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第131章 参观游览 上
作品:《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第131章 参观游览 上
1982年8月4号清晨,王建昆在宾馆门口见到了那服务员帮忙找的导游。
“王老板早上好,我叫马清扬,今天就让我带你们逛下这天津城吧!”
这个叫马清扬的长了一张尖下巴的脸,前额比较前凸,清瘦矮小,不过听他说话明显感觉有点文化。
“行,你会骑摩托车不,不会骑也没关系,到时候坐车后面给我们介绍指路。”
“您说笑了,那玩意儿可贵了,只远远的见过,没骑过,不过我有自行车。”
“自行车太慢了,你在这等下,我带我同伴先去把摩托车骑出来。”
“好嘞,我在这等伱们。”
让这导游在宾馆门口等着,王建昆叫上吴萧义,方贵华,郎骏建和程明去宾馆后面的停车场把摩托车骑回来。
昨天晚上到达这边时都快天黑了,王建昆为了赶时间,把5辆摩托车都吊运下船然后骑行到这个宾馆。
这5辆车都是中型摩托车,按照排量算应该是125cc,马力比嘉陵50的大多了,而且是王建昆让智子帮忙设计,王建昆制造出来不断测试修改的,所以既帅气又舒适。
“哇!王老板你们这摩托车好啊!看着比街上的那些大气好看,是进口来的吧?”
“算是吧,你坐我车后面给我指路,先带我们去吃早点,要选有特色又好吃的。”
“好嘞,咱天津最有名的就是狗不理包子了,现在去正好,包子正是出锅的时候。”
“行,上车带路。”
王建昆带着马清扬在前面,其他四辆摩托车上也都坐着2人,刚好坐满。
这狗不理包子店离这宾馆还挺远的,骑了大概7,8分钟才到,不过到门口就看到这里已经有很多人在买了,想来味道应该是不错的。
“老板,来两屉包子,豆浆来十碗。”马清扬在接过王建昆的指示后,用天津话喊老板送包子来。
王建昆一行人就坐后,就把店里空着的3张桌子坐满了。
豆浆最先上来,王建昆先尝了下,发现味道醇厚,应该是比较实在的,没有为了挣钱掺很多水。
包子刚才出了一锅卖完了,马清扬问了下老板还要5分钟左右,于是让马清扬又去对面马路的流动摊子上先买了20个炸焦圈来就着豆浆吃。
听这马清扬讲,这炸焦圈是天津人最喜欢吃的早点之一,另外一个就是煎饼果子了。
这炸焦圈味道确实不错,闻起来很香,吃起来焦脆焦脆的,吃几口焦圈又喝点豆浆缓缓,感觉非常享受。
焦圈挺大个的,众人都吃得半饱了,包子终于出锅了。
老板率先拿了两屉过来,每屉有16个,包子挺大个的,比一个成年人的拳头还大一点。
王建昆自从得到奇遇后,肉包子吃得很多了,所以咬了几口后觉得跟老家和其他几个地方的包子也没多大差别。
不过除了吴萧义和俞子润外,其他人都吃得很香,就连马清扬这个导游也不例外。
“马清扬,你不是老天津人么?怎么还吃这么香。”
马清扬正大口吃着分到的最后一个包子,听到王建昆问话,赶紧将嘴里的咽下。
“王老板,不瞒你说,我也很少来买这狗不理包子吃,毕竟要3毛钱一个呢,小半斤肉的价格,我只能偶尔馋了来买一两个吃。”
“哦,你给我说说你原来是干什么的吧,看你穿着,说话应该是有点学问的。”
“不瞒你说,我是初中的英语老师,那不是因为工资太低了嘛,就找了个当导游的副业,遇到外国人或者华侨来这边,接到一个比较大方的雇主,小费都抵得上我一两个月的工资了。”
“没想到你还是个老师啊,还能给老外当导游,那你口语应该挺好吧?怎么还是初中老师呢?”
“哎~,我当时就对英语感兴趣,学得快,其他科目成绩一般,所以只是职高毕业,这学历分配不到好工作,就去初中当老师了。”
“可是当老师虽然稳定,工资却比较低,我又有好几口人要养,所以在看到有很多外国人来这边考察旅游,因为语言问题跟这边人发生矛盾被我遇见过。”
“当时我充当了一回翻译,帮那美国人解决了麻烦后,那人直接给了20美金,可把我惊着了。”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把当导游作为副业了,而且当老师空闲时间多,有寒暑假,周末和平时没课也可以出来做做。”
这马清扬挺会聊天,把他的工作和怎么入这行的说了一通。
王建昆觉得这人是个人才,首先英语口语过关,然后懂北方的生活,人情世故也不错,决定再考察下,今后说不定能耐把他招来当京津地区的负责人。
“都吃饱没,不够再拿几个包子来,不要客气,跟我出来了就要吃好。”王建昆问了下其他几个。
“吃饱了。”
“吃饱了,不用再拿包子了,这包子挺大的,馅也实在,我们都吃饱了。”
这狗不理的馅确实挺实在的,大半的肥肉,瘦肉也是选的肥瘦相间的,吃起来油汪汪的。
吃完早餐后,王建昆让马清扬带着他们逛了大半个天津城,他也挺会说,对天津各建筑和街道都能说出个道道来。
众人在天津边逛边玩,而他们一行5辆摩托车也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
王建昆在路上见到最多的就是自行车了,嘉陵50摩托车也见到有20多辆,汽车和吉普车就更少了,只有10多辆。
不过按道理吉普车应该不少的,可能是停在了很多机关单位里了。
汽车也主要是日系的,苏联的也有几辆,不过都比较老旧了。
当天下午,王建昆还让马清扬带着他们去了一趟南开大学。南开大学历史挺悠久的,成立于1919年,在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而南迁。
当时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长沙合并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往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1946年回到天津复校。
所以这大学的实力很强,有很多的优秀教师,学生里也有很多名人,比如周总理就是文科第一期学生。
在参观时,俞子润和郑倩听到马清扬介绍到这时,问王建昆要不要明年就来这学校读,因为她们想做周总理的校友。
“还是算了吧,还是去北大好,那边的教育资源更充足,而且咱们一起离得近一些,我还能给你们多一些帮助。”
“好吧,看这边的校舍确实比较小。”
“因为这南开大学以前是私立大学,财力有限,所以搞小而精的办学理念,后面就沿袭下来了,不过听说准备扩建了。”马清扬解释了一下这校园小的问题。
王建昆在参观时,重点看了下图书馆和化学系的研究场所。
图书馆倒是有很多以前的研究资料,比如竺可桢的气象学研究和教材,化学和物理方面的研究和教材也有,王建昆简单看了看发现虽然是几十年前的资料,可是很多研究思路和实验设计还是挺有启发的。
但是化学系,物理系等理科院系都没有什么前沿研究,都还在翻故纸堆或者在跟踪国外的研究,因为目前这所大学还没有开设研究生院,这些研究都是一些任课老师自发的在搞。
在天津游玩了一天,第二天众人骑着摩托车往bj出发。
马清扬也跟着一起去,他说小时候是在bj长大的,对bj地界也熟。
王建昆看他不像撒谎的样子,就带着他一起去了,用个熟人当导游总好过到了bj再找。
当然马清扬这么殷勤,跟王建昆昨天给了他10美金的导游费也有关系,毕竟跟着一个大方的雇主,做个几天,挣的钱就抵得上半年工资了。
此时还是三伏天,白天气温很高,所以出发的时间选在了天边刚露出鱼肚白的清晨4点半。
因为已经一个多星期没下过雨了,马路上的灰很大,众人幸亏都戴着头盔,不然肯定会灰头土脸。
天津到bj不是很远,摩托车在水泥路上骑行了1个多小时就到了,此时太阳才刚完全升起来。
众人在一处公园里打水洗漱了下,把身上的灰拍了拍,把车子和头盔也擦了擦。
今天是赶不上升国旗了,不过第一站还是选的bj天安门。
谁让从小的课文就讲了天安门,歌里和报纸广播里也经常出现这三个字,所以众人对bj的第一形象就是天安门了。
众人骑车赶到时,天安门广场上的人群早已散去,只有零星的一些人在参观游览,还有一些卖菜卖水果的在广场上摆摊。
王建昆带了相机,他先给众人单独照了几张相,然后让马清扬给他单独照一张,然后再拍合照。
此时已经7点多了,众人早就饿了,马清扬带着众人往天安门附近的胡同里钻,带他们吃bj小吃。
“这豆汁不知道你们喝不喝得惯,我先打一碗,你们拿勺子尝尝,喝得惯的再去打,喝不惯的就不要去了,就喝绿豆汤吧。”
王建昆听说过一些bj的小吃介绍,知道豆汁是经过发酵的,所以味道跟豆浆差别很大,很多人都喝不惯。
不过他没喝过,来都来了,不尝尝会有遗憾。
不过尝过之后,遗憾没有了,那味道会让他终身难忘的。
其他几人见王建昆一勺进口后吐了大半,就都用勺子舀一点点尝。
最后只有吴萧义和程明选择了喝豆汁,其他人都喝不惯。
这边摆摊卖小吃很多,卖油条的,卖火烧的,卖耳朵的,还有卖驴打滚的。
众人都纷纷买来尝了尝,好吃的还多买了一些,打算带着在路上吃。
早餐吃完后,王建昆让马清扬带他们去故宫参观。
此时故宫正在搞修缮,很多地方都没开放,不过几个大殿还是开放了的。。
王建昆给整个故宫都进行了投射,准备给其做个备份,今后就算是丢失了一些,自己找机会给其补上。
因为是改革开放不久,国内能够拿出钱来参观旅游的人很少,所以此时故宫里的游客很少,而且日本人和欧美人居然占了小半。
跟马清扬一样的导游也不少,带着一个个外国游客参观,态度很是殷勤。
“走吧,咱们在几个标志建筑前拍几张照片就去学校看看,这地方连一棵树都没有,想躲下阴凉都没地方。”
“好啊,太热了,地上都能摊鸡蛋了,拍了照片就赶紧走吧。”
“对,赶紧走,太热了,晒冒烟了。”
此时已经是上午快10点半了,他们都没带遮阳的东西,不像那几个日本游客,打着油纸伞,扇着扇子看得津津有味。
拍完照片后,马清扬带着众人往北大方向骑去。
bj的几所好大学都在中关村,离这故宫挺远的,因为天气太热,众人也就没戴头盔,速度提上去后骑车还算比较凉快。
出了西二环路后,路边的房屋就稀疏很多了,开始有了一片片的农田。
王建昆虽然想过这边的环境,可没想到这大学建得这么偏,路况也很差,出了西二环后就是砂石路了,很快骑在后面的几人头上身上都是摩托车带起的灰尘。
众人沿着砂石路经过了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然后来到了北京大学南门。
此时学校已经放假,不过研究生和部分高年级学生还是在学校里的,王建昆一行人骑着摩托车在南门口停下,让马清扬留在门口照看车辆,然后王建昆带着众人进入了北京大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