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贴心

作品:《医圣记

    第302章贴心
    陈璟的丈母娘愿意卖田卖地帮陈璟娶媳妇,哪怕是放在后世,思想更开放先进的年代,这样的丈母娘也是难能可贵的。
    所以,陈璟愿意坦诚。
    他的安宫牛黄丸普天之下闻名,但是他到底赚了钱这件事,外人未必清楚具体的数目,只知道他赚了些。
    郑王府和嘉和郡主肯定听说过安宫牛黄丸,却没有把这件事和陈璟联系起来,大概还没弄明白那是陈璟的杰作。
    她们是真的不知道陈璟有钱。
    不过,将来还是会知道的。
    说不说,都一样。现在说了,还能落个坦诚实在的好印象。
    陈璟踏实想去嘉和郡主,也不愿意太过于玩阴损的,愿意诚实相对。
    “央及,你的钱要自己藏好!”郑王妃疼女儿,连带着也疼女婿,“你暂时不要拿出来,也不要拿这么多,就拿三十万两,等王爷期限的最后一天拿出来。否则他们知晓你有钱,少不得后患无穷!”
    郑王妃关心女儿以后的生活,她不想让陈璟用钱贴郑王府。
    但是,郑王未必会这么想。
    陈璟是有大财的,郑王想借钱,陈璟能不给?一旦给了,就不会还了。郑王野心勃勃,处处需要用钱,陈璟到时候只怕成为郑王的小金库,他不会心疼陈璟赚钱不易。
    所以,陈璟的实力,还是要尽量隐瞒!
    “我听您的。”陈璟道。
    郑王妃满意的点点头。
    嘉和郡主的一颗心,终于放到了肚子里。
    陈璟在家里静养。
    在见郑王妃和嘉和郡主之前。杨之舟就把这件事,告诉了陈璟。
    杨之舟知道郑王说出如此天价、不可思议的聘礼数目。是为难陈璟,让陈璟知难而退。
    可是杨之舟不在意。他知道陈璟有钱。
    陈璟听到“三十万两”这个数字,并没有介意什么。他既然想要娶妻,那么付出再多,陈璟亦是愿意的,娶妻岂能敷衍了事?
    何况只是钱财这种身外之物。
    当初他都能给惜文四万两,他未来的妻子,给多少都是应该的。陈璟既然打算和她过一辈子,身家性命都可以交给她!
    杨之舟却怕陈璟多想,笑着跟陈璟解释:“京里嫁女儿。多少聘礼,就是成倍的陪嫁,这些都有账目可查询,郑王自负是皇子,他不会私吞你的聘礼。
    你这三十万两,要么郑王临时改变主意,要么将来成倍给嘉和郡主做陪嫁,到时候还是你的。”
    这点,陈璟都明白。
    可是杨之舟没有仔细说一点:最后的陪嫁。其实不是陈璟的,而是嘉和郡主的。女人的陪嫁是有律法保障的,婆家和丈夫不能擅自挪用。
    陈璟记得沈长玉当年跟他说过,因为他母亲陪嫁丰厚。而他父亲想要却没资格拿,对他们兄妹三人意见很大。
    这么说来,陈璟更愿意给这笔钱了。
    他想让嘉和郡主有笔更丰厚的陪嫁。她是郡主。她理应嫁得更风光、更有经济上的保障!
    地位身份,陈璟给不了她。唯有在钱财上弥补了。
    陈璟也很自信,将来他遇到困难需要用钱。嘉和郡主会毫不犹豫拿出钱给他的。
    “央及,没想到事情如此顺利。”惜文听说了这件事,也甚是喜悦。
    这姑娘不通庶务,对钱财没什么概念,比陈璟会不善理财。钱财对于她而言,是毫无意义的。所以能拿得出来,替陈璟娶到媳妇,惜文就觉得这钱有意义,而不是心疼了大钱。
    “是啊,我也没想到。”陈璟笑道。
    陈璟和惜文很高兴,郑王倒没有放在心上。
    郑王肯定陈璟拿不出那么多钱,过不了多久,杨之舟回来推却这门亲事的。
    京里的天气,越来越冷了。
    转眼间,就到了腊月。
    腊月伊始,下了场暴雪。雪似飞絮,漫天挥洒,屋脊树梢全是白皑皑的,晶莹剔透。
    陈璟还在养病,哪里也没去,躺在内宅看书。他心里有了个打算。
    “回到江南之后,先办成药厂,将成药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往全国推销。
    等成药厂有了起色,就在各地开设玉和堂分号,专门卖自家的成药。
    等分号再有了起色,我就要开设学堂,专门传授制药、看病等技艺,把我这身本事传承下去。也许将来到了民国年间,中医还是会收到排挤和误解,慢慢落寞,但是这中间的过程,也许能多解几个病家的痛苦,就算我对医药事业的反哺了。”
    他想得有点出神。
    这些都只是初步的打算。
    以后到底怎么办,实施起来肯定特别难,而且不是一下子就能成事的。
    陈璟需要再细致做出计划。
    他想着心思,惜文坐在他身边,正在缝制一件中衣。跟了陈璟之后,惜文的琴棋书画已经不练习了,只主攻针黹女红、做饭做菜做点心等。
    从前是卖艺,现在是过日子,每一样都要用心。
    “老爷,郑王府的五太尉来了。”下人进来告诉陈璟。
    陈璟立马起身,出去迎接了五太尉。
    五太尉穿着一件天蓝色的风氅,一张脸冻得通红,娇憨单纯。
    他拿了一个小匣子给陈璟,对陈璟说:“你和我姐姐的事我听说了。我爹有心为难你,我也明白,但是我姐姐诚心和你好,我也出不上什么力气。
    这里头有点银票,是我问亲戚朋友借来的,你先拿着,若是不够,你再开口。我再去帮你凑!”
    陈璟拿着这匣子,一下子就觉得千斤重。
    郑王妃要帮他筹钱。五太尉也帮他筹钱。
    外头仍是鹅毛大雪纷飞。那雪似絮,一盖一层温暖。让陈璟看着都暖和。
    陈璟把匣子还给五太尉,道:“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我已经筹到钱了。”
    “真的?”五太尉震惊,“那么多钱,你从哪里筹到的?”
    五太尉听到消息之后,立马去筹钱,筹了十天,才借到一万八千两。
    他几乎是把亲戚家全部借了一遍。其中一万五千里,是他舅舅给的,他舅舅有钱。其他亲戚,只当他是个毛孩子,不肯多借。
    陈璟不是京城人士,又不认识什么人,五太尉很难想象他从哪里借得如此多的钱。
    “你不是准备算了吧?”五太尉有点担心,“陈神医,你可别泄气啊。你一泄气。我姐姐就完了,她可是死脑筋,认定你的。”
    五太尉为人单纯,陈璟有钱这件事。郑王妃和嘉和郡主没有告知他,怕他嘴巴不管事,轻易说出去。
    钱财不能外露。这件事谁都知道,可是五太尉未必清楚。
    他一点也不知道人世险恶。
    “我没有泄气。我真的筹到钱了。”陈璟跟五太尉保证,他也没有告诉五太尉实话。“你姐姐那么好,你们又对我如此好,别说钱,命我都愿意给。”
    五太尉不太明白这话的意思。
    谁对陈璟好?
    五太尉没怎么关心和陈璟。他虽然很敬佩陈璟,却跟陈璟来往稀疏。
    他拿着这个小匣子,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拿回去吧,把钱退回给亲戚朋友。”陈璟对五太尉道,“听话!”
    一万八千两,也是非常巨大的一笔钱,若是丢了,郑王得打死五太尉不可。
    “你没骗我?”五太尉一再问,恨不能让陈璟把钱拿出来,给他瞧瞧。
    “真的没有骗你。”陈璟保证。
    五太尉将信将疑,还是满腹心事的走了。离开之后,五太尉没有离开去还钱,而是放在身上,等着四天后,看陈璟是否真的拿出钱。
    陈璟回到内院,惜文问什么事,他就如实告诉了惜文。
    惜文不免一笑,对陈璟说:“嘉和郡主的娘亲和弟弟,真是好人。”
    陈璟也这么觉得。
    “行了,要人家一家人都好,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有几个真心实意的,就很难得了。这门亲事就是死了也要攀上。”陈璟对惜文道。
    “央及这样说话,我爱听!”惜文笑道,“男人讨媳妇,就是得拿出土里刨食的干劲,得拼命!”
    陈璟哈哈笑,问她:“你怎也会说土里刨食这种粗话?”
    惜文学的是风雅,卖弄的也是风雅,她突然说出这么乡土的话,让陈璟大笑不已。
    “我也是苦人家出身嘛。”惜文佯作悲悲切切的。她一边做针线,一边给陈璟唱起了一曲怨妇曲。
    丈夫抛弃糟糠之妻进京赶考,妻子在家里侍奉公婆还被虐待,结果灾荒之年,妻子吃糠吃土,将口粮留给公婆,只剩下半条命,丈夫还另取豪门女,唱起来让人愁断肠。
    惜文声音柔婉低媚,唱得那个悲伤。
    “好听吗?”唱完了,她问陈璟。
    “好听。”陈璟真心赞美,“尼姑念经都没这么好听!”
    惜文慢半拍才反应过来他是在骂她,当即放下手里的活计,扑了过来要掐死陈璟。
    陈璟护住脸,不让她掐脸,他觉得惜文比从前暴力多了。
    “最近总是需要打架。”陈璟想,“在外头和齐王打,回到家和惜文打,怎么身边的人都变得爱动手了,什么缘故?”
    想着,他已经把惜文制服了,压倒在炕上。
    惜文纤长的玉臂,揽住了他的脖子,顺势攀上来吻住了陈璟,和他腻歪在炕上。
    两人越吻越甜蜜,最后腻了半个下午,愣是没出门。
    外头的雪越来越大,积雪盈丈,两旁的小径被大雪淹没。
    终于到了腊月初五,陈璟要去郑王府提亲了。
    他的银子已经让钱庄的人提前预备好。
    钱庄也有钱庄的难处。
    “三十万两现银,需得时间准备啊。”钱庄的大掌柜,点头哈腰求陈璟多给些时间,让他们好做打算。
    陈璟不太了解古代的金融系统,但是哪怕是搁置在现代,带一个分行一下子拿出大笔数目,也有提前预约的。
    于是,陈璟没有为难钱庄,对大掌柜说:“腊月初五的巳正,现银一定要送到郑王府。”
    “是是是。”大掌柜仍是觉得为难,却不敢再和陈璟纠缠,怕得罪陈璟这个大主顾。
    初五早上,陈璟又去催了一遍,大掌柜说:“您放心吧,巳正一定准备好,给您送过去。现在还缺一笔现银,已经进城了,还在清点。要不,您再等等?”
    “巳正,一定要准时。”陈璟无奈道。
    他着实没想到现在的钱庄这么麻烦。
    陈璟自己先去。
    惜文帮他准备好衣裳,又替他梳头,认认真真打扮他,像盼着儿子娶个漂亮媳妇回来的老妈子一样,惜文高兴又忐忑,不时的叮嘱陈璟,让他别犯错。
    陈璟一再跟惜文保证没事,这才出门,先去了杨之舟府上。
    杨之舟带着陈璟,用过早膳,两人一起往郑王府而去。
    ***(未完待续。。)