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群臣:来了,三十年的年终奖啊!

作品:《大明:万寿帝君修仙了!

    第272章 群臣:来了,三十年的年终奖啊!
    南京城,留守司衙门。
    暹罗王、东吁王和朝鲜王三人已经抵达,看着大堂正中间摆放着的三张椅子,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里的紧张之色。
    显然,这位内阁的小阁老,这是要给他们下马威了。
    下意识的,暹罗王纳腊萱拉玛一世,和东吁王孟罕拉扎二世,朝着智囊朝鲜王李珲看去,眼神中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就一个,等会我们可就看你的了。
    左右看了看,收到两个蠢蛋的眼神示意后,李珲只觉得一阵心累。
    今日一早,仙轨抵达南京的时候,他们就被人接到了留守司衙门之中。
    大明六部,给各自王朝内部一些有意投靠大明的大臣传书一事他们根本不知情。
    李珲三人此时自然也是毫不知情。
    “事已至此,等等吧……”叹了口气,李珲坐在了中间的椅子上,孟罕拉扎和纳腊萱拉玛见此,也跟着坐了下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三人从早上,一直等到午后,留守司大堂内依旧空无一人。
    嗯,除了一开始有仆人领他们来此外,期间更是连一个活人都没看到。不仅如此,大明甚至连一杯茶都没有给他们上。
    慢慢的,纳腊萱拉玛跟孟罕拉扎二人脸上的神情,也从一开始的紧张转为愤怒。
    在他们看来,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一国之国主,岂能受如此屈辱?
    大明内阁的一人一句话就让他们滚来大明,他们自知有错,态度已经很诚恳了,大明竟然还如此羞辱他们,太过分了!
    然而相比于纳腊萱拉玛跟孟罕拉扎,李珲此刻却是越发的紧张了起来。
    作为大明的附属国,他对大明官员的行事作风,可以说是再清楚不过了。
    若只是敲打敲打,绝不会如此!
    大明一直都是仙朝上国,行事作风上,素来讲究师出有名,注重一个体面。
    现在如此羞辱他们,这就说明,大明不需要给他们这些国主的脸色了。
    事情,或许比他预想的,还要糟糕!
    鬼使神差的,李珲的脑海中想起了此前的倭国,如今已被亡国灭种,甚至就连史书都将其彻底抹去,从未出现过一般。
    当年的大明,还没有对外公布修仙,也仅仅只是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灭了一国。
    至于如今的大明,相比于此前只会更强,而他们的实力,就算是比当初的倭国强,也不会强到哪里去,灭他们简直不要太容易。
    一时间,李珲的额头不由渗出一层细汗。
    “踏踏踏。”就在这时,只听偏厅处突然传来一阵不急不缓的脚步声。
    来了!三人猛的冲着偏厅的方向看去。
    一袭绯色官袍,头戴乌纱的严世蕃,背着手,面无表情的走了过来。
    虽然暹罗、朝鲜和东吁三国都没有铺设灵网,但大明高层的模样和画像,他们还是知道的,毕竟留影石就算不通过纳线接入灵网,也可以正常使用,因此三人都认识严世蕃。
    此时,看着这位小阁老,那冰冷的脸色,都是心里猛的一突。
    就连已经等的不耐烦,对大明心生不满的纳腊萱拉玛跟孟罕拉扎二人,也是下意识的舔了舔嘴唇,以此来缓解心中的紧张情绪。
    “叫你们来所谓何事,想必已经知晓了。”严世蕃坐下说话的同时,抬起手臂轻轻一挥,然后就见桌面上,已然出现了三份国书,随手拿起其中一份。
    “是,我等已经知晓。”李珲率先开口,道:“关于灵石生意,我们……”
    “我大明已经调查清楚,”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严世蕃抬手打断,道:“尔等之所以能修仙,拥有踏上长生大道的机会,那是大明的和皇帝陛下的仁慈。”
    “可惜了,你们把这份仁慈,轻慢了。”
    “暗中发展修仙大军,同时用灵石生意,妄图侵害我大明,铁证如山!”说话间,严世蕃大手一甩,将三份国书甩在三人脚下。
    “签下这份国书,上交国玺,尔等三国从此以后就此改为布政使司。”
    “至于尔等国主,从此以后,便为布政使,从二品官,鉴于尔等已经踏上修仙意图,每月还有固定的仙禄一份。”
    “……什么?!”
    听到严世蕃的这一番话,包括早已经准备,迎接大明怒火的李珲在内,三人全都浑身一颤,瞪大着双眼,满脸不可置信之色。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事情竟然会严重到,要将他们灭国的地步!
    “小阁老,这,这……”李珲拿着早已经被拟定写好的国书,颤抖着站起身,磕磕绊绊,道:“我国始终都是大明的附属国。”
    “从未有过半分的反叛之心,就因为灵石,大明就连改正的机会都不愿意给吗?”
    此时的李珲,已经完全不顾上身旁两个队友了,想到朝鲜要在他手上灭国,他第一想法就是,自己将成为千古罪人!
    之后,便是心底涌现的愤怒!
    他觉得,大明太过分了,事情做的太绝了。
    “李珲,”严世蕃神色冷淡,道:“这是朝廷的恩典,可千万莫要自误了。”
    “瀛州岛的前车之鉴,就算你不知道,难道你父亲,你叔叔,难道没告诫过后世吗?”
    严世蕃口中,李珲的叔叔便是朝鲜第十三位君主李峘,于嘉靖四十六年去世。
    至于李珲的父亲李昖,跟李峘是堂兄弟关系,李峘(huan)死后,由于没有子嗣,再加上根据朝鲜的王位继承制度,如果没有直系后代,王位通常会由近亲中的合适人选继承。
    再加上李昖(yan)的身份也不凡。
    李昖,是中宗李怿(yi)的孙子,中宗庶七子,德兴大院君李岹(tiao)的嫡子。
    虽然他不是李峘的直系后代,但在李峘无嗣的情况下,他作为中宗李怿的后代,且年龄合适、资质甚佳,因此便成王位继承人。
    李昖当了皇帝后,得益于灵气工业时代的兴起,以及灵石贸易的打开,他也算是幸运儿,成为了一个修仙者。
    李昖有两个儿子,长子李珒和次子李珲,因为长子品行不端,不学无术。
    相比之下,身为次子的李珲,则品行端正、聪明好学、作风俭朴,不仅如此,李珲在修炼一道上,更是比李珒强出不少。
    当然其中还有一些场外原因。
    比如说,大明灵石贸易开启后,工部的不少官员,也曾去过周边诸国考察,安排建厂,李珲得到了当时工部员外郎的欣赏。
    也是因为如此种种的原因,李珲被册立为王世子,那便水到渠成。
    之后李昖在嘉靖八十七年退位,安心当一个只管修炼,不问国事的“上王”。
    (注:在朝鲜,如果国王退位,其继任者会尊称其为“上王”或“大王大妃(女性)”以体现对前任君主的尊敬。)
    “轰!”听到严世蕃提起瀛州府,李珲的脑子当场就嗡了一下,浑身都在颤抖。
    他自然知道严世凡这番话是什么意思。
    如果今日他不切这份国书,不同意上交国企,那么大明便会出兵灭国!
    今日大明灭国的决心已定,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接受大明这份恩赏,自己选择一个体面的退场方式,安心当个布政使。
    若是他不想要这份恩赏,那么大明会帮助他体面,届时,将会祸及整个国家。
    “嗡!”就在李珲六神无主的时候,严世蕃手中的留影石突然亮起。
    手指在光滑的留影石上一划,严世蕃将留影石放在耳边,里面传来对面的说话声。
    “本官已经知晓,将留影发来。”说完,严世蕃便放下了留影石,看向李珲,道:“就在刚刚,你父亲李昖,已将国玺上交礼部。”
    “你说什么,父王他上交了国玺!?”听到严世蕃的话,李珲满脸的不敢置信之色。
    “嘟嘟。”这时,严世蕃放在桌上的留影石亮起光芒,上面有一个拇指甲盖大小的光圈闪烁,这是有留影传输的意思。
    拿起留影石拇指轻轻一划,一道流光射出在半空中停下,继而化作一道影像。
    然后就见影像当中,出现一名身穿红色大氅,须发皆白,眉宇间不怒自威的老者。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朝鲜如今的“上王”李昖。
    “父王!”李珲下意识的喊出口。
    “珲儿,我已将国玺上交大明,你立刻签下国书。”李昖语气不容置疑道。
    “可是父王,若我签了国书,我就是朝鲜的罪人,我……”李珲还要据理力争什么,虽然他心里明白这个时候争辩已经毫无意义。
    可他还是想要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至少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可以让自己心里的负罪感少一些。
    只是他一时情绪激动之下竟然忘了,朝鲜是没有灵网铺设的,这段影像之所以能发过来,那是因为大明的官员前往了朝鲜。
    身为上王李昖提前用留影石将自己要说的话记录下来,由大明的官员发给严世蕃。
    “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只听李昖,像是料到李珲要说什么一般,直言开口。
    “我明白,在你看来若是切下国书等候于卖国,会成为整个国家的罪人。”
    “但你不知道的是,若你不签国书,那才是真正的罪人,你要明白,签了国书,我朝的百姓会生活的更好。”
    “除了现如今使用灵石修炼的修士之外,其余百姓家里的孩子,都将是大明的子民。”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可以使用正常的人物资源修炼,成为一个真正的修仙者。”
    “这些年大明百姓的生活是何等的富足,幸福,不光是我等看在眼里,我朝的百姓亦是看在眼中,羡慕在心里!”
    “不要让你那狭隘的心思,蒙蔽了双眼,从而忽视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大明赏的这份恩典,你必须要接下,否则我不介意联合其他官员废除你的王位。那时,你的哥哥,将会接朝鲜布政使一职!”
    话毕,留影石熄灭。大堂之上,李珲整个人怔在原地,哆嗦着嘴唇,红着双眼,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父亲的话说的很明白了,其中道理也是如此,可他毕竟是王,很多道理他自然明白根,根本没有嘴上说的那么简单和轻松。
    一旦签了国书,那么他这个朝鲜最后一个王,是要承担历史责任的!
    之后,大明在书写历史的时候,所有朝鲜百姓都将会看到,他是亡国之君。
    甚至,他还会以卖国贼的存在出现。
    他今日签下国书,那么即便未来对于百姓来说,他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但他这个大王,必将会是所有朝鲜百姓所唾弃的存在。
    在这些百姓眼中,那就是他们的王,主动把自己的国家卖给了大明。
    不过,父亲李昖话中的意思也非常的明确,如果不想承担这个历史责任,那么朝鲜下一任君主就会是他的哥哥李珒。
    相应的,朝鲜布政使也会是李珒。
    对于李珒来说,他可不会在乎贱民的想法。
    而他不但什么都改变不了,甚至还会因为不服从大明的意志遭到处理,甚至他的父亲,很有可能为了给大明投诚,将他处死。
    到了这一步他已别无选择,只能卖国!
    上方,严世蕃面色平静的看着下方的李珲。
    至于旁边的暹罗王和东吁王,他更是连看都懒得看一眼。
    之所以愿意多跟李珲说几句话,那是因为朝鲜一直都是大明的藩属国,一直以来,朝鲜都很听话,这次灭国其实与他无关。
    一来,是大明确实到了需要扩充一下领土的地步。二来,嗯,赶巧了!
    没错,就是赶巧了!如今,不说一个小小的朝鲜,整个大明周边,所有的小国,现在面对的是整个大明高层所有的官员!
    为朝廷开疆拓土的政绩,太大了!
    这个政绩,如今已经大到,值得内阁、六部等官员,亲自出手的地步了。
    要知道,自从灵石贸易的国策开启之后,所有官员都一度以为,大明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扩充领土了,这方面的心思早就熄了。
    尤其是军中将士们,更是憋得整日演练对抗,稍微有点“肥肉”都会争的头破血流。
    可是现在,开疆拓土的机会就这么水灵灵的来了,这如何能不让所有人激动?
    对于文官来说,不争而屈人之兵,二十几天让诸国乖乖上交政绩那是最好!
    对于武将来说,这些人此时在心底恨不得祷告周边小国有点儿硬气,别那么快就怂了。
    这个时候,哪怕是严嵩,甚至是提出吞并周边诸国提议的张居正,都不敢让停下。
    一个为国家开疆拓土的政绩,会并入此前三十年年终奖的发放中。
    这一次下来,会赏赐多少修为?
    一些此时境界练气后期,筑基后期的修士,可就等着这一哆嗦了。
    事关仙途,长生不死,周边诸国必须要消失,必须要成为他们政绩簿上的浓重一笔。
    谁拦谁死,不死不休那种!
    一番沉默后,李珲摇头发出一声苦笑,而后抬起头看向严世蕃,道:“小阁老,我国百姓,日后是否真的会成为大明百姓?”
    “我大明的未来是诸天万界,万族生灵,都将会成为我大明子民,包容区区一个朝鲜百姓,又有何难?”严世蕃淡淡道。
    若是几十年前的他,自然会始终秉持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态。
    对诸国百姓会采取灭绝的手段,不过见识过宏大的修仙世界后,他的心态也渐渐的变了,以后大明注定要同于万族的!
    若是依旧秉持着大明一家一户的成见,那就未免太狭隘了些。
    域外宇宙,星辰大海。
    一颗星辰就是一方世界,若是遇到其他星辰世界的生灵,难道也行灭绝之策吗?
    仙朝上国,自然要有包容万族生灵,统御万族的胸襟,甚至以后大明还会有灵兽化形成人,出现妖族,精灵等等,万物共生。
    若是出现一族,就灭绝一族,把万物生灵都灭绝了,何尝不是一种资源的损失?
    大明又不是没有能力统御万族,镇压万族?何必从心态上,就表现的一副我担忧其心必异的样子,搞的大明怕了一样。
    “好,我签了!”
    李珲得到严世蕃的保证后,指尖逼出鲜血,直接在国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卖国的罪名,他决定一力担下了!
    苦一苦自己,骂名自己担,让百姓过的好,比什么都重要!
    其实这骂名他不担也不行,为了不让百姓闹事,从而惹怒大明,罪人只能是他。
    如此,百姓的怒火就会转嫁到他身上,对大明,反而不会有什么微词。
    “李布政使,之后朝廷会对朝鲜进行分府区、县治理,回去朝鲜布政使司后,好生治理,朝廷每年都会考核。”
    严世蕃脸上终于露出笑容来。
    朝鲜布政使司?听着这话,李珲只觉得无比别扭。
    不过转念一想,当年的倭国,如今只是一个府,而他们朝鲜,却是一方布政使司。
    一瞬间,李珲又感觉好受了不少,而且倭国更惨,直接亡国灭种,史书抹掉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凡事不能只朝前看,有时候适当的回头看看,看着那些不如自己的人,至少可以让自己放松不少。
    “是,下官明白。”李珲躬身行礼。
    “嗯,”严世蕃点了点头,然后看向已经完全呆滞,站在原地不知所措的暹罗王和东吁王,纳腊萱拉玛跟孟罕拉扎二人,道:
    “签或者不签,给本官一个准话。”
    看在此前朝鲜是大明的藩属国,李氏王朝向来乖巧的份上,严世蕃不介意给个好脸,但是面对暹罗和东吁可就没好脸色了。
    直接就一句话,要么签,要么不签。
    正好,若是这两国不签的话,他还能给军方做个顺水人情。
    毕竟,那些武将已经迫不及待了。
    看着自己留影石上,那几十个未接通讯消息,饶是严世蕃也感到压力不小。
    要知道,其中还有五军都督府的人。
    嗯,他拿这帮皇上的心腹,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当初李承武的事闹得那么大,五军都督府不一样什么事都没有?甚至还得到了仙法。就连李承武,当初被贬了,如今也蹭蹭的高升。
    然而,纳腊萱拉玛跟孟罕拉扎二人也不傻,知道不签的下场,而且他们看到李珲怂的那么快,自己要实力没实力,要脑子没脑子,这个时候不签,真等着给大明灭了?
    嗯,我们才不傻哩!想及此处,二人直接学着李珲的样子在国书上签下了血名!
    见此,严世蕃有些遗憾的摇摇头,而这一幕,更是坚定了纳腊萱拉玛跟孟罕拉扎二人卖国的决心,觉得自己的做法很明智!
    至此,朝鲜、暹罗、东吁三国上交国玺,并入大明!
    送走三个布政使后,严世蕃也没有耽搁,火速将消息上报给了内阁。
    当然,对于早已经准备好的内阁和六部来说,几乎是收到延时发消息的第一时间便靠着灵网,面向全大明公布了消息。
    一日之间,大明再次增设三个布政使司,当然沸腾的还有大明百姓。
    虽然不知道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但是一天之内,直接吞并了周边三个国家,大明百姓的心头不可谓不震撼,不可谓不兴奋!
    有什么,能比看到自己的国家,吞并别的国家来的让人自豪呢?
    每个大明百姓,这一日都走上街头,兴奋的载歌载舞,各大商家更是趁此机会开始打折促销活动,一时间,大明一片欢呼。
    不过,百姓们不知道的是,事情远不止如此。
    在朝鲜、东吁、暹罗三国归顺之后,周边小国几乎是考虑都没考虑,直接选择臣服。
    嗯,毕竟,此前大明六部的文书,早已经抵达了这些小国的国度之中。
    这些小国,几十年里,都已经成了大明的灵气工厂,不过人口太少,又偷工减料,所以灵气工厂的数量少的可怜。
    甚至每年的产量,还不如东吁王朝。
    一时间,像是琉球、安南、真腊、占城、吕宋、苏禄合猫裹、美洛居婆罗、古麻剌朗、冯嘉施兰、碟里、日罗夏治……
    苏门答剌、须文达那、三佛齐、柔佛、文朗马神等等,合计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纷纷献上了国玺,又或者是文书投诚。
    嗯,这里头,有的大明根本看不上,甚至是不知道,不过处于这些地区的商人家族,却以此对地区的家族,或是国主进行劝谏。
    一些自给自足的国家,虽然有些不甘,但想到成为大明子民的好处,又都欢天喜地了。
    像是一些没有形成国家,只是地区,靠着几个当地的豪强家族称霸的,比如海盗势力,帮派,更是在这一刻,纷纷想要洗白上岸!
    成为大明仙朝的子民,求之不得啊!
    更别说,他们有些地头蛇家族,势力,还能乘此机会,当个小官坐坐。
    一时间,整个东南亚只有一个意志,那就是大明。
    归顺大明,活出个人样来!
    一时间,文书,国玺,朝贡之物,纷纷涌入大明,涌入京城,涌入内阁、六部。
    六部和内阁官员,一个个可谓是兴奋的合不拢嘴,诸国臣服了。
    接下来,他们只需要挥动笔杆子,在未来二十几天内,将具体的章程,还有诸国的治理划分全都写好,拿出来。
    那么,他们的政绩簿上,就会有浓厚的一笔!
    就这样,整个大明权力高层,高速运转了起来,其中不少举人,更是自告奋勇想要去往东南亚那些地区任职,坐官!
    废话,大明境内和周边肥沃小国早被关系户占了,那这些贫瘠之地还不抢等什么?一些商会,修仙家族,更是早早的派人前去。
    二十多天的时间里,整个大明都在兴奋中。
    时间匆匆而过。
    终于,到了嘉靖九十九年,十二月廿八,也就是高原议政的前一天。
    这一日,瑞雪降临大明,百官期待!
    来了,三十年的年终奖啊!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