至少两杯咖啡,还能到隔壁的西餐馆,点两盘价值800日元的高级西式菜。
    他身上穿的衣服也是来自意大利的高档西装,手上戴着来自瑞士的名表。
    如果不认识村正的人,肯定会以为他是大财阀的子弟。
    但是经常在咖啡馆跟他闲聊的人,都知道村正的底细——村正的父亲曾经以军官的身份前往了那边。
    虽然他父亲最终没能回来,却在早前利用探亲的机会捎回来了一大批金银珠宝。
    这批珠宝的来历可想而知了。
    当然了,村正对父辈所干过的事情素来闭口不提,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我们这些人也是受害者。”
    这不,今天又有人提起了以前的事情,村正一边喝咖啡,一边说道:“其实当年我们只是去帮助他们,并不是去打架,只是被人误解罢了,我们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当然了这些事情跟咱们已经没关系了,咱们啊,还是尽快解决庞加莱猜想吧,不想要像谷山丰那个懦夫一样,竟然自尽了。”
    提起谷山丰,那些教授们心中一沉,都用鄙夷的眼神扫了村正一眼。
    谷山丰是帝国大学的讲师,在阿贝尔函数域上n-分点的问题有这独到的见解,曾经撰写了《现代数论》,还和志村五郞一起提出了一个看似毫无用处的猜想。
    谷山丰算得上是帝国大学最有天赋的数学家了,却在五八年的时候,突然在自家公寓里自尽了。
    几个月后,谷山丰的未婚妻铃木美沙子在他们原本准备作为新房的公寓中自杀。
    天才的陨落总是让人唏嘘。
    大部分人对谷山丰感到惋惜,现在听到村正的话,自然感到不高兴了。
    “村正桑,谷山丰君虽然英年早逝,但是他所作出的成绩,已经超过了有些人。”年轻讲师工藤新一忍不住了。
    所谓的有些人,指的自然是村正了。
    村正今年已经三十五岁了,靠着熬资历晋升为了副教授,在学术上却毫无作为。
    村正被人戳中软肋,脸色赤红起来:“这些年我一直在研究庞加莱猜想,马上就有进展了,一旦我成功了,将会获得明天的菲尔兹奖。”
    “村正桑,我刚毕业的时候,就听您这么讲了。”工藤新一素来看不上这种混日子的数学家,一边喝咖啡,一边笑着说道。
    “工藤新一,你就是这么对待前辈的吗?”村正辩不过工藤新一,脸色一变,开始扣帽子了。
    这时候,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数学教授拿着一本期刊进来了。
    “这个月的《数学年刊》已经出来了,也不知道,上面有没有咱们帝国大学的稿件。”
    听到这个,村正来了精神:“我老师上个月投了一份稿件,肯定已经刊登了。”
    村正能够在帝国大学混日子,还混到了副教授,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好老师——斋藤。
    在战争期间,斋藤曾经为军部破解过盟军的密码,并且还亲自优化了海军大炮的设计,在帝国大学内非常有名望。
    “来,让我看看!”村正不由分说,将咖啡杯子放在桌子上,站起身抢过了期刊。
    从头翻到尾,他也没有找到斋藤的名字,一时间有些尴尬:“老师的论文,难度肯定很高,需要很长时间的审核。”
    “不对啊,这里有一份投稿半个月,就刊登出来的论文,你们看,总编专门在序言里讲了投稿时间。”工藤新一只翻了一页,就看到了那篇名为《关于庞加莱猜想的三维条件下成立的证明》。
    看到论文的标题时,他整个人都呆愣住了。
    “这是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虽然只是一部分,但是,但是”
    工藤新一此时已经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震惊了。
    “这,这不可能!”比工藤新一更震惊的是村正。
    他一直以庞加莱猜想未来证明者的身份自居,现在竟然有人证明出了庞加莱猜想,那还了得!
    村正再次抢过期刊。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他的眼中凝重愈发明显。
    好像正确
    也许正确
    可能正确
    原来还可以这样啊!
    越往下看去,村正的心情越低落,这种证明思路已经超越了他的想象。
    他现在就像是站在山脚下,仰望一座高山。
    虽然高山上的大树,因为距离过远,他看不清楚,但是依然可以确定大树的存在。
    “是谁证明出来的?莱夫谢茨教授?奥斯瓦尔教授?还是惠特尼教授?”
    村正又把论文翻到了最前面,看到撰稿人的名字,顿时皱起了眉头。
    liaiguo?
    “这是哪国的数学家,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工藤新一此时从震惊中清醒过来,也顾不得跟他掰扯了,指了指后面的一段字说道:“投稿人李爱国,东大人,京城数学计算所研究员。”
    “东大人?这,这怎么可能!”村正就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一样,“东大那边是什么情况,我父亲曾经去过那边,我比你们所有人都清楚,他们压根就没有数学的天赋,怎么可能证明出庞加莱猜想”
    话说一半,村正的眼睛突然亮了:“假的!肯定是假的!我明白了,这份论文有问题,《数学年刊》那边的审核出了问题,才会刊登出来,一定是这样的!”
    工藤新一听到这种荒谬的说法,下意识的想要反驳。
    开玩笑,这可是《数学年刊》,世界最著名的四大数学期刊之一,他相信在稿件刊登之前,编辑社已经再三审核了。
    但是他环视了一圈,却发现竟然有好几个教授、副教授非但没有反驳反而点头,顿时意识到了村正真正的目的。
    一旦证明被确定是正确的,那么这种级别的证明,足以让证明者获得菲尔兹奖。
    如果在往年菲尔兹奖的话,也就无所谓了。
    但是下一届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可能在帝国大学召开。
    这是国际数学界最大规模的会议,每隔四年召开一次,能够承接这种会议,无论是对帝国大学,还是对他们这些依附于帝国大学的教授们都有天大的好处。
    帝国大学作为亚洲最有名的高校,才争取到了这次机会。
    现在隔壁的人要获得菲尔兹奖了,会不会让国际数学联盟委员会重新考虑大会地点呢?
    要知道,国际数学家大会的第一项,就是为菲尔兹奖获得者颁奖。
    虽然大家庭分成了东西两边。
    隔壁虽然跟跟这边不是一路人,一般来说,像这种重要的国际大会,是不可能在隔壁召开的。
    数学界的情况比较特殊。
    在国际数学大家庭内,东西两边都有杰出代表。
    以安德雷·柯尔莫哥洛夫和马尔采夫为代表的老毛子学派,在数年前已经申请在莫斯科举办国际数学家大会了。
    只是他们缺乏拿得出手的成绩,所以才没能如愿。
    现在一个东大人取得看可以获得菲尔兹奖的成就
    这对于帝国大学,对于整个东京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所以这些数学教授们才会在无法确定论文是否有问题的时候,选择站在了村正这边。
    见此情况,工藤新一无奈的叹了口气。
    他非常清楚村正这个人,跟他的父亲一样,为了利益,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村正随后的行动跟工藤新一预料的一样,拿着期刊找到了老师斋藤教授。
    斋藤教授此时已经看到了那篇论文,正在办公室内发火。
    下一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具体申请工作,正是由他负责。
    一旦申请失败,那么他在帝国大学内的地位就会受到影响。
    虽然京城那边目前并没有对举办国际数学家大会产生任何兴趣,但是这边人的性格就是这样,一旦确定你能对他产生威胁,他就会毫不犹豫的下手。
    下手的结果有两个。
    一个是打倒你,那他就鄙视你,把你当成一条狗。
    另一个是被你打倒,那他就仰慕你,当你的一条狗。
    当年这边的人之所以不承认失败,就是因为他们自认为是被大蘑菇打败的,在战场上并没有失败。
    “老师,您多虑了,我已经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看到村正一脸坏笑,斋藤教授板起脸:“村正,这次的论文刊登在了《数学年刊》上面,还是由莱夫谢茨亲自审核的,莱夫谢茨教授是最有名望的拓扑学专家,不可能会有什么问题。”
    “老师,您太老实了,咱们可以”村正凑到他耳边,小声嘀咕了一阵子。
    斋藤教授的脸色逐渐发生了变化,诧异的看着村正:“村正,这么恶毒不不,这么聪明的主意,也只有你能想得出了。”
    “这主意确实不错不过由谁来提出来呢?这个人必须要有一定的声望。”
    村正挺起胸膛:“老师,为了帝国大学,我愿意像我的父亲那样,成为一名冲锋陷阵的士兵。”
    斋藤教授听完,大感欣慰,拍了拍村正的肩膀:“村正,等战争结束,我推举你担任教授。”
    “是!”村正心中大喜。
    ****
    京城数学计算所内,华教授刚才外地考察回来,还没来得及回到办公室里。
    外事部门负责海外期刊采购工作的陈干事就拿着一份期刊,满面红光的朝他走来。
    “华所长,恭喜您了。”一见面,陈干事便紧紧的握住了华教授的手,一个劲儿的晃着:“恭喜,恭喜。”
    华教授这会有些懵了。
    “老陈出什么事情了?怎么就无缘无故的恭喜我了?”
    陈干事将期刊递给了华教授:“你的那个学生,对,李爱国,他的论文发表了。”
    “真的?这太好了。”华教授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用电话通知了李爱国。
    李爱国也没有想到论文能这么快刊登,放下螺丝刀,换上一件干净衣服,就骑着自行车来到了京城数学计算所。
    此时天色已经昏暗下来,数学计算所办公室内依然灯光通明。
    李爱国走到办公室门前敲了敲,听到回应后,推开了门。
    刚一进门,华教授放下手中的笔,看向旁边正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的陈资料。
    “小陈,去给你师弟倒杯水。”
    陈资料感到有些茫然了,李爱国怎么变成他师弟了?
    李爱国赶紧说:“不用,我自己来就行。”
    “不不不,请一定让我来。”陈资料醒悟过来,不由分说的拎起热水瓶,倒了一搪瓷缸子茶水,毕恭毕敬的递了过来:“师弟,请喝茶。”
    “谢谢。”
    李爱国有些哭笑不得,只能接过搪瓷缸子。
    在椅子上坐下来,李爱国看到桌子上摆放的杂志,正是《数学年刊》最新一期,而摊开的第三页,李爱国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正是自己写的那篇论文。
    “爱国,这次你可是替咱们数学计算所放了一颗大卫星。”坐在办公桌后面,华教授笑着说道。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李爱国谦逊了一句。
    李爱国的淡定,反而让华教授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说实话,如果是他搞出了这个成绩,高低也得喊上几个老友,到东来顺的罐子里好好搓一顿。
    “.你在拓扑学领域的造诣超出了我的想象,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你还能沿着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华教授看着李爱国说道。
    李爱国还没来得及回答,外面便响起一阵声音。
    “老华,你看到了吗?看到了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