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美苏中三国的反应
作品:《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第240章 美苏中三国的反应
“咱们在北非的‘朋友’打得很好啊,居然把法国人都打怕了,不敢继续行动了。”
此时的苏联的最高会议上,苏联最高领导用颤抖的手拿着简报,凑到眼前看了好一会,苍老的面容才露出笑意的说道。
科总是今年2月13号接任苏******和最高********席的,此前这一职位是安总担任。
“是啊,没想到卡扎菲这个小军官还挺有胆子的,咱们只是要他保持对乍得的压力,不要把战火停下,没想到他居然敢向法国的地中海舰队动手。”苏联外交部长*******说道。
他是外交政策的主导者,从1957年就在外交部工作,担任外交部长也很多年了,与利比亚的卡扎菲建立紧密的外交关系就是在他手上进行的。
“不过情报显示咱们这个小弟从那个全解阵搞来了一种比较先进的导弹,精度非常不错,如果进行饱和式攻击的话,是可以击沉海上的军舰的。”苏联国防部长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说道。
他是苏联军队的掌控者,所以对利比亚使用的武器比较关注,简报上只提到了利比亚用了导弹攻击,他则通过军事情报局拿到了利比亚用的那种导弹的详细情报,得知了那种导弹是从一个全解阵的组织得到的。
“全解阵?这是哪个组织?”外交部长葛罗米柯问道。
因为此前全解阵跟苏联军方打交道时,是以另外的名义进行的,这几年又主要是专注于国内建设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所以苏联对于全解阵的信息了解得非常的少,更别说每天忙的都是大国博弈的苏联外交部长了。
“从目前的情报来看,这是缅甸北部的一个地方小势力,他们的政治纲领与共产主义非常相似,也主张进行全球解放运动,给民众平等的权力。”国防部长根据总参谋部情报总局(Гpy)的情报中提到的全解阵的简报信息说道。
“能给利比亚提供这种能打击海上军舰的弹道导弹的势力,不是小势力了,咱们应该对其提高关注度,另外这个国家北部不是跟中国接壤吗?要查清楚是不是中国在背后支持,这种导弹技术是不是中国提供的。
另外利比亚是咱们在北非最重要的一个‘朋友’,可不能让中国借着这个全解阵的手给拉笼过去,不然咱们在非洲的战略将全面失败。”外交部长葛罗米柯缓缓说道。
“维克托,你的克格勃有这个全解阵的消息吧?说说看这个全解阵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契尔年科问道。
“书记,各位同志,接下来我简要的介绍下这个全解阵的情报,不过因为这个组织的保密做得非常好,之前也只在第三世界国家和落后地区发展,所以得到的消息非常浅显,这个组织更深层次的消息需要一些时间去收集。”维克托·切布里科夫说道。
他是此时的苏联克格勃主席,是前苏共中央书记安德罗波夫亲信的亲信,在契尔年科上台后,积极与契尔年科靠拢,加强对持不同政见者的监控,配合契尔年科的保守政策。
因为他要说的情报非常浅显,所以一上来就打了个埋伏,避免竞争对手等下抓住他的错处进行挖苦。
因为在1982年,王建昆给全解阵提供了众多的反谍设备后,世界上几个大国安插到全解阵内的情报人员就先后被找出来了。
等到脑机芯片开始大规模植入,新人类进入全解阵之后,后续安插在外围的间谍要么见状不妙溜走了,要么就被全解阵抓住,脑海记忆被提取,然后人道毁灭了。
所以克格勃收集到的情报都是一些可信度极差,并且非常浅显的情报。
情报里连此时全解阵的几大主要领导是谁,是什么经历,全解阵的组织结构,军事能力等等都没搞清楚。
只知道一些全解阵在缅北和其他一些国家进行宣传鼓动时留下的一些痕迹。
“维克托,是经费不足吗?这些跟总参情报局收集的差不多,可你们是专业的,尽快把我刚才提到的问题搞清楚,如果确定这个组织是中国支持的,那就想办法消灭掉,如果不是,那就想办法拉拢。”契尔年科***听完后,苍老的脸上露出严厉的表情。
“zsj放心,既然他们开始插手北非的事情,那就已经露出了马脚,我们肯定能查得清清楚楚的。
另外我们怀疑南非那边发生的事情也是这个全解阵搞出来的。
从那些黑人武装分子采用的**战和**战来看,明显是有东方人的影子,而中国此时应该没这个能力,也没个胆量去南非搞事,那么有大量中国人的全解阵就很有可能是南非事件的支持者。”维克托·切布里科夫说道。
“我们不需要猜测,而是需要确切的证据,虽然这两个地方发生的事情目前对我们来说比较有利,但是还不能确定这个组织是敌人还是朋友。”国防部长*****说道。
因为国防部的总参情报总局与克格勃负责对外情报工作的第一总局(pgu)有竞争关系,所以国防部长与克格勃主席的关系也不是很好,逮着机会就上点眼药。
“好了,你们各自去查清楚全解阵这个组织的情况,后面再找时间组织会议谈,接下来咱们讨论下明年的政府预算。”苏共***契尔年科制止了两人针锋相对的对话,提议进入下一个议题。
画面来到美国弗吉尼亚州兰利(langley, virginia),这里是美国负责对外情报的核心机构是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ia)的驻地。
当利比亚的弹道导弹重创法国海军的一艘驱逐舰,击伤多艘其他军舰的情报传来后,负责北非地区情报的第三局连夜把工作人员从家里喊来。
当天晚上,第三局上百位员工从家中赶来,骂骂咧咧的投入到了情报收集和分析工作中。
他们有的负责查看锁眼侦查卫星拍摄的利比亚和地中海区域的照片,有的负责联系非洲和欧洲地区的前线人员核实这段时间的情报,有的负责检查分析其他地区回传的有涉及到北非和利比亚的相关情报。
当然忙碌之余,都不忘打个电话让附近的披萨店和咖啡店送披萨和咖啡过来。
附近专门做cia总部这些人的生意的咖啡店和披萨店是24小时营业的,当一大波订单铃声响起后,原本只有几个值班的店员的店铺瞬间点亮全部的灯光,把在宿舍休息的员工都喊起来做咖啡和披萨。
局长威廉·凯西(william j. casey)也在凌晨从华盛顿赶了回来,一同投入到利比亚的情报工作中。
“进,乔治,情况怎么样?找到利比亚的导弹阵地了没?还有这种导弹到底是哪国国家提供给卡扎菲这个疯子的?以色列还是苏联?不可能是中国吧?”
因为赶路辛苦,到了兰利的局长办公室后,刚打瞌睡打了几分钟的威廉·凯西见到第三局的负责人,马上抛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额~,头,情况很不妙,从卫星照片以及前线收集到的一些电磁信号分析,这种导弹应该是用移动发射车发射的,不需要固定的导弹阵地,导弹来源目前可以否定是以色列和中国提供的。”
“嗯哼,接着说。”威廉喝了一口秘书送进来的咖啡,示意乔治局长继续说。
“头,目前就只有这么多情报,得等前线以及分析人员继续分析。”乔治摸摸大鼻子说道。
“就这么点信息?导弹哪里来的分析不出来吗?卡扎菲政府内部都没传出来消息?”
“头,你知道的,咱们跟卡扎菲已经势同水火,卡扎菲这人非常狠毒霸道,身边的人都是阿拉伯裔,我们还没有人打入他身边,甚至他的政府高层都没有成功进入,只有一些外围区域有咱们的人,可是接触的情报非常的少,这次的导弹就没能及时发现并回传,更不用说知道这种导弹是谁提供的了。”
乔治也是头疼,这卡扎菲对美国是极端仇视,甚至连欧美白人都不待见,所以政府内部一个白人都见不到。
军队里倒是有苏联人,但是他要求派去的教官和技术人员都必须是斯拉夫人,并且限定他们的活动范围,因此此时cia对利比亚的情报收集工作非常困难,只能从外围得到一些落后和简单的情报。
“那你让我怎么回复总统和军方?现在他们能用这种导弹打法国人的军舰,哪天怎么要对利比亚展开行动,是不是要等着这种导弹落到咱们合纵国海军的头上?”威廉局长站起来,双手撑着桌沿,居高临下的看着乔治,凶狠的说道。
“局长,再给我们一些时间,锁眼卫星正在变轨,肯定能看住利比亚,一旦他们再次动用这种导弹,我们肯定能捕捉到详细的导弹信息,另外我们正在跟法国方面联系,打算派出军机与他们展开联合行动,一定能得到更具体的信息的。”乔治抬起头,神情坚定的说道。
“你能说服军方配合你?好了,我只要结果,尽快,上午10点之前给我更进一步的信息,不然你的位置就要换一下了。”威廉局长盯着乔治看了好一会,才语气平静的说道。
“我一战友是非洲**基地的,他答应调动4架飞机去利比亚上空,上午肯定会有结果,请局长放心。”
“那就去吧,把门带上,我先给咱们的总统先生回个电话。”威廉说道
于是乔治乖巧的站起身退出局长办公室,把门轻轻的关好,然后才深吸一口气,去他负责的第三局去为自己的位置拼命。
而威廉局长看了看表,先打电话给了白宫办公室,询问总统是否有空,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才另外拨打总统办公桌的电话。
“威廉,情况查清楚没?”里根总统开门见山,直接进入话题。
“总统,不用担心这种导弹,这只是一种射程3百公里之内的短程弹道导弹,末端没有制导能力,能打中法国人的军舰完全是运气以及法国人的傲慢,不知道到了战区要保持机动能力。”威廉局长说道。
“确定吗?军方对此很担心,因为弹道导弹的威力太大了,末端速度非常的快,咱们目前的防御系统根本没有办法防,一旦被其他国家大规模运用这种弹道导弹打军舰的战法,那咱们的海军编队就变得寸步难行了。”里根总统说道。
“总统,利比亚的弹道导弹末端的确是不能制导的,虽然弹头速度快,但是只要舰队保持机动能力,这种导弹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只能炸死一些海鱼。”威廉语气肯定的说道。
“既然这样,那就持续保持对利比亚的关注,另外导弹的来历一定要查清楚,还有他们是怎么想到用弹道导弹打军舰的,开创这个战法的到底是利比亚的人还是其他势力,一定要搞清楚,虽然现在他们的导弹没有末端制导能力,不排除今后没有。”里根总统不愧是提出星球大战的人,对未来导弹技术的发展还是有一些认知的。
并且军方在得知利比亚的动作后,也把弹道导弹的使用方式进行了扩展。
之前因为固有的认知,觉得这种抛物线导弹只能是用来打击陆地上的固定目标,从没想过用来打击海上目标。
现在利比亚给了他们一些启发,他们开始申请能够末端精确制导的弹道导弹研究。
除了美国受到了启发外,中国也不例外。
此时国内的经济发展虽然进入了快车道,但是历史欠账太多,还没有那么多的经费来扩大海军海面舰艇编队。
但是漫长的海防需要有利的武器来保护。
之前只有几款仿制的近程岸基反舰导弹,射程近,速度慢,威力小,对于5千吨级以上的军舰没有多少威胁。
现在得知弹道导弹打军舰的战法,如获至宝。
一方面他们积极收集情报,找缅北的全解阵了解d-300导弹的技术资料(之前试射这种导弹时有跟国内通报,避免国内误判)。
一方面让相关的研究单位进行弹道导弹打海上移动目标的研究。
虽然导弹研究所初步的调研结果显示要达到精确打击海上移动目标很困难,但是只要相关问题得到解决,最终还是能达到想要的结果的。
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美苏中等国一边各自进行相关研究,一边关注着非洲南北两处地区冲突的进展。
而王建昆已经到达了欧洲基地,开始部署起接下来的行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