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第179章 曲在彼矣

作品:《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第179章 曲在彼矣
    “先生,手炉。”
    “先生,喝茶。”
    “先生,吃点心。”
    一进门,曹昂便挥退屋中仆役,极其殷勤地将种平面前的桌案摆放得满满当当。
    种平抱着曹昂塞过来的手炉,看一眼案上冒着热气,气味古怪的茶汤,露出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默默将茶碗往外推了推。
    “先生,重点,救救。”
    曹昂仿佛期末周的大学生,一双眼变成两个“荷包蛋”,可怜巴巴地仰头望着种平。
    “子脩……”
    种平简直没眼看,他很想问你不是去军营历练过了吗?怎么还是和当时初见一般模样?
    但不可否认,这样的曹昂确实很能引起种平的不忍与爱怜。
    他想了想问:“我也不问你《仪礼》了,只说《左传》《尚书》可还算通?”
    曹昂老老实实回答:“初窥门径。”
    种平一点头,心放下去一半,又问:“《春秋》是习的公羊严氏?”
    曹昂摇头:“是习的《谷梁传》。”
    “曹公没安排子脩学习《公羊传》?”
    种平讶然,虽说《谷梁传》也被立于学官,汉武帝时卫太子学习《公羊》之后,兼习《谷梁》,但《谷梁》终究不如《公羊》影响大。
    他之前听曹昂说学了《左传》《尚书》,还以为像是《春秋》这样重点的课程,定然是学习公羊高的版本。
    不过仔细一想,种平也明白过来,汉代士族家学垄断经典流通,许多经学世家都是专精一道,诸如司马和班氏的史学、蔡氏的文学、郭氏的法律等等。
    曹昂这个年纪,已算得上是博学。
    “没学……应该就不考吧?”曹昂语气飘忽,拿捏不准。
    种平很想说那可不一定,只是看着曹昂如此可怜,也不想多加打击,于是叫曹昂取来竹简,思虑着给他圈了几个曹操可能考校的地方。
    “子脩过几年该举孝廉了吧?”
    他翻着竹简,一边注解,一边发问。
    顺帝阳嘉元年诏:“初令郡国举孝廉,限年四十以上,诸生通章句,文吏能笺奏,乃得应选;其有茂才异行,若颜渊、子奇,不拘年齿。”
    曹昂略长种平一岁,今年不过十八岁,按理说离举孝廉还远的很,只是举孝廉后方能实授官职,曹操有意为曹昂打算,自然是希望曹昂能早些有功名在身。
    “约莫就是明后年。”
    曹昂偷偷瞥了眼种平,嗓音发虚,没什么底气。
    毕竟种平与他差不多年纪,他现在还籍籍无名,靠着父亲的背景才能获得举荐,而种平已经做过九卿,天下扬名了,这实在叫他有些挫败。
    种平以为曹昂这是对公府试不自信,于是放下笔安慰他:“子脩非试文吏,不必课笺奏;至于经学,只要精进郑、王、许三位先生的经说即可,无需太过忧虑。”
    曹昂听得连连点头,如获珍宝般接过竹简,默默记诵着种平所注的内容。
    种平皱眉去看那茶汤,见里头除了葱姜竟然还有剥了皮的几瓣橘子,又看了眼正在烹煮茶料的小鼎,敬而远之地往后移了移坐垫。
    过了约莫一盏茶的时候,屋外传来些人声,曹昂立即警醒地将手中竹简收到袖子,正襟危坐。
    种平也理了理衣裳,帮着把桌案上剩下的几卷竹简堆到桌案下边藏着。
    然而绕过屏风进来的是曹德,还不等曹昂放松,便听得曹德说,曹操在院中宴请刘备三兄弟,戏志才也在席中,要曹昂现在过去,曹操要当面考校。
    曹昂顿时拉下嘴角,面上满是苦涩,几步窜到种平面前,拉住种平衣袖。
    “……好了不必多说,我陪你去。”
    种平无语地扫了眼曹昂。
    他衣服也不多,身上这件还是之前戏志才送的,这要被曹昂扯坏了,岂不是又要钱去买?他还欠着戏志才和张牛角的钱没还呢。
    曹德心底有些不赞同曹昂这样麻烦种平,但到底他这个叔叔还是疼爱侄子,也不愿真叫曹昂受罚,于是满怀歉意望了望种平,不曾开口。
    今天难得的有些日头,虽说日光照在身上并没有多暖和,但见得曲折的回廊之中洒满一地明亮,也叫行走在其中的人感到轻快喜悦。
    可惜如今不是夏日,种平有些惆怅,否则说不准能见到青梅煮酒的名场面。
    “伯衡,伯衡。”
    很明显种平等人来时,正是宴席过半,酒酣正乐的时候。
    戏志才红着一张脸,上来就将种平拉到他身边,完全是一副喝高了的样子。
    曹昂没来得及拉住种平的衣袖,规规矩矩行了礼,见曹操点了头,才走到曹德身边坐下。
    种平压根来不及行礼打招呼,戏志才半个胳膊都压在他肩膀上,他很担心戏志才会不会突然吐在自己衣服上。
    “郎君,醒酒汤。”
    在席中服侍的檀女见到种平这样窘迫,精敏地换去壶中酒水,改斟了一碗醒酒汤送到种平手边。
    种平来不及感谢,趁现在没人关注自己,赶紧将醒酒汤给戏志才灌了两口,等将戏志才的胳膊扯下来,方才能去看檀女。
    “我记得离开东郡之时,曾拜托子脩准备了放婢文书,子脩不曾交到伱手上吗?”
    檀女垂首,仔细剔除着碟中鱼肉的小刺,神色暗淡:“檀女已无亲人存世,世道多艰,与其孤身飘零,不若留在府中,尚能安稳。”
    种平默然,心中生愧:“抱歉,是我欠考虑了。”
    “得遇郎君,已是檀女之幸,是檀女福薄……”
    檀女奉上小碟,水光盈盈的眸只敢在种平身上短暂停留一瞬,将舌尖的“缘浅”二字咽下。
    “‘君退臣犯,曲在彼矣’何解?”
    曹操搁下食箸,先是问了两句《尚书》,曹昂照着种平的注解一一做答,曹操只是点头,面上没什么表情,倒是刘备听出新意,眼中流露出赞赏。
    此时问到《左传》,这一句种平虽画了圈,却只是圈在“彼”处,似乎是有些不认同这句话,除此之外不曾有其他注解,曹昂赶忙给种平投去一个求助的眼神。
    种平感受到这灼热的视线,颇觉得坐立不安。
    他心说这话我没办法帮你啊,当时只是看到这一句联想到岳飞旧事,故而心觉不满,顺手就圈了,这我能怎么帮你解?
    难道要说“若曲在君主而直在臣下,纵然君退,臣亦可进吗”?
    这话是我能说出口的?
    “君主退让而臣子依旧进犯,楚国就失掉了道义。”
    曹昂先是说了一遍这句话的本意,随后环顾四周,犹犹豫豫开口:“注曰:君命大事,莫多克多。克之弗祥。从之弗狃。故不在谏焉。”
    国君发布的重要命令,如果命令过于频繁,就会带来不吉。如果遵从命令行事,就不会产生什么过失。
    种平松了口气,这解法虽不合他的心意,但也算是中上的回答。
    曹昂侧重注解“义”,认为“君为义”,所谓的道义是掌握在君主手里,所以臣子不该违逆。
    当下来看,这是个很符合主流士人思想的解法。
    曹操不可置否地略略颔首,没继续往下问,而是似笑非笑地看看种平,又扫一眼曹昂。
    “子脩学问倒是有进益,只是我闭眼去听,不觉得与我对答是文若,反而却像是伯衡,这是何故?”
    种平差点忍不住掩面而走。
    他很想扯着曹昂的衣襟摇晃:给你注解是要给你个方向思考,不是要你一字不落的复读啊!
    曹昂蔫头蔫脑,一言不发。
    幸而曹操也不是真想罚曹昂,他不轻不重说了两句便让曹昂坐会去,饶有趣味地望向种平:“伯衡以为,此句何解?”
    种平心头一咯噔,迅速开始头脑风暴,良久才道:“……君君,臣臣。”
    君者应尽君道,为臣者应尽臣道。
    他这话表面同曹昂的注解并无区别。
    实际上,种平想说的后一句是“非君,非臣”。
    假如君主不尽君道,那么臣子……
    这话只是短暂在他脑子里冒了个头,立刻就被他按了下去。
    好痒,要长反骨了。
    “伯衡怎么不饮酒?”
    戏志才揉着太阳穴,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嘶,我忘了伯衡不饮酒,那喝点汤?我看你什么都没吃呢。”
    戏志才这突兀地一打岔,曹操也不聊经典了,而是关切地询问:“伯衡可是风寒未愈,胃口不佳?”
    种平很想说其实是因为刚刚吃了獐肉,所以现在一点都不饿,但是他余光瞥见曹昂的眼睛又变成了两个“荷包蛋”,于是只得点头。
    “病去如抽丝,许这两日天寒,不利修养。”
    “这话有趣。”
    曹操一笑,在口中品味片刻,道:“伯衡一会儿留下,让我府上医者再看看,别因一时疏忽有了病根。”
    种平赶忙站起来道谢,刚坐下就被戏志才塞了一碗热汤。
    “还没谢过伯衡方才的醒酒汤。”
    戏志才露出一个假笑,那玩意儿酸得要命,他合理怀疑种平是想酸死他然后不还钱。
    种平黑着脸看向手中的茶汤,咬牙切齿地回应:“我谢谢你的汤,听闻志才先前也染了风寒,我怎么能厚此薄彼?”
    檀女很有眼力劲地也给戏志才上了一碗茶汤。
    来呀,互相伤害啊!
    两个人脸上挂着假笑,眼神“噼里啪啦”放电,同时将手上的茶汤灌进嘴里。
    woc!
    呕!
    种平和戏志才同时体会到了什么叫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戏先生和少……太史令关系真好啊。”
    刘备发自内心地感叹。
    张飞睁大眼睛,极为赞同:“跟俺和大哥二哥一样。”
    关羽抚着长髯的手一顿,嘴角极细微地一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