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军资紧张,借调战马

作品:《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316章 军资紧张,借调战马
    两日的时间很快便过去,
    前军斥候部将领陆云逸被停职的消息在昆明城传得沸沸扬扬,尽人皆知。
    起先人们并不在意,但当他们知道了,
    陆云逸就是与沐三小姐成婚之人后,不由得大为震撼,
    对于西平侯的铁面无私感受到暗暗畏惧,同时加以关注。
    只不过,军中之事百姓们无法知道的太多,
    但演武堂内的诸多讲话却被传得愈演愈烈,
    原本只在小范围内传播,
    但现在,有着向昆明城外扩散之意,
    甚至就连贩夫走卒都知道了什么是“罪在当下功在千秋”,也就慢慢知道了杀俘之事。
    这非但没有引起百姓们的反感,
    陆云逸的声望反而在百姓中越来越高,
    还是与先前那般,百姓们看得也极为简单,
    非我族类皆可杀,反正保卫的都是云南。
    对于舆情的变化,陆云逸早有猜测,
    这些日子的往来讯息也充分说明了舆情扩大的趋势。
    并且,他敏锐地探查到了,
    舆情的扩大不再拘泥于以往的一小部分,是有人在背后出力,
    这些力量从茶楼酒肆开始,慢慢向外扩散。
    只因这些日子昆明城多了一些来历不明的说书先生,
    屡屡出现在酒肆茶楼,
    甚至还出现在力夫商贾们时常汇聚的集市,才有了如此传播。
    至于是谁在幕后操持,
    陆云逸几乎不用想,必然是西平侯府的力量。
    说书先生在如今大明民间,就是官府最大的喉舌,其背后是诸多衙门。
    这些人说什么做什么,都有其幕后衙门的目的,
    如今的这些说书先生,自然是发酵舆情。
    此时,陆云逸正看着这两日的汇总,
    其中详细记录了各类人群的舆情变化,
    以及通过地点分类而确定的舆情扩散趋势,
    看得他连连点头,经过几日的操持改进,进行这一事务的军卒愈发熟练。
    这时,淡淡的脚步声伴随着一阵清香袭来,
    沐楚婷一身白衣,探头探脑地走了进来,
    虽然挽着妇人簪,但还是有几分清冷,像是拒人于千里之外。
    但一进入书房,沐楚婷脸上的清冷便刹那间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已为人妇的温婉,嘴角还涌上了笑意,步伐都加快了几分。
    她小心靠近,陆云逸抬头看去,二人相视一眼,抿嘴一笑。
    沐楚婷来到陆云逸身前,俯身坐在陆云逸腿上,
    双手熟悉地环抱脖颈,将脑袋靠在肩上,轻声呢喃:
    “夫君,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我等可以出发了。”
    陆云逸感受着怀中的柔软,轻轻一笑:
    “好,那明日便出发,
    来到云南已经许久了,还未看过这好山好水,岳父岳母怎么说?”
    “怎么说?”沐楚婷将脑袋抬了起来,面露诧异:
    “自然是极好,父亲还派了一支千人的卫队沿途保护。”
    说着,沐楚婷脸上笼罩了几抹红霞,将脑袋凑近了一些,轻声道:
    “母亲大人倒是没说什么,只是叮嘱婷儿多上心,早些早些怀有身孕。”
    陆云逸轻轻眨动眼睛,抿了抿嘴,
    看向桌案上的诸多文书,不由得感觉怪异万分,
    “现在不行,为夫还要看一看文书,
    曹国公最近在操持军之事,一些事情还需要予以指点,
    否则军中要乱了。”
    说到李景隆,沐楚婷忍不住表情古怪,
    对于这位一日来家中八次的曹国公,感到怪异万分。
    说着,沐楚婷面露疑惑,轻轻眨动眼睛,看了看已到正午的时辰,
    “今日,曹国公怎么还没来?寻常夫君还未起床,他便已经来了..”
    陆云逸也反应了过来,脸上生出几分疑惑:
    “大概是军中有事吧,估摸着一会儿就要来了。”
    这么一说,沐楚婷脸上忽然露出几分紧迫,生出了一些跃跃欲试,
    连忙将手搂的紧了些,声音轻柔,面露红霞:
    “夫君~”
    “等曹国公来了,你们又要商讨军中之事,到时又要冷落了婷儿。”
    “呃好吧。”
    陆云逸仔细想了想,既然是休假,当然是要玩,便没有拒绝。
    他将手伸到沐楚婷腿下,想要将其抱走,
    但沐楚婷却紧绷身子,拒绝了这个打算,
    “夫君,何必如此麻烦。”
    说着,她回头看向了那尤为宽大的书桌以及不远处用来休息的床榻,
    “这里又没有外人。”
    陆云逸眼睛猛地瞪大,经过这几日的操持。
    他发现古代女子只是对外人保守,夫妻之间可一点都不保守。
    他脸上露出坏笑,凑近了一些小声嘀咕:
    “婷儿平时可不是这般模样,身穿白衣飘飘欲仙,看得人生冷。”
    沐楚婷白了他一眼,娇哼一声:
    “在外人面前自然要如此,对待夫君则不必如此~”
    “嘿嘿。”
    云南都司衙门就位于昆明城之中,
    此刻如同往常一般无二,来来往往的吏员以及官员络绎不绝,
    其中不仅有都司的官员以及吏员,还有其余二司之人,
    只因如今西南正值战事,其余二司都要为都指挥使司调遣。
    事实上,在洪武朝三司衙门中地位最高的便是都指挥使司,统领一省军政,是地方最高领导机构。
    承宣布政使司负责一省的民政事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提刑按察使司负责一省监察刑狱事务,是地方最高监察司法机构。
    这一点在官职上就有所体现,都指挥使为正二品官员,
    在洪武朝是与六部尚书齐平之存在,手握权势。
    而承宣布政使为从二品,提刑按察使为正三品,
    依次递进从而形成了大明一省之治理格局。
    但凡事皆有例外,在不经常有战事发生的大明内陆省份,
    都指挥使司的权势正在被布政使司所抢夺,
    只因布政使掌控了除军政钱粮之外的大半钱财,还有各州府衙门官员的提名权,
    掌控了财政与人事之后,都司又无仗可打,权势被愈发削弱。
    而在边地,情况则截然相反。
    南以及北方边镇,不仅有藩王驻守,还有总督军务的诸多军侯,
    都指挥使司衙门尚且能够掌控手中权势,如今云南都司就是如此。
    有平西侯的存在,承宣布政使司几乎成为都司的办事机构,忙前忙后。
    此时,都司内殿,
    这里古色古香,错落有致地坐着几道身影,
    屋内的气氛尤为凝重,无人说话。
    位于上首的是从二品都指挥使同知苏云舟,
    是一名五十余岁的老者,身形干瘦,胡子白,脸上看不出表情与心绪,
    都指挥使及同知、佥事中,以其中一人统领司事,称为掌印,负责都指挥使司的全面管理。
    一人负责练兵,一人负责屯田,称为佥书,分别负责军事训练和农业生产。
    其余的分管巡捕、军器、漕运、京操、备御等事务。
    不负责具体职务,只有官职的称为带俸,只是虚衔。
    云南都司中,都指挥使宁正在景东操持军事,
    共治都司的冯诚同样在金齿卫操持军事,
    如今都司的诸多事务,都由苏云舟这位掌印统领。
    此时,他正坐在上首,静静喝着杯中茶水,丝毫看不出此刻刚刚发出了一阵激烈争吵。
    安静了许久,位于下首的一名五十余岁老者轻轻叹了口气,
    他是刘阳文,乃布政使司右参政,平日里负责的就是军资筹备以及统筹。
    他沉声开口:
    “苏大人,前线宁大人与冯大人所需军资如今实在是凑不齐,
    军械甲胄已经在日夜赶工,哪里都要,
    弓弩长箭更是不用说,每日的消耗都是一个老夫都不敢想的数字,
    这也就罢了,只是老夫不明白,为何攻城器械还要这么多?
    工坊实在是无法打造啊,就连城内那些商贾的工坊都已征用,
    还是打造不及,都司所要的军械,需要时间!”
    听着他的埋怨,尽管在场诸位大人不少都是手握权势之人,也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
    有人出言劝说:“刘大人,我等知道你的难处,
    但你也要体谅体谅我们的难处啊,
    前线的冯大人与宁大人正需要军资打仗,
    我等后方之人如何能不尽心尽力。”
    听闻此言,刘阳文顿时瞪了过去:“王大人,您的脸皮可是要比城墙还要厚啊,
    先前的军资已经尽数交付,是陡然间增加了将近三成的军资,这才如此慌忙紧张。
    不是老夫拿不出来,是需要时间!!”
    “刘大人,您要想想办法,
    如今大理外的金齿卫以及游鱼部还有坪山坳都归了我等,
    总不能让军卒们使用平常的军械来对敌吧,总要更换一番,以防万一。”
    说到这,刘阳文似乎更生气了,大手一挥:
    “说到大理防线本官就气不打一处来,好好的防线为什么要向外阔呢?
    这么一番折腾,布政使司又要出去将近二十万两银子,征调不知多少民夫。
    本官知道这话不妥,
    但那负责永平防务的和阳卫与横海卫今日早晨刚刚送来文书,
    索要大笔军资以及战马,还直言事态紧急,
    本官去何处找来如此多的军械?
    更何况还有三千战马?防线已经阔出去了,还要战马作甚?”
    刘阳文声音抑扬顿挫,火力全开,一人压制全场,
    将在场诸位大人说的面面相觑,四处打量。
    见无人说话,刘阳文气不打一处来,转而看向上首的苏云舟:
    “苏大人,不是下官叫苦,
    而是现在整个云南都司能动的战马几乎都拉到了前线,
    布政使司实在是找不出战马了。
    若是可以,老夫现在就将家中的毛驴拉去,为麓川战事添一份力。”
    此话一出,在场诸位大人面露无奈,
    战事一开,他们这些留守后方之人不仅要承受前线的压力,
    还要在后方整日争吵,如今此言还算是客气万分。
    位于上首的苏云舟嘴唇抿了抿,
    伸手捏了捏眉心,脸上露出几分笑容,颇为和善:
    “刘大人还请体谅一二,
    如今大理通向景东的坪山坳已经封死,但这并不代表麓川不能来到大理,
    若是他们付出足够的代价,
    还是能够从山林中绕路,进入大理境内。
    如此金齿卫与坪山坳的守军不能乱动,只能依靠于云龙州以及永平防线的守军,
    你也知道,云龙州这些日子就要开始修建碉楼,
    此等事是冯大人与曹国公亲自交代,马虎不得也不能让敌军破坏,
    如此,若有战事,阻拦敌军的军务就落到了永平守卫的身上,
    但偏偏和阳卫与横海卫都是步卒,追击敌人不便,
    所以要一些战马也是理所应当。
    如今永平城内防守军卒一万,要个三千匹战马也是夸大其词,
    本将想着,若是刘大人从旁处挤出那么一两千匹战马,也应该足够。
    毕竟,只是防患于未然,麓川之人还没来。”
    “一千?一百没有!”
    刘阳文毫不相让,瞪大眼睛,白的胡子来回吹动,如同发怒的狮子。
    他转而说道:
    “苏大人,京军所属为何这般矫情?
    这永平的守军要军械也就算了,毕竟地处边陲,还在打仗。
    那这前军斥候部又是如何啊?他们不是停留在昆明城吗?”
    此话一出,原本不少心不在焉之人悄然抬起了头,眼中闪过莫名。
    有人略带疑惑开口询问:
    “前军斥候部也在索要军械?”
    刘阳文脸色来回变幻,最后泄气一般地点了点头:
    “曹国公亲自来要,本官能不给吗?”
    刘阳文看向上首:
    “苏大人,前军斥候部换下来的诸多军械下官已经检查过了,
    只有一些磨损,尚且能够使用,不如先将这些交给前线?”
    “刘大人,莫要胡言乱语了,换下来的军械怎么用?”
    刘阳文将眸子投了过去,说话之人是一位三十余岁的将领。
    他嘴角露出几分冷笑:
    “陈大人这就不懂了,本官打听了,
    前军斥候部更换军械的标准变了,
    长刀过三场战事就换,弓弩发射五十就换,马鞍有所磨损也换,
    火铳那就更不用说了,只用过两次也尽数更换,
    都是完好的军械,前线如何用不得?”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脸色微变,皆是有些古怪。
    这时,坐在上首的苏云舟轻轻摆了摆手:
    “此事就不用再说了,前军斥候部经历战事激烈,换一换军械也是理所应当。
    总不能只叫马儿跑,不让马吃草吧。”
    这时,下首那姓陈的大人眉头微皱,沉声开口:
    “苏大人,可如今军械紧张,
    前军斥候部又在昆明城驻守,暂时用不到,这个时候更换军械岂不是添乱子?”
    话音落下,在场几位从没有说过话的大人都将眸子忘了过去,神情古怪。
    他名为陈书翰,云南都指挥佥事,
    平日里不负责具体军务,乃‘带俸’,
    如今都司内人手紧张,一些将领外出打仗,
    所以他便有了具体的实职,负责昆明城守备,但也是名头大过实质,
    三司衙门都在此地,西平侯府也在,昆明城守备还不用他来操心,
    但即便如此,陈书翰也是极为珍惜此等职务。
    他这个都指挥佥事,
    乃是因为他的祖父,父亲以及两个哥哥是颖国公麾下大将,都死在征讨云南途中,
    这才恩荫了一个都司佥事,以示恩荣。
    即便手中权势不多,但他还是想要做一番事,
    所以每一次都司内的商讨他都会参加,以表勤恳之心。
    位于上首的苏云舟盯着陈书翰看了看又看,
    又看了看场中一些隐晦将眸子投过来的同僚,
    心中发出一声叹息,无声自语:
    “这个傻孩子,旁人一撺掇,他就兴冲冲地冲上来”
    苏云舟抿了抿嘴,沉声开口:
    “陈大人,前军斥候部如今在昆明城防务也需要军械使用,
    况且曹国公为京军统帅,掌控前军斥候部一干事务,
    他亲自来讨要,我等必须给啊。”
    “可”
    陈书翰眉头一挑,还想要说些什么,但坐在上首的苏云舟便抬手打断:
    “好了,军械都已下发,事已成定局,不要再争论了。”
    陈书翰心中的一番言辞无法说出,
    只得无奈的张了张嘴,挺直的腰杆悻悻然的缩了回去。
    这时,一直将眸子投过来的刘阳文眨了眨眼睛,
    猛地抬起头,倒吸了一口凉气,做惊讶状,似是想起了什么。
    见所有人都将眸子投了过来,
    他又有些失望地叹了口气,缩了回去,叹息一声。
    “本官知道有一个地方有战马,却无法动用,着实可惜,唉。”
    但,奇怪的是,
    话音落下却没有人接话,屋内顿时陷入了安静。
    察觉到气氛有些尴尬,
    陈书翰看了看四周,觉得这里自己地位最低,应该不能让话落在地上,便开口道:
    “刘大人,不知战马在哪里?”
    “还能在哪里,自然是这昆明城中,
    前军斥候部有着将近八千匹草原的高头大马,
    就这么放在城中,着实有些可惜。”刘阳文一边说一边摇头,回复的倒是极快。
    “居然有这么多战马?放着不用的确可惜。”
    “草原的马可要比咱们的滇马好上许多啊。”
    “那陆将军能有此等功绩,这些战马居功至伟!”
    话头一开,原本安静的氛围顿时变得嘈杂,一众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一句一句听着,陈书翰眨动眼睛,心中思绪起来,
    很快他在心中便有了权衡利弊,犹豫着开口:
    “不知可否向陆将军,不,向曹国公借调一批战马?
    刘大人不是说只需要千余匹就够了。”
    此话一出,原本喧闹的气氛变得热烈,
    在场一众大人似是听到了什么锦囊妙计,纷纷附和起来。
    “对对对,陈大人说得对啊。”
    “前军斥候部不过五千兵,借调个一千也不是什么难事。”
    “是极是极,还是边境的防务重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