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英特尔的认证,对手的阻拦

作品:《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第453章 英特尔的认证,对手的阻拦
    “它们二期工厂的产能是多少?”
    宝钢作为前几年华夏重点扶持修建的先进钢铁厂,自然也是有生产特殊钢的。
    但是刚开始的时候更多的是生产各种性能先进的普通钢为主。
    现在要是南山钢铁厂一扩产的话,指不定在特殊钢领域,宝钢就完全落后了。
    这是让人非常难以接受的事情。
    “一期只有20万吨,但是二期它们直接就提升到了50万吨了。”
    “这个规模,基本上就是国内最大的了。”
    “就算是放在整个世界范围来看,这种规模的特殊钢钢厂,也算是规模比较大的了。”
    李大刚这么一说,成坚强直接就沉默了。
    50万吨?
    直接就是一期规模的2.5倍。
    这样子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吓人了啊。
    果然有钱就是任性。
    深城速度,不敢比,比不起!
    “我们厂的发展,上级自然有上级的安排,我们只要按照上级的指示去做好落实工作就行了。”
    “其他的事情,我们就不要想那么多了。”
    “南山钢铁厂那边的产量,大部分都是在集团内部消化。”
    “对我们的影响也是比较有限的。”
    比不过,那就只能当做看不见了。
    要不怎么办?
    自己给自己找难受吗?
    反正宝钢的整体规模还不是南山钢铁厂可以比得上的。
    到时候汇报的时候重点强调宝钢的整体产能规模就行了。
    “嗯,我明白了。”
    李大刚沉默了一会,也没有再多说。
    这个时候多事就是在给自己找事。
    他又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
    南山钢铁厂的扩产,除了业内的钢铁厂和冶金工业部那边比较关注,其他人讨论的比较少。
    而江辉也没有时间去过多的关注这个事情。
    因为这个时候英特尔来给岭南半导体做认证的团队过来了。
    代工业务是一个比较新的业务。
    不管是台积电也好,岭南半导体也好,都算是行业的开拓者。
    而英特尔或者amd等各个半导体巨头,之前也没有开展这方面的业务。
    如何进一步的拓展这方面的合作,自然就需要好好的考虑。
    这个时候,岭南半导体这边主动跟各个芯片厂家接触,邀请人家来做一些工厂审核工作。
    看看岭南半导体各方面的管理和设备要求是否符合英特尔的需求,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就像是宝马汽车集团那边要导入一家新的供应商,也会由相关部门安排人员去审厂。
    各行各业的情况,其实都是类似的。
    不可能双方之间没有任何了解就开始合作。
    特别是在芯片行业这么特殊的领域,不了解对方的实力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把芯片代工业务交给你的。
    这个时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也关系到了时间。
    最近十年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非常的快,谁也不想自己落后了。
    “江总,这一次英特尔那边安排了技术总监欧德宁亲自带队。”
    “会在深城这边待一个星期的时间,对我们工厂进行全方位的审核。”
    “一旦审核通过,就算是通过了英特尔的认证。”
    “今后就会进入到正式代工合作的阶段了。”
    张少华这段时间也是非常的忙碌。
    岭南半导体那边的各种设备安装工作已经基本上结束。
    接下来就要进行一些试生产。
    为了最大程度的压缩时间,试生产工作和英特尔等客户的审厂工作也是在一起进行的。
    这样子做肯定是有一定的风险。
    但是时间不等人。
    台积电那边都已经获得了英特尔等芯片企业的一部分订单。
    要是让人家跟芯片企业形成了固定的合作模式,岭南半导体这边想要去打破的话,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比较大了。
    这是张少华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所以跟江辉汇报之后,他把一些安排给提前了。
    “英特尔这几年面对amd等企业的挑战,成本方面的压力应该也是比较大的。”
    “特别是在一些成熟制程上面的芯片生产方面,英特尔的成本要比amd高一截。”
    “对方这一次如此认真的安排人员过来审厂,显然对今后的合作也是非常有意向的。”
    “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争取一次性通过认证。”
    江辉给岭南半导体这边制定的发展路线是自己研发生产跟代工同步展开。
    这算是后世三星电子走的路。
    现在这个时候就走这条路,肯定也是有一些压力和挑战的。
    但是时间不等人,岭南半导体这边只能硬着头皮去上。
    “嗯,我也是这么考虑的。”
    “趁着我们跟美利坚的关系还算是比较不错的时候,尽快的敲定双方的合作。”
    “形成正式的合同,免得今后出现一些变数。”
    伴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许多事情其实已经开始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张少华今年没有少往国外出差,对这方面的事情是比较敏感的。
    所以才会说出这样子的话出来。
    当然了,类似的话,江辉给集团的不少高层都灌输过。
    要不然大家不可能一直朝着这方面去思考。
    “英特尔它们一旦尝试到了芯片代工的甜头之后,以后一定会影响更多的企业走这条路。”
    “特别是硅谷那边这几年新成立了不少半导体企业。”
    “不少企业的规模都不算是特别的大。”
    “对于他们来说,直接自己投资晶圆厂和芯片加工厂,资金压力和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他们自己只负责芯片的设计,把生产工作交给专业的代工厂,必然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我们只要抓住了机会,其实是不需要担心订单问题的。”
    江辉绝对是非常看好芯片代工业务的。
    这可是后世被证明了完全行得通的一条路。
    不得不说,台积电那边率先搞出了这个方案,还是非常了不起的。
    创始人团队算是对国际芯片行业的情况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
    要不然不可能别出心裁的冒出这样的方案出来。
    “我们内部分析之后,也是这么认为。”
    “下一步会好好的在代工业务方面发力。”
    张少华这么一说,江辉点了点头,补充了一嘴,道:“不过,我们也不能只依赖代工业务。”
    “虽然代工是未来的趋势,但自主设计和生产同样重要。”
    “特别是在高端芯片领域,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未来在国际市场上还是会受制于人。”
    这是江辉要两条腿走路的关键原因。
    宝马汽车集团将来也是要使用到高端芯片的,这是靠代工搞不定的事情。
    需要自己去设计。
    “我们已经在研发团队上投入了大量资源,特别是在光刻机和晶圆制造工艺方面。”
    “南山设备联合了国内许多资源,跟我们一起展开技术攻关。”
    “虽然目前我们的技术还落后于英特尔等巨头,但只要持续投入,未来几年内我们有望缩小差距。”
    听到张少华提到光刻机等设备方面的事情,江辉立马就来了兴趣。
    “我们这边光刻机有什么新突破吗?”
    “阿斯麦那边有没有新一代光刻机产品的信息?”
    光刻机是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虽然短期内我们还需要依赖进口,但长期来看,自主研发是唯一的出路。”
    江辉对于设备国产化的工作,绝对是一如既往的重视。
    这一点搞不定的话,岭南半导体是永远不可能成为国际一流的半导体企业。
    别人看不懂,他还能不懂?
    ……
    作为在全球芯片代工市场唯一的竞争对手,台积电对于岭南半导体的各种动静都是非常关注的。
    张中某在美利坚芯片行业的人脉关系也是非常的广。
    当英特尔的审厂团队刚刚降落在华夏大地的时候,张中某就已经得到消息了。
    “凡尘,英特尔的技术总监欧德宁带队去岭南半导体做考察了。”
    “要是为期一周的考察通过的话,岭南半导体就算是通过了英特尔的初步认证。”
    “这对我们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张中某对于岭南半导体跟风进入到半导体代工行业的做法是心情非常复杂的。
    一方面,这是对自己开创的芯片代工业务的认可。
    另外一方面,这又跟台积电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
    “我们有没有可能想办法影响英特尔那边的态度?”
    “让他们直接不通过岭南半导体的认证?”
    曾凡尘自然也很清楚英特尔这一次动作意味着什么。
    台积电前几个月刚刚通过了英特尔的认证,如今已经正式的开始了合作。
    结果英特尔一转身又准备把岭南半导体引入到自己的代工业务供应体系之中。
    这样子的做法,很显然是在敲打台积电,在进一步的降低英特尔的成本压力。
    “我虽然跟英特尔的总裁关系不错,但没有到可以影响到人家决策的程度。”
    “在芯片代工方面,我们现在是英特尔的供应商,想要让他们停下跟其他代工厂合作的步伐,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张中某倒是有自知之明。
    知道曾凡尘的那种做法是完全损害英特尔的利益的,自己不可能搞得定。
    要是巅峰时期的台积电,也许有一定的能力去反制英特尔。
    现在肯定是不行的。
    甚至连试探一下都不合适。
    因为很容易引起英特尔那边的反弹。
    代工业务才刚刚开始,要是引起了英特尔的不满,那对台积电绝对是接受不了的损失。
    “那或者我们从其他地方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坏了岭南半导体的事情?”
    曾凡尘听了张中某的话,心中有点失望,但是还没有死心。
    把竞争对手直接踢出局,这显然是最舒服的一种应对方式。
    “很难!”
    “岭南半导体那边肯定也是高度重视这一次的审厂工作。”
    “英特尔会排除技术总监带队去考察,显然也是很重视这一次的工作。”
    “到时候体系内有我们两家工厂竞争,对英特尔是一件大好事。”
    “所以只要岭南半导体这一次的表现不是特别的差的话,大概率是可以通过英特尔的认证。”
    “到时候英特尔把一些落后的产品交给岭南半导体代工,自己的工厂专注于高端产品。”
    “这样子可以充分的降低他们自己的成本压力,还能控制风险。”
    张中某将自己放在英特尔总裁的角色当中,很快就能想明白这个事情背后的意义。
    越是想的明白,他就越是清楚这一次留给台积电操作的空间其实是非常少的。
    “如果没有办法阻止岭南半导体成为英特尔的代工厂家的话,那我们就只能从自身实力的提升上面下功夫了。”
    曾凡尘叹了一口气,觉得有点遗憾。
    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的结果。
    但是他也知道自己没有办法改变。
    “嗯,目前我们的芯片制程跟岭南半导体是差不多的。”
    “但是它们的投产时间比我们晚,只要我们继续导入更加先进的设备,它们就会一直落后我们半个节拍。”
    “到时候给大家形成一个岭南半导体的技术不如我们的印象,以后的工作就比较好做了。”
    面对这个局面,张中某显然也是已经有了一些安排。
    他下定决心成立台积电,就是希望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
    任何企业的出现,都不能阻止他们的这个决心。
    果然,在深城这边,英特尔在欧德宁这个技术总监的带领下,各项审核工作进行的比较顺利。
    特别是岭南半导体的对应效率和积极的态度,让欧德宁等人都有很深的感触。
    那种蓬勃向上的精神气质,可不是每个工厂都具备的。
    “江,张,你们岭南半导体的发展速度比我想象的要快很多。”
    “技术人员学习先进技术的态度也是很让我佩服。”
    “我听说有些技术人员从早上七点多就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多才休息。”
    “甚至为了节约时间,直接就住在了厂里面。”
    欧德宁这几年很是认真的参观考察确认了一下岭南半导体的晶圆厂和芯片工厂。
    对里面的各个工序都做了认真的确认。
    虽然都是已经比较成熟的工序,但是欧德宁也没有放松。
    这个年代的美利坚工人和管理人员,还是比后世要拼一些的。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跟大家想象的那样子一到下班时间就走人,不管你工作有没有做完。
    借着这一次的考察,岭南半导体这边自然也是学习到了一些东西。
    毕竟大家要好好的去交流一些工序设定的细节内容的话,不可避免的就会有深入交流。
    英特尔的技术人员在这方面显然是很专业的。
    由于岭南半导体的这些工艺相比英特尔自己的工厂来说,都是已经过时的。
    所以英特尔那边的人员也没有特别强的防备心。
    这跟美利坚和华夏过去几年的蜜月期显然也是有关系的。
    整体上的氛围很是不错。
    “欧德宁,我们岭南半导体立志于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为客户提供最专业的服务。”
    “在过去几年,华夏的半导体产业是跟世界有代际差异的,但是我相信这个差异会不断的缩小。”
    “在成熟制程领域的合作上面,我们岭南半导体绝对是最合适的选择。”
    江辉这几天也是亲自陪着欧德宁做各项考察工作。
    这个态度绝对是没的说。
    要知道,江辉现在的身价可是比欧德宁要高多了。
    在资本主义社会,有钱就是硬道理。
    江辉这么一个有钱人亲自陪着欧德宁做考察,也是对方很满意的一点。
    “岭南半导体的一些管理方面,虽然还有需要改善的地方,但是整体上已经满足我们的基本合作要求。”
    “后续我们会把具体的改善点罗列出来,也会安排几名工程师留下来协助你们改善。”
    “再往后我们的采购部门就会跟你们对接芯片代工的具体业务。”
    “我相信今后双方一定会有合作的机会。”
    欧德宁倒是没有拐弯抹角,直接把情况给说了出来。
    按照他这个说法,岭南半导体这一次算是通过了英特尔的认证。
    这绝对是大好事啊。
    ……
    “厂长,我们这就算是通过了认证了?”
    当欧德宁一行人离开岭南半导体之后,张少华整个人l立马就放松了很多。
    最近一个月,他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
    这一次的认证是跟芯片巨头第一次合作的开始。
    如果没有通过英特尔的认证,后续amd、ibm或者德州仪器等其他芯片巨头的认证也会充满了变数。
    这些巨头会不会继续安排人过来都不好说。
    反过来,这一次的认证通过了之后,无形之中就是英特尔在给岭南半导体在做背书。
    就像是后世汽车厂的采购和研发去审厂的时候,喜欢问供应商有没有给丰田、本田、大众、通用供货的实绩。
    如果有,那么一切都比较好说。
    因为这意味着已经有同行忙你把过关了。
    大概率这一次只需要走一下流程,对于一部分比较关心的项目重点确认就行了。
    出不来大事情。
    反过来,那就要悠着点。
    指不定这家厂在哪个地方是有什么重大的缺点。
    如果审厂的时候没有发现,后面再发现的话,那就麻烦大了。
    “通过了!”
    “欧德宁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下一步就看对方给我们什么类型的芯片来报价,我们能不能在价格上打动它们了。”
    江辉也是松了一口气。
    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后面的工作就好搞了。
    要不然的话,单纯的依靠宝马汽车集团自己的订单,是没有办法支撑岭南半导体快速的发展壮大。
    除非宝马汽车集团立马进军消费电子,推出各种对芯片使用需求比较大的产品。
    但是这个发展节奏跟江辉的布局有点不符合。
    他还是希望按照之前自己设定的节奏去发展。
    “价格方面,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除了设备费用高一些,其他方面我们都是有优势的。”
    “特别是在人工方面,我们跟台积电比也好,跟英特尔自己比也好,都要便宜一大截。”
    张少华颇有信心的说道。
    不过江辉却是暂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结,毕竟都还没有正式的收到询价呢。
    “英特尔留下来的那几个工程师,你要好好的利用起来。”
    “不把他们身上的本事给榨干了,那就是对我们自己的不负责。”
    能够被欧德宁带出来参加审厂的人员,技术绝对是非常精湛的。
    也许人家的创新能力不是特别的突出,所以在英特尔内部的地位不是特别的高。
    但是基本功夫绝对是非常扎实的。
    这样子的工程师,其实是最适合用来指导岭南半导体。
    对方要是愿意好好的指导一下的话,估计岭南半导体这边的生产效率和良品率都能提升一个台阶。
    所以就算是需要付出一些代价,江辉也是愿意的。
    你在外面想要请这样子的人都请不到呢。
    “我等会就去安排,结合这段时间对他们的了解制定专门的应对方案。”
    “有着欧德宁的吩咐,我们又有专人去对接他们的需求。”
    “我就不信不能把他们的本事都给压榨出来。”
    张少华咬了咬牙,准备下大功夫去做这个事情。
    江辉能够看清楚这几个人的价值,他自然也不傻。
    其实在这段时间的审核过程当中,张少华就已经感受到了岭南半导体的技术人员跟对方的差距。
    当然了,这些差距也不是不可弥补的。
    以公司现在各个员工的积极学习态度,不用几年时间,岭南半导体就能逐渐的追上国际先进水平。
    将来再进一步的发力,成为国际芯片巨头也不是不可能。
    “欧德宁回去之后,英特尔那边肯定也会有不断的消息对外公布。”
    “到时候知道我们通过认证的半导体企业会越来越多。”
    “我们也要留意一下台积电和三星电子那边的动静和反应。”
    江辉可是一直都没有放松对台积电和三星电子的警惕。
    这两个竞争对手,今后二三十年内都会是岭南半导体最主要的对手之一。
    提前了解对方,没有坏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